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1483节
众人听到方言的回答立马都来了精神。
就想知道这个是什么问题。
有人则是已经夸奖起来了:
“真不愧是方哥啊,一问都知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这个病叫做瘛疭(chìzòng),也就是中医里说的一种严重的痉挛或者抽风病症。”
“语出《黄帝内经》,“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日瘛疭”,“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宋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也写过“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俗谓之搐者是也。””
“另外在《灵枢》里面也有一段关于这个病症的记载,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原文是: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这里面的内容,其实说的就是这种病症的现象,你们自己回忆下是不是能对上号。”
回忆了下方言说的内容,然后再看邓南星的记录,好些人一拍大腿:
“哎呀,还真能对上!”
“好家伙,原来搁这躲着呢……”
“我当时还没注意呢,就是感觉有点印象,还是方哥的脑子好使啊,这都记得一清二楚的。”
这时候同样是学习委员的成宝贵凑了过来,对着方言问道:
“那方哥的意思,他这个病是髓海的问题咯?”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这是“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证候。肝如同属风木的脏器,依赖肾水来滋养。肾为属寒水的脏器,具有藏精并化生髓的功能。如今患者年龄超过七十岁,肾气已经衰退,真阴亏损,髓海得不到充养,再加上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虚阳向上浮越,旋转扰动清空之窍,所以一活动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而肾水亏虚,无法滋养肝木,进而导致肝血也随之亏损。”
“当络脉失去阴血滋养、筋脉失于濡润时,就会出现拘急不舒的表现,可见手足不自觉地蠕动,甚至时而发生抽搐痉挛。”
“医案也写了,他这舌红无苔,脉搏细弦小滑,脉象细主阴血不足,弦脉提示肝阳偏旺,滑脉则表明体内有热,这种情况下舌象多表现为舌面光红没有舌苔,或者出现龟裂纹路,这也对上号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
第1077章 方言开文库,闷葫芦秀脑速
“这个情况大多出现在大病后期或者年老体弱的人身上,属于“血虚生风”,这种证候属于虚证,所以会呈现出一系列虚衰的表现。”
“清末民初的伤寒派代表何秀山提出过一个说法:““血虚生风者,非真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足瘈疚,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这种病就算是有浮阳上越的情况,也是因为阴不能固守阳气,导致阳气单独亢发。”
“所以呢,这个治疗起来应当采用滋阴养血、潜阳熄风的方法。”
方言说完后在医案上点了点,然后看向了邓南星。
邓南星挠头,说道:
“方哥,我是温病派的,没有听过何秀山的高论应该也很正常吧。”
方言听到后笑了笑,说道:
“正常,何秀山的学术思想多通过其弟子整理的著作流传,《重订通俗伤寒论》(与俞根初、徐荣斋等合编)。这本书用通俗化的方式阐释伤寒辨证,结合内科杂病治疗,而且还收录了大量临床验案和方药,我那边有,到时候你可以借去看看。”
其他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好家伙不会治病,方哥还能送书看。
于是当即有人说:
“那方哥,其实我不少病不太会。”
“方哥,我也是!”
“我也是,我也是!”
“唔……哥,我!”正在吃饭的同学,嘴里含着饭,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
这帮家伙真是趁火打劫。
不过方言倒是没有小气,对着所有人说道:
“没事儿,晚上到时候,大家去我那边,到时候你们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过有个要求,书一定要保护好。”
书就是拿来看的,精英班的人以后大概率都是会在这行业里扎根的,这可都是方言以后的人脉,现在给他们看看书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就算是看的再多,在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里,也不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反而说不定会因为看了他那边的书,而在这么多人的考试里面脱颖而出,这种淘汰率高的地方,有时候多对一道题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其他人听到方言的回答,一个个也相当的兴奋,差点就在这个公开场合喊“方哥万岁了”!
方言家里的中医书记藏书之丰富,绝对是众人见过最多的地方,就算是学校里的图书馆里,和方言家里比起来,都有些相形见绌。
图书馆里的书,虽然量大,但是好多书都是重复的,为了方便更多人借阅的,方言家里的书就没有重复的了,有可能里面的书还是那种海内孤本。
属于是只能在方言这里看才有的东西。
方言这波对大家开放图书资源,那就是在帮助他们能在研究生考试里杀出去的行为。
而如果这次大家没有考上的话,这大概率也是能够在方言家里看书的最后一次了。
没考上以后那就是两个班级的人了,他们大多数人也没那个脸皮过去找方言借书看了。
“对了,你继续说啊。”萧承志对着方言说道。
“我这都说完了啊,你不还有个医案嘛,直接给我。”方言对着萧承志说道。
“不是,我是说你干脆把这个医案的方子也一并开出来,这样也能让阿星做个参考,不然他开错那该咋办?”
“明天上午你又不在这里,到时候别整成医疗事件了。”
这时候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刚才方哥已经说清楚,这还要开口,那就没道理了。”
众人循声看去,发现居然是闷葫芦王志君。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把一盒饭吃完了,这会儿正拿着个空饭盒子站在一旁呢。
“那你听懂了,打算怎么开这个方子?”萧承志对着王志君问道。
王志君看了方言一眼,然后把视线看向萧承志说道:
“养真阴兼潜虚阳。”
“处方:炙鳖甲三钱,木瓜三钱,茯苓三钱,炒山栀二钱,熟地黄四钱,当归三钱,生牡蛎三钱,五味子二钱,鲜荷叶一张。”
说完后他看向方言。
方言没想到王志君这家伙开的方子还真是有点东西。
其他人都还在思考,他都已经想明白了。
别看他不爱说话,但脑子里处理起来还真是比一般人快不少。
“说说为什么这么开?”萧承志对着王志君说道。
同样作为天才,萧承志在班上自诩天下第三,现在王志军这一下,让他有点危机感了。
老实说,刚才他就没想清楚。
王志君听到萧承志的话,也没迟疑,当即就说道:
“当归甘辛而温,入肝经以补肝血之不足。”
“熟地黄甘温入肝肾,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本草正》云:‘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
“炙鳖甲、生牡蛎并用,取其介类有情之重镇,味咸入阴和阳,以潜纳虚阳之浮升。木瓜酸温,入肝经以柔肝舒筋活络。五味子酸甘温,滋肾生津,收敛浮阳。炒山栀苦寒,清肝经有余之热。茯苓甘淡而平,滋补厚味中用之,使滋而不腻。《本草别录》说它可“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用鲜荷叶之妙,在于清透上焦浮游之热,宣透络中痹郁之邪。”
“这个方子酸苦甘咸并用,寒温补泻齐施,能使真阴盈满,龙火蛰伏,气血流畅,筋脉得养,如此则肝风可止。”
这家伙引经据典的,把自己的开方思路说的很清楚。
萧承志都找不出什么毛病来,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方言对着王志君说道:
“志君这个方法不错,而且用药也都还挺便宜,很不错的方子。”
听到方言的夸奖,王志君那张扑克脸也露出个笑容来。
对着方言拱了拱手。
方言笑了笑,然后对着众人说道:
“好了,那这个病就算是解决了,把下一个医案给我吧。”
“下个是谁的?”方言问道。
这时候老范举起手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25000字。
下午还有哟。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