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直播:我的日常被老祖宗们围观

直播:我的日常被老祖宗们围观 第201节

  不过下面的大臣看他的眼神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刘秀感受到他们的目光,无语的问道:“你们这么看着朕做什么?”

  大臣们通通一点明唔了的表情。

  “陛下果然是天命之子,得上天神助,是臣等的荣幸。”

  “天佑我大汉……”

  所有大臣的齐呼声在大殿中响起,可坐在轮椅上的刘秀却觉得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

  脚趾头都要把鞋抓破了……

  他现在才知道,原来不止后世人离谱,就连他的大臣们也这么离谱。

  他暗自想到,难不成后世之所以会这么传自己是什么“位面之子”是因为大臣们乱写的?

  刘秀轻咳了一声掩饰住尴尬,道:“天佑大汉是没错,朕就是一个人,又不是神,哪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自己给自己辟谣,这还是他第一次做呢。

  大臣们却并不相信,毕竟在场的许多都知道当初那场天降陨石的事,偏偏又刚巧在战场上,这样他们怎么会相信陛下不是有些神秘之处在的。

  不过陛下要低调嘛,他们懂的……

  所有大臣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要替自家陛下保守秘密的举动。

  刘秀?

  对于大臣们一副明显不相信的表情,他不得不再次强势解释。

  “行了,你们也不要乱猜测了,有那些心思,还不如好好的听听天幕怎么说我们往后的发展呢!”

  “臣等遵旨……”大臣们毕恭毕敬的回答,看陛下转移话题的样子让他们再次确信了陛下就是上天给他们派来的“真命天子”。

  刘秀可不知道他这一通解释的效果起了反作用,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只知道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家大臣们的不靠谱。

  后世人会有那些对自己乱七八糟的猜测,肯定就是他们惹的事,看来还是自己派给他们的事太少了才会让他们有这些闲心八卦。

  刘秀决定以后给他们多增派一点任务,毕竟忙起来就没有那些闲心了嘛……

  ……

  “噗——”

  “哈哈……”

  “这是什么新式称呼,见鬼的位面之子?”

  他倒是要听听他的这个九世孙到底是做了什么会被后世人这么称呼?

  “位面之子”啊!

  这个他还是懂的,不就是像那种幸运儿一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运气吗?

  刘邦觉得自己就已经算幸运的了,可自己都没有这么称呼嘞,他的这个后世孙辈难道比自己更幸运不成?

  ……

  朱元璋……

  “这他娘的什么称号?”

  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他也在史书上了解过,的确是十分幸运。

  但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有实力吧。

  毕竟当初在那种情况下,他姓刘,本身就占着天下大义。

  其他的刘氏子孙不是平庸就是早死,其实如果不是他的哥哥刘縯被他们的盟友刘玄忌惮所杀的话,刘秀恐怕现在就只是一个藩王而不是皇帝。

  其实这么说来,刘秀有一点运气在身上是不错的,但是当皇帝的哪一个没有运气?

  他当初没有运气,会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如今大明的皇帝吗?

  但运气是一部分,没有那个匹配的实力就会变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所以说运气与实力都不可缺。

  【他,堪称我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在诸多的开国皇帝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

  而他也是唯一一个开国之后还能将国家打造成盛世的皇帝。

  他被誉为最有学问,最善于打仗,最懂得用人的皇帝,他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让我们一起看看刘秀的传奇一生。】

  所有听到天幕这么夸他的皇帝此时都是同样的心情……

  酸,实在是太酸了……

  这哪里是夸呀,这简直就是拍马屁吗?

  还是那一种无脑的拍马屁。

  就像……嗯,就像朝堂上那一种只会拍皇帝马屁的奸臣一样。

  以为前面那天幕里拍秦始皇,李世民,还有刘彻他们的马屁就已经是够极限的了,没有想到现在还有更极限的在等着他们。

  刘秀,不知道这个人的人是想要听听他到底是做了什么让天幕这么说他,把所有的好话都用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知道刘秀是汉光武帝的人则是心中十分不平。

  想他们自认为做的和汉光武帝也不差什么呀,特别是朱元璋和康熙这两个皇帝是真的不理解。

  还有乾隆也一样。

  朱元璋的不平好歹还轻一些,毕竟汉光武帝这个人就史书上来了解是一个好皇帝,他的这一生都没有什么让人诟骂的地方,做皇帝时有一颗仁者之心,对百姓好,打造了又一个盛世,是一个真正的明君。

  朱元璋除了对天幕对他大夸特夸这一点有点不平之外,其他的朱元璋还是很认可的。

  他就喜欢这样为百姓做实事的好皇帝。

  至于康熙和乾隆嘛?

  那就是真正的不平了。

  他们不平为什么后世人提到他们大清就骂他们?

  一个是自认为不比秦皇汉武他们差的“千古一帝”,一个是自认为自己创造了太平盛世有着“全部福气”的“十全老人”。

  比之汉光武帝刘秀他们到底又差到哪里?

  汉光武帝打造了一个盛世,他们大清同样也是盛世啊,而且他们大清的土地面积可比汉朝时的面积大多了,人口也是如此……

  所以怎么就不能比了?

  自傲甚高的乾隆百思不得其解。

  “莫不是因为后世是汉人,所以对我们大清有仇恨,才故意歪曲事实?”

  乾隆越想越有这个可能。

  就像他们大清打击汉人一样,后世人肯定是不满他们这一点,所以对着汉朝大夸特夸。

  想到这个可能乾隆就黑成这一张老脸,果然,汉人亡他们大清之心还是不死。

  ……

  几个阿哥们看着上面的康熙脸色又开始阴晴变化,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毕竟不用怎么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嘛,可他们也不可能到后世去把这些人给抓起来吧!

第 213章 宛城的重要性

  就算他们想这么做,可条件也不允许啊!

  ……

  刘秀本人多少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虽然自己没有捞得到一个千古一帝的称呼,可这么多的赞美词都用在自己身上还真的是夸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刘秀抬起手,假装揉额头,掩饰住嘴角那怎么都隐不去的笑意。

  整颗心都舒畅不已,反正就连下面隔他老远的大臣都能感觉得到他此时浑身都散发出愉悦的气息。

  大臣们相视着隐隐一笑,这说明他们跟了一个明君呀,不用像在武帝时的惊心胆战,小心翼翼,也不用像在汉成帝和汉哀帝两个皇帝当政时期那样郁郁不得志,小人当道,这样怎么能让他们不高兴呢?

  辅佐一个盛世明君,没有比这更让大臣们快乐的事情了。

  【刘秀,出生在公元前五年,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由于遵循推恩令的原则,他的父亲刘钦只是个小小的济阳县令,公元三年,父亲刘钦病逝,9岁的刘秀成的孤儿,被南阳郡蔡阳县的叔父刘良做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当时王莽改革失败,触动了各阶层的利益,从而引发了赤眉绿林铜马等农民起义,天下大乱。

  新莽天凤年间,刘秀和哥哥刘縯在宛城发动起义,当时刘秀已经28岁。】

  “不错,没有堕落了我刘邦的名声!”

  听到天幕这么夸刘秀这个人了之后,刘邦是十分看好的。

  至于起义,那怎么能叫起义呢?那叫夺回属于他原本的东西。

  还以为前面那个王莽做了那么一通,能真的把汉室江山都改姓他王呢,原来也不过如此嘛!

  不过就是这个叫刘秀的身世和自己当初有的一拼。

首节 上一节 201/2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演村委,东叔很高兴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