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之俗人一枚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797节

其中一个视频拍的是一位职业拳击手领着他的女朋友离开酒吧,离开前,拳击手在酒吧附近的一个烟摊买烟,女朋友则站在酒吧门口等待,却被酒吧走出的一个大块头流氓调戏。女友一声尖叫,引来拳击手的注意,拳击手直接走上去,一巴掌将大块头流氓推了个够四脚朝天。流氓扔下两句狠话,立刻冲进酒吧,不久之后,领着七八个彪形大汉出来,朝还没走远的拳击手和他女友冲去。看到一群人出来,拳击手却并不慌张,让自己的女友退后,自己不退反进,像一头狼冲入一群绵羊,对着一群纹身的彪形大汉一拳一个,拳拳打头,几秒之内,一群耀武扬威,手上甚至拿着小刀威胁的混混全部倒地不起。拳击手攀着自己的女友扬长而去,没有一个人敢追。

这是you/tobe上面的一个真实视频,被烟摊门口的摄像头完整的纪录下来。当时王勃看了后,简直目瞪口呆,难以置信。拳击手并不高,也不是很壮,但是面对一群比自己壮得多的,甚至有人持刀的彪形大汉却犹如猛虎下山,一拳一个,只用了七八拳,就把所有人全部撂倒,半天爬不起来,干净利落,犹如切瓜砍菜。那是王勃第一次在真实的环境感受到了拳击在打人中的强大威力。

第二个视频是一个纪录片,纪录的是一个职业拳击手是如何闪避外人拳头的。实验者在街头随机抽取看起来孔武有力的壮年男性,让其完全不用顾忌的用拳头攻击职业拳击手的面部。拳击手只闪躲,不格挡。于是,在视频中,王勃看到没练过的大汉们冲着拳击手的头部一拳又一拳的猛砸。拳击手两手下垂,时而左偏,时而右偏,时而突然矮身,时而一个小碎步一下后仰,牛高马大的路人甲换了一个又一个,每个砸了几十拳,累得气喘吁吁,但最后却没有一拳沾到了拳击手的身上。职业拳击手却游刃有余,汗都没留两点滴。

最后一部是电影,名叫《百元之恋》。主角是个整日玩游戏,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被谁都厌弃的宅女,叫斋藤一子。一子后来认识了一个拳击手,两人谈了一段时间的恋爱,没什么轰轰烈烈,很普通的那种,甚至连有多少感情都谈不上,与其说是恋人,不如说炮/友来得准确。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极度压抑之际,女主决定练习拳击,来释放自己心头的委屈和不满,同时求得周围人的认同。

练习拳击不久,一子开始蜕变,由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腐女变成了坐立行走虎虎有生,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一个偏头,一个抬手,一个滑步,无不迅速有力的高手,并且在两次冲突中将曾经欺负过她的男上司和男同事一拳撂倒,干脆利落犹如拍苍蝇。

王勃选择练习拳击,既不为他对叶凯说的防身,更不为成为什么高手,仅仅为了发泄因董贞离开后,心头所产生的那种排山倒海,无法对任何人诉说的自责和哀伤,通过一次次累得犹如死狗一样的流汗,通过打人和被打,在成千上万次的挥拳中,确定自己的存在——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知道疼,知道痛的,活生生的人。

大量的专业训练,近乎自虐般的死命的练习,让王勃的身体素质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提高。手臂和大腿上的肌肉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隆起,因经常喝啤酒而带来的一点小肚子迅速的消失,代之以六块凸起的鱼鳞状的腹肌。全身上下的脂肪,赘肉被消耗到一个极低的状态,只剩下一身强壮有力的腱子肉。

近俱乐部一个月之后,在王勃额外的付费下,叶凯正式的开始对王勃进行拳击训练,或充当人靶让王勃进攻,或时不时的反击一两手,训练王勃的躲闪意识和抗打击能力。当然,打王勃的时候叶凯只用了两分力,出拳的速度也起码降低了30%,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打得王勃毫无招架能力,根本闪躲不过,让他身临其境的体会了专业和业余的差别。

“给你讲一个我亲自看到过的真事。”一次休息的时候,叶凯和王勃闲聊,“某年某月某日,黑省运动会,一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在比赛中被裁判判犯规。此女子认为自己没有犯规,于是和裁判理论。理论来理论去,先后过来三名裁判员和三名男性工作人员,一起劝其离场,拉拉扯扯的。这个时候,在一边给起该女子加油鼓劲的该女子的男朋友恼了,从看台上跳下运动场,走上前去,一拳一个,总共六拳,耗时不超过十秒钟,将三个裁判和三个工作人员全部放倒。此女子男朋友为黑省拳击队49kg级别运动员。

“专业训练过的拳击手的格斗能力是没练过的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电视上看起来他们你一拳的我一拳,似乎很一般,但那是在同一个水平下的比赛。如果和没有格斗能力的普通人比,完全就是秒杀。

“所以,小王,尽管你目前还只是业余,距离专业运动员的水平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是,跟外面那些毫无拳击基础的普通人相比,你已经站在了另外一个层次上。以后若无必要,能不动手,千万莫动手,你明白吗?”

“明白的,叶哥。”王勃点了点头,心头却在想着那个连一百斤都没有的小个子是如何在十秒内将六个大汉瞬间击倒的,想一想,还真是有点热血沸腾啊!

叶凯看着王勃心不在焉的样子,以及无形间紧握的双拳,心头便是一声叹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想当初,自己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时候,还不是每天想着什么时候能够遇到一两个歹人,让自己一拳一个,英雄救美,锄强扶弱?只是希望这小王别恃强凌弱,把自己教他的东西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才好。

第862,狂潮

就在王勃躲在蓉城心无旁骛的自我放逐,自我麻醉,一心挨打的过程中,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王勃的高考志愿被一些一直关注他的媒体了解,他在高考中考取的足以上北大和清华的665的高分被披露,一个明明可以上华夏最高学府,却偏偏选了一所二流外语院校,王勃王子安,这个华夏近两年最闪耀的文坛新星,歌坛才子,三界新概念作文大赛唯一“特等奖”获得者,再一次成为了教育界和文化界头版头条的新闻人物,被媒体记者追逐,热议的对象。

无数媒体记者,省内的和省外的,开始奔赴西南小县四方,试图第一时间采访被无数学生、家长们热议的新闻人物,文化名人王勃,想问问他为什么弃北大清华于不顾,而选择“名不见经传”的c外?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和北大有仇还是跟清华有恨?

可惜,记者们却扑了个空,被王勃的父母告知他们的儿子去旅游去了,现在究竟去了哪里,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没捉到正主,记者们自然大失所望,心有不甘,于是转而求其次开始采访王勃的父母。面对记者长枪短炮的采访,一向能说会道的王吉昌脸泛红,心发慌,支支吾吾,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全,站在一边的曾萍见了,就只有上前帮腔,说他们的弟弟之所以选择c外,是秉承华夏人“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古训,不想离父母离得太远。弟弟选择的外语是一门文科,学校的好坏对他个人知识吸取的帮助有限,他自己的事业目前也主要在华夏西南,所以干脆选择了一所就近的,可以经常回来照看父母,关注家里事业的学校。

这理由说得几个记者目瞪口呆,直翻白眼。尼玛,还什么“父母在,不远游”,那以后你父母死了,那你是不是要在父母坟前搭棚结庐,穿孝衣,睡草席,枕砖头土块,守孝三年,并且在守孝期间,不饮酒,不吃肉,夫妻不同房,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呢?

沽名钓誉,这小子绝对是沽名钓誉!不少记者听了曾萍的解释后,心头立即腹诽。

但也有一两个感性的女性记者被王勃的孝心所感动,感觉对方不仅文采飞扬,才华横溢,而且颇具孝道,古风蔚然,哪怕为此放弃念名校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啊!在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当今华夏,这种舍己为人的孝道精神,难道不应该发扬光大,大书特书吗?

王勃姐姐的话被记者们或原封不动,或添油加醋的报道了出去,立即在华夏大地刮起了一道猛烈的旋风。无数教育界和文化界名人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尊重王勃个人选择的;有为王勃孝道拍手称道的;也有说王勃作为一个现代青年,却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还有说王勃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孝道,完全就是为了出风头,博名声,沽名钓誉的任性——但这一论调,立刻招致了无数人的反驳,说以后你也任性一个看看,你家孩子能够上一本,你也去让他上二本,甚至专科,沽名钓誉一番。

总之,继一年前新概念作文大赛王勃的三篇杂文在媒体上引起风潮外,一年之后,在他即将上大学当口,面对他“任性”的,不按牌理出牌的选择,华夏媒体的目光,再次齐聚在这个年轻的复合型天才的头上,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大讨论!

家长,大人们为王勃选择议论纷纷,争得面红耳赤的同时,年龄稍小,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王勃的粉丝们也分成了两派,讨论得不亦乐乎。

稍微理性的一派认为他们的偶像这次在学校的选择上是有点欠考虑,任性了。即使不选北大清华,选帝都的北外或者魔都的上外也行啊,干嘛c外?

而另外一派稍微感性的铁粉,却是无条件的支持偶像的选择。他们认为,自己偶像的选择,凭什么要合你们大家的意?你们觉得北大清华好,他就一定要选北大清华吗?北大清华不过是一群死读书的书呆子,历年各省的高考状元,基本上都被北大清华搜罗光了,但是有用吗?

看看政界,从华夏恢复高考至今,有出现过一位省部级领导的状元吗?

没有!

看看商界,有没有什么状元登上过胡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或中国富豪榜?

也没有!

再看看文学文化界,有得过茅盾文学,鲁迅文学奖,甚至诺贝尔文学奖的状元吗?有写过知名小说的状元,全国文明的文化学者吗?

还是没有!

那么,那些昔日光辉无限的状元们都跑哪儿去?废了,泯然众人矣?还是去了美帝,为了美帝人民的幸福添砖加瓦?这难道还不能让人反思吗?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唯分数论,唯学校论?

而王勃王子安,他正是高瞻远瞩的看到了华夏教育的这一弊端,这一人才变蠢材,甚至废柴的制度性缺陷,才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休学闭关,才在高考选择学校的时候身体力行,不随大流,以自己看似任性的选择冲破世俗观念的囚牢,为世人树立榜样,独/立,自主,不为任何外在因素所影响。

这是什么?这是大无畏的精神啊!这是世人皆醉我独醒,敢对所有人说不的冷眼旁观啊!

在华夏,最缺乏的不就是这种敢于对一切权威说不的精神么?

最后,别忘了,王勃王子安的才华,他的天赋,他为家里开创的事业,可不是什么是名师名校教出来的!

王勃的铁粉,可没那么彬彬有礼的好说话,利用各种机会,场合,摆开车马,为他正名,鼓吹,和反对他的人论战!至于那些反驳的理由,到底是自我yy补脑,还是真的冥冥中领会了王勃思想的精髓,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

似乎是为了给这场思想的论战,文化的论战和教育的论战火上浇油,八月初,经过一个月的设计,排版,印刷,王勃用一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的首部科幻长篇大作《三体》首部曲之《地球往事》由作家出版社隆重出版面市。首次印刷,一百万册!

在这本书上,作家出版社的主编胡茂林同样征集了三位重量级评论家的书评,被加在了书本的腰封上:

“我是从来不相信天才的,子安小友改变了我的想法。看了小友最新的《三体》,这只能是天才的人才能写出的天才作品!据小友说《三体》是个三部曲,他准备写三本,我十分期待后面的两本书。”前华夏文化部部长,华夏著名作家王猛说。

“我毫不怀疑,王勃王子安这个年未及弱冠的小家伙,单枪匹马,凭一己之力,便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追看后续部分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说。

“彻夜看了子安老弟的《三体》,我开始怀疑一件事,那就是我所认识的王勃王子安,很大可能已经被初唐最伟大,才华最横溢的大诗人,大文人王勃王子安附体。我只能这么想,才能熄灭作为同是文人的我对他的嫉妒之火。”华夏著名作家余化在推荐词里面写到。

首节 上一节 797/1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大梦七年

下一篇:超级传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