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593节
待方秀英头也不回的骑车走远了,王安立刻就将大门插上了门插棍,并且还用顶门杠把大门顶住了。
当王安进屋的时候,方秀娥已经变成了光溜溜穿白大褂的状态,并且炕上的褥子也已经铺好了。
自从那次王安突发奇想的,让方秀娥穿着白大褂回家,然后俩人配合的也很完美,方秀娥就彻底记住了王安的喜好,从那往后,回家必然穿着白大褂。
可以说“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让方秀娥给诠释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看得出来,虽然王安的精力很旺盛,小小王安更是激动万分,但方秀娥对于跟王安扯犊子这种事也很是期待的。
不然的话,白大褂怎么解释?
所以很明显,这玩意儿不管是对男人来说,还是对女人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上瘾。
看着此时美艳异常,似漏非漏的方秀娥,王安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已经快速燃烧了起来,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无敌的状态。
可能是1秒,也可能是2秒,王安就解除了所有装备。
不得不说,此时的王安,那叫一个异常敏捷。
很快,随着一道不太正常的声音响起,电影便顺利的拉开了帷幕。
看得出来,这俩人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在深深的思念着对方。
时光如梭,快速飞逝,不知不觉中,第一卷录像带就播放完毕了。
而第二卷录像带也随之放进了播放机里,随着播放机那“吱呀吱呀”的声音响起,第二部电影开始正式播放。
王安看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雪子,问方秀娥道:
“娥姐,你妹妹咋还不找对象啊?她这一天天的寻思啥呢?”
方秀娥语气不连贯的说道:
“那那谁谁知道了,你去.你去问她她呀。”
王安接住雪子捏了捏,再次问道:
“那你呢?你还找对象不?还是就这么跟我一直混着了?”
方秀娥罕见的爆粗口道:
“找找个屁呀,男人,都是特么特么大猪蹄子,没有一个.能靠靠得住的,这辈子,就给你赖.赖上了。”
不知道为啥,当方秀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王安竟然有一种既难过又高兴的想法。
难过的是方秀娥这一辈子,在婚姻方面算是毁了,而高兴的是,方秀娥是毁在自己手里的。
就这样,在俩人断断续续的交谈中,电影画上了“剧终”两个大字。
正在俩人穿衣服的时候,王安突然说道:
“到时候制药厂成立,你跟你妹妹你俩,肯定得分出来一个去制药厂,你是啥打算啊?”
方秀娥想了想说道:
“我感觉现在当个医生挺好的,所以我想让小英去,她对研究药这块儿比我还强一点。”
王安点了点头,又突然指着小小王安问道:
“对了,我有一朋友,他这块儿出问题了,就是有感觉,但是立不起来那种,你这儿有啥治疗的办法吗?”
王安感觉,针对于叶庆丰的情况,不能光指望三鞭酒,毕竟三鞭酒虽然是药酒,对于不举的男人确实有疗效,但那玩意儿最多应该算是辅助。
万一叶庆丰的情况比较严重,那叶庆丰两口子,没准还得研究跟自己借种的事情。
所以想要从根儿上解决问题,还是得靠医生才行。
方秀娥闻言一愣,不禁下意识的问道:
“羊萎啊?先天性的还是后天的?”
王安说道:
“他那个算是后天,就是念书时被人踢的,不知道把哪块儿给踢坏了。”
方秀娥想了想说道:
“这玩意儿可就没啥把握了,主要是得检查一下才行,万一要是出现海绵体断裂严重的话,可能都得手术,不过要是太严重的话,手术也未必能治好,反正你最好还是让他来医院一趟。”
王安突然感觉,要是按照方秀娥这么说的话,叶庆丰的那一坨子,可能就真的废了。
紧接着,王安把李渊研究的“三鞭酒”的事情说了一下,方秀娥听完后,蹙着眉头说道:
“理论上肯定管用,就是不知道他那严重到什么地步,还是去医院的好,最好是直接去冰城的大医院。”
王安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了。
俩人各自收拾利索,又简单的吃了一顿午饭,王安便向方秀娥告辞离去了。
王安离开方秀娥家后想了想,开着四轮车就跑去了米面加工厂。
之所以要去加工厂,那是因为王安不想回去用碾子压麦子和玉米了。
4千斤玉米和1千斤麦子,要是都用碾子压的话,王安感觉得压十好几天。
况且要是用黑豆当料喂养牲畜的话,也得磨成豆面子才是最好的,这样一来,又得多压好几天。
而现在家里最闲的人就是王安,那不出意外的话,去碾道压碾子的人肯定也是非王安莫属了。
虽然王安家不缺骡马,但是跟着骡马屁股后头聚拢碾盘上的粮食,那也正经不是个轻松的活。
所以,为了自己不去碾道压碾子,王安就得提前想办法才行。
第784章 破自行车
这时候的米面加工机器,已经有了给粮食磨皮的功能,而除了磨皮功能以外,剩下的功能就是粉碎了,并且还要反复粉碎两遍才行。
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这年代的粉碎机还不是很先进,不能将粮食彻底磨成面粉。
而有了磨皮的功能,那人吃的玉米面肯定就需要磨皮之后再粉碎了。
只有这样磨出来的面粉,才是正儿八经吃起来不剌嗓子的面粉。
不过磨下来的玉米皮也并不会扔掉,因为这玩意儿用来喂牲畜,依然是非常好的饲料。
此时的加工厂里,一个来加工的人都没有,整个加工厂里的机器都处于闲着的状态。
而加工厂的老板和几个工人,正在百无聊赖的擦拭着厂子里的那些机器。
看得出来,在这年代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宁可推碾子,也舍不得花那几毛钱加工费的。
看到王安拉了一车粮食过来,加工厂老板立即迎了上来,并满脸笑意的对王安说道:
“小兄弟,加工啊?是磨皮还是磨面啊?”
不得不说,这就是私营跟公有的差距,要知道在加工厂被承包出去之前,加工厂的人都是牛逼哄哄的,满脸都是一副你爱来不来的态度。
而现在被承包出去之后,老板见着前来加工的人,那简直比见着亲爹都亲。
王安笑呵呵的问道:
“嗯呢,都得整,咱们这加工咋算帐啊?是查袋子还是按斤幺啊?”
在王安的记忆中,这年代的加工费倒是不贵,正常来说的话,100斤粮食,加工费也就是一毛钱左右。
当然,要是少于100斤或者多了十斤二十斤的,好像也是按1毛钱计算。
在东北就这样,不管是做啥买卖,都是差不多就行,并不会像南边那样锱铢必较。
老板闻言,看了看王安的这一车粮食,用下巴点了一下粮食后,满眼冒光的说道:
“小兄弟,你这一车,都磨吗?一共多少斤啊?”
王安笑道:
“差不多吧,留上1千斤黑豆,完了剩下的4千斤玉米和1千斤麦子,还有1千斤黑豆,都磨粉,对了,玉米面是人吃的,得去皮啊。”
只见老板嘀咕了半天,然后才说道:
“6千斤是吧,磨皮那玩意儿还得费一边事,要不你给我10块钱吧,完了你就啥都甭管了,小兄弟你看咋样?”
以王安的习性,本想讲个价了,后来一想便再次说道:
“10块钱也行,那你就受点累,再给我把200斤的黑豆磨皮吧,完了我好做清渣豆腐吃,你看能行不第?”
王安的要求不算过分,老板略微思索便满口笑呵呵的答应道:
“行啊,兄弟敞亮当哥的也不能差事儿,那就这么地,完了兄弟你这面袋子搁哪呢?搁啥装面啊?”
王安一拍脑袋,顿时感觉自己办事儿欠考虑,光想着省事儿了,东西都没准备齐全。
麻袋这个东西装粮食是没问题的,但这玩意儿装加工完的面粉就不行了,于是乎,王安对老板说道:
“得了,你们先开机器,完了我去买点面袋子。”
王安说完话刚要走,老板急忙说道:
“小兄弟,这儿离供销社可不近啊,要不你骑我那破自行车去吧。”
说着话,老板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辆自行车。
还别说,老板说的那是一点没错,这自行车真是破的可以。
不但前后瓦盖子没了,自行车的链盒子没了,车踢子也没了,就连刹车的车闸也卸去了,幸亏后车架还有,不然王安都不知道骑这玩意儿该咋把东西驮回来。
好在这自行车还有脚蹬子,虽然脚蹬子也只剩两根铁棍了,至于车座子,明显是用一块木板就给代替了。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