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带着仓库到大明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174节

取消了夜禁,首先就得增加夜间看守巡查的军队,这倒是问题不大,可一旦出了问题,那谁来背锅?

谨守祖制在方醒看来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在于懒政,不想担责任。

马车进了城,里面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黄先生过年好啊!”

方醒一本正经的给朱瞻基拱手问好。

他身后是土豆和平安,两个孩子路上被叮嘱过,都拱手向‘黄先生’问好。

朱瞻基的身后站着一个女人,那女人牵着个男孩,身边站着个女孩,却是胡善祥母子三人。

这大抵是胡善祥难得的轻松时光吧,方醒拱拱手,然后回身对张淑慧说道:“我们走前面,你们在后面注意看着孩子,有事招呼。”

张淑慧点点头,带着无忧和小白,还有莫愁和欢欢去了胡善祥那边。

“端端!”

“无忧!”

两个小女娃终究是忍不住欢喜,一见面就握着手,低声的欢呼起来。

方醒和朱瞻基走在前方,身后是两个儿子。

朱瞻基看了一眼土豆和平安,问道:“早上朕刚决定今年的粮税减征一成,你们二人以为如何?”

土豆看了方醒一眼,他想知道这是来自于皇帝的问话,还是来自于长辈的考教。

方醒和朱瞻基相对一笑,然后莞尔道:“问话就回答,哪有那么多讲究。”

四人缓缓而行,身后的女眷和孩子在宫中侍卫和家丁们的保护下在看着左右两边的商铺,两个女娃突然欢呼一声,然后就央求着去看看那家卖面具的商铺。

一行人都跟着进去,只留下方醒和朱瞻基,还有两个孩子在外面。

土豆低声道:“小子以为降低粮税只可一时,不可长久。”

“哦!说来听听。”

土豆和平安也算是朱瞻基看着长大的,所以多了些亲切,态度自然不一样。

土豆说道:“大明如今占地极广,家父说过南海那些地方也是一年三熟的气候,所以粮食未来不会成为大明的问题,那么小子就顺着想了大明的问题在哪……”

他又看了方醒一眼,朱瞻基不禁笑道:“你以前胆子挺大的,现在怎么变小了?”

土豆赧然道:“小子觉得大明未来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让百姓更有钱,有了钱百姓就敢花销,那些商人就能赚钱,然后商人又去采买,那些工坊就会招募更多的工匠,那些工匠得了钱钞之后,又能去采买米粮肉食。只要日子越来越好,以前那些有钱人才能买的东西,以后百姓多半也能卖,那样大明就不得了了。”

这是循环论,越循环越富裕。一旦中间被堵塞了,经济自然也会跟着肠梗堵。

朱瞻基微笑着看向平安。

平安刚才在边上一直在发呆,这时才慢腾腾的说道:“小子觉得大明还是要先把外面的对手都打趴下了,然后再慢慢的收拾国内的事。”

两个读书人刚才一直在边上听着,也没人驱赶他们。此刻听到这里时就再也忍不住了,其中一人说道:“此言差矣,在下以为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内患,内患不除,再多的钱钞也只是过眼烟云。”

另一个读书人也皱眉道:“当今大明虽说百姓的日子不错,可教化却不能拉下,否则世风日下,这繁盛能持续多久?”

土豆一听就不安逸了,说道:“内患是有,而且不少,可终究不能因噎废食吧?当今陛下不是在一一去清理那些内患吗?”

那读书人冷笑道:“急切了!急匆匆的对士绅动手,却忘了要先把根基打牢。”

土豆不理他,平安对另一个读书人说道:“陛下一直在拨钱给社学呢!可据说现在的社学到死不活的,地方官也不管,只是挂着个名头。反而私塾现在多了不少。”

两个读书人都是十七八岁的模样,大抵平时也经常指点江山,类似于后世口炮键盘侠之列。

“社学能有什么用?要大兴县学、府学才是,包括国子监,多招些学生。等这些学生下去之后,一人带十人百人,这天下终究有大同的一日!”

扯淡!

方醒本来心情不错,觉得这两个口炮至少还有些谱,等听到这里时,兴趣全都消散了。

朱瞻基却还在兴趣盎然的听着。

平安本来话不多,可里面传来了无忧和端端欢喜的声音,就不耐烦的道:“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既然说教化,那就得从百姓那里去寻摸,什么县学、府学,多弄些实在的社学,让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书,那才是教化。”

土豆也没心思陪他们扯淡了,说道:“教化教化,肯定是教化天下,而不是一群人,那算是什么教化?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这话好像是陛下说的吧,这才是教化。”

那两个读书人都只是冷笑,其中一个说道:“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难道他们还能担得起读书的耗费?”

土豆叹息道:“陛下才将减免了大明今年一成的粮税。”

呃!

这是最新的消息,此刻才将散播出来,所以这两人还不知道。

“这个……不会吧!”

一个读书人觉得这决定有些不可思议,他狐疑的道:“你是哪家的?胡言乱语,妖言惑众,若是虚假,到时候那些农户闹腾起来,你家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见土豆被人威胁,平安的面色一下就冷了,说道:“都传开了,你等还在这坐井观天呢!”

“小小年纪就知道骗人,大人也不知道管一管吗?”

免除天下一成的粮税,这虽然不是开天辟地,可对于大明这等人口和开销的大国来说,那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皇帝居然会主动少收钱?

这个不现实吧。

“陛下万岁!”

这时前方有人在叫喊着,声音中能听出欢喜。

两个读书人愕然看着土豆和平安说道:“这也太巧了吧?”

“陛下万岁!”

这时呼喊声越发的大了,能听出是许多百姓在一起高喊。

两个读书人放眼看去,就看到前方全是手臂。

手臂在挥舞着,能看到一张张笑脸。

“陛下万岁!”

第2383章 万众欢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过年期间整个大明都在休息,唯一不休息的大抵就是商家。

“母……娘,我要这个。”

面具被摆在柜台上,掌柜大抵知道来的是贵人,所以也殷勤的介绍着。

他不敢看那几个女人,只是冲着两个女娃使劲推销,不注意却被欢欢拿了一个面具。

“娘!看!”

欢欢把面具罩在脸上叫嚷着,身体摇摇晃晃的。莫愁过去扶着他,正准备说话时,却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

无忧最先听到,她皱眉,歪着脑袋听着外面的动静。

端端牵着玉米,皱眉道:“娘,好像是喊呢!”

胡善祥听到了,张淑慧她们也听到了。

张淑慧急匆匆的给了钱,然后大家出去。

时近中午,温度略微升高了些,人也更多了。

每逢过年的时候,北平城中最多的大概就是吃。

各种食物的摊子,那些店铺更是在卖力的吆喝着,里面的蒸汽渺渺散出来,带着香味,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进去看看。

无数声音聚做喧哗,却让人不觉烦躁。

喜庆的喧哗在这一刻被另一个声音取代了。

“陛下万岁!”

巨大的声浪从前方席卷过来。

胡善祥看到一个大汉揪住一个男子在问话,那男子一脸激动的说了些什么,大汉也跟着振臂高呼着。

“陛下万岁!”

玉米也看到了。他看到一个小女孩被父亲抱着。

小女孩在惶然,因为她的父亲在挥臂高呼。

声浪让小女孩不安,她抱着父亲的脖颈低声说着什么,可她的父亲却在狂喜之中,加之周围的声音大,就没听到。

无数声音在汇聚着。

“陛下万岁!”

一成的粮税,对于农户来说就是多了许多收入。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钱粮就是多余的,意外之喜,而且数量之多,能让一家人聚在一起,憧憬的想着该拿这笔多余的钱粮来干些什么。

玉米不懂这些情绪,但是依旧被感染着。

他走到胡善祥的身边,拉着她的手,仰头说道:“母后,玩!”

首节 上一节 2174/2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末争霸之重生项羽

下一篇:重生之大梦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