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451节
至于淘金就算了,除非发现别的金矿,这个金矿王安是不想来了,再也不来了。
所以,在这种财富自由,且生活无忧无虑的情况下,很多王安前世没接触过的事物,这一世的王安都想要尝试一下。
而有了这块绸缎布,王安就可以琢磨驯养鹰的事儿了,至于众所周知的“熬鹰”,王安才不干呢!
几天几夜的不睡觉,就特么为了一只老鹰,艹,多难受啊!
不得不说,当年的八旗子弟,那是真特么会玩,着实是让人羡慕。
看到王安将绸缎布叠好并放进挎兜里,武冬好奇的问道:
“我看你对这块破布好像挺看重啊?这是啥武功心法啊?”
王安闻言哈哈一笑,实话实说道:
“哪有什么武功心法啊,就是驯鸟养鸟的法子。”
听到王安的话,张舒雅笑呵呵的呲搭着王安道:
“咋的?你这是想学原来那些个八旗子弟,整天提溜个鸟笼子可哪儿出溜,溜猫逗狗啊?”
王安闻言也不反驳,依旧笑呵呵的说道:
“这话说的,我咋也得有点追求啊,你们追求升官发财,我追求骑马抗鹰领着狗呼啸山林,这不挺好的嘛!”
孙念听到王安的话,一副挖苦的语气说道:
“你这是什么追求啊?怎么这么不求上进?”
王安一听这话多少有点懵逼,快速的眨了眨眼睛后,很是疑惑的问道:
“那我上进,我往哪方面上进,比较合适呢?”
只见孙念毫不犹豫的说道:
“最起码不能学这些不学无术的东西啊,你得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消磨人斗志的,你得好好种地,认真干活,将来才能挣”
说到这里,孙念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突然转变语气,有点气急败坏的说道:
“反正你年纪轻轻的得有上进心,不然的话,以后你就会有受.”
只是说到这里,孙念又说不下去了,气鼓鼓的瞪了王安一眼,便不说话了。
而王安看到孙念的表情,却开始“哈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笑的那叫一个前仰后合。
不得不说,那是特么的一点儿形象都没有。
王安知道,孙念第一次说不下去时,后面想说的是“挣到更多的钱”。
而孙念第二次说不下去时,后面是想说“受不完的苦”!
奈何不谈其他,就说这次众人均分的收获,也就是每人平均185斤左右的黄金。
只需按最低8块钱一克计算,就是74万!
要是按照这年代的正式职工工资算的话,需要一个正式职工活1644年才行,还得不吃不喝,才能攒下这么多的钱。
1644年,哎呀卧槽,太特么恐怖了!
其实王安非常理解,那些说八旗子弟坏话的人,是什么想法,无非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最主要的是,这是一种巨大到无法形容的不公平。
清朝的老百姓们吃不上饭,而八旗子弟的一只鸟,就特么价值一二百两银子。
用其他算法可能不太准确,就用粮食换算的话,清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300斤粮食,那么100两银子,就是3万斤粮食。
也就是说,15吨粮食就特么买了一只鸟。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大清亡了,但那些八旗子弟的生活,谁会不羡慕?
只要是个人,那他都会羡慕,不但会羡慕,还会嫉妒和恨。
王安的笑声让人听起来,那是特么正经挺招人膈应,关键是也太肆无忌惮了点。
但是这一次,不但众人沉默了,就连张舒雅都沉默了,因为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受益者。
等王安笑够了,王帅才笑呵呵的说道:
“经小念这么一提醒,我都想直接混吃等死了,这还有啥可奋斗的?”
王安一听这话,马上笑着说道:
“那谁知道你了,反正我不相信你敢学我。”
王帅苦笑着说道:
“你这就没劲了啊,剌个口子就算了,你还非得在口子上抹点儿大酱。”
王安继续笑道:
“那你看,看着你们不高兴,我就高兴,那才怪呢。”
就这样,众人满怀心事的唠着嗑,便回到了营地。
第584章 离开前的准备
回到营地后,一刻也不想在这儿呆了的众人,收拾着东西就打算离开了。
只是路途较远,没有干粮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众人收拾好东西之后,就开始和面烙大饼,至于带进山后众人没吃尽的大米,就被众人全部喂马了。
没办法,即使是鄂伦春马耐力十足,可是一直驮着人或者驮着黄金长途跋涉的话,也是必须得吃到足够多的粮食才行。
只靠吃草,那不管是啥牲畜,耐力都不会足。
当然,咸盐也必须一点儿都不能少,因为牲畜和人一样,没有咸盐就没有力气。
所以,剩下的那些咸盐粒子,也被众人给喂马了。
其实剩下的大米和咸盐,哪怕是不喂马,也是拿不回去的,全部都得扔掉。
因为黄金很多,东西也不少,收获的枪就一大堆。
当然,很多枪都被众人的子弹给干废了,所以众人是只挑完好的枪拿的。
可即使是这样,除了4条56冲,还有11条56半,只算这些枪的重量,就有足足100多斤了。
虽然昨天张舒雅抓大眼儿时,王帅把大眼儿的马给牵了回来,但众人也只是多了一匹驮东西的马而已。
这么多东西全靠马驮的话,那众人就得全部牵着马,步行出山了。
这么远的距离要是步行,那特么最少得走七八天,才有可能会回到家。
所以,略微思考,王安就毫不犹豫的把不值钱的东西全扔了。
什么铁锨、斧子、镐头等工具,以及锅碗瓢盆菜刀啥的,统统不要了。
至于三顶帐篷虽然值钱,但这玩意儿又沉又占地方,那就更不要了。
再说这玩意儿对武冬和王帅他们来说,分分钟就能整来,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看着带不走的工具和一点儿没坏的三顶帐篷,冯成民心疼的直嘬牙花子。
叹了口气,冯成民便不忍心再去看这些东西了。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节俭了30多年的农民来说,这种扔东西的做法,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说实话,众人也很心疼,虽然置办这些东西不需要花费多少钱,但这年代的人都这样,好像扔东西就是一种罪恶,是一种天理不容的事情。
人多,吃的就多,所需的大饼数量就多,所以唯一的一口大铁锅,就一直没闲下来,铲子烙饼的声音更是“当啷当啷”的响个不停。
而不烙饼的人,就非常主动的去烤马肉和烤熏肉了,肉干子这个东西,不管到啥时候都是最好的干粮。
就在众人都在忙活的时候,断尾狐狸领着它媳妇过来了。
也不知道半夜那会儿,这俩狐狸躲到哪儿去了。
看着一群马都被牵了回来,需要拿走的东西更是大包小包的放在帐篷外面,断尾狐狸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不得不说,在这十多天里,这对狐狸夫妇过的日子,还得说是正经挺惬意的。
要知道在这大山里的动物,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找食物,要么就在找食物的路上。
而这十多天里,断尾狐狸两口子都不用为食物发愁,到时间了直接吃就可以,这得是多少动物羡慕的对象啊!
王安看着两只狐狸,边给两只狐狸各自扔了一块生肉,边下意识的就跟断尾狐狸说道:
“哥们儿,考虑啥样了?我们一会儿就走了,你们跟我走不啊?”
说实话,王安是真的很想带断尾狐狸走,主要是这狐狸的灵智,实在是太高了,绝对是非常好的帮手。
王安可不管这个忌讳那个忌讳的,只要狐狸敢跟王安走,那王安就会养着它。
猞猁已经养了,狼也已经养了,再养狐狸的话,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
听到王安在跟狐狸说话,众人也将目光全部看向了这里,很明显,众人也在好奇这断尾狐狸会有啥反应。
只是断尾狐狸听到王安的话后,只是淡淡的看了王安一眼,就叼起地上的生肉吃了起来。
也就是说,王安的话被狐狸给无视了!
看到这一幕,王安虽然习惯了,但众人却是一愣,紧接着就全都忍不住失笑了起来。
对于笑话王安,众人是非常热衷的,只要有机会,众人就会给王安来个集体围攻。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