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第920节

而就在赵敏想着对付李天的时候,此时的李天可谓正杀的痛快。

一路朝着大都而来,李天见着一路上元兵肆无忌惮的大肆女干淫掳掠之后,心中更是怒火熊熊。

为此,李天一怒之下,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只是,在经过一座蒙古人统治的城镇后,直接杀了那些正在放火杀人的元兵,而后一人冲进了城镇附近的兵营。

一连杀到天色快放亮,眼见整座军营化作修罗血海,残余的元兵才争相逃开,远远的想要躲开李天这个修罗恶魔,只是以李天的速度,是他们可以逃得了的吗?

最后,军营无一人生还,被李天杀个精光,就连那些骏马,李天在杀红眼的情况下,也没有放过。

当然,杀光了军营的元兵后,李天没有停手,而是直接单枪匹马攻陷了附近的城镇,杀光了城镇里面的蒙古人。

站在由血水铺路的官衙门前,李天神色冰冷,也不看躲在附近居民房间里的那些胆战心惊的汉人,双眼远眺大都方向道:“等杀到大都,救回六大派人,再回到武当山召开武林大会!正式起兵,结束这个汉人猪狗不如的世界。”

因此李天一路往大都行去,不止是州城、县城,就连路过的村落也会进去杀上一遭,然后不管那些蒙古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直接杀了了事,因为这时期的蒙古人绝对没有一个是好人,也不会杀错一个人。

他倒要看看,蒙古人可以凭借手中弓箭和弯刀灭绝汉人的血性,自己能不能将蒙元的血性也给杀绝!杀灭!让他们听到自己名字就害怕。

所以,在李天没有到大都的时候,杀名就已经开始慢慢的传遍天下,响彻整个北方,那些被蒙古人压迫的汉族百姓将他当做天神下凡,拯救世人的神明,一时之间李天成为了万象生佛之人,百姓更是把他的名字供了起来。

随着李天的威名传播,各处的义军也好似吃了大补丸一样,攻城拔寨起来利索了不少,很多以前他们畏惧的要死的官兵,居然被他们一个冲锋就败溃。

到处的烽烟,让整个元朝都失去了控制,好像全天下都有人在造蒙古人的反。

但是由于时代的问题,道路不通,消息很难传到大都,加上一路上蒙古人差不多背李天杀绝了,也没有人为大都里的人传递消息,现在大都里面的蒙古人还是在过着悠哉的日子,因为他们还没有收到李天攻城拔寨的任何消息,他们还做着如何欺负汉人的美梦。

随着李天杀戮后的第四天,大都的城门口,李天正骑着马走朝着城内走去,而守城门的那些士兵中一人在见到他后,脸色一变,然后朝着另外一名士兵嘀咕了几句,立马快速的离开了城门口。

对于那名士兵的行为,李天一早就看在眼内,恐怕这名士兵是赵敏派来的人,只是他毫不在意,就算赵敏知道自己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她能吃了自己,还是能派遣大军围剿自己?

反正自己来大都不止是要救人,而是想要大闹一场,让蒙古人知道汉人可不是什么第四等人,也不是被他们屠宰的羊羔,反正自己一路上可还没有杀够,在赶来的大都的路上,每逢一个城市,李天都是把里面的蒙古官员和士兵都杀光,要不然李天也不可能会在赵敏之后才赶到大都,以李天的轻功,想要提前比赵敏来到大都那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大都作为元朝的都城,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繁华,人来人往都是一些蒙古人,真正的汉人反而不多,这也可见蒙古人对汉人的政见如何了。

走在大都的长街上,这个发现让李天眉头皱的老高,心中也杀意大盛,一个这么大的国家都城里,以刚才走过来所见,恐怕汉人在这里面连十分之一的占有率都没有。

“该死的,看来还是没有杀够。”李天眼中杀气毕露道。未完待续。

...

第九百八十五章宁与外人,不予家奴

现今这朝代汉人和蒙古人的比率可是非常大,汉人有九成九的人口优势,而蒙古人口也不过是一小撮人,可是在大都里面居然生活的汉人连蒙古人十分之一都不到,想想这种现象就能知道汉人当下过的如何,有多少汉人被蒙古人屠杀掉,不然一个大都里面的两族比率不会相差怎WwW..lā

压制住心中想要杀人的冲动,让自己变得平心静气点。

走在大都的长街上,见过无数蒙古人嚣张的样子,李天心中都想要捏爆那些人的脑袋。

在李天看来,大都里的每一个蒙古人都是该死之辈,根据在大都里的一路见闻,大都里的蒙古人绝对没有一个是好人,至于里面的汉人,李天也不会怜悯他们,这也是李天能忍下杀人的冲动原因,因为能在这里生活的汉人,也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是好人早就被蒙古人赶走或者杀害了。

从一座王朝的都城就可以反应出这个王朝到底低藴如何,蒙古人要是论到侵略杀戮那还是很拿手,可要论到治理,就连李天很讨厌的清王朝也不如,别人清王朝最起码会做做样子,他们也不会明着杀戮,当然,辫子国最开始的时候也杀戮过很多汉人,但自从成立辫子国后,他们知道用杀戮绝对不是统治一个国家的好办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个甜枣然后在敲打一棒,不然辫子国也不会以一个少数名族统治华夏将近三百年。

一手屠刀,一手甜枣,辫子国可谓是深明此道,而那时候有血性的汉人,差不多已经被杀光,留下的只有活在辫子国给的甜枣当中。

满清在统治华夏的二百多年里,也是知道汉人是隐患,从没有给过汉人大臣太大的权力,就算是在信任的大臣,辫子国绝对不会把军权交给他们。

慈禧有一句话反映出了当时满人对汉人的真正想法:宁与外人,不予家奴。

“宁与外人,勿于家奴”此言真实出自慈禧那老妖妇之口,当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慈禧狼狈逃窜西安,惶惶不可终日。

为维持摇摇欲坠的满清政权,慈禧急命谈判大臣并训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于国之欢心。口谕:宁于外人,不与家奴。

她的意思用白话文来理解说:“你是谈判的首席代表,你算算帐,中华的财力和物力,只要拿得出来,叫洋人开心,给洋人是可以的;要把这些东西给家奴那是不行的。”

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满清上层人士对汉人的防备,他们宁愿把东西拿出来哄一个老实侵略你的人开心,也不愿意把东西交给一直为你服务的家奴。

家奴!

一个侮辱性的字语,可见满人从没有把汉人当成一家人,而是把他们当成了奴隶。

康熙一直强调的满汉一家亲,可他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要不然到了慈禧那里会说出那种宁与外人,不予家奴的话来。

慈禧一个普通女子,在她没有进王宫的时候,接受的教育是什么?宁与外人、不与家奴?

那时候奉承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慈禧也不会有这种心思,那么在她当政的时候,为什么会说出这一句话来,恐怕这是她在进皇宫里的时候,听到的或者是有人怎么教育她,让她时刻的防备汉人,因为满人得到的这个江山永远不是很稳固,他们要小心汉人随时造反。

所以,满人虽然口上说的好,但其实比蒙古人还要疑心汉人,防备汉人。

起码人家蒙古人明刀明枪来,你要是不服,那就来试一试手中的弓箭和弯刀。

反而是满人,虽然他们隐藏起了残忍的性格,但从一系列的政治中可见他们还是非常凶残和野蛮。

文字狱,一个文字狱造成了华夏很多经典书籍的消失,它毁灭了很多华夏璀璨的文明典籍。

文字狱是满清统治者树立权威、维护政权的一种手段,为了迫使全体臣民慑服,统治者“株连极广”,不仅九族须灭,所有撰稿者、作序者、校对者、抄写刻字者以及购书者,“一个也不能少”,“皆不免于难”。

还有一个物质的控制,这个是专门用于控制下层百姓的手段,想办法让民众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是一个最好选择,为此,人民成天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就无暇且无能去思考权利和反抗之类事情,而且上层掌握的多余资源因此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某些时候,上面想让谁活下去谁才可以活下去,有利于控制。

这也造成了当时很多百姓饿死的情况,康熙当政的时候,有个叫什么“康熙盛世”。

首节 上一节 920/13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清朝当皇帝

下一篇:穿越武侠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