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清朝当皇帝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336节

到了第二天,英国人再也沉不住气了,直接向北京发电表示,无论中国政府同意与否,英国将立即派出一支由外交大臣斯密格莱带领的谈判队伍前往北京,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公正友好的接待。伍廷芳马上带着这封电报来见皇上。关续清看过之后笑道:“英国人也有坐不住的时候,不必做出答复,不过等他们来了之后,要按照正式的外交礼节进行接待。”

“喳。”

陆荣廷的部队占领香港后的第四天,英国外交谈判代表团终于抵达北京,伍廷芳带领中国外交部一干要员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仪式之后,在英方的代表的要求下,省略了记者见面会等环节,一行人直接步入外交部礼宾司准备好的会议室里。没有多余的欢迎词,没有冗余的致谢词,双方的谈判立即进行!

斯密格莱首先说道:“部长阁下,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在9月16日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件,中国悍然发动了对香港的侵略行动,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气愤,今天我代表女王陛下和大英帝国人民来面见你,为的就是要申明我方的三点要求。”

“是吗?”伍廷芳没想到英国人到了现在这种地步还这么咄咄*人,但他清楚外交谈判场合一向讲究先声夺人,只要能够一上来就在气势上把对方压倒,那么接下来的谈判会更为顺利,对于见惯了世界风云的英国人来说,这一条当然运用的非常娴熟。“哪三点要求,我们洗耳恭听。”

“第一,我们双方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次战争是中国单方面发动的对香港的侵略战争,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必须立即释放所有在押英国军人,以及包括港督卜力在内的所有在港政府工作的英国人。第三,中国军队必须马上撤回到战争开始前的边界线外,英国政府将恢复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考虑到中英两国的友谊,以及造成这次战争的一些偶然性因素,我们决定对于英方在这次战争中遭受的损失不再向中国方面追究责任。”斯密格莱的语速很快,目光犀利的盯着在场的每一个中国官员。

伍廷芳静静的听着,知道对方是在无理辩三分,明明已经是输家了,还要竭力表现出主动进攻的姿态来,直到对方说完之后他这才干咳了一声说道:“斯密格莱先生,你们所提出的这三点要求,我们拒不接受。”

很平淡的一句话却令英方代表们全都变了颜色,斯密格莱脸色铁青着说道:“为什么?”

“我方对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帝国皇帝陛下和外交部都已经表达过多次,没有必要再重申了,这次战前,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姿态,希望能同贵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达成一致,可惜的是,你们对于我们的努力视而不见,反而在正式的外交场合表达了要用武力阻止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定,这是帝国政府和人民无法接受的,造成现在的结果你们英国政府应该负有全部责任。”伍廷芳冷静的回答道。

斯密格莱霍然站起,脸上的肌肉都由于恼怒而抽搐起来:“那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伍廷芳冷笑了一声:“如果英国政府想要与中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的话,香港问题就应该得到妥善解决,中英双方签订新的协议,举行正式仪式,把香港重新交换给帝国。如果英国想要与帝国就此交恶的话,我们也无所畏惧,无论你们承认与否,香港从此都将重新纳入帝国的版图。但帝国将会重新对中英两国的关系做出新的评价。”

伍廷芳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如果英国想要继续和中国保持外交关系,得到中国的资金援助,就要无条件承认香港的归属权,否则的话,中英两国将就此走上敌对的道路,反正香港已经被中方占领,即使你们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斯密格莱怒火中烧,再也忍不住吼道:“部长阁下,难道你们想为了一个香港得到大英帝国的宣战令吗?”

这已经不是在谈判了,而是威胁或是恐吓。伍廷芳冷着脸哼了一声:“帝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史已经表明,即使是在最虚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对任何强权畏惧过,当年英国的远东舰队自持天下无敌,到头来还是败在中国舰队的手上,恐怕这件事阁下还没有忘记吧。”

伍廷芳的话绵里藏针,令斯密格莱一时语塞,一张白脸憋成了酱紫色。

ps:后面将会有惩治贪官的内容,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为了小说的情节需要做了一些加工。另外新封面已经做好了,只是出了点儿小问题暂时不能更换,相信很快就能解决的。最后,向兄弟们求鲜花了,眼泪哗哗的……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一十五章 康有为的棋局

这时,唐绍仪说道:“斯密格莱先生,你们远涉重洋来到北京,已经充分表达了你们谈判的诚意,香港问题已成定局,谁也难以改变,倒不如你们承认了香港的归属权,已算是对你们女王陛下有个交待吧,否则,一旦中英两国关系破裂,对任何一方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啊。”

在伍廷芳和唐绍仪一硬一软的夹攻下,斯密格莱最后彻底败下阵来,像泻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当天下午,在电请了女王之后,英国代表硬着头皮签署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公约》。

公约中强调:第一,英国政府承认香港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将永远承认香港对于中国的归属权。第二,英国必须把香港驻军全部撤出,由中国安排驻军,中国政府将会保护包括英国商人在内的所有外商和侨民的一切合法权益。第三,中英两国不对香港战役做出任何解释,并不会就此次战争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各自的损失由各自承担。第四,1900年10月1日,举行香港地区主权交接仪式,从交接之日起,中国将恢复对香港地区的管辖,原先的港督政府将撤出香港,原先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关于香港问题的条约和议案将自行作废。

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的谈判就此划上句号。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公约》一经签订,中国媒体在第一时间登载了条约的大致内容。中国将在数天后,也就是1900年10月1日收回香港!这一惊天的喜讯立即点燃了国人压抑已久的爱国热情,全国各界百姓以各种形式欢呼庆祝香港的回归。

在重庆,人们用自制的各种小纸船,放上一块小蜡烛,聚集在长江边上,放入江水中。数以万计的盛着灯火的纸船缓缓沿着水流流向三峡、流向武汉、流向上海,最后流入东海。

在上海,数十万市民自发涌向上海市政厅所在地,欢乐的人群高呼着各种口号,同上海市政府的要员一起高唱着帝国国歌。

在福州,兴奋的人群汇集成长长的人流,沿着闽江两岸舞着龙狮、放着鞭炮。

在广州,百姓们在海边欢乐地跳着唱着,最后遥望着咫尺之遥的香港齐喊:“香港,回来了!”

北京,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姓聚集在天安门前,眺望着天安门城楼,眺望着城门前旗台上高高飘扬的龙旗。当关续清携着政府及军队高层集体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无边无际的人群立即暴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良久,欢呼的人群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关续清只好不等人群稍微安静下来,就径直走到扩音器前,向百万群众挥手致意。

“今天”,关续清顿了一下,下面的人群也逐渐安静了下来,他继续说:“我们在这里欢庆香港的回归,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因为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母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孩子。在外漂泊了51年的香港就要回来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开始激昂起来:“为了实现这个长久以来盘桓在帝国心头的理想,我们看到,无数帝国的军人赴汤蹈火,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我们看到,无数的农民辛苦地劳作,为帝国的强盛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我们看到,无数的工程师、专家,孜孜不倦地工作,为了提升帝国的科技实力,宵衣旰食。朕今日代表帝国政府和军部感谢你们,你们是帝国真正的钢铁脊梁!”

“当然,我们也看到,无数将士倒在了战场上,长眠在海底深处和地下,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今天帝国的荣光。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倍受凌辱的国家,是列强眼中的羔羊,甚至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曾经有很多的仁人志士试图用较温和的方式换来中国的复兴,试图使中国重新走上万朝来贡的中央之国的道路。但他们的方法却只换来了军阀割据、民生调落,国家进一步地衰败下去。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只有帝国真正强盛起来,才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朕要做的就是为中国谋求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位置。欢呼吧,为中国的强盛,欢呼吧,为香港的回归!”

整个天安门前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呐喊声和欢呼声,从这一刻起,全北京、全中国的百姓陷入了帝国崛起的无限憧憬之中。

解决了香港问题之后,关绪清这几日精神颇佳,这一日专门把康有为召到宫里来下棋,宫里能够娱乐的东西不多,即使有也要随时注意着做皇上的观瞻,下棋是一件即可愉悦身心又不失君主风范的娱乐活动,所以历朝历代以来都颇受皇帝的喜爱。关绪清喜欢和康有为下棋不是因为对方棋艺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康有为其人虽然有时未免有些迂腐,但服有诗书,对于古今历史以及政论文化都能信手拈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康有为从不借着下棋向皇上献媚争宠,而是时不时能提出一些真知灼见,甚至能当面向皇上谏言,这份文人的*守和气度是关绪清非常看重的。因此关绪清一直都把康有为视为清流派之中的能臣,说白了也就是康有为是能在自己头脑冲动的时候给自己浇凉水的人,这样的人,唐朝有一个魏征,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皇帝执白,康有为执黑,两人一开始还是像往常一样,谁都不说话,落子如飞,小小的棋亭里充满了棋子落盘的清脆响声,但随着棋盘上面棋局的展开,黑白双方逐渐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境地,于是双方的旗速渐渐缓慢了下来,有时候甚至下一步棋都要思考上好几分钟的时间。

关绪清捏起一粒白棋,凝着眉头说道:“你对朕这次收回香港是怎么看的?”

康有为一怔,没想到皇上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淡淡的说:“回皇上,臣以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早晚的事。关键是要水到渠成。”

这一次轮到关绪清吃惊了,他本以为对方对皇上这一盛举大加称赞,没想到康有为竟说这是水到渠成,好像和皇上的关系不是很大,他有点儿生气,说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换作是别人照样能会收回香港,对不对?”

“微臣不敢,但凡事冥冥中自有定数,历史发展到了那一步,香港自然是要收回的。”康有为表面上说不敢,但话里话外显然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关绪清眉毛一扬,觉得这句话怎么听怎么觉得熟悉,于是说:“广厦,朕听着这句话倒是和你平日的言论有些不符啊,你平时不是极力主张天威震夷吗?”

“臣最近迷上了一个人……”

“谁?”

“皇上知道德意志有个大哲学家叫马克思的人吗?”

“马克思?当然,朕不只是知道,而且还比较了解。”

“哦?皇上博览中外,臣望尘莫及。马克思有一个观点,叫做历史唯物主义,臣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首节 上一节 336/10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超级书仙系统

下一篇: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