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之俗人一枚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1064节

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某种程度上说,也未尝不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事。

所谓长大,成熟,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种东西。

但对于王勃来说,却未免太过庸俗,太过无趣了一点。他的年龄越长,便越感觉自己的心脏越年轻,同时也越喜欢没有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稚子般的童心。现在身边的女孩中,他都能够发现这种童心,但是随着她们年龄的渐长,对社会认识的加深,心中的童心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就很难说了。

“唉,现在想得太多也是杞人忧天。走一步算一步吧。她们对得起我,我也必不负她们,感情不够物质来凑,尽量给她们一个充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和享受;她们若是负我,那……也只能说声遗憾,好聚好散吧。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找钱了。女人越多,财富也要越多啊!貌似自己对身边女孩们的吸引力,除了所谓的才华,财富也起码占据了一部分原因,而且这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华夏社会的越来越世俗化,越来越拜金化,越来越以财富多寡论英雄,其所占自己‘魅力’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自己的财富,还是有点不够多啊!这大一的下半年,自己看来也要多多努力,把身边的几个事业好好的抓一抓,同时争取再开辟一两个新的赚钱的途径。”

王勃由此及彼,像前面看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逐渐延伸自己的思绪,渐渐的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找钱找钱,找更多的钱,多到某一天,如果有记者采访,问他人生目标的时候,他也能云淡风轻的说:

“我曾经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挣它一个亿!”

——————————————————————

下午两点,王勃回到了他阔别近一个月的双庆。

晚上,王勃召集c外的一帮同学朋友,在商业街的“君之薇”摆了两桌,吃了个“聚伙饭”。他是最后一天,完全踩着c外开学的日子过来的,其他的学生,大多提前一两天来了,所以人都到得很齐。

席间,大家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畅聊着彼此在春节期间的感受和见闻。吃好喝好,估计红包也不少的众人在王勃眼中,人人满脸红光,油光水色的样子,连家庭条件不太好的陈香和伍雪二女,小脸似乎比起放假前都要圆润一些了。

第1157,博客中国

新的一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个星期,上了两次课后,王勃就感觉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于是从第三天开始,他便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开始闭门写书,争取在这学期结束前,将《三体》的第二部,《黑暗森林》高质量的弄出来。

第一个星期的周末,王勃在沙区的两岸咖啡跟重邮的两个研究生在读的,唐建嘴里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高手见了一面。两人相貌普通,一个高,一个矮,都戴着厚厚的眼镜且不善言谈,一副标准理工男的模样。经唐建介绍,高的那个叫陈志平,重邮计算机系研三的研究生,今年就毕业了,准备考清大的博士。矮的叫李虎,比陈志平小一级,研二,但志向比陈志平还大,准备留学美帝。这两人算是他们系上的牛人了,技术没得说。原本两人是不太睬他这个啥都不懂的大一新人的,直到听说他和目前文坛炙手可热的明星作家,年轻富豪王勃王子安是同一个学校的死党,王勃准备投资个网站,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时,各自都有着项目要做的两人才答应下次山(重邮在双庆的南山上),去见见那个闻名全国的大才子。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于“头脑简单”,眼中只有技术的技术人才,王勃也就不想去说那么多弯弯绕绕弯弯,虚头巴脑的东西。他直接告诉陈志平和李虎,他准备投资一百万,搞一个博客网。然后马上解释了博客网的大致内容和形态。在这个“博客网”都还没问世的年代,全中国估计也只有他这个以前经常玩“新狼博客”的人知道博客到底是啥东东了。

王勃告诉两人,他们之间的合作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我以五万块钱的价格聘请你们帮我开发网站以及负责后续的升级补漏,时间期限为两年。两年之后,大家好聚好散。当然,你们开发的博客网也跟你们再无关系了。

“第二种,就是大家成为合作伙伴,我以资本和点子入股,占八成,你们以及你们的团队以技术入股,占两成。如果后面需要新的投资,或者引进了新的风投,大家的股份再根据资本的投入进行相关的调整。当然,如果各位有钱,想投入进来,增加持股比例,我也欢迎。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如同当初针对起点的三个创始人,王勃也向陈志平和李虎抛出了两种方案。这也算是他对两人的试探,想看看这两人到底是想赚一笔快钱走人还是对未来,对自己的人生有长远的规划。王勃当然希望是后者,大家成为合作伙伴,各自分工,他负责出钱,出名,借助他自身的优势给网站拉人,拉名气;后者负责网站的运营,升级扩容,查缺补漏之类的。

人无恒产则无恒心,这在互联网世界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果一个人在公司有股份,成为可以话事的股东,那么他对公司的感情跟那些拿干工资的普通员工相比,不论是积极性还是责任心,都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而如果只是一个打工仔,大多数人的心理,怕就是得过且多,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行了——这还算有良心的,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头则是混日子,混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王勃现在事业众多,以后还将开发新的事业,注定了他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只能依靠别人集众人之才去给他打拼,那么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他出钱,出点子,别人出人,出技术,大家成为合作伙伴,一起赚钱。

跟两人会面之前,唐建详细的跟王勃汇报过两人的情况。这两人的技术没什么二话,在他们系上都是有口皆碑的。人品,这个不好说,需要长久的了解,但是据他粗略的打听,周围的人都觉得他们为人还不错,没有什么坏的风评。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傲气,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恃才傲物,有才能人的大多傲气。没才能的庸人想傲也傲不起来。

不过有一点,唐建告诉王勃,两人目前在系上都挺受他们导师器重的,也参与了学校的一些研究项目,能不能让两人腾出手来,“一心二用”,这个他无能为力,只有看他了。

王勃一听唐建在电话中这么说,立刻笑了。

华夏社会的研究生,博士生是一种什么状况,他可是知之甚深,那完全就是教授的廉价打工仔。简单的举个例子,一个一亿的项目,首先学校的头头脑脑会刮一层,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然后分到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导师手里,也就只剩两三千万,一两千万,最少的甚至只有几百万。项目拿到了,导师开始召集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买设备,买材料之类的,而研究的主力军是谁呢?不是导师,也不是牛//逼哄哄的教授,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弟子,还在读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和教授只是挂名,负责催进度,在项目研究的本身上很少,或者完全不帮助学生。他们只拿钱,只负责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是跟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报销。而作为研究主力的研究生,博士生,只会象征性的给点几百元的小钱,甚至小钱也不给,请你吃一两顿饭了事。学校领导,下面的导师,教授为啥这么狠,这么苛刻?因为领导,导师和教授的孩子,老婆要出国啊,要去国外买奢侈品啊,他们的孩子要买车买房啊,他们自己也要经常奢侈,甚至包ernai,找qingren什么的啊!钱都用去研究,用去给学生发工资,他们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怎么办?

华夏高校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项目,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运作模式。领导,导师和教授打着学校的名义和大旗负责竞标拉项目,研究生,博士生就是他们廉价的劳动力,打工仔,美其名曰,让你实习,给你锻炼的机会。一些不了解事情本质,看不透的导师,教授嘴脸的学生还沾沾自喜,以为导师,教授喜欢自己,重视自己,这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典型。

有时候,工程项目的补助不会直接发给导师,而是发给参与研究的学生,但是导师会让学生取出来转交给自己,因为有些学校有“反腐”的规定。有点良心的教授会给学生留点儿,他吃肉,学生喝汤;没良心的,一毛不拔,或者最多请你吃顿饭,跟你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小伙子,眼光要放长远。这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终有一天还是你们的。”

我勒个去哟!

试问,在这样一种层层扒皮,吃人不吐骨头的风气和制度下,高校科研想出什么真正的研究成果?

做梦去吧!

所以,在华夏,真正能创新,能搞出新东西的通常都不是什么高校,而是企业!企业的一百万,因为是自己的钱,会死死盯着,实打实的大部分用在项目上面。

而高校,周扒皮那是一个多,扒了一层又一层,拿钱的不干事,干事的不拿钱,这样还能弄出成果,那才叫有鬼!即使有,那也少之又少,不是重复发达国家已有的东西,就是你哄我我哄你的走过场,弄虚作假。比如,曾经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的上海交大的“汉芯”项目,项目负责人直接喊自己在美帝的同学从美帝购买了一批高通的芯片回来打磨,磨去高通的标志,打上“汉芯”的标志,这就成了具有华夏自主知识产权,赶英超美,可以用来给国民打鸡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的强心针和兴奋剂了。

又比如,河省某名不见经传的三流高校的某青年教授搞出了北、清,乃至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生物实验室都搞不出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且成功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生物界震惊,全球学术界震惊,华夏科学院,华夏工程院院士发来贺电,于是乎,学校领导立刻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拨款的拨款,升官的升官,发奖的发奖,什么“河省最美教师”,什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什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but,最后的结果是,全国,乃至全球无数最顶尖的生物实验室,浪费材料,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无数,却没有一家能够能重复他那所谓的“划时代”,“超高效率”的基因编辑术。

滑稽!

滑天下之大稽!

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但最滑稽的是这位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戏弄了全球同行的家伙却没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处分,依然稳如泰山的当着自己的教授,和周围的无数同僚,领导一起甘之如饴的享受着弄虚作假带来的丰硕成果。

与之对比的是,隔壁“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小保方晴子在两年前也在《自然》杂志上搞过一次大新闻,宣称发现了类似干细胞的多能细胞(也叫“万能细胞”,stap细胞),全球无数同行兴致勃勃的去重复小保方晴子在论文中的实验,最后没一人成功。这一“惊天丑闻”让小保方晴子主动引咎辞职,其在早稻田大学的博士学位亦被取消,理研所要求小保方晴子支付巨额研究费及返还读博期间的奖学金。小保方晴子的导师,笹井芳树羞愧难当,最后自杀身亡。

王勃上辈子没读过研,也没读过博,但他有不少读过研和读过博的同学,所以对这里面的道道和名堂知之甚详。他的那些同学,昔日被自己的导师像狗一样的剥削和压榨,然后等他们当了教授,有了跑项目的资本,然后又开始压榨自己的学生了。

如此不停的循环,无穷匮也。

华夏的高校和华夏的官场一样,本质上都一个鸟样。

陈志平和李虎没想到王勃一出手就是一百万,而且给了他们如此丰厚的报酬,五万元!他们四年大学加两三年的研究生,都没花过这么多钱。而且,如果不要钱的话,还可以拥有公司20%,价值20万的股份!

首节 上一节 1064/1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大梦七年

下一篇:超级传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