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带着仓库到大明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1033节

“大哥,午饭在家里吃吧?”

有了土豆,家中有了爵位,张淑慧对张辅的态度越发的随意了。

张辅看着土豆和平安眼热,随口道:“好,天气冷了,弄个火锅就行。”

而小刀此时也正好在杜家。

杜海林今天特地没出摊,一家子都在等着小刀和春妹回门。

小刀奉上礼物,都是些实用的,特别是一套精装的科学丛书,让杜尚有些眼热,却慑于杜海林在,不敢去要。

春妹俏脸带红,看着气色极好,冯氏就带着她去了卧室说话。

“姑爷待你可好?兴和伯一家对你如何?”

冯氏拉着女儿的手,一肚子的话想问,最后就蹦出了这两句。

春妹羞赧的垂首道:“好,兴和伯一家也随和,夫人经常叫我进去,聊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管家的那一套。”

冯氏的眼中精光一闪,问道:“家中的钱谁在管?”

女人不管钱,那就是佣人和生孩子的机器!

春妹说道:“娘,第二天小刀就把钥匙给我了,好些箱子,都是他征战所得,我回去还得一一整理记录呢。”

“那就好,娘也放心了。”

老丈母也不能问女婿家有多少家底,那太市侩了。

“兴和伯可和气?”

“和气,笑眯眯的,哦娘,伯爷说了,明日请咱们家去方家吃顿便饭,还说是亲戚间的走动,若是送礼就不必去了。”

“哟!这个……这个还得和你爹说说,这可是兴和伯相请啊!”

冯氏一听就急了,把春妹甩在卧室,就去找到了杜海林。

……

张辅又开始闭门读书了,也不知道读的是个什么书。

“大哥还是想改换门庭,只是家中没继承人,你二哥和三哥都有些心动了,估摸着就想过继一个儿子过去。”

方醒脱掉衣服上了床,搂着张淑慧说了张辅的情况。

张淑慧幽幽的道:“大哥是英国公,战功赫赫,若是再有个厉害的儿子,这个英国公的爵位怕是就保不住了。”

“别想太多,大明的规矩是战时聚拢各地卫所出战,归来时卫所归建,将领回自己的地方,不给他们专权的机会,所以你这个是有些胡思乱想了。”

第二天起床,张淑慧抓着小白去准备迎接春妹一家的事,方醒自己却去了工坊。

朱贵已经带着工匠们在等着了,看到方醒过来,就带着他去了边上的现场。

就在军营的一侧,地上已经铺着大约有一公里左右的铁轨,方醒见状喜道:“可是成了?”

朱芳难得得意的道:“老爷,您且等着看。”

回头朱芳就叫人赶来了一辆马车。

方醒蹲在铁轨边上,伸手摸摸枕木,再踩踩下面的碎石,不禁仰头看看天空。

这是第一步,以后还会有许多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坚定而永不停息。

……

回到家中的方醒显得很是轻松,等杜海林一家到后,在酒桌上也是言笑晏晏,显得很是亲切。

以至于杜海林回到家中,在老妻和儿子对方家美食的啧啧称奇中,赞叹着方醒的随和,果然是大明勋戚的表率。

而朱棣正在为武学之事而头痛,方醒的奏章算是给了他一个出气筒。

“那竖子若是大言不惭,朕定要让他闭门一年!”

随即朱棣就叫来了一群文武官员,大家浩浩荡荡的就往聚宝山卫而去。

第1187章 物理的胜利

兄弟们,月票榜排名一路下滑啊!爵士觉得还是能抢救一下的,求票!

……

朱棣一行到了聚宝山卫,方醒和朱瞻基已经在等着了。

朱棣下马,看着里面列阵相迎的将士,问道:“瞻基今日没有功课吗?”

这个问话让那些文官们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朱棣还坚持着儒学为先,那么什么科学都只是个笑话罢了。

“皇爷爷,今日孙儿停了半日功课。”

朱瞻基过去陪着朱棣一起走进军营,说道:“皇爷爷,朱贵那里可有孙儿的份子,若是以后有人要用这里发明的东西,那得给钱,否则孙儿这些年投进去的东西可都没了。”

朱棣皱眉道:“于国于民有利的东西收什么钱?”

后面的金幼孜和吕震两人相对一视,不禁都忍不住笑容满面。

堂堂大明皇太孙殿下,居然和个商贩似的计较钱财,当真是……前无古人啊!

朱瞻基却笑道:“皇爷爷,若是投入都没有回报,那以后谁还会这般不计成本的去研究新东西?大家等着别人弄出来,直接模仿或是去要不就行了?”

朱棣说道:“你倒是有理了,前年说是没钱,跟朕借了不少,工部那边也有吧?”

朱瞻基赧然道:“皇爷爷,工部就是拿了不少矿石,孙儿今年年初就已经还清楚了,只剩下您那边的还欠着。”

孙子欠爷爷的钱,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个趣事,所以他眉间柔和,一路去了朱芳那边。

朱芳今天换了一身新衣,看到朱棣慌的赶紧带着工匠们行礼。

“无需繁琐,赶紧给朕看看那个车。”

朱芳激动的不行,一步三回头的带着朱棣到了铁轨边上,指着说道:“陛下您看,这就是铁轨,马拉着车在上面跑,轻省了许多,能多拉不少货。”

朱棣蹲下来,用拳头敲敲铁轨,又摸摸枕木,问道:“若是漕运码头有这个东西,不少人就多余了吧?”

起身后,朱棣看到铁轨的尽头堆着一堆铁块,还有一个架起的滑轮组,就点点头道:“这是码头的模样吧。”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您还是先看看吧。”

“好!”

朱棣起身,方醒就让朱芳把马车赶过来。

马车很大,而且居然是四个轮子,由四匹马拉着。

这个违制了吧?

念头一闪而过,吕震随即苦笑。

这个是货车,不是拉人的。

“陛下,这几匹只是普通的挽马,只是因为车要装货物,就打造的坚实些。”

朱棣亲自过去检查,那些官员们也跟着凑热闹,一时间铁轨和马车边上全是人。

对于马匹朱棣再熟悉不过了,一眼就能区分出来,他主要是检查了一下车厢。

“嗯,开始吧。”

马车沿着特地留下的小斜坡上了铁轨,朱芳吆喝一声,那些工匠们用滑轮组轻松的把铁块吊起来,然后放到车厢里。

“皇爷爷,一个铁块八十斤。”

朱瞻基自豪的看着滑轮组轻松的把铁块吊起来。

一块、两块、三块……

杨荣已经麻木了,金忠在边上大声的问道:“那个兴和伯,多少块了?”

方醒没数,胡乱说道:“不知道,最后要装满,大概是一百块吧。”

我去!八千斤啊!

朱棣对码头的印象比较深刻,当年他领军开始靖难时,就是从天/津卫出发。

天津卫当时叫做直沽,南边的货物都是水路运送到这里,输送到北方。

想起大军出发时,码头上蚂蚁群般密布的民夫在运送货物辎重,朱棣不禁目露怀念之色。

如果当时有这般手段,能省掉多少民夫啊!

打仗就是烧钱,同时也是在烧人。

不论古今,军队的辎重都是靠着人力、畜力,一步步的运送到位。

那么这个马拉轨道车如何呢?

当马车装满了之后,一个男子过来坐在马车的前面,马鞭一甩,四匹挽马一起动作。

“动了动了!”

八千斤对于文官们大抵只是一个数字,可在见识到那些铁块的数量后,都在怀疑这四匹马能否拉得动。

四匹马一边两匹,开始有些艰难,可马车动了之后,那动作就变得轻松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033/2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末争霸之重生项羽

下一篇:重生之大梦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