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576节

  但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他就有考虑到面对后来者的示范效应,专门把这种可能出现的波动因素给去掉了。

  好莱坞都不怎么用利润分成了,国内不能再走老路。

  因此这个分成,在票房出炉之后,直接就能算出来,任谁也做不了假。

  在分钱这件事上,陈麟风的立场其实很飘忽。

  毕竟他不光是制片、投资这样的资方,本身也是导演、演员这类拿工资(片酬)的打工人。

  给资方节省成本、增加收益,他乐于见到,给另一方争取利益,他也能接受。

  而这一次,他明显就是站到了演员这边。

  当然,最主要还是为了省出前期片酬,增加制片费用比例,加强作品质量。

  如今看来,是有一些希望达成效果的。

  发钱的消息迅速在圈内传开,刘茜茜一部片子收入8千万,惊爆了同行们的眼球。

  陈麟风发钱之后,回到家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不断接到咨询的电话。

  刘茜茜那边也是一样。

  打过来电话的,好多都是圈内一线。

  他们是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都想详细的问问情况。

  不管是具体的条款,还是赚多赚少,都是他们关心的点。

  《你的名字》毕竟是极端特殊的例子,这一点大家都能分的清。

  陈麟风在沟通的时候,基本都是建议他们,要看导演和制作班底,不要盲目的签分成合同。

  这本身也考验合同双方眼光。

  要不要拿分成,基准点设在多少,都是博弈的重要环节。

  如果行业内开始流行这类合同,肯定会出现亏钱的现象。

  但考虑到这两年胡乱上电影都能赚钱的市场,说不定是最好的时机。

  至少亏钱的人会少一些。

  等日后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

  打电话来问的,不仅有演员,还有很多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板,以及投资人。

  他们也关心这种模式,是不是真的有可能降低前期成本。

  对于广大的中小公司来说,拍电影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

  如果能压低成本,哪怕后期多分点钱,他们也是愿意的。

  这是陈麟风所乐见的,同时也是他一开始想要达成的目的。

  当然,这种情况下,演员反而不一定愿意承担风险,说不定会更倾向于拿钱,入袋为安。

  还是那句话,看双方的博弈。

  一线演员不是其他行业的卑微打工人,他们是有谈判资本的。

  在这其中,有一个电话,是王保墙打来的,问的也是典型的分成问题。

  《人在囧途》之后,徐铮打起了导演的念头,并且瞄准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同类型续集。

  当然,徐光头是没拿到相关版权的。

  但这种事业内早不是第一次干了,等真出事了再说呗,反正赔不了多少。

  徐铮找到王保墙和黄博,邀请他俩加入。

  两人碍不住情分,是有加入的意思。

  而这时候,《你的名字》搞分成合同的消息传开。

  徐铮于是也想学着这么搞,就跟两人商议。

  王保墙本身是不想整这种虚头巴脑的事,就想着拿点片酬就行,哪怕这钱远低于市场价。

  还是黄博劝了他一句,“你不是跟陈导关系好吗,问问呗,又不费什么事。”

  “所以,小风,你觉得我该签这个合同吗?”

  

  王保墙现在和石小龙关系很好,两人又恢复了儿时的情谊,因此在陈麟风这边,也好朋友的叫法。

  陈麟风没有直接回复,而是先问道,“黄博签的也是分成合同?”

  “是,100万的片酬,加上后期分成,跟我的一样。”

  这就又和前世不同了。

  前世《泰囧》这事还挺出名的,徐铮拉来的投资不多,只能给黄博300万,王保墙200万。

  黄博没要那300万,想着赚个人情算了,给折算成了投资,结果最终拿到4000万。

  只有王保墙吃了大亏,本身就以友情价出演,结果还被对比成了傻子。

  “我建议你签了,毕竟就算你不签,徐铮也给不起你市场价的片酬,还不如搏一个可能性呢。”

  王保墙有过《警察事件》的经历,算是在大荧幕上有过成绩,因此相应的市场价片酬,是比前世同期要高的。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黄博比他片酬高,今世两人却一样的原因。

  一个金马影帝,一个演过高票房电影的三番,也说不上谁更值钱。

  王保墙这人还是听劝的,回头二话没说就签了合同。

  而徐铮听说了此事,立马把这个消息当成噱头:

  小陈导演都看好我的电影能赚钱!

  要不能建议朋友签分成合同么。

  别说,还真引来不少关注。

  他还借此找上麒麟,问愿不愿意投资,毕竟这可是你们老板都认可的电影。

  只能说,徐光头确实是个会顺杆爬的主。

  相关信息报到陈麟风这,他自然是收下了这跑到自己眼前的钱。

  其实如今业内不少本子,都是先递到梅姐那里,陈麟风如果看到好项目,就会联系对方要求投资。

  然而几年过去,徐铮属实有点草台班子,根本不知道这茬,让陈麟风险些给错过了。

  反倒是出品方光线那边获知消息,王长天直接打来电话。

  “徐铮那个本子,陈总你觉得有潜力?”

  “感觉应该不错,王保墙在前作的表现,看起来很有喜剧天赋。”陈麟风实话实说。

  “这样啊。”王长天沉吟片刻,准备拉高这部电影的资源评级。

  “不过这本子算侵权了吧,王总不把前作《人在囧途》的版权给弄好?毕竟名声上不好听。”

  陈麟风作为编剧,屁股决定脑袋,还是挺讨厌这种侵权的。

  “嗯?还有这事?”王长天身处高位,还真不知道这个。

  “我问问,如果属实,那肯定是得提前解决隐患,我先谢谢陈总的提醒。”

  “没什么。”

  4月初,陈麟风做电影筹备之余,去北冰洋酒吧和众多朋友聚了一会。

  大家还是对新的合同模式很感兴趣。

  尤其黄小明、陈昆、周讯他们几个,因为片酬处在一线水准,如今接本子的局限性很大。

  几乎没法去接那些投资成本偏小的作品,哪怕剧本看起来不错。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拍片量正在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就是符合他们片酬水平的作品,太少了。

  片酬是无论如何不敢降的,降了就很难再升上来。

  而演员的其他商业代言、演出定价,都是和片酬挂钩的,一降有可能都降,属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周讯道,“这个合同等于是给我解套了,我拿分成,分成的比例还是一线演员的水平。

  万一电影没达到预期,不能算降片酬,至少对外能维持住价格了。”

  陈昆提醒道,“还是尽量找能赚钱的片子,否则时间久了,还是会受影响的。”

  “这我当然知道,”周讯白了他一眼,“我又不傻。”

  “其实还是国内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上的区分不明显,”

  黄小明叹了口气,“国外那些顶级明星也有这样的问题,片酬到顶以后,产量会逐渐降低。

  但他们拍文艺片的时候,降片酬也是不受影响的。”

  深受其害的几人点头,这些他们都仔细研究过。

  其他诸如雷嘉音、秦浩等人面面相觑。

  说的这么艰难,他们也想经历一下这样的苦恼啊。

首节 上一节 576/6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