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综艺咖怎么了

综艺咖怎么了 第225节

  这让林诗音《成年礼》的风评越来越好,热度也越来越高。

  首日专辑购买次数破两万,销售额差不多七十万,超过了周思文当时的成绩,不仅到了一线的普通标准,数据还在呈直线上涨。

  林诗音成为了当下乐坛的焦点。

  翌日中午十二点,范琪琪的专辑数据也统计出来了,九千多张。

  这比她第一张专辑要好不少,在同期歌手中也能排到第二,但相比之下,她无疑是输麻了,成了林诗音的踏脚石。

  幕后黑手李亦再次在华语乐坛掀起风浪,网友纷纷调侃道:“懂不懂什么叫小公举的含金量啊!”

第211章 央视的专访

  “大家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哦!”

  签售会结束,林诗音向歌迷朋友们挥手告别,上了保母车,一直保持着笑容的脸蛋顿时就垮了下来。

  她惨兮兮地向经纪人说道:“茹姐,我好累啊!”

  “这就累了?签售会才开了两场。”

  庞茹笑了笑,调侃道:“那些大明星的行程,可比你现在还要忙的多。”

  “可是亦哥儿也不忙啊!”林诗音甩了甩签了几百个名字有些酸软的手腕。

  “娱乐圈也就一个亦哥儿,要想风光,哪有不拼命的。”

  庞茹无奈地摇摇头:“即便是亦哥儿,他上综艺的时候不也一样很努力?”

  林诗音吐了吐舌头,专辑发布前后几天,她才意识到,明星的钱好赚,但是也同样不好干。

  此前预想的风光全都实现了,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台下全是粉丝,快门声和闪光灯不断地闪烁。

  可是,都是这两天凌晨四五点起床换来的,做造型、赶路,在公众面前,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态.

  满足是满足了,但是并没有她想象中的开心。

  现在林诗音还要赶去做央视的专访,时间很紧,只能在车里匆匆吃两口饭。

  见林诗音吃了点东西后,瘫软在座位上,很快便睡着了,庞茹有些心疼,又有些想笑。

  行程其实可以不用安排的这么紧的,但李亦说先给林诗音点苦头吃吃,让她体会体会社会的毒打。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挺好用,第一天签售会结束,林诗音就丧着脸问,以后的工作安排是不是都这样。

  一个半小时左右,汽车在央视大楼缓缓停下,庞茹将林诗音唤醒:“醒醒,到了。”

  林诗音睁开眼睛,迷糊地问道:“亦哥儿到了吗?”

  虽然林诗音的专辑反响不错,这次专访的主题也是关于她的,但还不至于能够独自上央视的专访,实际上李亦才是主咖。

  这也是官方有意让实力新人出头,为娱乐圈树立榜样——

  三月底的时候已经发放文件了,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替身演员的使用,严厉制止抠图、换脸的行为,对商业性质的假唱也有了更清晰的判定。

  话音刚落,林诗音便看到一辆车身沾满了泥土的黑色大G开了过来,车头一歪,往后倒车,在旁边的车位稳稳当当地停下,穿着休闲运动风,戴着墨镜的李亦从车上下来。

  林诗音下了车,好奇地看着大G问:“亦哥儿,你是去越野了吗?”

  “额,差不多吧。”李亦想了想,今天去的钓点太过于偏僻,还有泥土路,前两天下了雨,到处都是坑坑洼洼,说是去越野了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是的,他成为了一名钓鱼佬。

  起因是王怀忠随口问了一句,他们会不会钓鱼,节目里会有这个环节。

  闲得蛋疼的张磊和李亦一拍即合,开始上网做攻略、买装备,自从各自路亚上了一条两斤重的鳜鱼,便一发不可收拾,最近天天都去打卡。

  半个小时后,李亦和林诗音走进一个布置简洁、灯光明亮的房间内,只有三张沙发,围着一个圆茶几。

  主持人是一个黑瘦黑瘦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但眼睛很有神。

  李亦和对方也算是认识,说过几句话,打了个招呼,将外套脱掉放到一旁,在沙发坐下。

  先是围绕着专辑《成年礼》的幕后故事、创作初衷等话题来聊。

  “倒是有一件挺意外的事情发生。”

  被问到这次录歌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李亦看了看旁边乖巧如鹌鹑的林诗音:“我记得是三月二十五号那天,我接到了诗音的电话,她很高兴地跟我说专辑做好了。”

  “起初,我只以为是她的录制完成了,但是去到了石头音乐工作室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所有歌曲的后期都做完了,包括《泡沫》和《多远都要在一起》的MV。”

  李亦光明正大的帮张磊打了波广告,主持人不介意,但眼神有点疑惑,这有什么好意外的?

  知道主持人的不解,李亦解释道:“她二月二十五号才进棚,录十首歌和拍两支MV,她一共用时二十三天,而且完成的质量都是完美的,后期的工作进度,甚至差点没赶上她的录歌速度。”

  面对镜头,李亦自然要对自己公司的艺人大力吹捧,这才是他过来的目的。

  做音乐专访的主持人,自然不会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当即就眼神震惊地看向满脸青涩和害羞的林诗音。

  “据我所知,有些歌手一首歌录一个星期都是常有的事。”

  主持人赞叹道:“诗音妹妹太厉害了!”

  李亦十分赞同地点头:“她这种就是老天爷追着赏饭吃。”

  林诗音倒是十分谦虚:“是亦哥儿写的歌很适合我,在他给我的小样里面,我就可以知道这首歌该怎么唱。”

  “而且《小酒窝》这首歌,是亦哥儿花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写出来的!”

  说到这个,林诗音“亦吹”的身份根本藏不住:“虽然亦哥儿经常说,这些歌曲都是平时就写好的,都是存货。

  但是,我们都知道他只是谦虚而已。

  包括叶耀东老师,录音室里其他老师都是这么认为,毕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拿出一首适合我和俊杰哥的歌呢?”

  你可别瞎吹!

  李亦连忙打断主持人的震惊:“没有的事,我写一首歌就算状态再好,也要两三天的时间,就是刚好合适而已。”

  “怎么可能次次都这么凑巧!”

  林诗音看向李亦,一副我们可都精着呢,你可别想忽悠我们的智慧表情:“耀东老师可是说了,你每次都能第一时间拿出很合适的“存货”!”

  后面两个字咬了个重音,她又望向主持人,十分兴奋地说:“其实亦哥儿很厉害的,他就是太谦虚了!连耀东老师在录音的时候,都会经常情不自禁地吐槽亦哥儿不给其他音乐人留活路!”

  虽然林诗音在央视这种地方,一开始稍稍有些羞涩不适应,但她本就是性格活泼开朗的人,如今有了感兴趣的话题,渐入佳境,越说越来劲。

  看起来有些偏题了,但实际上的主咖本就是李亦,主持人自然不介意。

  反而每次林诗音没有灵感了、卡壳了,都是他提供了拍马屁的方向。

  李亦数次想要打断,都无从插嘴,就这么尴尬又享受地听了十分钟,最后很无奈地来了一句:“真的是存货”

  连主持人都跟着林诗音,哄孩子般点了点头,敷衍道::“嗯嗯,存货存货!”

  李亦:“.”

  揭过这个话题,主持人又聊到了关于小天后这个名头:“不知道你会不会在意这些称号呢?歌迷朋友们将你和别的歌手来比较,你是以什么心态看待这些事情?”

  小天后之争,是最近平淡日子里比较有热度的事情,算是本次采访中的高潮问题了。

  “说实话,我挺在意的,我从小就是想成为明星,当一名歌手,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喜欢,我会很高兴。”

  林诗音回答的很真实,抿着嘴想了想,又道:“至于将我和其他歌手比较,呃,不太喜欢。

  因为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优点,说谁好谁差,就有些太武断了。

  不过,我也知道因为职业的原因,这些都是需要学会接受的。”

  “诗音,你的心态真的很不错。”

  主持人忍不住赞道:“你在这个年龄段能明白这个道理,真的很难得,这是我在工作几年后才意识到的事情。”

  李亦也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林诗音,这番有个性又能刷好感的回答,他都怀疑是公司提前给林诗音写好的稿子。

  主持人接着这个话题继续问下去:“那你现在才十八岁,在好声音这档国民综艺里面拿到了冠军,第一张专辑反响也很好,你是什么感受呢?真正出道后的生活和你的预期一样吗?”

  李亦也挺好奇的,主要是想看看林诗音最近有没有对大明星的生活产生厌倦。

  林诗音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我以前一直以为出名之后的艺人生活很美好、很风光。”

  “哦?”

  主持人:“现在呢?”

  “确实挺风光的。”

  林诗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李亦和主持人默契地对视了一眼,皆能看到对方的无语。

  “也挺辛苦的,第一天我就觉得我之前的想法很不成熟,幸好当时我爸妈和亦哥儿都不同意。”

  林诗音向疑惑的主持人继续说起自己之前想要休学的事情,后面还对着镜头直接来一番劝学。

  也就是她年纪还小,说的还很真诚,不然李亦真的会以为她是在整活。

  主持人又忽然问道:“亦哥儿,你十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

  “我的十八岁?”

  李亦回想了一下,从月薪五千到挺魔幻的,他笑了起来:“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做梦啊!”

  房间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后面主持人还问了李亦创作的时候是不是像楚凡所说的,代入了林诗音的视角。

首节 上一节 225/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说好的肉身增幅,你玩意念秒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