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422节
周围人和自己几乎一样的反应,让他们更加确信,这是一个好片子,值得进行鼓励。
于是他们鼓掌的愈发热烈。
这时陈麟风和张一谋带着游苯昌、吕钟一起上台。
影迷们见片中的男女主,也就是那一对老夫妇现身,情绪愈发的昂扬。
他们开始欢呼起来。
“C'est bien fait(干的漂亮)!”
“nice movie!”
现场气氛热烈极了,这时电影已经结束,按理说可以散场了。
然而很多影迷不愿意离开,纷纷挤到前面来。
在这时候,哪怕一开始冲着陈麟风或者张一谋名头来的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在两位主角身上,并且不住的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陈麟风临时担任着翻译。
“这位老先生,您在剧中表现的太好了,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
“我太喜欢你们的表演了,看着你们,我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
他们就像你们在电影里一样,非常的恩爱,可惜同样也是病痛分开了他们。”
“女士,我特别能理解您,我之前生过一场大病,很能体会身体虚弱又身不由己的感觉。”
“谢谢你们的精彩表演,我收获了一场奇异的旅行。”
“真是优秀的演员,我真后悔现在才发现你们。”
“……”
陈麟风看着一个个影迷上前来,对游苯昌或吕钟老师表达或喜爱或尊敬的情感。
他丝毫没有被忽视的感觉,反而心中也充满了欢喜。
毕竟这本就是他所造就的。
嗯,也有老谋子的一份。
一旁的张一谋也满是笑容,听着陈麟风翻译着影迷的激动心情,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他们这场首映是晚上7点的场次,加上走红毯,电影放映,以及后面和影迷交流,接受记者采访等环节。
基本这一晚就结束了。
陈麟风和刘茜茜一起回酒店的途中。
刘茜茜挽着他的手,一声不吭。
陈麟风好奇的问道,“怎么不说话?”
“我想起你之前说的那句话,结果就在电影里,”
刘茜茜泪眼蒙眬,“老爷子陪着一起走了,是吗?”
陈麟风叹了口气,帮她抹掉眼角的泪水,“你这不是明白嘛,电影中表现的很清楚了。”
他故意用揶揄的语气说道,“也就你反应这么慢,现在才想明白。”
“讨厌!”刘茜茜举拳打了他一下,“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陈麟风“哈哈”一笑,搂着女朋友往前走,“电影结束了,一切情感也都该留在电影里,我们的《夕阳》很受欢迎,现在是开心的时候?”
……
第二天上午,《夕阳》剧组对外开办了一场记者发布会。
陈麟风主邀的是国内媒体,然而很多国外媒体却闻风赶来。
昨晚上《夕阳》首映之后,反响非常好,一些参加首映的媒体,对电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就让其他的一些媒体产生了兴趣。
而且由于昨晚上时间不够,一些记者基本没有问到几个问题,所以今天到场的媒体,着实是不少。
357.第353章 场刊最高分与大热门
一开始,记者们提的问题,主要还是针对电影剧情展开。
他们尤其对游苯昌和吕钟感兴趣,因为两个演员确实贡献了非常优秀的表现。
媒体想了解两位演员的过往经历。
而这两位老戏骨的经历,那叫一个丰富。
陈麟风在翻译游苯昌回答的时候,特意多提了一嘴《济公》,将老爷子称为华国的国民级演员。
这就等于是定了性,众多海外记者都这么记下来。
陈麟风这么做,也算是提前打个预防针。
真要他和张导没那个运气拿大奖,说不定这波操作能帮着争取一下影帝。
吕钟老师的演技和经历当然也十分不俗,但毕竟没游老爷子这么突出。
也有记者关心两个导演的事。
“请问chen,你和张一谋导演,在剧组中到底谁更重要一些,如果遇到不可调和的争执,以谁为主呢?”
陈麟风和张一谋对视一眼,这个问题他们早就商量过了。
“我们俩在开拍之前就做好了分工,我负责剧情、制片和演员表演,张导负责摄影、灯光和美术风格。
我们两个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争执,所以如果论重要性,那只能是同等重要。”
张一谋也附和道,“是的,陈导在剧情的把控上,是国内顶尖,而我在镜头语言上,比较有自信。
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都能做到尊重对方的长处,同时加以学习。
《夕阳》这部作品,正是我们两人共同完成的,没有谁更重要一说。”
这话基本上就算是盖棺定论了。
两个人都这么说,不给外界留一点模糊的空间。
再看宣传海报或者广告画,两人不管是照片还是名字的排布,都是并驾齐驱的处理方式。
看来是很难挑起话题了,在场的部分记者,遗憾的想。
除了《夕阳》这部分话题,也有国内记者问到了陈麟风新片的问题。
陈麟风如实回答。
这就让海外一些,之前不知道消息的记者眼睛发亮。
金狮奖导演和房龙的合作,也是不小的话题啊。
此外,张一谋的新片处于筹备的消息,也被各路的媒体所获知。
这就是戛纳的好处,在这里,很多信息很容易就传到世界各处。
之后的几天,随着《夕阳》不断的放映。
名声和口碑也逐渐传来,很多新闻媒体、各种杂志,都给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
两位大导合作,电影剧情又极具深度与画面美感,演员的表现堪称完美。
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部完美之作。
最关键的是,它极其符合戛纳的喜好。
看过往例子就知道了,戛纳电影节往往会对探讨爱与情感、生死等话题的电影,有所偏向。
而《夕阳》几乎全都符合。
也因此,很多媒体都将其视为今年的最大热门。
场刊评分甚至给到了3.4分。
要知道,这个媒体场刊评分,是多家媒体的评论打分,最高分也才4分,这个分数已经是难以想象的高了。
陈麟风回忆了一下前世,原作《爱》好像是3.3,看来老谋子的加成还是提现了出来。
说到这个分数的含金量,从有些年份,整个戛纳电影节都没有超过3分的电影,就可以窥知一二。
国内关注戛纳的影迷或粉丝,简直要乐疯了。
这是不是代表要稳拿奖了?
只有陈麟风一点兴奋劲都没有。
总说大热必死,不会被我赶上了吧。
唯一能让他略微感到安慰的,是《白丝带》相关的新闻。
不知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媒体在着重报道,《白丝带》导演哈内克,和评审团主席伊莎贝尔的师生关系。
有人笃定说,伊莎贝尔会因为这层关系,把恩师推到金棕榈的位置上去。
一开始只有少数媒体这么报道,随着时间推移。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