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40节
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NHK则直播了东京书店销售的火爆场面。
由于口碑彻底爆开,加上新闻舆论对两部小说竞争关系的炒作。
NHK拍摄人员去的时候正是小说最火爆的时候,去的地方也是最热销的地点,一处中学与大学的交汇地带。
摄像机画面中,书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不时有带着笑容的书迷走出店门。
记者拦下买完书的书迷。
“请问这位先生,你是来买什么书呢?”
“命运之初始。”
“你为什么来买这本书呢?”
“听朋友介绍说这本书不错,就试着买来看看,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你的朋友是怎么向你介绍这本书的呢。”
“他说这本书是神作,是少有的主角有大格局的小说,不愧是有大片国土的国家,真是让人羡慕啊。”
“咳咳,谢谢你的回答。”
……
“请问这位女士,你是来买什么书?”
“命运”
“因为什么来买这本书呢?”
“我是朋友推荐的。”
“我也是。”
“我是来买《奇诺之旅》的。”
“我是《奇诺之旅》的粉丝。”
“我是看到了作者的新闻,想看看少年天才的作品是什么样子。”
“我比较喜欢《命运》书里的插画,想买来看看这么美的妹子是什么样的人。”
……
……
成永新充分感受到了舆论的变化,各类媒体,不论是电视还是报纸,对于陈麟风这部小说的报道都明显增加,隐隐有破圈之势。
“老赵,看来你不用担心了,用不着动手脚,单单是目前的媒体曝光,转到国内就是个大新闻。”
他眼里满含深意的说道,“这可是在霓虹市场,正面击败霓虹小说家的优秀作品!”
“而且华国驻外的华新社肯定会搜集相关新闻,用不了多久,也会自己将新闻传回国内。
等他们传,谁知道到什么时候了,我们得自己联系国内媒体。”
赵长田欣慰不已,这样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走之前,我们再和出版总署的领导沟通沟通。”
他总想做点什么,“小风为这次华国的文学作品海外出版立了大功,又扬威于霓虹。不能在国内给人当头一棒啊,他们是正管部门,说话管用。”
成永新好笑的说道,“你还真是护着他,为你儿子都没那么操心。”
赵长田理直气壮,“我儿子要有这水平,天上星星我都给他摘下来。”
陈麟风没等几位主编一起,和梅姐两人在霓虹待了两周时间,看形式基本已经确定,又结束了宣传任务,就赶快回到国内。
目前《命运》的销量,第一周7万,第二周6万,合计两周13万的销量,稳稳压制《奇诺之旅》十万的销量。
并且,在轻小说top10中,《命运》初上榜,就排在第五位,后续更是挺近到第三位。
距离前两位,差距也不算很大。
专业口碑上,两部小说都有很多拥趸,这方面可以说的上势均力敌。
销量上则初步拉开距离,从目前书迷的口碑来说,《命运》高的惊人,他们向周边朋友推荐的热情非常高。
后续销量的差距越拉越大。
《命运》首月销量超过30万,《奇诺之旅》则在20万左右徘徊。
两部小说的对决,至此拉下帷幕。
至于讲谈社和角川书店在这次对决中的种种不愉快,当然是烟消云散了。
两本书互相竞争,最后同时拉高了二者的销量,塚田简直想要给依田太郎颁个奖。
依田自己高不高兴,那就没人知道了。
43.第43章 反击
国内的舆论风波还处于风高浪急的时候。
主流媒体的讨论一阵接着一阵,一些成名作者下场和文学评论家互相对垒。
作联这次,因为其全委会委员在人日上的评论,显得立场很尴尬,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回应。
上级主管部门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态度,任由舆论的发酵。
萌芽杂志社。
朱桂明从办公室走出来,朝办公桌旁的郑玉玲招了招手,示意她到办公室来。
等郑玉玲进来,朱桂明开门见山,
“上级部门有人递了话,说有大佬的原话‘这种新形势下的新讨论,不能武断的下决定,让他们吵个明白再说。’”
郑玉玲惊喜万分,只要上面不下场,单是舆论争吵,倒没什么。
她问道,“人日都发了那样的文章,不就代表是上面一定的表态吗?怎么现在是这么个结果。”
“听说是出版总署不愿意听别人瞎指挥,在会上发了牢骚,然后大佬发了话。”
郑玉玲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这些天可给我吓得不轻。”
朱桂明轻笑一声,“这才哪到哪,放十几二十年前,这都不算什么,那时候思想的碰撞可比现在激烈多了。”
陈麟风在家查看网上的消息。
网上的评论近乎一边倒,都站在陈麟风这一边,可惜这个时代的网民在舆论上还无足轻重。
不过看到这些网友都在支持他,他心中还是感到一阵暖意,这个时代的网民还是比较朴素的。
陈麟风翻找到搜狐新闻上,转载的圆圆在人日上的评论文章。
看着文中那些冠冕堂皇的措辞,他冷笑一声,“自己不干净,批评别人的时候倒是挺正经。”
这时,郑玉玲打来电话,转告从朱主编那得来的消息。
陈麟风着实松了口气。
看来霓虹那边小说大卖的消息,还是起到了作用,只要主管出版的部门支持,这事基本上就没事了,就只剩下吵架了。
陈麟风不是让人干骂着不回嘴的人,即便没有封禁危险了,他也没准备息事宁人。
他花了三天时间,忍着不耐将圆圆过往的小说,和评论文章通读一遍,只感觉三观上的巨大不合,简直无法忍受。
陈麟风顺着心中的想法,将圆圆小说中,明显对华国含有恶意的地方,一一列举出来。
尤其是其作品中有一部《掩埋》,对过去土地改革的污蔑,让他有太多的mmp想说。
他总结了一下语言,写成文章,投稿给了省内的大报《河大报》。
这个是自家人的报纸,此次事件中也一直在帮陈麟风说话。
陈麟风将文章标题取为《且看这位批判别人不应该有资格写作的作家,都写了什么好作品》。
他不仅将文章投给报纸,还在网上也发了一遍,而且在网络版本的文章最后加了一句:
“我只是个未成年人,没什么跟成年人斗争的能力,也没有那个资本,直接让相关部门堵别人的嘴。
所以只能以后写小说的时候,在我的小说里增加一个叫园园的小丑型反派,略做回应。
我也没别的本事,只是小说的销量高一点、国外也有些人看罢了,多让人知道园园这种人的恶心程度。
特意说明一下,此反派不针对任何人。”
未成年人对战位高权重的成年人,文中前面写明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对陈麟风出手的人的身份,结尾还来了个看起来不疼不痒的“报复”。
后世来的陈麟风太懂怎么把自己置于弱势地位了。
这样的小作文在网上一经发出,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我去,小陈同学很刚啊,支持。”
“不得不说,如果文章里列举的都是真的,这个圆圆够让人恶心的。”
“支持作者,动不动就要使用公权力打压人,妥妥的反派。”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