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608节
不得不承认,肚子里有油水和肚子里没有油水,那绝对是两个概念。
就像王安刚重生回来时那样,那老大个的肉包子,王安一顿饭轻轻松松就能吃十五六个,可要是现在让王安一顿饭吃十五六个大肉包子,那就像是在开玩笑一样。
虽然使劲往肚子里撑的话也能撑得下去,但那种撑的要死的感觉,得多二逼的人才想要去体会啊?
所以王安家减少馒头的供应量,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
当然,馒头的数量是不变的,只不过是在馒头的大小方面缩水了,还是严重缩水了。
可即使是这样,帮工的人数却始终没有减少过,也从来没有一个帮工的人对此抱怨过。
因为几乎所有来帮工的人都知道,王安家盖房子,是真的不需要这老些人,只不过是王安一家人不好意思张口撵人罢了。
并且王安家虽然不好意思张口撵人,但在伙食上却也从来没差过事儿,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馒头确实是少了,可肉片子的数量是增加了很多的。
一反一正之下,那谁还好意思舔着个大逼脸哔哔赖赖的?
只见王安想了想说道:
“1千斤粮食?1千斤粮食也不好干啥的呀,最多3天就吃没了,那三天后咋整呀?咋也不能啃大腿吧?”
叶庆丰一听这话,吞咽了一下口水后说道:
“你是有所不知啊大哥,现在各地儿都在闹粮荒呢,咱们这儿的粮食,很多都被运走支援别的地方了,咱们这儿的粮食也很紧缺啊,每天都要盘库的。”
紧接着,叶庆丰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大哥,你别着急,我这两天肯定能想出办法来的,就是我想不出来,我爹也肯定能有办法,实在不行,我就去跟那些子弟们倒换点,反正咋也能把粮食给你凑上。”
王安一听“倒换”俩字,立马想到了自己还有将近2千斤细粮票,于是乎,王安便说道:
“庆丰,我这有不少细粮票,那你们粮站能不能用细粮票换粗粮票啊?我角着那些职工干部,肯定都喜欢吃细粮,完了他们手里肯定也都有不少粗粮票想交换出来。”
王安的这个想法,并不是胡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物资匮乏到怎样的地步,但要相信的是,永远都有富裕的人存在。
同理,哪怕是已经富裕的流油的地方,也是一定都有穷人的。
就像香江那个地方一样,富豪遍地都是,并且每个富豪都有私人别墅或者是私人庄园啥的。
可到了穷人区,却连最基本的喝水用电都特么无法保障。
住的地方就更甭提了,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间只有几平米那么大的房子里,一点不扒瞎地说,转个身都费劲。
总的来说,不管任何时候,贫富差距永远都存在。
这,是事实。
再说王安本来就知道,现在的那些票贩子,就可以用细粮票跟他们换粗粮票,当然也可以用粗粮票跟他们换细粮票,只不过王安还知道,这帮家伙的心,实在是忒特么黑了。
因为用细粮票跟他们换粗粮票,是1斤细粮票能换来3斤半粗粮票。
可要是用粗粮票跟他们换细粮票,却特么的变成了4斤半粗粮票才能换来一斤细粮票。
也就是说不管咋换,对正常人来说都是特么的巨亏加血亏!!
可即使是这样,那些票贩子的粮票生意也都正经挺好,你说奇怪不奇怪?
一听王安这么说,叶庆丰的眼睛顿时就是一亮,然后有点期待且有点激动的对王安说道:
“那肯定能换啊,虽然表面是不能,但大家私底下也都这么干,不然就靠这点死工资,那早都饿死了,那啥大哥,你那有多少细粮票啊?”
可能是感觉自己的态度有点太急切了,叶庆丰又马上解释着说道:
“跟你说实话大哥,我们这帮人都缺细粮票,我刚才说给你整一千斤粮食,就是我平时倒换的,嘿嘿嘿嘿”
虽然是解释,但也不知道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一提起这一千斤粮票是倒换来的,叶庆丰竟然还露出了非常自豪的表情!
就好像他作为粮站员工倒换了这么多粮票,是一件正经挺牛逼,也正经挺值得骄傲的事情似的。
好在王安是不在乎这些的,并且还有点瞧不起叶庆丰。
不过要知道的是,此“瞧不起”非彼“瞧不起”,因为王安要是处在叶庆丰这个位置上的话,那王安的手里,现在最起码也得有1万斤的粮票了。
而叶庆丰却因为1千斤的粮票就沾沾自喜了起来,都让人不知道说他点啥好了。
反正用当地话来讲,那就是“完犊子玩意儿”。
讲话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守着粮站吃粮票的红利,好像也没啥问题。
毕竟倒换粮票这个事情在理论上来讲,是既不违规也不违法的事情,只是在方便大家的同时,自己顺便挣点外快罢了。
感谢“大号帝国皇帝”打赏,感谢感谢,祝吾皇万岁!
第806章 忽然心生一计
王安看了看正处在骄傲情绪之中的叶庆丰,本想提点他几句,想了想感觉也没啥必要。
于是乎,王安也没撒谎,说道:
“我有将近2千斤细粮票,能换多少粗粮票?”
只见叶庆丰毫不犹豫的说道:
“我们图省事儿,就是票贩子要是想要细粮票,就用4斤半的粗粮票换1斤细粮票,票贩子要是想要粗粮票,那就是用1斤细粮票换4斤的粗粮票。”
怕王安听不懂。叶庆丰又解释道:
“如果我们想要一斤细粮票,就用4斤粗粮票换,如果我们想要粗粮票,就用1斤细粮票换4斤半粗粮票。”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有点别扭,因为很明显,不管是怎么交换,那粮站的人都不吃亏,而吃亏的人永远都是票贩子。
但叶庆丰说完,王安就明白是咋回事儿了。
因为之所以整出这么个违反常理的交换,是因为细粮票明显是比粗粮票要更加紧缺,也更加值钱。
表面上,如果在票贩子的手里有1斤细粮票的话,在粮站只能换来4斤粗粮票,可在老百姓的手里,却能换来4斤半的粗粮票。
这么一看,好像票贩子能赚的盆满钵满一样。
可事实上,这种交换是极少的,甚至都是不存在的。
因为老百姓们为了吃饱,都是选择用细粮票换粗粮票!
要知道饭都吃不上的时候,是没人会考虑吃的好不好这个问题的。
所以,事实上的交易是,老百姓是用一斤细粮票,来换取票贩子手里的3斤半粗粮票。
然后票贩子再用这一斤细粮票,换取粮站的4斤粗粮票。
至于粮站员工主动用1斤细粮票,去找票贩子换4斤半粗粮票这个事情,还有老百姓主动用4斤半粗粮票找票贩子换一斤细粮票这个事情,不能说不存在,但肯定是相当稀少个事儿。
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票贩子赚了老百姓半斤粗粮票,而粮站员工赚了多少,那就是个谜了。
因为粮站员工手里的细粮票,是要流通到那些想吃细粮的人手上的,而在这个年代,能顿顿吃上细粮的人,那怎么可能会是普通人?
于是乎,王安直指问题的核心说道:
“那你们跟那些职工干部,都是咋交易的啊?”
叶庆丰想了想,好像是在琢磨该不该把这些事情跟王安说。
不过叶庆丰还是如实说道:
“一斤细粮票换4斤半粗粮票,有时候细粮票少的时候,就是4斤8两,不过更多的时候,都是直接卖了。”
叶庆丰说完,王安就点头说道:
“嗯,还行,就按4斤半来吧,你要是能换到4斤8两,那剩下的3两就是你的。”
叶庆丰却马上非常激动的阻拦道:
“那肯定不行啊大哥,我要是挣你的钱,那我还是人嘛”
王安拍了拍叶庆丰的肩膀,直接打断道:
“行了行了,就这么递吧,没准过几天细粮就不值钱了呢,那你就连4斤半的粗粮票都换不回来了。”
王安的话,倒也不算是危言耸听,因为南边分田要比北方早一年到两年,所以等到七月份南边的第一季粮食一下来,东北这边的粮食就不用再大量支援外地了。
这样一来,不管是粗粮还是细粮需求,都会缓解很多。
叶庆丰闻言愣了一下,倒是也没再坚持,毕竟一斤细粮票换4斤半粗粮票才是正常的,4斤8两确实有点太高了。
就这样,王安将1500斤的细粮票交给叶庆丰,叶庆丰便转身去找他的那些同事了。
很快,叶庆丰就拿着6750斤的粗粮票回来了。
想了想,王安又买了1000斤不要票的黑豆,不是不想多买,主要是四轮车装不下了。
还别说,黑豆的价格虽然比玉米要贵,但用这玩意儿给骡马当料,那真是嘎嘎给力,这段时间喂下来,王安家的那些骡马,包括毛驴子,身上的毛看着都发光。
最关键的是,买这玩意儿不要票。
至于装车,还是跟上次一样的程序,只不过这一次装完车后,虽然叶庆丰还想请王安三人回去喝点,但却被王安婉言拒绝了。
说实话,主要是王安有点害怕被“借种”。
离开粮站后,木雪离终于忍不住羡慕的说道:
“姐夫,粮站这帮人的日子,过得是真自在啊,随便倒换倒换,一大把粮票就到手了,也忒特么牛逼了。”
王利闻言,也满脸羡慕的说道:
“嗯呢呗,这要是给我整这么个活多好。”
王安白了这俩人一眼,然后没好气儿的说道: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