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捡漏

捡漏 第2423节

“五万块。再把这个日入千万给我。”

摊主大叔一听这话,脑袋摆着如最高档的电风扇,碎碎的水滴泼满整个柜台。

“这日入千万可是很吉利的暧。清朝的嗳,还是铜印材质。怎么也得三万块。”

“这个老山檀香的手持五万块,你一起要,最少七万五的啦。赶紧的啦拜托。这个天气我赚点钱不容易。”

“七万五可以,你送我一个小东西。老山檀香差一个坠角。”

老板瞪了金锋一眼,重重喘了一口粗气,突然一摆手凶巴巴的说道:“给你了啦。付钱吧客人。你真是很难搞。”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抠门的内地客。”

边说,老板把老山檀香的十八子手持和日入千万的铜印包起来放进塑料袋,跟着从柜台里摸出一个玻璃罐子,随意的捡了一颗小珠子……

这当口,金锋伸出手去,自己从玻璃罐子里夹出一颗绿色的圆三通轻声说道:“就这颗。”

老板没好气白了金锋一眼粗声粗气的嚷道:“你不是要老山檀的配饰吗?怎么又要这个三通?”

“我觉得这个更漂亮。”

“不能反悔吗?”

老板有些不耐烦嗳嗳两声把东西包起来递了过去。

当金锋掏出一大叠两千一张的本地币数给老板的时候,大叔眼睛放出一层层的精光,仿佛这疾风骤雨也变得不再冰冷。

“客人嗬,我这里还有很多好东西的嗳,要不要再看看。”

“不用。”

“这三件差不多够了。”

轻轻说完这话,金锋当先把圆珠三通揣进包里,却是将其他两件东西夹在腋下。

“这把伞送你。”

把伞放在大叔柜台山,金锋一步踏出静静的走入凄风苦雨。

老板美滋滋点着钱说着谢谢,忽然冲着金锋的背影大声叫喊:“喂。那么大的雨暧,你不要伞的吗?”

“没事。前面也在下雨。”

老板呆了呆,看着金锋那孤单赢痩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雨雾中,不由得咂咂嘴骂了句弱智。

没几分钟,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人急匆匆赶到这里。

“老婆我告诉你一件大好事。发财了!”

“老公我也告诉你一件大喜事。咱们要发财了。”

还没等到中年大叔开口,中年妇女便自尖声叫道:“发财了老公。那个日入千万铜印竟然是北宋的。我们发财了。我刚刚从拍卖会上出来……”

“这是罗桂华先生。他出六百万买我们的铜印。”

听到这话,老板大叔喜不自胜的笑容顿时凝结,一屁股瘫倒在地,只感觉天都塌了一般。

“你说什么?谁买了?”

“刚刚走?从哪边走的?长什么样?”

金丝眼镜二道贩子罗桂华听完了了老板的话,脑海里径自闪出一个人的影子来:“难道是他!?”

心若向往之,秋雨亦多情。

漫步在这传奇的忠孝东路,冰冷的雨凄厉的风反而成了一道铭刻在心的风景。

当坐上年老司机的出租车的时候,金锋慢慢摸出刚刚收获的三个小漏轻轻把玩起来。

北宋的日入千万成语印章。苹果绿的三通珠子,还有一个老山檀的手持。

老山檀的手持确实是天竺的真货,年头也足够。但最值钱的不是老山檀的珠子,而是他上面的两颗佛头和佛头塔。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捡漏》,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2180 举世无双的重器

这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宝岛故博现在的话事人王志松。当年琉璃厂十大古玩行奇宝斋大掌柜王松涛的小儿子。

在宝岛省,这个人跟沈子敬等三人并称宝岛省四大鉴宝王。

王志松的家世出身并不好,他老爹当年作恶多端倒卖了不少国宝给老外白皮赚得盆满钵满。

长时间跟白皮们打交道倒是认识了几个百年大家族的贵胄,跑了几次第一帝国亲自送货涨了不少的见识。

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话都是没错的。

一个人要跟什么人混才能有进步?

跟聪明的人混!

跟比自己高端的人混!

王志松的老爹跟了白皮们混也混出了经验,脑袋也转得快。深知盗卖文物终究不是个事,于是早早的就做了布局。

趁着跟老外白皮打交道的那些年,也忽悠了老外跟自己一起入伙在港岛开起了分公司。

鬼子投降之后,又第一时间进驻宝岛省,开起了第二家分公司。

没多久就举家搬到了宝岛省来。成功的逃过了被打靶的命运。

没几年王志松就在宝岛出生,那时候他老爹已经摇身一变做起了进出口的外贸生意,不但在港岛有分公司,在宝岛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王志松也靠着自己老爹一路顺风顺水。出国留学变成了海龟,原本想要继承自己父亲的外贸公司,但却是半路出家进入了古玩行。

靠着家传的真功夫本事加上这个人的学历,十几年后就超越了自己老爹成为了享誉港岛澳岛宝岛三省的鉴定大师。

没多久,王志松就进入到故博做起了处长。一路青云直上,五年前正式成为了故博话事人。

这个人的本事是在进入故博之后才开始突飞猛进的。他的底子本就不错,进了故博天天接触那些精品级的珍宝,久而久之也进入到了半步宗师的行列。

不过这个人最高的成就也就半步宗师了。

在集神州五千年精髓为一身的宝岛故博里待了二十来年也仅仅只是个半步宗师,说起来就是个笑话。

溥仪在故宫里不过待了十八年就成为了鉴宝宗师。

自打他释放之后上班那会开始,天都城各个名家大咖们天天登门拜访。目的就一个,请溥仪帮忙看看手里东西是不是真的。

而溥仪从未叫人失望过。

根据鲍国星讲出来的往事,他当年不过二十来岁,陪同夏鼎一起去找溥仪看东西,东西一亮出来无论是字画还是瓷器亦或是其他杂项。

溥仪都根本不用上手,立马就能说出来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东西是小白楼遗失的。我在伪满洲那会经常看。”

“这东西是假的。我十四岁的时候盖过章子在上面。这个没章。”

“这表是假的。真的我都送给我老师庄士敦了。”

“对。袁世凯是送过我二十万大洋。”

“***当时还呵斥我来着。”

“当时在大毛子监狱里我确实给过那些看守很多东西。非常多。他们博物馆里展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鬼子那里给的东西更多。武藤信义我给过他宣德青花,吉冈安直我给过他钻表字画。”

四大收藏世家排第二的沈子敬前几个月在佳士得250周年内地巡拍第三站突发心脏病挂了之后,王志松也就成为了宝岛省当仁不让的鉴宝第一人。

宝岛博物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很辉煌了一把,开创了不少的先河。

尤其是以一亿半收购了新田栋北魏太和元年的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又以一亿半的价格收购了新田栋其他三十件佛像精品。

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创造了神州博物馆收购的第一波浪潮。

到了新世纪,宝岛故博也就没什么大的手笔。反而丑闻是一件接一件。烂到了骨髓。

在三楼漫不经心的逛了一阵子过后,二楼便自传来一阵阵的掌声。明清展馆最优秀的讲解员那糯糯绵绵嗲得令人发指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似乎底下来了一群什么样了不得的大人物,讲解员的声音不过几分钟,那柔媚到骨子里的讲解便自结束。

跟着一阵阵凌乱的脚步声传来,一批奇怪的游客有说有笑坐着电梯上了三楼。

王志松一帮子博物管高层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四五个人在三楼的珍宝馆参观。

这四五个当中有两个白皮尤为出众。一个身材高挑足有一米八个头的超模级美女,典型的纯种白人,金发碧眼大长腿,电眼迷离气质高贵,身上喷洒的香水更是别具一格。

站在大美女旁边的是一个同样身高一米八的年轻帅哥。一身名贵西装钻石袖扣,神采飞扬间很有几分上位者的气度。

一男一女站在这里鹤立鸡群,旁边的人全都成了陪衬。

两个白皮旁边还有三个黑发黄肤的中年人,同样是西装笔挺皮鞋澄亮。看得出来,这几个人的身份也不低。

不过在这一对白皮跟前,那他们就完全不够看了。

王志松亦步亦趋的跟着后面,博物馆的高层们则远远的站在五米外。

中间空出来的则是一大群各个肤色的秘书和拎包小弟,还有那身高一米九以上铁塔般雄壮冷酷得一逼的保镖。

到了三楼珍宝馆之后,讲解员已经被晾到一边。王志松充当起了讲解员的角色,带着这些贵客慢慢的穿行在各个重宝重器之间。

从现场众多人的神态眼神和身子骨的动作来看,这两个年轻的白皮男女地位非常的高。

王志松在讲解的时候老腰一直弯着像极了一个奴才。

而陪同一对白皮的三个西装大佬更是满面谦卑一脸恭敬,笑容从一开始就没有停过,哪怕是肌肉都笑得来抽筋,也不敢丝毫有一根收缩。

首节 上一节 2423/29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是全能大明星(天下第一白)

下一篇:我只想享受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