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第446节
毕竟,除了很脏外,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
最重要,现在因为全球航运业务量下降,这里也很少业务,算是进入到淡季了,以至于许多船坞公司的工程师,普通员工,都是懒洋洋的,除了每个月等着拿工资外,确实没有什么事。
和记国际被章廷收购,他们是知道的。
只是黄埔船坞把其中船坞和船舶维修和太古船坞合并而已,实际上,黄埔船坞真正赚钱是地皮,货柜码头那些,那些才是真正赚钱的,自然是属于和记国际和黄埔船坞的,和现在这个联合船坞没有多大的关联。
章廷站在这里,看着这个庞大的船坞,现在却是没有停靠一艘大船。
他刚刚已经听说了,本来前些天还有一艘大船到这里维修的,但是,修好后,已经开走了,自然也就没有了。
这里员工工资不高,就是因为现在联合船坞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否则,祁德尊也不会把黄埔船坞这些不赚钱的业务拿出来和太古船坞合并,而太古船坞原来也是不赚钱,也才同意进行合并。
这些人看到章廷这位大人物,甚至包家四小姐出现在这,他们也是很惊讶。
章廷和提着裙子的包裴慧在前面走着,韦彼得等人则是跟在身后。
他看得出,老板章廷第一眼看到这里确实有些失望。
实际上,他昨晚听到老板要以黄埔船坞为基础打造自己的造船厂,他也就猜到是这样了。
因为他知道,几十年前,无论是黄埔船坞,还是太古船坞,当年确实是可以生产和制造上万吨的大船。
后来也就消失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业务量,现在自然也没有造船这方面的人才。
也就是说,如果章廷真的要往造船业发展,怕是得从最基础开始。
韦彼得觉得,既然高丽那边也是这样开始发展,老板现在也是往这方面发展,确实也是可行。
前期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在之前,即使是祁德尊什么都想做,他也不敢碰造船业,自然还是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或者盈利。
章廷踩在小石头上,他已经来到边上,前面看出去就是大海的海水。
现在海风还是比较大,如果不是出太阳的关系,怕是会有些冷。
海上的大风吹地呼呼响,一旁包裴慧的帽子都差点要被吹走,而她那乌黑头发也是被吹起。
此时,无论是包裴慧,还是韦彼得都不知道章廷站在这里想什么。
因为在两人看来,章廷第一眼看到这个船坞,必定是很失望的。
他们却是不知道,章廷脸上很平静,内心也是很平静。
很明显,虽然在20世纪初,黄埔船坞确实是可以造万吨大船,但是,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却是一点都没有造船的基础,这说明几十年下来,香江的英资洋行都是被迫放弃这个行业。
正常来说,如果当年一直坚持下来,怕是现在几万吨,甚至十万吨的大船,应该都可以生产和制造出来。
现在根本不可行,那是因为当年已经失去造船的基础。
最重要,还是因为觉得不赚钱,或者没有订单,自然也就只能被迫放弃了。
除此之外,香江还是太小。
反而像东洋因为一直有东洋整个国家的扶持,除了自身的订单和海外订单的扶持下,东洋的造船业自然是越来越发达。
最重要,Y国现在造船业,虽然已经被东洋造船业超过,总的来说还是很发达。
香江的航运公司想买船,实际上也是可以从Y国那边的造船公司购买,确实没有必要在香江造船。
第268章 章廷不但要成立造船公司!他还要成立钢铁公司!!
香江现在有造船厂吗?
有。
即使是在青衣岛上都有二十多间造船厂。
正如青衣大桥集资修建,其中青衣岛上这些造船厂都有参与。但是,这些造船厂只是很小型的造船厂,生产的很可能都是一些普通渔船,或者普通的小船,最多只能生产载重量几吨或者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船。
像那些上万吨,几万吨载重量的大船,现在香江是根本没有了。
韦彼得和包裴慧等人陪着章廷在联合船坞那里看了,然后离开这里。
自始至终,联合船坞的那些高管都不是很清楚章先生到底来看什么?
因为就现在船坞情况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
不过,在离开船坞没有多远。
章廷就见到有一间造船厂。
“老板,那就是本地一家华人的造船厂。”韦彼得说道。
章廷看过去,发现确实是。
这只是生产很小的渔船,可能只能搭载两个渔民的小船。
至于更大的船,像用来运输其他物品的大船,怕是都很难见到。
韦彼得,包裴慧,还有香江联合船坞的高管陪同章廷转了一圈。
期间,章廷看到一艘有些破旧的大船停在那里,很多人围着那艘旧船。
一开始,章廷还不知道那些人在做什么。
等身旁一位联合船坞的高管提醒。
“章先生,那些人是拆船公司的。”
拆船公司?
章廷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正如许多大船到了一定时间和年龄后,只能拆掉当成废品卖掉。
实际上,现在香江很多航运公司的旧船,都是来自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旧船,这些旧船到了一定时间,已经无法再进行维护和维修,只能当成废品卖给拆船公司。
拆船公司再把旧船拆下来。
其中,上面大量的钢材等金属是可以卖掉不少钱的。
世界拆船业始于50年代初,年拆解量为100到200万吨载重,仅相当于3~8艘VL-CC(23~28万载重吨级)的拆解量。
当时的船舶拆解主要是在本国或在北欧、南欧、远东、M国以及相邻国家的经济圈内进行。在进入60年代后,世界船舶拆解量大幅度增加,拆船业迎来了大发展。
拆卸的船只除了民用船只,最多的是各类军舰,M国军方和Y国军方都将不要的战舰送到香江进行拆卸销毁,连航空母舰都送过来了。
其中,二战后,大量东洋,M国,Y国等国家的旧船,战舰拉到香江进行拆掉。
其后,五十年代高丽战,南越战,也有大批的旧船拖到香江这边拆掉。
也正是因为这样,香江的拆船业务也随之蓬勃发展,拆船公司最多时期达到了两百多家。
在经历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很多香江人都知道。
最重要那个时候,香江人工费相比起高丽和东洋来说更便宜,这边又是属于Y国殖民地的情况下,以至于这些旧船都拉到这边。
香江拆船业的发展史,章廷不知道这些,现在也是旁边那些联合船坞的高管提醒的。
当然,并不是在青衣岛这边拆,而是在九龙那边。
“章先生,以前很多很多这样的旧船,军舰被拆,不过,近些年越来越少,已经不及以前繁荣了。”一位香江联合船坞的高管说道。
“还有,当年这些旧船的拆掉,因为产生很多旧的钢材,以至于庞先生成立的绍荣钢铁公司。”
可以说,拆船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厂的发展,这也就有了绍荣钢铁,捷和钢铁这些香江钢铁厂的兴起。
其中,香江最大的钢铁公司,也就是庞鼎元成立的绍荣钢铁公司。
庞鼎元是粤省湛江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做生意。到了20年代的时候,他就在广州湾开了自己的商行。
随后他又去了香江发展,并且在香江经营贸易生意。
当时他把香江的布匹运到内地出售,然后再把内地的土产运到香江销售,随后再卖到东南亚等地方,积攒了庞大的家产,之后他又投资了鞋厂、房地产跟建筑等生意,产业不断壮大。
1958年,庞鼎元成为了绍荣钢铁厂的董事长,被香江人称为钢铁大王。
到了80年代的时候,绍荣钢铁厂年产达到了50万吨,香江一半的市场都被绍荣钢铁垄断了。不过比起做钢铁生意,庞鼎元最聪明的一件事情就是在1958年在香江将军澳买下一块地皮建设工厂。
历史上,到了80年代末期的时候,香江工业纷纷内迁,香江人力成本跟地价太高,许多工厂都无法经营。
另外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绍荣钢铁厂由盛而衰。
庞鼎元晚年的时候,他的孙子庞建贻无法继承家业,加上他们无意于钢铁行业。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把将军澳的工厂卖给了香江的新鸿基跟太古两大地产商,足足获利80亿元。当时买下地皮不过才花费千万,后来却卖了80亿。靠着卖掉这块地皮,庞建贻家族一跃成为了香江的十大豪门。
除了庞家的绍荣钢铁公司,还有就是捷和钢铁。
捷和钢铁是潮汕人郑植之创立的,
1934年,郑植之看到,随着工矿业和铁路业的兴起,香江也日趋繁荣,并逐步成为欧美及远东国际贸易的辐射中心,于是在铜锣湾创建香江捷和制造厂。
开始时厂子很小,只有几名工人,仅生产锁片。
不到一年,他便把工厂发展到旺角,再到土瓜湾,不仅制造餐具、钢铲及采矿、筑路工具,还有轧钢、轧铜等。
至1941年,捷和在香江已有4间工厂,员工达3000多人。
时值香江战后恢复期,百废待兴,各地钢材需求量很大。
上一篇: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下一篇:制裁5纳米芯片?关3纳米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