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374节
在戏曲上,两部经典至极的话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天动地窦娥冤》直接令得他获得了曹禺戏剧文学奖。
在影视界,不管是《忠犬八公》还是《熔炉》,都是影视剧本之中不可多得的传世经典,催泪巨著。
要知道,江海他.
仅仅只有二十来岁!
在二十出头的年纪,竟然就能全方位多领域开花,写出如此之多的经典文学作品。
假以时日,给到江海足够的成长空间,要是再给到他十年的黄金创作时间
天知道江海会成长到何种恐怖的程度?
正当顾煜城扫视著江海,暗自揣摩之际。
只见江海掏出手机,点开微信,给动画制片厂的陈涵影弹过去了一个视频:
“看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下,三口一头猪”
实际顾煜城对于江海的《人间失格》,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他本人并不太喜欢外国文学,正如西北文学圈一直在坚守的理念——
乡土文学,才是文学正统!
所以,除却和【乡村】题材挂钩的作品之外,他基本都不关注其他题材的著作。
而凑巧,《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波“卖血潮”,尤其是在当时的农民和收入低下的人群当中,卖血被看作是极为普遍的行为和“快速致富”的法宝
正是因为《许三观卖血记》和乡村题材挂钩,所以对于这本书,顾煜城做过非常之仔细的研究。
“这是一本描绘苦难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言名‘苦难’二字,但有关于苦难的情节,无一不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
坦白说,当初彻底读完《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顾煜城便全身心的沉浸于其中,后劲大得直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每当回想起书中的情节,便没来由的沮丧,感觉一阵痛苦。
看著江海脸上发自内心从内而外洋溢出的笑容,他无法想像,如此经典的一本悲情巨著.
竟然能是这么个人写出来的书????
“我无法接受”
或许,是出于质疑。
也或许,是出于不解。
顾煜城放下和身边人的交谈,径直走向江海进食的方向,或许是出于性子直接的缘故,并未同江海做自我介绍,
一走近,顾煜城便皱起眉头,径直朝著江海询问:
“《许三观卖血记》,真是你写的书???”
虽然,在不做自我介绍的情况下,贸然对作家发出这种冒昧的问题.
这确实是有些不礼貌。
但依著江海直白的性子,显然就没把这种事情放心上。
只见他放下手里的烤乳猪,转头,朝著顾煜城爽朗一笑:
“那不然呢?”
“那不然还能是谁写的书?”
纵然是得到了江海的确定,可顾煜城还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一脸和善,满脸笑容的年轻人,他竟然能写出《许三观卖血记》这种苦大仇深的书?
“别人不都说书如其人?”
“作者迷茫,作者笔下的主角就会陷入迷茫。”
“作者痛苦,作者笔下的主角就会感觉痛苦。”
“如果作者笔下的主角充满了迷茫和痛苦,那作者本人,应该也会是充满了矛盾和纠结的性格才对。”
“为什么这个说法,到了这江海身上,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也正是出于这种疑惑,顾煜城径直朝著江海发问:
“《许三观卖血记》全文都充斥著一股悲情的基调,苦难二字虽未言明,但却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
“为什么你这样的性格会写出许三观这样的悲情人物?”
“你别误会,我没有其他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有些疑惑.”
表面上,顾煜城只是在和江海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但实则,明眼人都能听出来,这是在质疑江海的作品并非是他本人所写.
质疑常常有,今年特别多。
这种质询,江海已经停了足够多,所以他自然也不会把这种话放在心上。
“苦的是许三观,和我江海有什么关系?”江海一脸无所谓的看向眼前的顾煜城,径直点名了他话语中的不合乎逻辑之处,“因为笔下的主角是个悲情人物,所以我就应该和他一样.变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
“这种说法是不是多少有些流氓了点儿?”
“麻烦你搞清楚一点,我和他,各有各的人生”
苦的是许三观,和我江海有什么关系?
江海这一席话,令得顾煜城陷入沉思。
尽管江海说的话,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番说法显然就没办法说服顾煜城。
“如果你能将作者本人和笔下的角色彻底隔绝,那想必你处理情绪的能力一定很强?”
“我想知道一点.”
“你平时在工作或者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到底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烦恼?”
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
江海抬起头来,一脸平淡的注视著眼前的顾煜城。
他的回答,言简意赅:
“不要和愚蠢的人发生争执。”
听闻这话。
顾煜城下意识就想要反驳,他固执地看向江海: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因为”
谁料,不等他把话说完,江海一句话令得他瞬间沉默:
“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第242章 人书简直就是两个极端!来自于清北的盛情邀约!今时不同往日了!
靠近林边的窗台。
一位颇具古风韵味的年轻女子,看见眼前这一幕场景,不由得莞尔一笑:
“这江海,还真是有够好笑”
她是一副标准的美人鹅蛋脸,白净的肌肤吹弹可破,睫毛一眼看上去又翘又长,眸子看上去清澈明亮,就宛若一汪春水般,没有丝毫杂质,好看的鼻梁下是一张樱桃小嘴,圆润的下颚洁白如玉,整个人,看起来颇有气质。
一般情况,颜如玉在这种公众场合之下,极少流露出大笑这种失态的情绪,书香门第的家教都讲究的是一个笑不露齿。
也正是基于这种严苛的家教,她通常都比较能克制自己的情绪,除非
是真的忍不住。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有趣的人了”
哪怕是刨除掉【中国青年文坛第一人】这个称号,一般的作家,在参加这种文坛的交流集会之时.
多多少少都会端著点儿。
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就是:
“大家,都是读书人,一定要注意礼节。”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文坛集会,一定要展现出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
而现实,也的确如此。
或许是因为骨子里本身就存在著些许的傲气,大多数文人在出席这种公众场合之时,都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唯独这江海,他就宛若文学届的一朵奇葩。
别人还在为传统文学和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究竟哪派才是未来的主流,而争吵得面红耳赤:
“近现代写书主义文学,形上学,华而不实,终有一天,一定会衍生成为我们传统文学的附庸.”
宛若事不关己,就好像一位局外人一般。
江海默默远离战场正中心,走到宴会厅的角落,低头猛吃:
“蛋糕,好吃。”
“烤五花肉,也不错。”
“胖子你能不能注意点儿吃相,你把盘子端起来干什么?你看看你多丢人,能不能给老子留点儿.”
尽管江海已经在刻意保持低调,可由于他身上荣誉和名号,不断有人走到他身旁,尝试著向他请教:
上一篇:悟性逆天,打造人工智能洗劫缅北
下一篇:直播:草原生活,半夜热芭走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