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549节

  “那你就咋好意思,舔着个大脸跟人家要呢?”

  王安满脸理所应当的笑道:

  “那有啥不好意思的,我跟他们要东西那是他们的荣幸,他们都巴不得我跟他们要点啥呢。”

  王安这话,虽然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事实。

  别的一概不提,单单就黄金这个人情,就不是他们一时半会儿能还上的。

  所以王安的话一出口,不管是王大柱两口子,还是王大梁两口子,亦或者是王利还有沈薇,都没有任何质疑的表情展现出来。

  当然,沈薇不质疑,只是因为她相信王安,别的事情她是不知道的。

  看着老娘想说啥却又组织不出语言的样子,王安笑呵呵的说道:

  “等闲下来我也教教我爹咋骑这玩意儿,完了让我爹拉着你可哪溜达,可哪转悠,你寻思寻思,是不是得老带劲儿了?”

  不得不说,王安的这句话,竟然一下就抓住了刘桂兰的软肋。

  只见刘桂兰满脸喜色的说道:

  “我想去你大舅那看看,骑着这玩意儿也能去吗?”

  王安闻言愣了一下,主要是这玩意儿理论上没啥问题,但摩托车这玩意儿吧,骑的时间长了,屁股疼,好在又不是自己屁股疼。

  于是乎,王安笑道:“那必须能啊。”

  看的出来,刘桂兰对于能去看看她哥这件事儿,充满了期盼。

  众人来到稻田地后,将稻秧田里的小秧苗连着泥皮切成条状,然后铲下来放到插秧机的托盘上,王安开着手扶拖拉机就开始了试验。

  直到将一托盘的稻秧全部插进泥水里,众人这才开始逐颗检查了起来。

  当然,王安也是抱着一丝忐忑的。

  毕竟这时候的插秧机和后世的不一样,而王安改装完的插秧机,只能说是理论上非常可行。

  但理论是理论,只有实践能行,那才是真的行。

  好在众人检查过后,一个个的全都是面带喜色,并且也都没有补苗的行为出现。

  这足以证明,这插秧机的改装,是真真正正的成功了。

  而对王安来说,结果达到了预期,他的心也可以彻底放进了肚子里。

  只见二娘姚萍笑呵呵的夸赞道:

  “小安真是啥都会啊,就连多少人都整不了的插秧机都给整好使了,以后咱们再种稻子,可终于不用搁泥里一撅好几天了。”

  王大梁也满脸笑意的说道:

  “我就知道这插秧机,只有咱们小安能整明白,别人那都白扯,哈哈哈.这下以后种稻子可就省心了。”

  不得不承认,王安的这种改装插秧机,几乎能够领先插秧机界的一代了。

  因为按正常发展来算,直到90年代,这种机械插秧机,还是不咋完善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绝大多数的人依然还是不咋认可这玩意儿的。

  王安笑了笑说道:

  “这事儿能成得感谢我爹,要不是我爹关键时刻出手,这插秧机今天都够呛能使的上。”

  王安直接把功劳转移到了王大柱的身上,这让王大柱显得很是高兴。

  差点就又把大鼻涕泡美出来。

  而刘桂兰虽然也很高兴,但却啥话都没说,主要是刘桂兰之前三番五次的质疑王安,此时感觉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大儿子了。

  当然,王安是不在意这些的,王安在意的是只要能不猫腰撅腚的插秧就行。

第722章 春耕结束了

  测试完王安家的插秧机,众人又将王利家的插秧机也测试了一下。

  因为两台插秧机是一样的改装手法,作为驱动力的手扶拖拉机也都是新的,所以测试结果也并无二致,反正就是大家都很满意。

  紧接着,两台插秧机就一起工作了起来,插秧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简直快到了离谱。

  三个小时过后,这块足有15亩大小的稻田地,就全部插秧完毕了。

  不过此时的众人,也全都整的一身全是大黑泥,甚至于头发上和脑袋上也沾了不少泥水。

  只是这一点就是没法避免的了。

  因为手扶拖拉机这个东西在泥水里前行的时候,轮子甩起来的大泥,就会飞的可哪儿都是。

  不管是司机还是站在插秧机上整理稻苗的人,都在泥点子的覆盖之下,况且整理稻苗的人始终在跟泥土打交道,不沾泥水才是不正常的。

  王大梁看着眼前这块插完稻秧的田地,满脸激动加感叹的说道:

  “机器这玩意儿真是太快了,我还寻思就这块地,咱们咋也得干它三四天呢。”

  王大柱满脸笑呵呵的接话道:

  “嗯呢呗,谁知道三个点就完活了,哈哈哈.”

  此时的刘桂兰也很高兴,明贬实褒的说道:

  “你还别说啊,小安这个往死懒的大懒种,还真懒出道理来了,看这些稻秧插的,多好啊,又快又好。”

  沈薇时不时偷偷的看着王安,虽然啥话都没说,但眼睛里的崇拜和春意,却是几乎都化成了实质性的。

  其实王安跟沈薇的这种搞破鞋关系,不但王大柱两口子看出来了,王大梁两口子也早都看出来了。

  当然,不排除整个靠山屯的人都看出来了。

  要知道沈薇是知青,跟王安家是没有一丁点的亲戚关系的,简单的来说就只是一个屯子的人而已。

  而屯子里像沈薇这样的寡妇有好几个,可王安家为啥只照顾沈薇呢?

  最重要的是,沈薇家只有她自己一个壮劳力,牲畜的话,也只有一头勉强能称之为大牲口的毛驴子,有啥说啥的讲,就这样的条件,可以说不管在哪个屯子里,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对象。

  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沈薇这样的,就是名副其实的累赘。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她是累赘,但想要跟她干点啥的老爷们儿,那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干完”之后,能不能负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所以沈薇的目光虽然自己觉得很隐蔽,但不管是王大柱两口子还是王大梁两口子,其实早都注意到了。

  只不过沈薇这个女人很聪明,在众人面前从来不多嘴多舌,就像个小透明一样默默的干活。

  也恰恰是沈薇的这种聪明做法,才让大家对她产生不了任何敌意。

  过了一会儿,王大柱突然对王大梁叨咕着说道:

  “15亩地3个点儿,那1个点儿两台机器就能插5亩地,那一个机器一个点儿能整2亩半地呗?”

  王大梁想了想,点点头道:

  “嗯呢,一台车一天整好了就能插25亩地。”

  王大柱眨巴眨巴眼睛,算计着说道:

  “那咱们今天要是抓点紧,咱们三家这40多亩地不就都完事儿吗?”

  这时,正在检查插秧机的王安突然插话道:

  “今天完事儿不了,爹你整的这个铁丝扒拉,给卡的有点变形了,再干下去这地里边就得缺苗了,咱们得回去重新换一个。”

  王安说完,王利就紧接着说道:

  “我这个也是,这铁丝的硬度好像不够,现在这俩齿轮就卡个边边,马上就要咬不住齿了。”

  众人一听这话,都下意识的围了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焦急的神色。

  主要是这才刚刚尝到插秧机的效率和魅力,可插秧机竟然出问题了。

  刘桂兰满脸担心的问道:

  “大柱啊,这还能修好不?”

  王大柱看了看变形的铁丝,然后皱着眉头说道:

  “没事儿,能修好,不耽误过晌干活,就是以后插秧得多备上几个扒拉了。”

  又掰了掰铁丝,王大柱无奈的说道:

  “行了,回家,过晌再说吧。”

  就这样,只插了这一块地,时间还不到中午,众人就回家了。

  不得不承认,这种机械上的零部件,根本就不是靠一把钳子和一截铁丝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好在王大柱琢磨出来的这个“同步器”能随时更换,成本也只不过是一截铁丝。

  两天后,在王大柱换了好几个同步器的情况下,三家的稻田地终于全部插完了稻秧。

  当然,稻田地的结束,也标志着三家人的春耕,勉强结束了。

  之所以说是勉强,那是因为屯里往外承包的荒山荒地,现在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春耕的原因,陷入了短暂的停滞之中。

  简单的来说就是,包括屯干部在内,大家都在忙着种自家的人口地,没人顾得上荒山荒地承包的事情。

  不过对于王安家来说,春耕虽然结束了,但却也更加忙碌了。

  因为王安家的新房,要动工了!

首节 上一节 549/8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