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带着仓库到大明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204节

站队是一门学问,站对了地方,一头猪也能飞升成神。

可要是站错了地方,比如说以前经常和人一起挤兑朱高炽的,在朱高炽登基之后,就慢慢的倒霉了。

勋戚们大抵慢慢的变得骄奢淫逸,而且自家没本事,还一心想出头,这就是蠢了。

除去少数得用的武勋之外,大部分勋戚都被皇帝看做了吵架时的帮手。

吵架也分层次的,市井骂街自然大多只是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而朝中吵架站队,却涉及到国运。

所以这些吵架高手们自然觉得自家牛笔,暗地里又通过联姻等手段互相连成了一片蜘蛛网,谁敢来挑衅,就网过去,然后慢慢吸干它。

过完年,方醒带着土豆在城外等到了张辅一行。

“大哥保重!”

方醒知道张辅此行还肩负着阻拦追兵的任务。

黑刺的人去解救俘虏,若是成功,哈烈人羞怒之下肯定是要追击的,弄不好还会边墙震动。

所以检阅边墙诸军只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枕戈待旦。

张辅说道:“那边路太远,除非是想一战决胜负,否则哈烈人必然不敢长途奔袭,所以只是有备无患罢了。”

他既然清醒,方醒也就放心了。

马队远去,溅起些微尘土。

方醒回身,见有几个锦袍年轻人骑马出城,竟然穿的单薄。

那几人被冷的面色发青,却还不忘摆出风流名士的派头来,然后一路打马而去,风中的背影看着有些发颤。

春天的气息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庞大的帝国自然也是如此。

开朝第一件事,皇帝就令各地官府要盯着下面,做好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别一心只想当甩手掌柜。

“……若是有那起看到百姓耕种繁忙还要出游踏青,顺便饮酒作乐的官员,就地免了!”

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皇帝看样子依旧是延续了去年的作风,没打算给官吏们留面子。

“读书是本分,可做了官,那就要管事,什么事都不会,都不懂,那朕要你来作甚?百姓辛辛苦苦交了税,养你作甚?那还不如养条狗,至少还能看家护院!”

皇帝越发的刻薄了啊!

不过杨荣却深以为然,出班说道:“陛下,往年春耕时,有些官员五谷不分,就借着劝耕的名头出去游玩,那些百姓见了都背后嘲笑,还编了不少话,实在是没有体统。”

朱瞻基忍住了更刻薄的话,说道:“不懂就要学,去田间地头和那些老农学,别怕脏了自己的衣裳,脏了自己的玉趾。”

咳咳!

杨士奇干咳了两声,觉得皇帝对当今的官员意见太大,终究不是好事。

方醒也在,他出班说道:“陛下,都察院和东厂锦衣卫都可以去暗访,还有一个,按察使应当有这方面的功用,可最近一些年,大明的按察使好像就成了摆设,没啥作用了。”

按察司大抵相当于一个地方的公检法,可近些年各地的按察使却落了下风,竟有些变成布政使下属的感觉。

朱瞻基点点头,深以为然的道:“下旨申饬,各地按察司和光同尘,朕深厌之。”

皇帝都不开个头,不说鼓励一番,竟然直接就用了深厌之这话,可见是真的厌恶了那些和光同尘的按察使。

杨荣苦笑着拟好旨意,朝上无人反对,就算是成了,等着散朝后按照程序发下去。

朱瞻基目光转过来,说道:“泰西人被敲打了回去,哈烈人和肉迷人联手自保,大明今日煌煌,武人功不可没!”

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皇帝居然骂了文官,夸赞了武人。

这个很难得啊!

武勋们与有荣焉,朱瞻基含笑道:“除去海上之外,大明许久都未曾征战,诸卿尚能饭否?”

这话问的是武勋。

顿时群情激昂。

不,是激动了。

徐景昌第一个站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和皇帝有默契,激动的差点落泪了。

“陛下,臣几次大战都没捞着,每日在家中操练不辍,只是没有报国的机会啊!”

随即武勋们都开始出班表态,看他们的模样,分明就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只说皇帝没给自家机会,不然定能扬威异域。

朱瞻基听了频频点头,很是受用的模样。

等武勋们消停些后,朱瞻基说道:“过年休息了一阵,诸卿不会懒了筋骨吧?”

又是一阵自夸后,朱瞻基赞许的道:“果真是国朝的栋梁。”

这话让人脸红,但方醒瞅了一眼,连徐景昌都一脸镇定的站着,仿佛自己真是大明的栋梁。

朱瞻基说道:“许久未曾征战,朕想看看诸卿的……子弟可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在后日吧,各家的子弟在武学聚聚,朕也会去看看,人嘛………四品以上武将的子弟都去,亲戚们也去,好歹让朕看看他们的成色,好量才取用。”

兴奋宛如潮水般的退了回去,朝堂就像是退潮后的沙滩,一群寄居蟹从寄居的贝壳里伸出脚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第2415章 倔强的土豆

要亮剑了!

朝会才散,武勋们就急不可耐的往外跑。

而所谓的亮剑,大概也是方醒在快散朝时的玩笑,说是各家的子弟都来亮个剑,看看是骡子还是马。

而徐景昌这货不急也就罢了,竟然等散朝了之后问方醒是剑还是贱。

那话至今还在武勋们的耳边萦绕着。

“兴和伯,剑非剑,还是贱?”

这厮真的是讨打,若非是挂念着要赶紧回家安排家中的小子们做准备,今日徐景昌绝对会被围攻。

皇帝前面夸赞大家,后面再来这个,分明就是先扬后抑。

有文官看到武勋们脚下甚急,就故意大声说道:“这可是陛下的恩典啊!只要陛下校阅时露一手,以后不说旁的,前程肯定是有了吧。”

这话说的很是有道理,几个武勋都减慢了脚步,然后面露微笑,仿佛家中的小子武艺无双,兵法能气死孙子。

金幼孜见武勋们大多焦急,只有方醒慢条斯理的和徐景昌走在后面,就故意问道:“兴和伯可是胸有成竹吗?”

土豆和平安都是书院的学生,却不是从小就开始练武和学习兵法的武勋子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次方家肯定是要出丑了。

方醒没回头说道:“胜败又如何,我家的孩子不是纨绔。”

这话很含糊,金幼孜还想取笑时,杨荣却点了一句:“当年文皇帝可没说兴和伯是武勋。”

卧槽!

大家这才想起了这一茬,顿时觉得方醒果真是气运无敌。

文皇帝是要把方醒留给子孙用的,而仁皇帝在位时间很短,所以来不及调整这些,可当今陛下呢?

当今陛下分明就是和他穿一条裤子的!

这些念头在群臣的脑海中闪过,黄淮说道:“他家可以不用参与。”

这是一个漩涡,一个校阅就能让勋戚们原形毕露,大部分都会成为皇帝眼中的渣滓,而得了头彩的也会被孤立。

皇帝这是不准备再利用勋戚来和文官争斗了吗?

杨荣眉间多了阴郁,杨士奇见了就过来问道:“可是担心朝政失控吗?”

杨荣机变无双,闻言他眯眼看着远去的方醒说道:“咱们若是占了上风会得到什么?”

杨士奇说道:“尽可施展所学。”

“你还是那一套啊!”

杨荣叹息道:“前宋就是文官主政,跛脚了!”

杨士奇不同意这个看法,说道:“前宋那是亡于党争,和文官主政有何关系?”

这是为政之道的差异,若是放大就是政争,甚至各自结党。

杨荣的神色沉凝,眸色闪动着,正好杨溥过来,三人笑着说了几句,杨荣却接了开始的话说道:“文官主政是好,可没了武人牵制,本官怕党争就少不了啊!”

对此杨溥大不以为然,不过他却不肯和杨荣辩驳,只是笑着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把这事给转了过去。

……

方醒回到家中,就问了土豆的去向。

而土豆此刻就在冯家。

事情过了都有十天了,可陈家一直都没动静,听说连陈钟都在府中少了歌舞,只是酒却喝了不少。

这竟然像是郁郁不乐的意思。

冯家提心吊胆了许久,年也没过好。

土豆是借通报消息的事来到了冯家。

“泰宁侯府最近很老实,他们家出去采买的管事都不敢耀武扬威了,而且说是放了十多个年纪大的丫鬟出来配了小厮,以前可不会。”

冯有为也知道些泰宁侯府的事,所以闻言就诧异的道:“难道那侯府竟然变慈善了?”

首节 上一节 2204/2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末争霸之重生项羽

下一篇:重生之大梦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