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431节
他还提到了最终剪辑时,两人的争执,以及最终他顺从了陈麟风的坚持的往事。
谈及这一点时,张一谋甚至有些后怕。
“还好,小陈坚持了自己的理念,他刚才说,他比之那些国际大导们还差不少。
但在我看来,他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并不差什么,已经不是未来可期,而是正当其时。”
最后,也是常规的感谢环节。
到此,老谋子的感言也就此结束。
两人下台之时,在台上福茂先生的推动下。
全体嘉宾如欢迎王者归来,皆起身致意,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整个场景搞得宏大壮丽。
陈麟风感慨,还是戛纳会玩啊,这真是把电影人捧在手里。
让他也心神摇曳,只觉得人生巅峰,正在此时。
怪不得,戛纳能成为三大国际电影节中,最出名的那个。
刘茜茜蹦跳着欢迎陈麟风,“小风,你真得奖啦,太厉害了。”
“哈哈,我也这么觉得。”
娄晔、秦浩等人,章紫怡、范彬彬等人,陈昆、赵燕子等人……
这些来戛纳参展,此次进到闭幕式的电影人们,都围上来,恭喜两位大导更进一步,拿到金棕榈大奖。
所有人,看着两位导演,都双眼放光。
恨不得给跪下,当场拜为义父。
一个国师、大满贯导演,一个能推着张一谋大满贯的两金导演。
真的随便分他们点荣光,那都是受用不尽。
好在,毕竟颁奖礼还没有完全结束,众人稍稍庆祝一番就又回归原位。
台上的主持,说着结语。
其中重点放在了张一谋和陈麟风身上,这两人实在太有话题度了。
其他嘉宾也时不时的往这边看。
两金导演加大满贯导演,合作拍片,竟然还没有闹什么矛盾,说感言的时候,甚至还互相感谢。
尤其从张一谋的感言中可知,这甚至可能还是真心的。
着实少见。
结语说完,整个颁奖礼就算结束了,嘉宾们已经可以逐渐退场了。
按照惯例,得奖的人是要在后台接受记者采访的。
而陈麟风和张一谋因为接受全场嘉宾的欢迎仪式,当时没有去后台。
所以他们还要先去后台走一圈。
等他们晒一下奖杯,拍拍照,再简短的说一下感想,再回来的时候,场内的人已经不多了。
刘茜茜他们还在等着。
“走吧,咱们回去。”陈麟风的声音带着满载而归的喜悦。
363.第359章 记者发布会(上)
走出电影宫。
外面已经围满了记者,和已经获知得奖消息的影迷们。
能够得见大满贯导演的诞生,也算是一个大事件。
另外一个21岁的金棕榈导演,两金导演,也是从未有过的壮举。
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引发了所有人的巨大兴趣。
《夕阳》剧组往外走的时候,完全被围的动弹不得。
安保人员尽力护持着,都完全走不动。
“张导,说两句吧,您现在是什么感想呢?”
“chen,作为史上最年轻的金狮奖、金棕榈导演,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chen,能说说你是怎么说动张导来合作的吗?”
“张导……”
内有记者焦急的围着要进行采访,他们连第二天的记者会,都要等不及了。
外面则是影迷们疯狂的欢呼。
他们好多是从《夕阳》这部电影,喜欢并崇拜上两个导演的。
对于这些资深影迷来说,《夕阳》太完美了。
缔造这部作品的两位导演,也仿佛披上了金身,闪闪发光。
当然,他们过往的成就,加重了这种崇拜的情绪。
在戛纳这个地方,牛逼的电影人,就是上帝的化身。
影迷们尖叫,影迷们欢呼。
大家有种见证历史和奇迹的激动感,而且越来越盛。
陈麟风他们只能尽可能安抚着。
“各位不要挤,明天就有媒体发布会,到时候可以尽情的问问题。”
“人太多了会很危险,大家放松。”
情况有点脱离控制。
还好组委会及时发现了这边的情况,加派了安保人员。
经过艰难的护持和疏散,陈张二人终于解脱。
至于《夕阳》剧组其他人,早就提前溜了,毕竟他们之中,还有老人,实在不敢冒险。
回到酒店,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陈麟风和张一谋互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
今天这也算是一遭不错的经历,值得日后回味。
戛纳电影节结束,但对于众多片商和获奖的制片方来说,还尚未结束。
梅姐来汇报了此前与片商沟通的结果,《警察事件》在欧美与拉美、非洲的版权都卖出去了。
当然,主要是在欧美,这两个地方才能卖出价,也会有比较多的片商感兴趣。
第三世界国家,对此感兴趣的不多。
戛纳这里的电影市场非常发达,几乎每部片子都能在这里,找到买家。
片商们会根据影片的质量、知名度、市场需求等,进行多方考量,最终决定自己要出的价格。
而这些年,其实是国内电影比较好卖的几年。
《无极》虽然做出了很不好的示范,但欧美电影市场,对华国的兴趣始终存在,这就促使片方会感兴趣。
此外,华国电影因为投资较低,版权价格一般也比较低。
物美价廉的东西,大家都想要。
《警察世界》此前已经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谈好了买断价格,平均一个地区80万美元左右。
这样,就是接近1000万美元的收益。
轻轻松松就把戛纳期间的宣传和公关费用给填补了。
“之后几天时间,《夕阳》也要对外售出版权,小风你觉得什么价格比较能接受?”
陈麟风想了想,“和《警察事件》差不多就行。
《夕阳》虽然拿了金棕榈,名气托张导的福,也不算小,但毕竟不是商业片,受众面会比较窄,不可能比商业片卖的还高。”
梅姐点点头,以往也是这样,文艺片价格一般都会低一点。
不过她可不同意“托了张导的福”这样的说法。
“小风你太谦虚了,很多片商可是冲着你来的呢。”
“呵呵,那是《爆裂鼓手》让他们挣到钱了。”
得奖文艺片的价格相比商业片,是偏低的。
但好处在于,大多数国家都会对得奖电影感兴趣。
哪怕院线收入不算高,但录像带收入肯定不低。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