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清朝当皇帝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174节

“皇上,京城急件。什么有两个外国人来了。”王商说道。

关绪清刚想睡觉,被王商这么一搅和愤怒的说道:“外国人怎么了?他们来了朕就不能睡觉得陪着他们吗?放肆,是谁发来的急电,看朕不罚他一年俸禄。”

王商吓的脸都绿了,颤颤的说道:“喳,是文廷式发来的。说找到了两个修自行车的外国人,已经带到京城了。奴才让电报房回电让外国人等个一年半载的。”

这会轮到关绪清脸都绿了,什么?文廷式这么快就回来了?还把莱特兄弟一起找来了?

“慢着,你刚刚说是谁带了两个外国人回京了?”关绪清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商看着情绪波动颇大的关绪清,小心翼翼的说道:“回皇上,是文廷式,文大人。”

关绪清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睡意全无,兴奋的叫道:“传朕旨意,赏文廷式双眼花翎,加一年俸禄。让户部拨款100万银元给两个外国人,在西郊给他们划个空地出来,总之那外国人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另外,让康有为去清华大学挑选机械学方面的精英去那两个外国人那里学习、观摩。”

虽说王商是看着关绪清长大的,但是还从来没有见过他情绪波动如此巨大的。就是当初中法战争时马尾军港被偷袭时,关绪清也没有如此激动啊。

“喳。”王商赶紧回答道。

大清发明了手榴弹、迫击炮这两样轻武器,就直接或者间接发了一大笔财,另外在战争中也占了不小的便宜。如今京城飞艇公司已经开始大量制造飞艇,虽然这种在后世中纯粹属于休闲娱乐式的工具,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军事上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最让人兴奋的是,莱特兄弟已经来到了大清,只要硬件、软件条件给到最好。相信很快,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就要问世了。到时候掌握了制造技术的大清,不光光可以发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可以肆意的到达任何一个国家的领空,任意的进行轰炸。

想到这里,关绪清恨不能插上翅膀回到京城,立刻见见那对莱特兄弟。

而此时,在天津大沽港口,一群特殊的人已经登上了大清的土地。

秋日高照,海风习习,波光中时而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打在进出的货轮身上,晃得人一阵眼晕。作为京畿乃至整个华北的门户,也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大沽港俨然一派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

海岸山上,高达七层的灯塔已经耸立起来了,入港的航道也都放下了标识,青砖和洋灰砌成的小洋楼仿佛一夜间遍布了整个港区,在一横一竖的两条大街旁,各式各样的店铺鳞次节比,有中国人自己开的,也有洋人开的,货物从面粉、肥皂、洋布,到洋钉、螺帽、化肥不一而足。远处,港区的外围还在不断建设,“咚”、“咚”的打桩声不断传来,而在冒着黑烟的大沽船厂方向,又有新的厂房拔地而起,这里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

在港区的北面,离大沽口炮台不远的地方,是北洋舰队的军用码头。北洋舰队有专门的军港旅顺和威海,大沽口并不是它们主要的基地,但因为北洋舰队实在是清廷的一块宝贝,隔三差五的就要接受检阅,所以在大沽港留了一个简单的停泊码头。这里只是用简单的木栅栏与民用码头区分开,有时外地的船只都会停错了码头,这时也不过跟码头的胥吏通融一番也就卸了货物,不过今天北洋水师的军用码头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部戒严了,港口的海面上还有蚊子炮船和鱼雷艇来回巡逻。

两艘涂着大清水师特有黝黑漆装的庞然大物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边,八门420毫米的粗壮炮管从装甲炮塔中伸出来,被水勇擦得一丝不苟的炮口反射着幽冷地光芒,显得狰狞而恐怖。这就是亚洲第一巨舰原南洋舰队“大清一号”、“大清二号”。

不远处,德国大使里克.海因茨注视着刚刚在大沽船厂接受完检修的“大清一号”号和“大清二号”号。毫无疑问。排水量达到10000吨以上地两舰给人的映像是极其深刻的。海因茨虽然不是出身海军,但因为家族的原因,对舰艇地知识是极为丰富的,这样的一等重型战列舰。就是强大的德意志也仅仅只拥有三艘,而这个一向被西方人视为蒙昧落后地国家却拥有两艘这样的军舰,据说这两艘军舰是在上次的中英战争中,清国的海军从英国海军手上俘获过来的。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议。只是这样一来,清国的海军实力在东亚已经达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就是在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超过他。

对此,海因茨微微产生了一些担心,这个国家恐怖的发展势头是他亲眼目睹的,一旦开启了民智,整个国家就像上了发条一般,急速向前奔跑。天津、上海、广州这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工业区的雏形,而且这种趋势正在蔓延开去,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将经历一场工业上地变革,尽管在公民的教育程度、社会体制上还存在着众多不足,但以其庞大的市场、丰富地自然资源和近乎奢侈的人力资源。一旦让其走上工业发展的快车道,国力必将急速膨胀,从而给世界格局带来极大的震动。

只不过这一切从近期看,似乎对德国没有什么坏处,伟大的德意志仅仅在太平洋上拥有几个小岛屿。几乎和清国没有什么冲突。更何况清国需要德国支持他们突破英国人地封锁,同样也需要德国地技术和马克。在清国国力上升的过程中,德国将发挥全方面的影响力,从而给这个国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这无疑将为德国在远东获得利益带来更大的便利。而这些在这几年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证。

另外,他清楚自己此次来到清国的目的。就是来检查在清国首都跟德国共同建立的飞艇公司目前的制造进度,也许不久的将来德国就要用这些飞艇去做侦查、轰炸、运载等一系列作战任务了。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德美关系

里克.海因茨从天津下船之后,直接坐着马车来到了京城。虽然一路颠簸,但是他并没有赶到有多少疲惫,相反对生机勃勃的大清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正当马车进入京城之后,里克.海因茨突然想好好的近距离、全方面的了解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先不用着急去飞艇制造工厂,围着京城兜一圈吧。”里克.海因茨坐着说道。

“好的,先生。”驾车的车夫轻声的允诺道。

马车带着海因茨在京城四周漫无目的的瞎转着,由于这次是跟随德国商业合作团一起来的。所以隐蔽性极强,大清所有官员都不知道德国派来了一个内阁大臣来突击考察飞艇的制造进度。

在马车进入了京城西郊之后,海因策从车窗外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一群留着辫子的清国人围着两个外国人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而他们身后停放着一个庞然大物,这个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东西非常像天上飞翔的老鹰,并且跟时下非常流行的自行车一样有着三个轮子,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坐的位置。

“停下来,他们在干嘛?”海因策高声的呼唤道。

“是阁下。”车夫熟练的控制着马车稳当的停了下来。

还没有等马车停稳,海因策已经迫不及待的跳了下来。可是还没有等靠近他们,就有两个身着藏青色军装的清国军人把海因策栏了下来。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一名士兵举着大清自制的汉阳造步枪对着海因策说道。

海因策举着双手,无奈的用德语说道:“哦,别……别这样,我只是路过的,我想进去看看他们在干嘛?”

两个士兵并不懂德语,相互看了一下,继续大声警告道:“赶快离开,军事重地,闲人莫进。”

此时,驾车的车夫兼翻译匆匆跑来。拦在了海因策跟两个士兵中间,用标准的汉语说道:“别误会,这位是从德国来的商人,海因策先生。他正好路过这里,对停放在那里的机器大鸟非常感兴趣,只是想了解一下。”

一名士兵看到来了个会说中文的洋人,又听到对方是德国人,立刻把举着的步枪放了下来。在这个时候,大清跟德国是非常坚固的盟友,所以士兵的口气一下子客气了起来。

“告诉这位海因策先生,这里是军事重地,不能让任何人进去。请立刻离开!”

当翻译把这些告诉了海因策之后,他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想再辩解些什么。但是始终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对车夫说道:“问问他们,那两个外国人是谁?”

“海因策先生问,那两个人也是德国人吗?能跟他们聊两句吗?”车夫对士兵说道。

一名士兵笑着说道:“不,是美国人。你们没有共同语言。赶快离开吧,不然让我们统领看到了就不好办了。”

“好吧,我们走。”海因策在得到车夫的翻译之后冷冷的说着,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美国人?回到马车上的海因策回忆着清国士兵的话。清国人什么时候请了美国的技术人员来到京城?他们在那里研制什么?难道清国把我们德国的飞艇技术卖给了美国?还是美国人提供了什么技术支持给清国研制什么新式武器?

一系列的问题都无法解释,这让海因策已经没有了继续游览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直接去飞艇制造厂吧。”海因策对着车夫说道。

“好的,阁下。”车夫赶着马车答道。

首节 上一节 174/10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超级书仙系统

下一篇: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