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507节
第三本是他缝合的产物,有不少都是自己发挥的内容,销售数据竟然还不错。
而且口碑也很好。
他看到了网上的那些骂他的言论。
怨念几乎都集中在结尾的断章上,几乎没人说整本书写的不好。
这种怨念的强度,本身也说明了,大家的认可。
不是觉得好看,谁会这么糟心。
陈麟风觉得自己干得不赖。
郑玉玲通报完销售情况,小心翼翼的说道,“小风啊,你看过网上一些读者对你新书的评价吗?”
陈麟风装傻,“看过,大家不是挺喜欢这本书的吗,我看好多人都说想看下一本。”
想看是真的,但想刀你的心也是真的啊。
413.第408章 天才的为所欲为
郑玉玲纠结的说道,“既然你看过评论,那我就不瞒你了,我这边有很多读者寄来的刀片,足足有一大箱,都是指名道姓给你的,伱啥时候给收回去啊?”
啊这。
陈麟风眼皮一跳,“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怎么不至于,”郑玉玲吐槽道,“你这回写的实在是太遭人恨了,之前我看完稿那时候就跟你说,这么写肯定要挨骂。”
“我现在还是这个回答,这样才能让读者记忆深刻,这都是我这个作者对读者们的爱啊。”
“那这刀片?”
“咳,小玲姐帮忙收着吧,我一个明星,家里存一箱子刀片,影响不好,万一哪天有记者上门采访,看到这个,多尴尬啊。”
你还知道尴尬。
郑玉玲一口老槽不知道怎么吐,没再说什么,闲聊两句挂掉了电话。
虽然这段对话仅止于两人之间。
但众多读者寄刀片这事,还是被外界所知道了。
涉及陈麟风的新闻,肯定会变成大新闻。
“今日,因著名作家陈麟风写的新书,结尾过于吸引人,很多看不到后续内容的读者,暴躁的向出版方萌芽杂志社寄去了大批刀片,如今已有两大箱。”
没错,变两箱了。
还专门有媒体上门采访,将萌芽的那两箱刀片打开拍照,发到了网上。
网友们乐了,还真有实在人寄这东西啊。
由于不会出什么事,大家也知道这是某种怨念的具现化,并没有太过在意事件本身,不会觉得真有人想刀小陈。
但整件事过于生草,网友们纷纷在网上玩梗。
“小陈可以靠刀片挣钱了。”
“寒光闪闪的,看来质量不错。”
“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寄了,原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
“小陈,你现在是什么心情?”
“就是,@陈麟风,说来说说话呗。”
不少人在微博上召唤小陈,让他发表一下看法。
陈麟风也不介意,真的发了一段话,“看来大家现在是有钱了,真的因为看书寄刀片啊。
虽然这某种程度上代表大家现在生活宽裕,是件好事,但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浪费,这样做是伤不到我本人的。”
紧跟着还附了一张图片。
网友们没看到乐子,自己反而被嘲讽了,那叫一个气。
“太嚣张了,我也想寄刀片了。”
“可恶,他好轻松啊,他作为一个作者,能这么有恃无恐,包括我在内的每个读者都有责任!”
“没办法,谁叫他写的小说真心好看呢。”
“抱歉,油菜花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可恶的天才。”
“万恶的天才,快来个更好的作者,让他不要那么嚣张啊。”
在网上和网友们逗乐之后,陈麟风继续专注在剧组拍戏。
刘茜茜请假去做节目参加宣传,因此不在剧组。
这会正轮到陈麟风的戏份。
《你的名字》里,女主在男主上身的时候,要能像男孩子,相应的,男主有时候也要有女孩子的气质。
这不是说,就需要捏着兰花指,矫揉造作,来特意演女性。
这种是喜剧中故意搞笑,或者不怎么会的人,才会用的手法。
陈麟风着重采用的手法,是在细节中体现。
包括走路、坐立姿态,说话的语气,以及一些眼神戏,都要与男生时有所区分。
这一点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模仿本身就是他的特长,在长期的模仿中,抽离出自己想要的特质来专门展现,则是他当初在学校的时候,长期练习的内容。
现在陈麟风连眼神戏都练好了。
在演女主的时候,他总会让人莫名的觉得这个人有种文静气,看着周围的城市风光,有种小心翼翼与藏不住的欣喜。
对待男主相熟的男生和女生,态度也会有变化。
这种细微的表现,很容易让人看出不一样来,并进而察觉出这个人的身体,目前是女主在掌控的状态。
虽然不知道电影出来之后,观众们会不会也这么想,但胡鸽现在是真的这么看。
他无声的叹了口气,这小陈导演也太厉害了。
导演不说,演技也这么强。
胡鸽一直想进军大荧幕,然而每次看到陈麟风的表演,总能体会到自己的不足。
“想什么呢,看你发呆半天了。”陈麟风演完一段戏后,走过来奇怪的说。
胡鸽顺势说出心中的想法,“陈导,你说我要不要沉淀一段时间啊,总感觉现在想要去演电影,也会比较差劲,做不到你这么璀璨夺目。”
影视剧的主角,需要能让人一眼就注意到才行,否则就是不合格。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要么靠帅气,要么靠演技。
陈麟风知道他在想什么,劝道,“别想太多,哪怕你心气高,想要表现的更好,也别放弃本职工作,去想什么沉淀。”
“那总不能一直还演不伦不类的角色吧。”
看来胡鸽对自己一直演偶像剧男主角,不是很满意,总想获得突破。
这也算是好事。
陈麟风道,“这话我以前跟茜茜也说过,现在我也可以转告给你。”
胡鸽做出认真听的表情。
“港岛的那些明星,很多其实也不是天赋有多好,典型就如张曼钰,最初也是花瓶出身,但全靠刷经验给练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我也这么干?”
胡鸽想了想,这倒也是个路子。
“当时的条件,咱们现在不太具备了,演烂片一多,口碑就不好,以后很难再追回来,但道理是相通的。
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个角色,日积月累总会把演技提升来,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钻研,也不能轧戏太多,那样全是混片场,根本积累不下什么东西。”
陈麟风说到这里,想到了杨蜜,这位前世是典型。
他问道,“我记得杨蜜今年合约已经到期了,她成立工作室了吧?”
胡鸽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想到问这个,只是点点头。
“嗯,自己单干了,不过挂靠在龙麟。”胡鸽突然想到什么,“她最近一连演了两部戏,中间有段时间就是在轧戏,陈导你是想说这个吧。”
这……
狗改吃肉,不吃史了?
按照前世的路子,她可是从今年开始,疯狂轧戏啊。
这才两部戏,还只是有一段时间轧戏,太良心了吧。
简直不像是杨蜜。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