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之俗人一枚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1489节

“就是,你早点去休息,勃儿。不要把你的身体搞垮了。”小嬢也附和说。

——————————————

万分感谢“大猿王枪”老弟10000起点币的厚赏!

你太客气了,兄弟,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第1629,和解

王勃睡在自己的房间,面朝上,房间内的灯已经关了,一片漆黑,但他的眼睛却睁得大大的。禸体上,他感觉自己无比的渴望休息,然而在思想上,却毫无睡意。

过往的,和王吉昌有关的记忆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的脑海中来回闪现。上辈子的王勃,是不太愿意去想跟王吉昌有关的任何事情的,因为这些记忆,大多数都不太美妙,几乎没有什么温馨的,让他为他这个继父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画面,反之,绝大多数都是对方的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干事情偷奸耍滑,拈轻怕重,对妻子,对儿子,对整个家庭,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心,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他和母亲十几二十年没有一件新衣,没有一双新鞋,从初中开始,学费就交不起,高中更甚,大学更是一分钱拿不出,在身边同学生活费普遍四五百一月的情况下,他只得两百,还经常拖延,不能按时给他打过来,以至于他母亲不得不经常回娘家去找自己的弟弟妹妹借个三五两百找他小舅给他汇过去。在王勃的印象中,自从他母亲嫁了王吉昌,他有了后爸之后,他便从原来那个生活还将就,最起码不用为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发愁的少年,变成了一个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到整个大学结束,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经济状况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倒数——的孩子。这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原本还算开朗,乐观的他变得过度敏感,过度自尊,然后过度自卑,说话,做事,包括追女,畏首畏尾,没什么自信。后来,对方的固执己见不听劝,我行我素的性格更是造成了他母亲的早逝。这直接把他的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给摧毁了,也成了他在最悲观绝望的时候选择从小区高层纵身一跳,去另外一个世界去追寻自己母亲身影的间接的帮凶。

所以,上一世的他是不太想去回忆跟王吉昌任何有关的事情的,尤其是他母亲离世后。

现在,在王吉昌离世的这一刻,有关王吉昌的记忆却变得异常的活跃,清晰,具体,且不再像以前一样面目可憎,让王勃一想起就来气,感觉他和他母亲这辈子倒了八辈子的霉。

他开始感觉,哪怕千般不好,万般不是的王吉昌,也有其“可爱”,“积极”的一面。譬如,他会经常的鼓励王勃,让王勃好好读书,用心学习,争取脱掉农皮,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当农二哥。用来鼓励他的榜样就是他的姐夫,黎君华的父亲,那位在县农行信贷部当主任的黎明德。他表姐一家人是他接触的第一家城里人,让他第一次具体可感的感受到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差别之大,生活水平之悬殊,简直就像两个世界的人。

自从去了表姐家之后,以前并不感觉读书有什么用,考第一名值什么钱的他平生第一次萌生出了要努力学习,脱掉农民,争当城里人的愿望。还有附带的一个小愿望,那就是以后争取找一个像表姐黎君华一样时髦,漂亮,不土的城里女孩儿当婆娘!

又比如,王吉昌虽然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不晓得存钱,家里一有点钱就想吃香喝辣,祭他的五脏六腑,但王吉昌经常花钱买的那些肉,烧卤,凉菜等在当时的王勃和他母亲看来颇为奢侈的东西,他总归是买回来让全家一起吃了,没有躲在一边吃独食,或者跟狐朋狗友去下馆子。

再比如,王吉昌虽然缺乏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心,但王勃跟他生活十几二十年,他也没怎么打过他,在王勃的记忆中,好像也就打过一次,其他时候,对他这个继子基本上都是采取说服教育。

当然,这个也跟王勃表面上听话懂事,从不惹是生非,还经常考班上,年级上第一名,让开家长的王吉昌经常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表扬不无关系。如果他成绩甩尾巴,经常垫底,在家长会上被班主任点名批评,或许他的结局又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但不管怎样,王吉昌没像很多没文化,暴脾气父亲那样对他进行棍棒教育,给他留有最后的尊严,他对此还是表示感谢。

最后,或许也是让王勃恨他不起的最重要的一点,王吉昌对她母亲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在物质上没给她母亲什么享受,但是在精神上,凭着他那张爱说的,歪歪道理满箩筐,会哄女人的嘴,让她母亲哪怕生活条件每况越下,也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他,并且感觉幸福。在王勃的记忆中,母亲和王吉昌在一起十几二十年,两人几乎很少脸红吵架,即使有,大概也就一两次。平时,王吉昌对她母亲,基本上相敬如宾,家中的财政大权也让他母亲管,尽管屋头的现金和存款,十几二十年来,几乎很少有超过一千块的。

……

无数的记忆,无数的脸孔,声音,在王勃的脑海中闪现,回响,载沉载浮,起起落落,出现又消失。想着两辈子跟王吉昌这个继父在一起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那些虽然清贫,但偶尔也不乏欢欣的场景,一时间,王勃思绪翻腾,愁肠百结。他只感觉埋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存在了两辈子,犹如坚冰一样的倔强,永不原谅的硬块,在慢慢的,无声无息的变软,消融。

而随着那硬块的消融,原先还清晰无比的无数糟糕、不堪回忆的印象和记忆便也慢慢的变得依稀起来。

从接到王吉昌的死讯到现在,他还从来没有流过眼泪,此时,想着过去的种种,情绪上涌,眼眶到底还是忍不住湿润起来。

“老汉儿,虽然你不是一个值得我尊重的,负责、有担当的父亲,上辈子,还让我家破人亡,但是……算了,原谅你了。你……安息吧。”黑暗中,眼睛大睁,凝望着天花板的王勃眨了眨眼,便有两滴透明的液体从眼角滑了出来。

第1630,披麻戴孝

第二天一早,王勃的大伯王永吉领着一个中年人和两个看起来像是徒弟的年轻人来到王勃家里。经王永吉的介绍,这中年人便是道士,姓邱,周围四乡八里的邻居们家里有了白事,基本上都找他。

“你好,邱道长。我老汉儿的丧事就拜托你了。我只有一个要求,尽量从快,让我老汉儿早点入土为安,可以吧?”王勃对邱道士说。

如果换其他人这么说,邱永元肯定会义正言辞的批评家属一番:

什么时候火化,什么时候下葬,都是得看日子,讲规矩的,需要他掐指一算,哪里是能想快就快的?(真实的情况是得根据他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意忙不忙,接的死人多不多,打不打挤,如果打挤,那良辰吉日就得延后,如果不打挤,那当然是得尽快下葬,以免影响后面可能的生意)。

但是,面对王勃,这整个蓝回镇,乃至整个四方市最有名的青年人,站在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走进过的,只感觉无比“豪华”,无限“大气”的客厅,邱永元对主人家“从快”的要求,完全没有任何意见。

“可以可以,完全可以!就照王……王总您的意思办。”邱永元微微弯腰,一脸媚笑,双手紧紧握着王勃递过来的一只手。

“那就拜托邱道长了。叫我勃儿吧,邱道长,都是四乡八邻的,不用这么客气。”王勃点了点头。

“好,好……好的,勃儿。”

在一楼的会客厅,王勃跟邱永元开了一个短会,商量王吉昌火花和下葬的良辰吉日。经过邱永元的“掐指一算”,巧得很,今天就是“宜丧葬”的日子,如果今天来不及,明天也行。

王勃自己倒没那么急,早一天晚一天都无所谓,但是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同学下属,各方来宾,人家却忙得很。他哪里好意思把王吉昌的葬礼拖得又臭又长,想了想,也没跟其他人商量,便自己拍了板,让邱永元联系火葬场,今天就安排火化,然后明天下葬。

确定了火化和下葬的日子,剩下的便是丧礼的细节,诸如找多少人吹唢呐呀,吹多久呀,还有各种跳大神的仪式要不要搞啊之类的。上一世,他母亲去世,本着节约,不折腾活人的原则,王勃对母亲的葬礼一律从简;现在,多几千少几千的花费王勃当然不放在眼里,他便让邱永元有什么名堂都拿出来,搞起来,一定要让他老汉儿走得风光,走得闹热。

“要得!勃儿,那个,明天……不,从今天晚上开始,我把我的徒子徒孙,师兄师弟都喊过来,好好给王……吉昌老弟吹一吹,一定搞得闹闹热热热,让吉昌老弟九泉之下不寂寞。”邱永元不停的搓着手,一张满是皱纹的脸却笑开了花,心头飞速的计算着这笔生意自己能够搞多少钱。

“那就这样吧,邱道长。你们这么早过来,肯定还没吃早饭,吃了早饭再走吧。”说着,王勃站了起来。

“没事儿,勃儿,那个,我们回家去吃好了。”邱永元也赶紧站起。

“不存在的,邱道长,也不是啥好东西,就吃点米粉、抄手,走吧。那个,大伯,你帮我招呼下邱道长……呃,还有两位小道长。”王勃冲他大伯说,看了眼跟在邱永元身后的两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徒弟。这两年轻人,自从进了他的家后就感觉不太自在。而当郑燕,田芯,曾萍,姜梅几个容貌俱佳,气质一流的大美女走进会客室,坐在他旁边,听他跟邱永元商量丧葬细节,并进行一些必要记录的时候,那两个大概从来没近距离看过曾萍,姜梅,郑燕这种级别美女的小青年,脸腾地就红了,很是紧张,甚至连双手不不知道该如何安放,期间不知道暗暗偷瞟了他身边的女人们好多次。

在王勃跟邱永元商量丧葬细节的时候,昨天晚上离开的那些亲戚们,王勃的嬢嬢舅舅,表弟表妹,大姑,大姑父也陆陆续续开车赶了过来。时间太早,好多人显然连早饭都没吃。田芯便直接给“曾嫂米粉”四方店的店长打了一个电话,让她立刻派人送五十碗米粉,水粉,抄手,面食的原材料和调料送到王勃的家中来。王勃老家的这栋金碧辉煌的豪宅,昨天之前还空无一人,厨房里除了燃气和水,其余啥都没有。昨天晚上,她也是喊米粉店的工作人员送的快餐过来,勉强解决了几十号人的伙食问题。

吃过早饭,几个嬢嬢舅舅负责找的三位厨子连同给厨子帮忙打下手的洗碗工(通常是自己老婆或者亲戚)也骑着火山轮,把做厨用的锅碗瓢盆,桌子板凳一一搬了过来,开始摆桌搭棚。王勃这个占地两亩多的乡下别墅,除了三层的建筑占了三百多平,游泳池占了另外的两百多平外,剩下七八百平,则被花园,草坪和半个篮球场给瓜分了,正好可以在上面摆桌子搭棚子。只不过,这次葬礼过后,前面庭院的那几片被他母亲用割草机修剪得漂漂亮亮,可以在上面满地打滚而不脏身的草坪,怕是得重新换一次草皮了。

上午,王勃的大舅和小舅从外面拉了一车头孝,手孝,香蜡钱纸等祭祀用品回来。于是,所有人,包括王勃,这才开始披麻戴孝。

按照这边的习俗,平辈戴手孝,晚辈戴头孝,也就是在头顶裹一圈白布,然后垂下来,垂到约莫腰际的样子。

当然,头孝这些都只针对三代以内的近亲,外人一般戴个手孝,也就是在胳膊处用别针别一圈黑纱就OK了。

王勃在他小姨的帮助下戴上了头孝,并在腰间栓上了一根麻绳。“批了麻,戴了孝”的他正想看看其他人,一抬头,顿时就看到姜梅主动拿了一条白布朝自己的一头乌发上缠。王勃一愕,但马上就明白了姜梅此举的意思:

她是把自己看成是王吉昌的儿媳妇了。现在公公死了,她这个儿媳妇给公公戴个孝算是天经地义。

王勃心头有些发慌,生怕周围的嬢嬢舅舅们看出什么猫腻。什么人戴什么孝可是有规矩的,农村人讲究这个,可不能乱戴。于是,他便想自己是不是走过去提醒一下姜梅。

首节 上一节 1489/1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大梦七年

下一篇:超级传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