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578节
根据房子跨度的长短,这玩意儿也是有大有小。
三角梁最下面的那根长横木,叫做“梁柁”也叫“柁杆”,左右两边的斜木,叫做“斜梁”,中间那根竖着的木头,叫做“立人”也叫“立柱”。
至于那些起着加固作用,和保持斜梁不变形的短木,统称叫做“支木”。
制作三角梁这个东西,是有着一定技术含量的,早年的三角梁,都是榫卯结构,制作起来那是相当的麻烦又费时间。
不过到了这个年代,就比原来简单了很多,因为这个年代的三角梁,只有极少部分的榫卯活。
绝大多数的榫卯活,都是用大洋钉子代替了。
6寸的,8寸的,10寸的,甚至是12寸的大洋钉子,供销社都有售卖,王安昨天去供销社的时候,那是正经没少买。
正当王安开着链轨车推地基的时候,再次被老爹王大柱同志给叫了下来。
王安下车后问道:
“咋了爹?啥事儿啊?”
王大柱也没说话,拽着王安的胳膊就走到了圆盘锯那里,直到这时,王大柱才说道:
“大架子得搁多长的立人?就正常来啊还是咋整?你牛大爷现在要下料了。”
三角梁虽然各式各样啥都有,但三角梁上“立人”的长短,却是有说道的。
按标准来说的话,是1米梁柁,0.25米高的立人,也就是说这个立人的高度,应该是梁柁长度的四分之一。
之所以整出这么个标准,那是因为据说这个角度的三角形房顶能避雷。
不过说是这样说,只是砖瓦房遭雷劈的概率着实有点小,再说这样的房子建出来也着实不咋美观,所以这个标准也算是个最低标准。
王安想要建的房子跨度足足10米,要是按这个标准来的话,那整个房顶就得是个稍微冒点尖的平房。
这样的房子要是建出来,那得多磕碜啊?
并且要是按照农村的风水来说的话,也就是厢房的高度不能超过主房,那以后王安想盖个棚子啥的,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所以,王安毫不犹豫的说道:
“我好像是忘了在图纸上写了是吧,3米的立人,俩房子的架子都是3米的立人,完了都是21个大架子。”
砖瓦房大架子的数量,都是单数,是不会出现双数的。
因为在将房子的墙砌完砖之后,上梁的时候所上的第一个架子,是放在整座房子正中间的位置的,然后别的架子再依次向两边扩散。
王安说完,木匠牛一辰就下意识的说道:
“21个架子,那就是打小架子呗,小架子行,小架子轻巧,就不用使躺子了,直接钉笆板,房顶还不容易塌腰。”
木匠牛一辰所说的小架子,跟架子整体的大小,是没什么关系的,指的是梁柁和斜梁的粗细。
正常来讲,一座房子所用三角梁的数量虽然是单数,但这个数量却是可多可少的。
如果三角梁的数量少,就要用梁柁很粗的大架子。
而用大架子,就需要用到牛一辰所说的“躺子”也叫“躺木”,这个东西的作用,就是钉在两个架子的斜梁上,用来加密斜梁之间的空隙的。
最后在躺子上钉笆板,也就是木板子,最后再盖上厚草帘子和泥还有瓦。
但是用大架子所盖的房顶,因为躺子会变形的原因,年限长了就会出现房顶不平,呈波浪状的样子,也就是所谓的“塌腰”了。
但是像王安这样做,也就是三角梁的数量非常密集的话,就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
而这样做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木头来做三角梁。
山里的木头虽然有的是,但放树要是没有油锯的话,可正经不是个简单的活,并且想要将木材运出来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要知道王安家当初放树的时候,哪怕是整来了油锯,又有那么多的骡马一起拉套子,也耗费了正经挺多天才完事儿的。
听到木匠牛一辰的话,王安边散烟边笑呵呵的说道:
“嗯呢呗,这木头多得是,肯定得打小架子啊,费心了昂牛大爷,呵呵呵呵.”
牛一辰接过烟后,边摆手边笑着说道:
“费啥心费心,这不都应当应分的嘛,干这些年活了,就你家这伙食最硬,哈哈哈哈这活干的舒坦啊!”
王安一听这话,也笑呵呵的说道:
“干活肯定得吃好的啊,等上梁那天的,咱家中午干炖肉,一点儿菜不搁的那种,可劲儿造,哈哈哈哈”
跟屯里人说话,虚头巴脑的东西千万不要讲,因为压根没人听,直接往肉上整,绝对一点儿毛病不带有的。
听了王安的话,不但牛一辰高兴的大笑了起来,附近听到的人,也全都是两眼冒光,明显是对上梁那天的伙食,有了非常强烈的期待。
“可劲儿吃肉”这5个字,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第763章 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
时间一晃,转眼到了第二天上午。
正当众人都在忙着各自的活儿的时候,武冬和王帅派来的车到了。
这一次,足足来了6辆大姐放。
其中是满满的2车水泥,和满满的4车沙子。
也就是足足30吨水泥,还有足足60方沙子。
不得不说,王安的这些异父异母的亲哥哥和亲姐姐,那是真的相当给力,明明再需要23吨水泥就够了,却送来了30吨。
看的出来,之所以每车水泥是15吨,每车沙子是15方,并不是因为不想多装了,而是因为每台大姐放都只能装这么多了,已经是极限了。
王安看着大姐放那已经被压的瘪下去一块的车轮胎,又想到当初自己用四轮车拉水泥时,同样瘪了很多的车轮胎,内心不禁发出了一阵感慨:
不管是这年代的汽车,还是这年代的农用拖拉机,那都是特么正经遭老罪了呀!
而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它们一直在承受着它们不该承受的重量。
只不过随着水泥的到来,王安家的9匹骡马和那一大一小两头毛驴,已经全都被拴到后院去了。
没有办法,水泥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反湿潮和被雨浇湿的,但凡整湿了,那水泥也就全都报废了。
所以一众骡马和那两头毛驴子,就只能全都从敞棚里牵出来了,而腾出来的地方,就全都用来盛放水泥了。
卸完车,司机们谢绝了王安想要挽留吃饭的想法,便全都开着车离去了。
有啥说啥的讲,这些人的纪律是真的很严明。
送走司机们,王安看着满敞棚的水泥,突然发现了一个有点小艹蛋的问题。
那就是如果按照武冬说的,水泥与沙子是1和2.5的比例,那自家现在的水泥和沙子,是正好配比的。
因为算上王安买的水泥和武冬他们送的水泥,王安家里现在一共是51吨水泥。
而沙子的话,有足足90方,差不多是126吨到130吨的样子。
可如果按照最佳比例1比3,或者是1比4的话,那就得缺少足足26吨,甚至是51吨的沙子,按立方计算的话,就是19方或37方。
之所以要按方算,那是因为在当地,沙子这玩意儿就是以“方”为单位算钱的,没人会上秤幺这玩意儿的重量。
要说这时候的沙子倒是不咋贵,普通的沙子,也就是里面多少会有点大块鹅卵石的那种,一方3块钱,非常好的水洗沙子,也就是像武冬他们送来的这种,是4块钱一方。
只不过沙子虽然不贵,但想要拉到家里来,却还得耽误些时间才行。
乡里就有沙子厂,并且还不止一个,因为水流多的地方,沙厂必然就多。
就是跟沙厂的那些人打交道得小心点,一点不扒瞎的讲,就那些个人里,好人非常少,绝大多数都是特么混混和溜子。
好在这些沙子短时间内是够用了,暂时倒是不着急。
脑子里想着这些事情,王安又回到了链轨车上.
就这样,王安开着链轨车一连推了两天,才将两座房子的地基,以及两座房子的地火龙燃烧室,全都推完了。
看着自己这两天的劳动成果,王安的心里顿时生出了无比巨大的成就感。
围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转悠了一圈,王安不禁对自己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这活儿干的,那叫一个漂亮,就这地基推的,那叫一个横平竖直,
当地的水位,是非常浅的,好在王安家的这个宅基地是在一处地势稍高的坡上,所以王安才能将地基足足推了两米深。
即使是这样,两米下面的土壤,也已经是非常湿润的状态了。
其实正常盖砖瓦房的话,一米多深的地基就已经足够用了,不过王安是按照建二层楼的标准来建的砖瓦房,所以才推了这么深的地基。
不过这两天下来,王安感觉自己十有八九是不会再去折腾二楼了,劳心又劳力,主要是还没啥大用。
这么宽敞的砖瓦房,住着已经够舒服了。
随着王安将地基全部推完,帮忙干了两天零活的泥瓦匠孙向阳和孙向辉哥俩,还有石匠李来财等人,便带着一众人入场开始了砌石头,也就是砌地基的工作。
要是按照正常的程序的话,挖完地基还需要夯地基,而夯地基的工具,就叫做“夯”。
至于“夯”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个没有框架的碌碡。
值得注意的是,碌碡这玩意不是碾子,碌碡和碾子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这两样都是实心的石器,也都往死个沉,但碾子是上下一样粗的圆柱体,并且碾子的表面是很光滑的。
而碌碡却不同,碌碡
是一边粗一边细的圆柱体,并且表面也是凹凸不平的。
“夯”这个东西,就是是将碌碡立了起来,粗的那边朝下,细的那边朝上,然后在两边分别绑上一根一米多长的镐把。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