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综艺咖怎么了

综艺咖怎么了 第246节

  男人名叫于华,是一名大作家,笔下的作品既拿奖无数也长年排行在畅销榜前列,本人也深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

  李亦的感觉没错,这咖位不可谓不大。

  “是我呵呵,李亦你好,我在很多地方很多人的嘴巴里都听说过你的名字,还有你在春晚写的小品我也看过,真的很厉害。”于华笑眯眯地说道。

  “惭愧惭愧!”

  说着,其他人也迎了出来,寒暄着进了客厅。

  李亦有些犯难了,要是只有楚凡,虽然咖位也大,但关系毕竟还算熟,稍微坑一下也没什么。

  可是于华……让这位干活、做饭,估计会被观众骂死吧?

  问题又来了,于华点的菜,李亦就会蒜蓉蒸排骨和可乐鸡翅,至于张磊、林旦、姜浩然,不用指望。

  进门感受到了空调吹来的凉风,楚凡和于华都是一脸舒坦。

  “你们这个地方,真不错,看来小亦也不完全是骗人。”楚凡参观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是继黄崇文之后的第二位受害者。

  不过他也有关注一下节目,知道这里的生活并没有李亦在朋友圈发的那么好,至少不能随便钓鱼,鱼也不好钓。

  楚凡之所以还愿意过来。

  一来多少有点不信邪,毕竟自己加上于华,总不能还被安排去干苦力吧。

  二来也算是还李亦的人情,虽然李亦年前参加音乐节是提前说好的,但人情这个东西,一旦扯上了,就不是两清的,讲究的是一个你来我往。

  当然,最主要的是楚凡挺喜欢和李亦相处。

  “小亦,我这么喊你可以吧?”于华说道。

  李亦笑呵呵道:“当然可以,你喊我小亦子都可以。”

  “你总是用新奇的眼光打量我,是不是也和大多数网友一样,不知道我还活着?”于华是个幽默的人,同时对网络接触的比较多,这个是他身上的一个梗。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写的,因为太过于经典,所以许多人都以为他年纪很大了,又这么多年过去,便又有很多人以为他已经不在了。

  于华就曾在采访中调侃过这些传言。

  “没有没有。”

  李亦难得正经起来,“就是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大作家,以前只能在书上看到。”

  于华道:“那看来你平时没少看书。”

  李亦摇头道:“很少看,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了,随便找了个理由。”

  于华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楚凡说你有趣,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哪里哪里。”李亦笑笑,没有再多说话。

  因为有楚凡和于华在,聊的话题逐渐变得深刻了一点,从“赚不到钱是不是和努力有关”、“上班摸鱼到底对或不对”。

  大家的观点都较为一致,同样认为现在的社会,赚到钱肯定和努力有关,但努力并不一定能赚到钱。

  而“摸鱼”这个话题,则不用多说,他们现在就是在摸鱼。

  “真不错,住在海边真不错。”于华感叹着。

  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里,吹着空调,又相谈甚欢。

  一想到等太阳没那么晒了,还可以去钓钓鱼,晚上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吹海风、赏星星、看月亮,心情顿时就豁然开朗起来。

  这时,李亦默默起身走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对劳保手套。

  他说道:“不知道两位老师,对这手套有何展望?”

  ……

第225章 拿捏

  于华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楚凡看向李亦的眼神想刀人,其中还夹杂了几分不敢置信。

  于华只以为李亦是想借一个手套,和他讨论什么文学、哲学、社会方面的东西呢。

  这不是于华想象力丰富,实在是太多人见到他,就总想着将话题往深的聊,还喜欢为一些寻常可见的事物赋与更厚重和深刻的意义。

  于华摇了摇头:“手套就是手套,多是干活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双手,又哪来的什么展望呢?”

  “不不不,于华老师。”

  李亦将多余的手套放到地板上,拿起一只,双手捧着就像带货主播一样,“你们看这针织的纹路,贴合手指的弧线,它能让我们摘西瓜、掰玉米的时候提供保护性的作用,又为什么不能展望呢?”

  “呃?”于华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其他人,说实话,他有些听不懂。

  楚凡看着李亦,没好气道:“他这是想让我们干活。”

  “干活?”于华就更不懂了。

  他虽然接触网络比较多,也知道有一档节目叫《一日三餐》,但他并不关注这方面的事。

  正好到楚凡家里做客,听说他要参加节目,还是住在海边,既能钓鱼又能享受一下渔村风光,并且正好空闲,于是于华就跟着一起来了。

  于华就像当初的李亦,以为是来这里农家乐,此时眼神中透露着清澈的懵懂。

  面对于华不解的眼神,楚凡也同样不解。

  在李亦的朋友圈之后,因为对李亦还算有一些了解,心动的楚凡是看过节目的,也知道在这节目里想要吃饭得靠劳动换。

  虽然他对于华的描述有点像忽悠,但他真没忽悠,也没想着把于华拉下水。

  楚凡单纯的就是不信邪,他一个人可能会被李亦坑,再加一个于华,李亦多少会有点顾忌吧?

  很显然,他可以不信邪,但不能不信李亦。

  即便是面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名的作家于华,李亦也敢露出坑人的爪牙。

  李亦趁机问道:“于华老师,您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吗?”于华愣了愣。

  “你应该知道的。”

  李亦看了看楚凡,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持续了三秒钟,就立马说道:“我们这节目说的好听是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

  “实际上,就是给别人打工的,每天干点农活赚工时,才能向节目组那里换点食材回来,每天都要干,因为物价太高,工时存不下来。”

  李亦又看了眼楚凡,小心翼翼地补充:“可能是楚凡老师忘了告诉你吧。”

  脸上的表情没有过多的变化,但那副挑拨离间的小人嘴脸,随着语气的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于华哭笑不得,要不是他是一名作家,平时积累了许多戏剧冲突的素材,可能还真会听不出李亦是在开玩笑。

  楚凡突然地就释怀的笑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虽然打心底里不想干活,但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毕竟这档节目就是如此,你做不了改变,就要改变自己。

  要是仗着身份、地位说不想干活,想来李亦也不会再多说一句。

  但楚凡不是那种仗势欺人、倚老卖老的人。

  李亦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这两人表达出来非常强烈的抗拒,那么他就不会再坑人了,把他们服侍的高高兴兴的,再将他们高高兴兴地送走。

  让不让这两位老师干活,李亦也在心中迟疑了许久。

  但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不是私下里的朋友聚会,而是在录综艺,是工作。

  让客人干活,就是这档节目非常重要的看点之一。

  当然了,如果李亦他们有足够的工时,不用干活都能兑换客人点菜的食材,那也不一定要让客人干活,问题是现在并没有。

  林旦和姜浩然此时心中都在直呼:而你,亦哥儿,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见到楚凡和于华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高兴。

  毕竟乐坛大咖和文坛大咖来到节目做客本就是莫大的殊荣。

  而对姜浩然来说,能和他们一起录节目也同样是一种殊荣。

  但高兴完,他们的第二反应就是完了,今天干活得累成狗。

  万万没想到,亦哥儿居然这么勇,二位老师才坐下来才半个小时,就开始给人家上强度了。

  就连张磊也很佩服李亦。

  其实他和楚凡还有于华都算认识,对他们的身份不算敏感。

  只是将心比心,作为一个不管是资历、成就、年纪都比较高比较大的人,去到一档节目,被年轻人上强度,带着去干活,多少心里是会不爽的。

  而李亦能用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提起这件事,又不会引起别人反感,这是张磊佩服的点。

  当然了,也就楚凡和李亦关系不错,才能让李亦的这些话起到效果。

  “我还以为是来农家乐的呢。”

  于华苦笑一下:“其实我这个人挺懒的,年轻的时候就是不爱干活,不喜欢上班,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不过这既然是你们节目的内容,客随主便,我这一百多斤肉就随便你安排了。”

  这回答就很真实,要不怎么说于华老师受年轻人的喜欢呢。

  李亦将手套放到于华和楚凡的手中,笑呵呵地问道:“所以两位老师,想干些什么活,摘西瓜还是掰玉米?”

首节 上一节 246/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说好的肉身增幅,你玩意念秒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