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第208节

  再说了,他在区中医院地位极高,去了其他地方还不一定有这待遇。

  所以,更不想离开了。

  反正去不去市中医院,对他的工资待遇来说影响不大。

  去市中医院,他是主任中医师,不去,依旧是。

  而且,每次他坐诊的那几天,挂他号的人也不少,名气在患者群里也越来越大。

  从一个小小的实习生,走到今天,已经超出了他自己的预期。

  对谢明松来说,这已经是非常满足的了。

  陆轩这批实习生来到区中医院的时候,医院其实也有给他安排了两名实习生,当时也知道陆轩的成绩很好,不过他把选人的活计交给刘荣了。

  毕竟刘荣怎么说也算是中医内科主任,有行政编制的那种,实习生的分配自然让刘荣来办最好,而且也不得罪人。

  再加上刘荣平时对他也蛮尊敬的,虽说刘荣那人没什么能力,但对像他这样的老中医却是尊敬有加,平时也是笑脸相迎,但凡家里有点什么好东西都会给他们带点。

  久而久之,大家对刘荣做的那些事情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谢明松本就是典型的老好人,不想得罪任何人,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该上班的时候上班,该坐诊的时候坐诊,尽量服务好自己接诊的每一位患者。

  还有,就是偶尔提点一下自己带的两名实习生。

  那两名实习生,谢明松听护士提过,其中一个是刘荣朋友家的小孩,另外一个好像跟刘荣是亲戚,喊刘荣表叔一类的。

  不过谢明松也不在意这些,带谁都是带,而且分配到区中医院的实习生都不算差,不一定非要选最好的,而且他没两年就要退休了,也没想着收什么学生。

  这些年,他也收了不少学生,对他来说,临近退休的日子,也懒得再带那么两个学生。

  带了就得负责。

  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得对患者负责。

  总不能带两个连把脉都不会的中医出去毒害患者吧?

  这个,谢明松还做不到。

  可带了,他退休后也就甭想好好休息了。

  正是想到这些,在刘荣分配实习生的时候,也就没有主动选人,反正又不收学生,就带一两年时间,带谁不行?

  而且,还给刘荣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当时刘荣将陆轩赶走的事情,谢明松也听说过,并未说什么,甚至内心连一丝波澜都没有过。

  像他这种主任中医师,见过的实习生太多了。

  每年都有很多实习生过来,优秀的有,一般的也有,比陆轩还要优秀的也大有人在,谁又会记得,一个得罪了中医内科大主任的实习生被赶走的事情。

  别说他了,就算区中医院那些护士,怕是都不会记得有那么一个年轻人被刘荣赶走的事情。

  大家平时都很忙,哪有功夫去关注一个小小的实习生。

  一个护士离开了,可能影响都会比一个实习生离开的要大的多。

  而陆轩的离开,甚至可以说,连意思波澜都没有。

  哪怕当时跟陆轩关系还算比较好的几个护士,也就在当年提了句陆轩离开区中医院,去了卫生院的事情,之后就再也没人提过了。

  谢明松在听了这事后,当时甚至都觉得,虽然大家都在甬城,可这辈子会在遇到的可能性都没有。

  毕竟,一个已经去了卫生院的实习生,这辈子想要再回到区中医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他没想到的是,竟然会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再次遇到了这个被刘荣赶出区中医院的年轻人。

  而且,还是在这种情况下。

  面对季欢的情况,他虽然是主任中医师,可在此刻病房里这些顶级大佬面前,他显然没有出手的余地,也并不是很想去蹚这趟浑水。

  可让谢明松万万没想到的是,黄北山竟然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将陆轩请来了。

  此刻谢明松的脑子有点浆糊,他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个明明是被赶出区中医院的实习生,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的年轻人,却犹如天神下凡一般出现在他的面前,成了黄北山等人口中甬城中医界未来的领袖,成为黄北山口中中医未来数十年的领军人物。

  而且,这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似乎还是如今甬城针灸泰斗周建德的老师。

  能让周建德都心甘情愿拜师的人,他在针灸上的造诣有多高,谢明松无法想象。

  而且,黄北山甚至还亲口承认了,陆轩在中医内科的理解上,比他只高不低。

  这可是黄北山啊!

  国家级名中医!

  连他都能说出这种自愧弗如的话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对中医的理解有多高,已经不是他所能想象到的了。

  可让谢明松疑惑的是,在区中医院的那半年时间,也没见陆轩表现出什么异于常人的天赋和表现啊!

  这才是关键。

  在区中医院的时候,若是陆轩表现出如此惊人的医术,刘荣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可能随意将人赶走的,毕竟区中医院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培养中医人才,打算做大做强,没有人才怎么做大做强?

  不过,谢明松并未多想。

  这些,其实跟他也没半点关系。

  他想的更多的,是刘荣若是知道今天这里的事情,会怎么想?

  如果院长知道这事,又会怎么想?

  刘荣怕是不会有好日子过,这一点,谢明松心里很清楚。

  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中医内科主任,院长早就有些看不惯了,只是平时刘荣做的那些事情,也不算太过,所以大家才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算了。

  可陆轩的情况,显然已经比较严重了。

  而且,一旦陆轩能够将季欢救过来,那可称得上是季欢的救命恩人了,一位分管全市医疗系统的大副,想要动刘荣,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要稍微表露出一丝对刘荣的不满,自然而然会有人愿意出手收拾刘荣。

  “刘荣那家伙这次怕是要栽跟头了。”谢明松心中叹了口气。

  谁能想到,被刘荣赶去卫生院的年轻人,会在短短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

  谢明松没想到。

  刘荣更想不到。

  ……

  陆轩再给季欢行针的时候,郑先觉等人则是来到一边,小声的对着张吉惟说道:“院长,这能行吗?”

  张吉惟用复杂的眼神看了眼行针的陆轩,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按了按手:“先这样,老黄和老周都说他有这个本事,那就暂时让他试试看。”

  “试试没什么,我是怕出什么问题。”

  郑先觉低声说道:“院长,我觉得让这么一个年轻人来施救,还是太过冒险了。”

  张吉惟摇摇头,看了他一眼:“让你给这位做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你又没信心,不然我也不至于将人交给老黄他们来,总不能一直这么放着吧,真出了问题,你负责啊?”

  说完,张吉惟没好气的甩了甩手。

  郑先觉一脸尴尬,解释道:“院长,倒也不是我没信心,主要是这位年纪已经不小了,再加上情况又比较严重,就算是做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也很难保证一定能成功,我预估了一下,成功的可能性还不到五成,这太低了,不然我早就做了。”

  “不到五成,这么低?”张吉惟眉头一皱。

  “嗯,不然我早就做了。”

  郑先觉点点头,一脸凝重:“正是因为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我才建议送陵水的,毕竟省会城市,医疗条件不是我们甬城能比的,无论是仪器还是技术,也要超出我们不少,送到陵水才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妥当的。”

  “不过,就是这位怕是很难坚持到陵水,除非派出专门的飞机,但时间那么长,一路颠簸的,情况也很难说,一旦真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事情,短时间内想要找到可以施救的地方可就难了。”

  张吉惟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就在大家低声耳语的时候,陆轩这边,行针了大约五分钟左右,见季欢保持着清醒,这才起身问了一句:“您感觉怎么样?身上还痛不痛?”

  经受过剧痛难忍的季欢,此刻感觉自己好像恢复了出厂设置似的,长舒一口气后,感激地看向陆轩:“好……好多了,现在一句不痛了,这针灸的确神奇,比吃药效果还好。”

  季欢从来市一院后,少见的多说了几句话。

  他刚刚虽然什么都不能说,连动都不能动,只能任由其他人在自己身上施展,但人还算是清醒的,只是因为疼痛太过剧烈说不出话来,甚至神志还有些不清罢了。

  可大家在病房里说的,季欢大概还是知道的,因此对于陆轩,季欢即便是身居高位,此刻也是一脸感激。

  特别是经历过这次鬼门关,他的心到此刻都有些后怕,而且最担心的,还是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还没好,只是疼痛感因为针灸暂时止住了。

  不及时施救的话,还是会有生命危险。

  见季欢有所好转,陆轩也是松了口气。

  不只是因为对方的身份,对他来说,无论季欢是不是分管医疗系统的那位,都是他的患者,可季欢的情况十分严重,能不能靠针灸止痛,让患者暂时恢复一些,他也不敢确定。

  好在,针灸还是发挥了难以相信的作用。

  面对季欢的称赞,陆轩笑着道:“咱们国家的针灸历史源远流长,据传,伏羲尝百草时曾制九针,但针灸的理论化开端,还要追溯到战国时的《灵枢经》。

  《灵枢经》可以说是针灸的奠基之作,影响极大,《灵枢经》中所提的九针理论,既是对针具的细分与应用,更是针灸理论临床应用的结晶与升华。

  当然,您可能不曾听说过这些。

  但针灸,绝对是中医临床的半边天,针灸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医疗手段,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的起源。

  中医针灸经历了几千年来的不断发展,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甚至在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中医针灸不断被推向世界的同时,其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诸多质疑。

  医学界中,关于针灸效果中安慰剂效果地位的争论依旧存在。

  反对针灸的人往往认为,针灸的临床效果很可能是由环境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信念和期待、对针灸过程的高度关注等。

首节 上一节 208/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骑士世纪:我只是代打,不是开挂

下一篇:开局离婚:一首后来唱哭全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