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693节
没办法,这,是事实。
将秋装和自己脱下来的衣服鞋找个袋子装起来,仨人又简单的讨论了一下案情,王安和孙念这才打算离开工安菊,再次前往兴安乡。
临出门之前,王安突然问孙念道:
“大姐,搁魏成的那个院子里,搜出了正经不老少的粮食,啥粮食都有,大约得有个三四万斤,完了那玩意儿整回来后,一般都是咋处理啊?”
王安之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王安感觉那么多的粮食,关键还各种杂粮杂豆都有,工安菊整回来后,最后也得换成钱再上交国库才行。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王安想把那些粮食中的一部分给买下来。
主要是王安家的牲畜实在是太多了,而不管是啥牲畜,只喂草不喂料都是绝对长不好的,并且不喂粮食的牲畜,不但特别的瘦弱,而且还特别容易生病。
听到王安的询问,张舒雅立刻就明白了王安是啥意思,想了想说道:
“咋的了?家里的粮食又不够了?你想买点啊?”
王安点点头,多少有点抱怨着道:
“嗯呢呗,不算羊和鹿啥的,家里光螺马再加上驴就11个了,我爹还舍不得卖想都养着,就这一天天的,正经得不少粮食喂这帮牲畜了,关键是粮票现在也正经不便宜。”
说实话,王安也不知道王大柱两口子是咋想的。
因为家里现在不但有四轮车,还有手扶拖拉机,在农活方面,骡马能干的活,用这两台机动车都能干。
关键是在速度和效率方面,也是机动车更快更好,所以对于王安家来说,再养那么多的骡马其实根本就没啥用。
特别是那头驴,买回家后除了贡献出一头叫驴驹子以外,可以说鸡毛用没有,拉磨都嫌它慢。
张舒雅听到王安这抱怨的话不禁笑了出来,然后想了想就对王安说道:
“反正那些粮食咋着都得过秤拉回来,这样吧,我让后勤的跟着你们一起过去,完了你要多少粮食,你就直接把钱给他就行了,对了,别忘了让他给你开个收据。”
王安笑呵呵的说道:
“那就太好了,呵呵呵”
这种事情,不管是对王安来说还是对张舒雅来说,公事公办其实都是最好的。
一共没多少钱的玩意儿,着实是犯不上在这上面动手脚。
就这样,在张舒雅的安排下,两台大姐放和王安的挎斗子,便一起往兴安乡走了过去。
当王安和孙念等人再次回到那个院子里的时候,张队和周队领着一众帽子哥哥还在继续搜查着。
只不过很明显的是,张队和周队他们依旧是一无所获的状态。
可能是因为有了泥塑像和挂钟的启发,所以张队和周队带着人在院子里找的非常仔细。
不但将屋里的锅灶啥的统统扒开找了一遍,就连顶棚上面和炕洞都寻找过了。
并且据张队和周队所说,他们就连后院的大粪窖附近都用铁锨挖开了。
奈何,有可能是魏成压根就没钱,也有可能是魏成的钱压根就没在这个院子里。
反正魏成所藏的钱依旧没找到。
王安扫视整个院子,包括已经被找过的后院王安也看了一遍后,在内心里着实是有点佩服魏成这个老小子了,这么多人都找不到钱,这老小子着实是真特么能藏啊!
怪不得周队说他不应该叫貔貅,而是应该叫灰狗子。
孙念和王安等人到来后,张队和周队等人便停止了寻找,转头跟孙念和后勤的人开始搬起了粮食。
感谢“书友20250304195027219”打赏,感谢感谢!
感谢“鸿运当头-dd”打赏,感谢感谢!
第924章 送粮食回家
这三间仓房里的粮食,虽然各种各样啥都有,但占据绝大多数的,其实依然还是玉米和高粱。
毕竟在这个年代,玉米和高粱才是最高产的农作物,同时也是当地人最重要的主食。
而王安所留的粮食,主要也是以这两样为主。
因为用来当牲畜料的粮食,这两样也是最便宜的。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帽子哥哥们干活那是真利索,三四万斤的粮食,用几根杆子秤就全部称量完了。
其中玉米14200斤多一点,高粱12400斤多一点,大豆和黑豆等豆类4200多斤,谷子和黍子还有红豆和豇豆等杂粮杂豆1200多斤,剩下的3300多斤都是稻子和麦子。
当然,各种加工完的粮食,像是高粱米、小米和玉米面,还有大黄米啥的也有个600多斤。
至于大米和白面这种加工完的细粮,就一斤都没有了。
很明显,这些东西都被魏成等人给吃了。
王安留了7000斤玉米,2000斤高粱,稻子和小麦也各留了500斤,最后,王安又把那些加工完的600多斤粮食也全都留下了。
不得不承认,人际关系这个东西,不管到啥时候都是特别重要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之前王安跟张舒雅说要留下一些粮食的时候,不管是王安的想法,还是张舒雅的想法,都是打算公事公办的。
也就是说这俩人的想法,都是粮食该多少钱多少钱,直接按斤秤算账就行了。
反正就是不占公家便宜,也不让自己吃亏就行了。
可这位后勤负责人在给王安算账的时候,却还是因为张舒雅和孙念的面子,给少算了很多。
因为他把稻子和麦子,全都是按玉米和高粱的价格算的。
至于那些已经加工完的600多斤粮食,也就是玉米面和高粱米还有大黄米和小米啥的,按照玉米粒子的价格每斤上涨了2分钱。
最后一算账,王安只掏了373.4块钱,也就是说,王安足足少掏了70来块钱!
现在的王安,其实已经也是一位帽子哥哥了,所以王安一琢磨,骑上挎斗子就跑到乡里的供销社去了。
花了14块钱买了4条经典冰城烟,又花了12块钱买了4捆子汽水,王安这才骑着挎斗子回到了那个院子。
按现场的人头,一人两盒经典冰城必须安排上,除此以外,搬粮食这么辛苦,每人喝上两瓶汽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至于两位中队长和这位后勤负责人,王安偷偷的给他们每人多塞了2盒。
虽然按理来说,王安应该给这位后勤负责人多塞点才对,但王安却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这位后勤负责人之所以会给王安行方便,看的是张舒雅和孙念的面子,王安完全没有巴结他的必要,差不多就行了。
在孙念的命令下,所有的帽子哥哥都把王安给的烟和汽水收下了,一个个的看起来那是正经挺高兴的。
有句老话说的非常好,那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所以一众帽子哥哥对王安这个新来的同事,态度方面那是相当的友好。
在孙念的安排下,一众帽子哥哥先是把王安买的一万多斤粮食,全都装到了一台大姐放上。
然后王安骑着挎斗子在前面带路,这台大姐放跟着就去了王安家。
听到汽车的轰鸣声,以及挎斗子那独有的就像是放屁一样的声音,木雪晴和王逸以及两个小丫头就全都从屋里跑了出来。
看到一身井服的王安,和一众纷纷从车上跳下来的帽子哥哥,木雪晴和王逸顿时就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本来正在往过奔跑的两个小丫头也不禁停住了脚步,没有像往常那样,见到王安就扑上来让大哥抱。
王安看到这四个人的表现,感觉正经挺有意思的,满脸笑嘻嘻的走上前,边摸两个妹妹的小脑袋边对她俩说道:
“咋的了这是?不认识大哥了?哈哈哈哈”
说着话,王安就把两个妹妹一左一右的给抱了起来。
直到王安开口说话,木雪晴这才从震惊中缓过神儿来,下意识的问王安道:
“小安,这是咋回事儿啊?你这是借人家谁的衣服穿家来了啊?”
万万没想到,木雪晴竟然整出这么一句话,王安刚想说话,只见同样反应过来的王逸笑道:
“大哥,你这一身真好看,太帅了。”
有啥说啥的讲,此时的王安,戴着大盖帽,穿着一身合体的井服,脚上还穿着军勾,看上去确实挺像样儿的。
王安冲王逸得瑟的笑了笑,然后对木雪晴笑呵呵的说道:
“什么借的衣服,我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制安连防员,每个月都能挣工资的那种,哈哈哈哈.我这样儿是不是正经挺带劲的?”
木雪晴本来还想说话,跳下车的一位帽子哥哥突然在那边喊道:
“小安兄弟,这粮食卸到哪个屋里啊?”
王安闻言连忙转头答应一声,便转回头对木雪晴说道:
“晚上再说啊,我买了点粮食回来,我先去把粮食卸下来。”
说完话,王安将怀里的两个小妹妹放到地上,便转身向车跟前儿跑了过去。
由于王安也叫不出这些人的名字,再说这些帽子哥哥也都挺忙的,王安就没有给木雪晴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在王安的指挥下,大姐放停在了东厢房门口,然后王安便脱下身上的短袖,跟一众帽子哥哥开始了往仓房里扛粮食。
不脱是不行的,要知道这可是新穿的短袖,最关键的是王安只有这么一件,连个换洗的都没有。
所以要是穿着它抗粮食把他整埋汰了的话,那王安就没办法再跟父母得瑟一下了。
算上王安,一共15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起卸车,干活那叫一个相当的速度,一万多斤的粮食,只用了20来分钟的时间就全都卸完了。
卸完粮食后,王安本想挽留一众帽子哥哥们进屋喝口水,奈何这些人却连王安家的屋都没进。
无奈之下,王安只好给他们每人散了根烟,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然后他们就全都又坐车返了回去。
送走一众帽子哥哥后,王安简单的擦洗了一下上半身,便骑上挎斗子,再次往乡里走了过去。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