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第172节

宫廷西番造,每做出一件薄胎玉器,他都会写一首诗来庆祝。

从乾隆三十三年,到乾隆六十年,关于薄胎玉器的诗,乾隆一共写了三十余首。

也就是说,集全国之力,将近三十年间,也只做了三十余件薄胎玉器。

平均一年才能做出一件。

其中在制作过程中损坏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等到现代……

倒是也集中研究过薄胎玉器的制作技法,但,失败率,真的太高了。

随着玉料本身价格的水涨船高,有技术,有胆量,有气魄做薄胎玉器的玉雕师,便愈发稀少起来。

太贵了。

多失败几次,或许就要破产,去要饭了。

就拿秦洛来说……

如果他这次做失败了,一下就损失一百六十万。…

即便废料能勉强找补回一点,但也是杯水车薪。

还没料子本身值钱。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少有人做。

平心而论,客观来说……

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秦洛写的这篇文章,标题就是用的这句话!

从薄胎玉器出现后,能收藏的起的,就只有皇室。

目前现存的薄胎玉器,也大都在故宫博物院。

民间,近代,现代,几乎都没怎么听说过。

即便偶尔有,也都是没盖的。

薄胎碗,薄胎杯,薄胎笔筒之类。

茶壶类的,带盖的,封闭器型的,无人敢做。

普通的玉雕师,想都不敢想。

光想想怎么“通”出茶壶嘴的出水口,都是地狱难度的操作。

头皮发麻。

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后,秦洛为了最大程度科普薄胎玉器的历史和价值,也就直接把它挂在拍卖页面上了。

起拍价,一块钱!

为期,七天!

就是要制造反差。

通过市场来检验,看看它的价格,能冲到哪个高度……

这,媒体不得报道起来?

126、礼器

第126章 礼器

果然,不出秦洛预料,在直播间热度爆炸,文章发布,拍品上架后,薄胎玉器的热度,被彻底炒了起来。

再一次登上抖音的热搜榜。

也第一次登上微博热搜。

无它。

这玩意儿,实在太美了。

而自己的文章,也写的太过煽情和传奇。

其实回头想想,失传真不能怪别的,只能怪,太贵,曲高和寡,能玩得起的人,太少。

不过,还是那句话,盛世收藏。

现在……

呃。

秦洛也不好说,算不算盛世,反正,有钱人,贼多。

比起这件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热议,更大的震动,来自于玉雕界。

毕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外行都只知道,这玩意儿,牛逼。

内行却能看出来,它牛逼在哪里。

邱景奇亲自从沪市来到金章村,在详细的观摩过这件作品后,发了一条长长的微博,化身头号狂热吹嘘者。

——“这件薄胎玉器作品,我的评价是,自乾隆朝之后,无处其右者,其做工之精美,工艺之繁复,即便比起真正的宫廷玉器,都不逞多让。仅在薄胎玉器单个领域,据我所知,能超过秦洛的玉雕师,几乎没有。此件作品,可称……当世第一!”

“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有优秀的同行,欢迎出来打脸。”

他简直是疯了。

这吹嘘的,秦洛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呃。

虽然,自己是有点牛逼……

但,真有辣么牛逼吗?

仔细想了想,得,还真有。

那就不谦虚了。

总归,自己现在“江湖”上小有名气的人物了,也不能太过妄自菲薄。

要适应。

你已经是个大佬了。

秦洛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

在接下来的几天,秦洛陆续接受了几家媒体采访,顺势将这波热度,继续蔓延下去。

而,在拍卖页,自己原先定的一块钱起拍价,现在已然飙升到三百八十万。

不过,这个价格,秦洛依旧觉得,低了。

八位数以上,应该是它的合理价格。

总归,现在还没到拍卖截止日期,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金章村忽然来了一位客人。

开着一部京城牌照的车,奔驰大G,黑色,牌照上的号码,也是格外的威武霸气。

五个7。

既霸气,又不俗气。

对于商人而言,或许喜欢用八这个数字,不过,对于某些群体而言,却是更钟爱七。

无它。

七上八下嘛。

这位豪客,名为赵子华,四十来岁,穿着一件唐装,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很有那种“京爷”养尊处优的派头。

说话倒是客客气气的。

只说带来一块玉料,想请秦洛按照这款薄胎青玉壶的样式,再做一套。

不过,他带来的玉料,是白玉。

羊脂白玉!…

温润坚密,莹润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滞。

摸上去,比摸女人的身子,还要更温滑舒服。

重点是……这块玉,它有脸盆大小!

通体没有任何杂质!

连一丝开裂都没有!

这样的玉,简直可以说是稀世珍宝,哪怕现在未经任何雕琢和加工,价格也至少是八位数以上。

而且,肯定不是一千来万。

首节 上一节 172/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