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21节
张松溪就笑了起来:“十二弟,你没说实话啊。就算你自己不想教,也还有大师兄,三哥和五弟啊,为何偏偏挑中我和二哥?”
这俩都是明白人,不好糊弄啊,李道成叹了一口气:“算了,我直说吧。我答应过杨正要将这小子培养成材。之前也考虑过大师兄他们,但深思之下,觉得还是有点不合适。”
俞莲舟打破砂锅问到底:“那里不合适?”
“我觉得大师兄他们几个性子都有点迂,这小子性子本来就方正,我怕大师兄他们把这小子教成食古不化的老学究。我的想法是要方正不失机变,守底线又不拘泥。所以非得你们二位大材不可。”
“这还差不多,你早这么说不就得了么?”,俞莲舟和张松溪对视一笑,“我无所谓,看四弟的意思吧。”
十二弟言下之意,对自己和二哥评价颇高,张松溪心中也有些暗爽,沉吟了一下之后,正色回道。
“师尊学究天人,功参造化,我常感资质不足,不能全部承接师尊所学。思虑之后,决定专精一门,深入下去。现在还在考虑到底选哪条路?是以无暇专心授徒,为免耽误此子,还是劳烦二哥多费心吧。”
李道成知道张松溪谦虚了,怕是现在就开始琢磨内家拳体系了,确实无暇专心培养杨耀。
俞莲舟道:“交给我也行,等师尊大寿之后,我就正式收他入门。”
两人也是事务繁多,不比李道成这闲人。毕竟山上就有小千号人,只要肯管事,那就有管不完的事。是以诸事议定,两人也不久留,和李道成闲话两句后,便各自忙活手中事务去了。
李道成则去探望了俞岱岩一番,此时殷莫二人敷完药忙其他事去了,留有两个俞岱岩的弟子在那里守着,见李道成进来,连忙见礼。
李道成随手托起俩大师侄,询问俞岱岩敷了黑玉断续膏之后的感受。俞岱岩才敷不久,自然不会好得那么快。但也觉得伤口清凉,疼痛减轻了许多,可见黑玉断续膏已经开始发挥出药效了。
李道成思及先天真气疗伤效果一流,问三哥要不要试一下。俞岱岩自是欣然同意。李道成将他扶起坐好,双掌抵在他背心,输入先天真气,替他辅疏通经络,刺激骨骼增长。
俞岱岩只觉一股沛然如长江大河般的磅礴真气,源源不断自督俞穴涌来,汇入自己督脉之中,然后一分为二,一经肩中穴来手臂伤处。一经环跳穴进入腿部伤处。蕴养着肌肉骨骼,活络气血。伤处断骨以缓慢却可察觉的状态,渐渐发起痒来。
俞岱岩又惊又喜,知晓发痒实际是骨骼在十二弟磅礴精纯的真气刺激下,开始缓慢的生长愈合,是伤势有所好转的趋向,忍不住赞叹起来。
“不知道你怎么修炼的,我怎么感觉以你真气这个精纯磅礴的程度,比起师尊来,好像也差不了多少了?”
李道成为其渡入磅礴的先天真气之余,尚有余力开口,回道:“那是你感觉错了,我比师尊还差得远呢。说正经的,你自己估计一下,如果我每天都来给你疗伤几次的话,要多久能站起来行走?”
俞岱岩估摸了一下后,回道:“按这个愈合的程度,每天早晚一次的话,大概七八天吧,就能基本愈合了。对了,你真气撑得住么?”
李道成算了一下,离张三丰九十大寿还有五天,自己一天给俞岱岩疗伤三次,加上黑玉断续膏,双管齐下,到张三丰寿诞之日,他应该能够行走。
回道:“我此行有些机缘,内力长进了些,些许损耗还撑得住,就当练功了。这样,以后早中晚帮你疗伤一次,你自己没事也多运运功,争取在师尊大寿之日下地,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
“好,那就说定了。”,俞岱岩精神振奋,应了下来。至于感谢的话嘛,自家兄弟,说多了反而见外,记心里就行了。
两柱香之后,俞岱岩觉得伤处由痒变得有些疼了,再看敷着的黑玉断续膏,颜色也变淡了些,知道差不多到极限了,于是果断叫停,“好了,差不多了。”
李道成收回真气,吩咐俩大师侄重新为俞岱岩敷一次膏药,和他闲谈了几句后,告辞出门,准备看望一下杨嫣兄妹。
李道成以前准备码一部破案题材的都市文,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之时,曾经看了些心理学,知道小孩子都很敏感,特别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后,有相当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一直有熟悉的大人在身边陪着,就会大幅缩短这个时间,甚至微乎其微。
先前因俞岱岩受伤一事,顾不上这两个小家伙,眼下诸事都定下章程了,自是要前去关怀一下。
走到客户,在外面观察了一下。果然,虽那位三代弟子对两小很是和蔼热情,但俩孩子都略有点拘谨,杨嫣也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不复平时的自在调皮。
李道成走过去,敲了敲窗子,俩孩子转头见李道成过来,都很是惊喜开心,杨嫣更是高兴的跳下椅子,跑来迎接李道成。
第20章 杨嫣小胜宋青书。
“师父……”,杨嫣高兴的跳下椅子,向李道成跑来。
杨耀也很高兴,他性子比妹妹沉稳些,强压兴奋之情,规规矩矩的叫了一声李叔。
“小师叔好。”,照顾两小的那位三代弟子,见不但祖师爷再三叮嘱自己用心,小师叔探望三师叔之后,也立马就赶了过来看徒弟,连忙冲着李道成鞠躬行礼。心里却在跑偏,对杨嫣兄妹更加高看了几分。暗忖有祖师和小师叔支持,两小他日只要起心争夺大位,就必然能执掌本门。所以自己以后一定要和两小打好关系,好混些潜邸之功。
李道成只是修仙,又没成仙,如何知道因为自家一个关心徒弟的举动,居然就让此人起了从龙的心思?随意“嗯”了一声,伸手接住杨嫣,摸着她的脑袋,责怪道:“慢点,也不怕摔着。”
随后打量了一下,见房间宽敞,装饰考究。桌子还摆着些甜点、话梅之类哄小孩的零嘴。显然这弟子是用心了。心里颇为满意,这才看了这弟子一眼:“那个谁,不错。就是武功有点低啊,哪天师叔得闲了,教你两招。”
他本是随口一说,却不知道自家在一众小辈弟子心目中,已经有点神话了,近乎无所不能。那弟子大为惊喜,“弟子元修,多谢小师叔。”
武当以“玄元通道居端静,白鹤乘虚向自清…”诸字排辈,从二代弟子起排。按字辈算,李道成应该叫李玄成。不过他身为二代弟子,辈分高,除了张三丰也没人能管着他。而张三丰又生性豁达,不拘小节,对弟子的名字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爱叫什么叫什么。所以武当七侠皆用俗家本名。
等到宋远桥几人俱皆收徒之后,就正规起来了,要求三四代弟子都严格按字辈取名。
李道成见那个……元修颇为上道,便对杨嫣嘱咐道:“嫣儿,阿耀,哪天得闲了,把为师教你们的基础篇功夫,教给这位元修老师兄。”
元修大喜过望,连声致谢,李道成挥挥手,说要带两小出门逛一圈,示意他下去歇着。元修一心从龙自不肯离去,说师叔随意,弟子在此候着就好。
李道成也不管他,带着杨嫣兄妹出门。他知道,消除陌生感和拘束感最好的的办法,就是带他们熟悉环境,让他们知道,武当和古墓派一样,也是他们自家的地盘。
一路不时遇见小辈弟子,每次,李道成都特意停下来,把杨嫣兄妹介绍给他们。平辈的三代弟子叫杨嫣兄妹师弟师妹,四代弟子则恭敬的喊俩小师叔。
武林门派中,对异性同门的称呼来说,平辈可以称其师姐师妹,晚辈则不分男女,统一叫师叔师叔祖,没有师姑、师奶的叫法。
李道成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消除两小的拘束感和陌生感。果然,见了几波同门,一连当了几回大辈之后,两小顿时就自在从容了许多。
到了太和殿,远远望见宋青书正带着七八个新入门不久的的四代弟子,玩老鹰抓小鸡呢,正玩得起劲。李道成不由心中颇感欣慰。
当日自己一通怒怼之后,宋远桥对新入门弟子的管教之权,就被张三丰罢黜,转移给了自己和俞莲舟和张松溪负责。
自己当日即游历西域,还没来得及履职。俞张两人平时也觉得宋远桥对小青书太过严厉了些,有些看不过眼。
因是大师兄的家事,他们也不大好质疑。等到张三丰把管教权移交之后,两人对小青书就放松了许多,只练武半天,让他有大把时间和新弟子们玩耍。
而武当派弟子来源,七成都是山下的寒家子弟,只有三成是富家子弟以及出师的三代弟子亲人故交之类的关系户。这其实也是武当派对附近平民的一个照顾。
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富人和关系户的孩子家学渊源。这些新弟子都懂事得早,知道宋青书做为七侠老大宋远桥的儿子,不出意外的话,妥妥的下代掌门无疑。
是以这些新弟子都以宋青书马首是瞻,事事迁就着他。宋青书就混成了孩子王,每天带着一帮小弟疯玩,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李道成认为,野马固然符合小孩的天然之性,但太野了也不好,还是得上上笼头,给他点鸭梨。便带着杨嫣兄妹走了过去,招呼道:“青书,师叔我给你带了两个新玩伴,过来认识一下。”
别忽视小孩,小孩子最敏感了,也会争风吃醋。宋青书早就从小弟们口中听说小师叔不知从哪里带了两个小孩回来,还收了其中一个为徒。心里就有些吃味,小师叔平时最疼自己了,认为小师叔收徒之后,会分薄了对自己的关爱。
那些陪他玩耍的四代弟子,听到李师叔祖招呼,就撇下他,跑过来围着杨嫣兄妹叫师叔,分薄自己的荣光。心里就更吃味了。
也跑过来,甜甜的叫了一声小师叔后,和杨嫣兄妹见礼,杨耀年纪大些,理所当然的师兄,没什么好质疑的,却和同龄的杨嫣争了起来,“我入门得早,叫声师兄来听听。”
杨嫣哪甘示弱,和宋青书仔细掰扯起了年龄,结果发现自己稍大些,顿时就高兴起来:“我比你大,你应该叫我师姐才对。”
李道成冷眼旁观两个小家伙争执,暗自点头,看来青书的舔狗性子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养成的。既然不是天生的,那就好办了,容易纠正过来。
两个小家伙各置一端,谁也不服谁。杨嫣嘟着嘴,转头求助:“师父,你看他……”
李道成既然起意把宋青书往钢铁直男方向培养,自然不会偏袒徒弟,回道:“莫看为师,为师历来崇尚公平。你要当师姐,他要当师兄。依为师说,不如你们比一场,谁赢了,谁大。怎么样?”
“师妹请!”
“师弟请!”
俩小家伙觉得这个提议好,招呼弟子们散开,留出比斗空间后,拉开架势。有路过的资深三四代弟子,见小师叔、祖的弟子要和青书比试论大小,忍不住驻足旁观。此时见两个小家伙相互称对方为小,不由都有些忍俊不禁。
小青书摆出武当长拳起手式,率先出手,右脚上前一步,右手一记单鞭打向杨嫣肩头。虽然因为年纪小的缘故,力道不足,但拳架工整,角度、威势都使得蛮到位。观战的众资深弟子不由暗自点头,皆道本门后继有人。
杨嫣以往经常和师父拆招,对武当长拳很熟悉,知道一旦退避,便会陷入对手源源不断的攻击中,顾此失彼。视将要临肩的单鞭于不顾,举手一记九阴神爪,反抓向宋青书面门。
虽是年纪还小,连九阴神爪百分之一的威力也没使出。但与之对敌也是同龄小孩,不是啥大高手,所以杨嫣的应对,足够用了。
宋青书陡见此狠辣凌厉,偏偏又正大堂皇的招法。心生惧意,连忙后退躲闪。杨嫣乘胜乘胜追击,急切之下,手上的动作就有些变形,不防被宋青书一记本能的王八拳,抓住了衣襟,险些被扯倒,顿时就忘记了招法,也变成王八拳,反手抓住宋青书的衣襟,拉扯起来,从比武变成了比力气。
别看宋青书是男孩,占据先天体能优势,因为杨嫣练习易筋锻骨篇已有些时日,入了门坎,力气反倒比宋青书还大些,渐渐在拉扯中占据了上风。两手一扯,将宋青书桩步撼动的同时,顺着他向后对抗的力度,再顺着一推,将宋青书推倒在地,双手叉腰,得意的道,“你输了,快叫师姐。”
“青书,男子汉大丈夫,愿赌服输。”,见宋青书双眼发红,就要哭鼻子,李道成一句话就让他把眼泪憋了回去,爬起身来,委委屈屈的对杨嫣叫了一声师姐。
杨嫣兴高采烈的跑来向师父炫耀,李道成比了个大拇哥以示鼓励。随即点了一个年龄身高和杨耀相仿的四代弟子,叫两人比试一下,结果杨耀技高一筹,对了几招摸清对手底细后,轰出一记大伏魔拳,把其放倒在地。
这个弟子可比宋青书皮实多了,丝毫不以为意的爬身起来,凑到杨耀身前请教起来,师叔,刚才那招好妙啊,是怎么使的。
宋青书见状,也扭扭捏捏的凑到杨嫣跟前:师姐力气好大啊,练的什么功夫?
杨嫣很大气,“想学么,我教你啊。”
见两小融入集体中,李道成就交代他们和新朋友一起玩,玩累了就随便找个师兄师侄陪着来找自己,或者回客房找元修师兄也行。随即便放心的转身走了。
没走多远,就听到宋远桥爽朗的笑声,“小师弟,我正找要你呢,我们忙得团团转,你倒好,闲着逗孩子玩呢。”
李道成早就发觉宋远桥在暗中关注两个小家伙比试,便故意说道:“大师兄不会是见青书摔倒,心疼青书,拦下我兴师问罪吧。”
宋远桥呢,对儿子的管教权被剥夺一事,开始还有些不高兴,想不通。后来见儿子每天都玩得开开心心的,同时功夫没丢下多少。渐渐也想通了,诚如小师弟所说,武当家大业大,无论青书以后是龙是虫,都无关紧要。所以,儿子开心就好,不走歪就行。
心里没包袱,表现得就很豁达,“嗨!男孩子嘛,就是要多摔打几下,才皮实。你徒弟打得好。”
随即说起了正事,关于师尊寿礼筹备工作,事务繁多,叫李道成帮忙分担一下。
李道成一想,张三丰每次大寿,都是一场武林盛事,筹备事务繁多,师兄弟们忙得起火,就自己无所事事,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便应下下来。
宋远桥就叫他执事堂跑去一趟,督促了解一下酒宴相关物资采买工作,然后匆匆走了。
李道成跑到执事堂一问,发现管事弟子将采买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没啥好指导的,顿时腹诽不已,宋远桥就是自己忙活着,于是便看不得别人闲着。
转念一想,反正来都来了,啥意见不提,似乎显得自己这师叔没水平。于是便向管事弟子元朗师侄要来武当人员产业的册子,准备盘点一下本门的家底。
第21章 盘查摸底。
李道成来到执事堂一看,主事的元朗师侄,将物资采买、寿宴布置等诸多事项,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不需要自己提供什么指导。
他之前就很反感那种爱在下属面前指手画脚,没事找事,显示存在感的领导。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道成没有瞎指挥,而是勉励众弟子几句,便叫他们各自去忙活。单把元朗叫到一边,向他询问本派的人员产业的具体情况。
李道成也是想到了大唐中那位宋缺老兄的教训。
这位宋老兄生平两大夙愿,一是振兴汉统,二是破碎虚空。结果所托非人,将争霸重振汉统的重任,托付给寇仲那个大坑货,以致大愿落空,心境有缺。
使得宋老兄这位惊才绝艳,有破碎之资的一代天纵奇才,就此蹉跎,既没有夺得天下,也没有破碎虚空。结局大概率是郁郁而终。
他自忖比宋缺运气好一些,无需奢求两全其美,专心修炼就好了。重振汉统的大任,日后自然有朱元璋这天降猛男担起来,无需自己亲自下场。自己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对方一些人力物力上的帮助就好了。
上一篇:我,儒剑仙,在天墉城签到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