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330节

  两枚铜钱,都是开元通宝,但其中一枚比较特殊。

  因为正常的开元通宝背面,都是无字无图案的,而这一枚的背面,却有三朵祥云。

  众所周知,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像这种大钱更是如此。

  包括王安等人之前挖九哥的遗留时,里面所出现的带爪飞龙银大洋也是一样。

  这些都算是比较稀少的东西,所以在后世,才会被抬高价格。

  王安清晰的记得,王安前世进篱笆子前,参加过一个古玩拍卖会,这种三朵祥云的开元通宝,一枚的价值,超过3万块。

  9几年就能值3万,那往后的话,没理由会掉价。

  毕竟这玩意儿本就稀少,可是收藏这玩意儿的人却越来越多,一反一正,应该是更值钱才对。

  虽然这东西在这时候,除了做毽子以外,可以说鸡毛用没有,得过些年才会值钱,但这么好的捡漏机会,王安着实不想错过。

  所以面对目光灼灼的小女孩,王安笑着说道:

  “你这个毽子做的正经挺好,你家里还有这样的毽子吗?卖我一个行不?”

  王安说着话,就将毽子还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毽子后,明显对“买”这个字儿很感兴趣。

  于是乎,小女孩对王安疯狂点头道:

  “有的有的,我还有好几个呢,都是我爹给我做的。”

  王安一听,感觉有门,不过王安不想跟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交易,因为这让王安感觉自己有欺骗小孩子的嫌疑。

  所以王安想了想说道:“你能回家带上你的毽子,然让你爹或者你娘过来吗?”

  小姑娘看着王安,似乎在思考王安的话是真是假。

  不过很快,小姑娘就满是不敢相信的问道:

  “那我拿过来,你真的会买吗?”

  看得出来,小姑娘绝对是想把毽子卖了换钱的。

  王安笑着说道:

  “肯定会买,你马上回家去拿吧,但是一定要叫上伱爹或者你娘才行。”

  小姑娘又看了看王安,然后转身就跑了,速度蹭蹭的,那才快呢。

  明显小姑娘在担心王安说话不算话,或者是王安偷偷走掉。

  王安看着小姑娘跑走的方向,嘴角挂起了高兴的笑意。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小姑娘就拽着一个中年男人的衣角出来了,王安看的没错,的确是拽,很用力的拽。

  看得出来,这个中年人正在干木匠活,因为他手里还拿着一个木匠用的凿子。

  只听这个中年人无奈的跟小姑娘说道:

  “哎呀,你别拽我,赶趟,他想买就不会走的。”

  小姑娘却不依不饶的说道:

  “爹,你快点儿,毽子卖不出去,我的糖球又没着落了”

  中年人闻言,只得无奈的加快了脚步。

  看到父女俩,王安赶忙从爬犁上站起来,向前走几步迎了迎。

  中年人见到王安,离老远就疑惑的问道:

  “大兄弟,听我家闺女说,你是要买毽子?”

  之所以中年人会疑惑,是因为做毽子这玩意儿,可以说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基本上就是看一眼就会做,不看的话,自己琢磨琢磨也能做的出来。

  王安笑着点了点头,决定实话实说,便说道:

  “嗯呢大哥,不过我是为了要上面的大钱儿,我就得意这玩意儿,但是咱得说明白了,我不是啥大钱都要,我家这玩意儿两麻袋呢。”

  中年人听完,这才放心的说道:“我还纳闷呢,咋还有人买毽子呢。”

  王安笑道:“嗯呢呗,那大哥,你看就你闺女手里的那种,多少钱一个合适?”

  虽然开元通宝都值钱,但普通的和背面有三朵祥云的开元通宝,价格完全是天与地的差别,但这个事情,王安是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中年人拿过小姑娘手里的毽子,仔细的看了看上面的大钱儿,然后说道:

  “大兄弟,你是说这个什么元这样式儿的是吧?”

  听得出来,这个中年人也识字,但不多,四个字认出来一个。

  王安答道:“对,就是这样式儿的,要是别的得先看看再说,我不一定要。”

  王安说着话,掏出烟递过去一根儿,同时自己也叼了一根儿。

  中年人一看是长白山烟,只是闻了一下就夹在了耳朵上,一副舍不得抽的样子。

  王安划着火柴后刚要给中年人点烟,见到这一幕不由一乐,便独自点着后,又掏出一根儿烟递了过去。

  中年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让王安将烟点着,然后美美的抽了一口。

  抽完这口烟,中年人才不确定的说道:

  “我觉着这样式儿的,我家好像不老少呢,要不我都给你拿来?完了你挑挑?”

  王安一听这话,那是正经挺高兴,反正即使自己不买,那这家人的大钱儿也早晚得便宜别人。

  于是乎,王安笑道:“那行,我在这儿等你。”

第424章 乱世黄金 盛世古董

  “行,那你等我一会儿啊大兄弟。”

  中年人说着话,又领着小姑娘向回走去。

  而非常搞笑的一幕是,中年人走的很快,小姑娘跑步才能追的上。

  王安看着这对父女俩,忍不住笑了出来。

  三分钟后,这个中年人领着小姑娘就去而复返了,并且这个中年人还挎着一个筐,看筐的变形程度可以发现,这个筐很沉!

  果然,当中年人来到王安跟前儿,把筐放在地上的时候,王安发现,这一筐,竟然全是铜钱。

  不过这一筐铜钱,那是啥样的都有,有很多王安都没听说过,王安往里面翻了翻,竟然还有不少五铢钱。

  牛逼,正儿八经的牛逼!

  不过五铢钱这玩意儿,王安是不想要的,原因无他,主要是这玩意儿东北地区不算多,但中原地区那是相当多,压根不值钱。

  王安看到铜钱这老多,便从爬犁上拿下一個麻袋铺在地上,然后将筐里的铜钱,全部倒在了麻袋上。

  就在王安往外挑铜钱的时候,乔小虎领着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过来了。

  看到王安在挑铜钱,乔小虎也没有互相介绍,但是乔小虎领来的中年人和卖给王安铜钱的中年人却是认识的。

  于是乎,这俩人打完招呼后简单的唠了起来。

  从俩人的唠嗑中王安知道,卖给自己铜钱的姓张,而乔小虎领来的姓贾。

  很快,王安就将自己想要的铜钱挑了出来,除了“开元通宝”外,还有不少“顺治通宝”,“光绪通宝”,以及“至正之宝”和“至正通宝”。

  之所以王安会把“光绪通宝”挑出来,是因为这玩意儿虽然年限不算长,但数量却不是很多。

  因为光绪后期,铜钱变成了中间没有眼儿的那种铜板,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儿,就基本停产了。

  而“至正之宝”和“至正通宝”,是元朝的铜钱,数量不多的那种。

  尴尬的是,有几种铜钱上的字,王安也不认识,不过王安知道,这种铜钱在当时,不是流通的货币,而是祭祀用的。

  所有挑出来的铜钱加在一起,一共107枚,王安问道:

  “就这些吧,一共107个,那张哥看看,一共得给你多少钱合适?”

  说实话,这年代的铜钱,是没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其实是一文不值的。

  所以王安的问话,让这位张姓大哥直接蒙了。

  过了一会儿,见自己的父亲迟迟不说话,小姑娘焦急的说道:

  “爹,大哥问你话呢,你咋不说话?”

  听到女儿的话,张哥无奈的跟王安说道:

  “大兄弟,你看着给吧,也没听说这玩意儿也能卖钱啊!我也不知道这些玩意儿值多少钱。”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人,那真的是淳朴又实在,根本没那么多花花心眼子。

  不过这可让王安犯难了,给少了不合适,给多了就没有那种捡漏的快感了。

  这时,乔小虎领过来的姓贾的人说话了,只听他说道:

  “小兄弟我说句话你别介意。”

  王安一听这话就很反感,其实不只是这种话。

  还有类似于“我喝多了,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我这话难听,你别不高兴”“给我个面子,这事儿了了行不行?”等等等等.

首节 上一节 330/8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