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279节
本来他还挺喜欢这部戏前面的节奏。
魔鬼老师的表演非常棒,甚至刚才酒吧中阐述的理念,都还挺合他的心意。
但如果结尾就这样和解,未免有些无趣。
凯瑟琳可不会这么想,她是从作家的角度来思考的。
故事总要给人以惊喜,前面表现出和解的意思,那么结尾肯定就不会是这样了。
至少以chen编故事的水平,应该不是庸俗的和解桥段的。
剧情继续往前走。
新的舞台,陈音杰很兴奋,觉得自己的未来又有了光亮。
表演报幕之前,李学昌先走到陈音杰面前。
“你以为我是个煞笔吗?”
“嗯?”
“我知道那个举报的人就是你。”李学昌的眼神中满是仇恨。
在陈音杰震惊的眼神中,李学昌走向舞台中央,公布了接下来的表演曲目。
根本不是之前说好的曲子,而且李学昌没有给他新乐谱。
这种竞赛式的演出不是即兴solo,必须严格按照乐谱来。
后果可想而知,面对陌生的曲子,陈音杰打的一塌糊涂。
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有这么糟糕的表现,他的鼓手生涯真的要彻底终结了。
而这就是李学昌的目的。
陈音杰黯然退场,后台父亲迎接并安慰了他。
而他并不甘于此。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就这么消失在爵士乐的舞台。
二则是……
陈音杰再度上台,坐在了鼓位上。
乐队成员以及李学昌都面面相觑,搞不懂他想干什么。
鼓点再起,正是陈音杰滚瓜烂熟的《卡拉文》。
他的自信带动了乐手们,没等指挥的指示,就顺着节奏进入。
李学昌虽然不满,但形势至此,只能顺势指挥。
陈音杰的发挥完美,将整个乐团带了起来,节奏速度都无可挑剔。
渐渐地,李学昌脸上露出笑容,暂时忘了复仇的事,两人像是在交相辉映,互相成就。
一曲演奏结束,陈音杰却没有停,场上灯光暗下,鼓声一直在继续。
过了几秒钟,灯光再亮,陈音杰正式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李学昌虽然性子不行,但的确懂行,他一开始还在质问,但渐渐就听得出对方的精妙所在。
陈音杰处于一种特殊状态,演奏越来越好,李学昌也真的先放下别的心思,专心引导。
世俗的恩仇,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
终于一番极度精彩的前奏过后,观众席响起了掌声,乐团的又一波演奏开始。
全片结束。
约翰尼德普有些呆住了。
这算和解还是没和解?
说和解吧,这个教练是明摆了要复仇的,说没有和解吧,最后两人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情绪,沉浸在了艺术世界里。
感觉这样的结局,像是他之前预测的那个庸俗结局。
但真看下来,却让他觉得,这个结局,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凯瑟琳也觉得这个结尾很出乎预料。
她想到了老师的复仇,却没有料到男主的应对。
一切都可以交给艺术,哪怕后面仍是争吵和对立,至少这一刻,艺术至高。
这样的开放式结尾,可以说恰好结束到了该结束的地方。
江文和贾章科相视一眼,均能体会到对方的惊讶情绪。
此前这个故事已经听过的情况下,真正看到正片,还是会觉得感触颇深。
片中的镜头和打光非常讲究,完全不像是新手导演的样子。
尤其是后面李学昌正式出现之后,全程采用暖色光,与前期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
但情绪却是完全反过来的。
正常暖色调一般会给人温暖或者轻松的感觉,但李学昌出现时,昏黄的灯光下,其周边都会显得比较暗,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
明明打光充足,但给人的感觉却不是这样。
前期也是,明明几乎没有光源,其荧幕氛围的轻松感却很是明显。
江文心中感叹,怪不得小陈敢夸口,虽然自己的作品必定是最出色的,但这小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贾章科则惊讶于作品的题材,这样的都市景象,变现出的文艺感,也是丝毫不弱呢。
两人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
周边的观众也像是惊醒了似得,纷纷鼓掌。
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久久不散。
陈麟风顿时松了口气,他这次的改动其实也不算小。
包括女朋友的设定,因为华国人不会因为一次相遇,就莫名其妙的约会并谈起恋爱,所以刘茜茜一开始就是女朋友。
还有所有角色的台词,基本上都进行了汉化改编,李学建的骂人更是完全本地化。
前世乐团中,除了鼓手的部分非常专业,其他音乐内容就比较拉胯,这次他也进行了补正。
主角丢掉鼓槌的地方、一些场景的打光和镜头、李学昌的教学理念、主角父亲的观点等都进行了不少改变。
他很担心这些改变到底是不是正确,但从目前的反馈来说。
效果应该,还不错?
因为这一章大多是电影内容,担心被说水,所以今天更了9K的字数。
大家可以反馈一下写电影内容的方式喜不喜欢,后续作为参照。
照例给粉丝群打下广告,693390542,没事可以加进来吹水,也可以通过小说详情页简介下面,快捷加群。
第255章 绝对的高分
陈麟风带着一众主创上台,接受观众的欢呼。
后续的问话环节,凯瑟琳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主角,包括他的父亲,在知道魔鬼老师的理念之后,好像不是很反对的样子。
这不应该是彻彻底底的错误做法吗?”
面对本届评委,陈麟风不敢怠慢,他认真想了想,回答道,
“华国的父母和很多人,都认同严师出高徒的道理,这是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理念。
当然在片中,LI到底是不是个‘严师’,或者说是不是个称职的老师,这是存疑的。
主角因为阅历不够,并不能很好的分辨,至于他的父亲,因为并非亲历,所以也无法进行识别。
这是要留给观众来判断的问题。”
原来是文化差异,这就可以理解了。
凯瑟琳点头表示认可,继续问道,“主角的女朋友,在片子的位置,感觉有些无足轻重了,请问你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主角在片中的设定本身就是个偏执狂,前半部有同学觉得他性子比较冷,难以接近的样子。
而女朋友就是一个完美的意向,是能温暖这样孤僻人的存在。
而主角后面为了自己所谓的‘艺术’,选择与女友分手,这其实已经代表着某种步入歧途,是一种脱离常人的表现。”
陈麟风知道对方是典型的西方女性,喜欢富有女性表现力的作品。
他又继续解释道,“我个人是很看重女生在作品中的刻画的。
如果您看过我刚刚拍完的《星你》,这部剧中,女主角才是镜头的中心,对她的塑造,要比男主的塑造更用心一些。
《爆裂鼓手》则是另一种选择。”
凯瑟琳满意颔首,她最近刚刚听到过相关的新闻报道(其实是小陈的公关),其中的那个女主角,好像确实很出彩的样子。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