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4节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百损道人也是读过几本丹书禅经的,知道此诗来路,笑道:“你醒了,此是前宋柴陵郁禅师之作,不过,与你此时所见,倒也颇有几分应景。”

  “练武之人,凡是修持内功有成,生出真气,再看天地自然,就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际上不是天地变了,而是五感受真气加持,更加敏锐,察觉到了往常所不能察觉的细节。”

  “是,多谢师尊解惑,谢师尊护法。”,李道成回过神来,四下一看。

  “咦,张真人呢,怎么不见了?”

  “张老道回去了,他和为师说好了,让为师先教导你一段时间,待你掌握玄冥神掌全套功法后,再送你上武当,交给他教导。”

  “哦,这样啊。”,李道成嘀咕一句后,问道:“要不,师尊就先到弟子家去住上一段时间,弟子也好侍奉师尊。”

  百损道人眼一瞪,“我能吃能睡,能跑能蹦的,身体比大小伙子还好,要你侍奉个啥?”

  李道成小声嘀咕道,“嗯,您老人家身体是好,先前跑得比陈财主家的骏马还快。”

  “嗯?你小子,说什么呢?”

  卧槽,果然不愧是邪派高手,性格真是喜怒无常,说侍奉你你不乐意,夸你跑得快你也不乐意。

  李道成暗自吐槽不已,连忙找补:“没什么,我是说,以您老人家这个身体状态,最次也得活他个七八十年,到时候,咱师徒俩指不定谁侍奉谁呢?”

  这话百损道人爱听,“这还差不多。好了,为师也不是在意繁琐礼节的人,你磕头了,心里认我是师父就行。但你家人尚在,出于礼貌,确实也该知会你父母一声。”

  说罢,见李道成站原地不动,双眼又是一瞪:“呆着干啥呢,走啊,你都练出真气了,还要为师这把老骨头抱你不成。”

  李道成理直气壮的回道:“我从来没跑这么远过,我不认识回家的路啊!”

  百损道人一想,“也是,为师把这茬给忘了,我带路吧,你跟上。”

  随即迈步向李家村行去,李道成连忙跟上。

  百损道人许是有意磨练这新鲜出炉的乖徒儿,速度比来时固然是慢些了,但随便一步跨出,也有三四米,李道成不过八岁幼童,身小腿短,如何能跟得上?

  无奈只得跑将起来,一双小短腿都舞得跟风车似的,却始终撵不上大袖飘飘,如同闲庭漫步一般的百损道人,急忙喊到:“师尊慢些,你想累死弟子啊。”

  百损道人嫌弃的道:“笨蛋,你不是练出一缕玄冥真气了么?不知道把真气灌入足底啊?”

  李道成真有些无语了,回道:“您还没教我怎么提气轻身呢。”

  百损道人停下脚步,回身一拍额头,“看为师这个记性,把这事给整忘了。对了,你知道十二经络循经路线吧?”

  这个,李道成之前写仙侠时,也曾看过些中医经络方面的书籍,还记得相关知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嗯,知道就好办了。你意守丹田那缕真气,想象着把它调动起来,走足少阴肾经,沿经逆下至足底涌泉穴,则自然身轻。”

  李道成依言运起真气到足底,除了感觉双腿更加敏锐外,也没啥身轻如燕的感觉,“然后呢?”

  “吸气劲贯涌泉,呼则气归丹田,对,对,注意呼吸的节奏。很好,就是这样。”

  就这样,一个现教一个现学,在天赋“举一反三”的加持下,李道成没有多久,就掌握了基础的提纵轻身之法,果是身轻如燕,一蹦两三米,跟上了刻意放慢速度的百损道人。

  “很好,记住这个节奏……好,不错,你已经掌握基础提纵之法了。下面换一种,走足太阴脾经……不错……很好,保持住这个节奏。”

  话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正反馈的。李道成学得快,百损道人教起来就开心,他教得越开心,李道成学起来就越有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向循环。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就走出十余里,李道成一连学会三种侧重点不同的轻身之法,丹田中那缕玄冥真气,也挥霍得差不多了。

  眼看蓝条见底,强提一口气,跑了几十米后,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跑了,真气耗尽了。”

  百损道人许是刚才教得太过开心,态度甚是和蔼,变得体贴起来,笑呵呵的道:“没事,你好好休息,接下来为师带你飞。”

  说罢,一把提起李道成,展开身法,飞纵起来。让他又重温了一把骑着摩托,风驰电挚飙车的感觉。

  百损道人火力全开之下,不过一两盏茶功夫,就回到了初遇到李道成的地方。

  老黄牛全然不知,就这来回个把时辰的功夫,小主人就有了一番奇遇,还在田边地头悠闲的啃食着青草呢。

  李道成牵起吃得肚皮滚圆的老黄牛,领着百损道人向自家走去。

  “小仙童回来了,还有一位老神仙。”

  “哎哟,您老是小仙童前世的师父吧,这次是专程来他回山修道的吧?”

  一路上,都有看见本村财神爷小仙童带回个白胡子老道,而好奇上前来问东问西的村民,倒让李道成心里捏了一把汗,生怕村民们惹得百损道人不喜。

  毕竟,这位大佬可不是什么慈眉善目的老神仙,而是喜怒无常的邪派高人啊。

  幸好,百损道人爱屋及乌,很给自家这位天资绝伦的乖徒儿面子,有问必答,维系住了和蔼可亲的老神仙人设。

  李道成家离日常搞行为艺术唱歌的地方也没多远,不多时,就回到了家。

  他父母家人预先就听到了村民们的通报,知道自己儿子今儿带回来了个老神仙。

  早早迎了出来,毕恭毕敬的把百损道人迎进家门。问过来意,知晓这位白胡子老神仙和武当的张三丰真人是好友,李父李母爽快的同意了老神仙带自己儿子去修道。

  见自家父母轻易就信了,李道成也颇有些无语。

  实际上说,别看李家村就在武当山脚下,但是包括李父李母在内的村民们,还真没几个清楚,张三丰张真人有没有个同道好友啥的?

  那怎么百损一说就信了,又是靠什么判断的呢?

  当然是靠百损道人的卖相啊,就这气质,这风度,这年纪,说不是张老神仙的好友,也没人信啊。

  别说好友了,就算百损讲自家是张三丰师弟,也有人敢信。

  百损道人的卖相好是其一。这第二,就是李道成自己的原因了。

  自他觉醒前世记忆,有意经营之下,他父母知道自家儿子不是凡人,也早有了儿子会出家修道的心理准备。

  在古代,山村孩子能出家当道士,可不是坏事啊,这就是找到工作了,找到了一个吃饭的地,减轻了负担不说,等孩子出息了,还能补贴家用。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第三,就是张三丰镇压江湖数十年的威名所致了。

  村民们早已习惯了有张三丰罩着的安宁环境,几十年都这样安安宁宁的过来了,官府的人到了李家村都规规矩矩的。有人敢在武当山脚下冒充张三丰好友么,可能么?

  所以,李父李母是李道成和百损怎么说就怎么信,根本就没过要不要验证一下百损道人的来历,轻易就同意了李道成跟随百损修炼的要求。

  李道成对于此世的父母呢,作为一个觉醒记忆的穿越客,真要说有多少深厚的感情,那是骗人的。

  完全没有感情呢,那也是骗人的。生恩养恩摆那里的,说没感情就是木人,就是畜牲了。

  所以,对家人他早有安排。

  行为艺术赚那些银子,加起来也差不多千八百两了,让家人以后就锦衣玉食固然够呛,但也足够宽裕温饱了。

  别说还有弟妹,就算自己是独子出家,也不是说出家了就不管父母了。道士又不像隔壁的和尚那么绝情。

第5章 太上秘传龙虎神丹经。(求点推收)

  李父李母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常人,一切都由得他。轻易就同意了他拜师的要求,还热情收拾房间,要安排百损道人在家里住下。

  李家乃寻常农户,先前只得三间石屋,也没什么家当,甚是贫寒。

  还是李道成觉醒记忆之后,装神弄鬼赚了些钱财,请人将房屋修缮了一下,又添置了些座椅板凳、锅碗瓢盆之类。这才使得在外人眼中看来,没那么寒酸。

  实际上说,就这样李道成看不入眼的家境,在村里却是保正家之外的第二档了。村民们都很是羡慕,都夸他父母有福气,生了个会搞钱的谪仙童,给家里赚来了这般豪宅。

  不然,李父李母也没自信邀请白胡子老神仙住在自家了。

  百损道人与李父李母寒暄几句后,与他们也没啥共同语言,总不能你说今年麦子多收了三五斗,我讲今年多杀了几个江湖人吧。

  有句话咋说来的,鸡同鸭讲,隔行如隔山嘛。百损道人自然不会留住李家,推说传授秘法不能让闲人看见。

  婉拒李父李母的好意,带李道成,到村外随意找了个僻静之地,结庐而居,再到集市买了些食水被褥之类,以供两人生活所用。

  次日一早,用过饭之后,百损道人就把李道成叫了过来,正式传功。

  “徒儿,好让你知晓,为师西域人士,祖上有位曾经是星宿派弟子,在星宿派消亡之后,回家传下了武功……”

  过去传承道统啊,这第一步,需得追根溯源,阐明师承来路。

  听完此番自诉,李道成方才了然。

  原来百损道人祖上武功也是二流,回乡之后,传了几代,没啥人才。到百损之时,自感家传武功缺憾颇多,意欲补全。

  通过祖上遗留的书籍,多番查找探寻,竟然找了灵鹫宫的天山六阳掌和折梅手部分残招。将之两厢糅合,多年悉心揣摩之下,才创立了玄冥神掌。

  知晓百损武功来路后,李道成心里就舒服多了。真要说起来,玄冥系也当得上一句逍遥派遗留,名门正宗。

  这百损的才情,虽然不如张三丰般震古烁今,却算得上是惊才绝艳了。

  百损道人呢,知晓这便宜徒弟天赋远在自己之上,所以也没有循序渐进,而是填鸭式的一股脑把整套功法,和详细注解,以及自己的思路经验之类,都讲述出来,让李道成记住。

  玄冥神掌功决才几千字,但百损的数十年的体悟思考,以及未完善的设想猜测之类,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长编大论的专业武术论文了。

  亏得李道成前世久经题海战术熏陶,早已习惯了背书,善于思考。花了十来天,才堪堪记住了玄冥神掌的整套体系。

  确认李道成记住自家毕生所学后,百损道人就遵循和张三丰的承诺,把李道成送上武当山。

  百损没有上山见张三丰的意思,把李道成送到武当山门之外,就停下脚步。

  “徒儿,我毕生所学都教给你了,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你以后能推陈出新,将本门武学发扬光大。”

  说罢,就洒脱的转身,飘然而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道成不是凉薄之人,心中岂会全无感触?

  目送百损道人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原本轨迹中,鹤笔翁和鹿仗客这俩货败亡之后,玄冥神掌就已经断了。但现在你既然把传承交给了我,那以后我一定会找个英才,把他传下去。”

  给出承诺后,李道成收拾心情,抬脚大步走向山门,入眼就是一座石牌坊,上书一联。

  大道源流久,德养万物长。横批一个繁体的气字。

首节 上一节 4/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儒剑仙,在天墉城签到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