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15节

  加之记得方位路线,走的是直线,节省了大半时间,不过多半天,就已然跨越千余里空间,从金城跑到了敦煌。

  他真气自成周天,随用随补,奔行千里,仍然精力充沛,身体上并不疲累。只是思及接下来将有一场恶斗,故而还是找了间客栈,修整了半天。

  所谓狮子搏兔,亦尽全力!

  金刚门在西域大名鼎鼎,便是寻常百姓,也能说出个一二。是以无需特意收集情报,只是在客栈里听小二和客人闲聊,对金刚门,便有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

  开山祖火工头陀,当年偷学少林武功时,只学到了动作招式,却不通内功。是以金刚门最初,只是纯粹的外家功夫。

  扎根西域的百余年间里,历代传人慢慢吸收本来土密宗的一些练气法门,以及瑜伽体术方面的内容,弥补了内炼方面的不足。

  密宗练气,主修三脉七轮,虽不及中土玄门成熟完善的十二经脉体系玄妙精深,但别出机杼,也颇有些可取之处。

  是以现在金刚门,也当得起一声内外兼修,不容小视。

  金刚门如今有六位西域武林公认的顶尖高手,俩太上长老、熊虎鹰豹四首座。

  余者如八大金刚,十八罗汉之流,虽也入了高手之列,却算不上顶尖。

  总坛也很好找。

  敦煌城里最大、最宏伟、地段最好的建筑,就是金刚门。

  俗言说得好,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

  可见,前辈古人们也认为:杀人这事,适合晚上干。

  李道成是个尊重前辈的人,所以在客栈等到了晚上,待到月黑风高之时,才出了客栈,来到金刚门总坛。

  一看,却发现白天晚上区别不大。

  原来金刚门地处三道枢纽,坐地收钱,财大气粗,门内摆了许多的酥油灯,照得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都是各地的弟子与信奉金刚门的民众们供奉的。有许多百姓,平时宁肯节衣缩食,也要把自己都舍不得吃酥油,拿来供奉金刚门的佛爷。

  按理说,目标地灯火通明是不利于潜入的,许是金刚门在西域威风得太久,自信没人敢来捋自己的胡须,居然没有在外安排弟子巡视护卫。

  让李道成轻易就摸了进去,比进自家菜园子还容易。正想抓个舌头问问方丈室的所在,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呼呼哈哈、操练拳脚的声音,却是正撞上了金刚寺弟子练武的时间段。

  便朝发声处摸过去,潜在屋檐阴影处,放眼望去。

  入眼却是一个操场大小的演武场,百余个裸着上身,头皮青黑,看起来才剃度不久的年轻弟子,正站成几排,听师长训话。

  这些年轻弟子个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皆用崇敬仰慕的目光,望着训话的四个中年僧人。

  这四个僧人,一人身形矮壮,肌肉并非大块大块的凸起,而是如鱼鳞一般的密集小肌肉群。一身大筋高高隆起,如同虬龙一般。

  结合在客栈里获得的四大首座的特征信息,李道成认出了这位矮壮和尚,乃是四大首座之一的虎首座。

  虎首座讲了几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训勉之言后,为坚定弟子练武信心,说要给弟子门露上两手。

  他脚边不远处就有个尺许方圆,二尺来高的石墩。只见这和尚上前两步,运起劲力,伸脚在石墩底部一挑,就把四五百斤的石墩踢起半空。随即沉腰坐马,摆了个四平大马的架子,伸直双臂,稳稳接住自半空落下的石墩。

  随后双臂发力一抖,这石墩就在双臂来回滚动起来,就如同粘在了手上一般。

  嘴上喝道:“武谚曰:拳不打力,力不打功。本门武功练到精深处,一拳一脚,皆有千斤大力。”

  说罢,小臂一振,就将那石墩抛起,“轰”的一声落在地上。

  李道成看得暗自点头,这和尚倒也颇有些功底。

  学过杠杆原理的朋友们都知道,支点越远质量就越重。这和尚能够双臂伸直,用手腕拖住几百斤的石墩。可见无论是气力还是筋骨,都打磨到了相当精深的地步,倒也十分难得。

  随后,就是豹首座演示了,此人除了精通拳脚之外,还擅长达摩杖法。

  手提一柄儿臂粗细,通体精钢打造的月牙方便铲,耍了一套达摩杖法。

  这通体精钢的方便铲,份量怕是有百八十斤。在他手中却是轻若无物,舞得虎虎生风,水泼不透。

  舞完三十六式达摩杖法后,这和尚大喝一声,一式夜叉探海,将方才虎首座演示用过的石墩铲起在半空,再闪电般的使出一记犀牛望月,轰的一下,将那石墩铲为两截。

  李道成看得分明。这和尚的武功不错,劲力、速度、准头,皆是可圈可点。

  随后熊首座演示了横练硬功,金钟罩铁布衫。发劲运功,浑身青黑,如同铁衣罩体。

  虎首座点了两个身材健壮的弟子,叫他们抡起铁棒,尽全力打熊首座。

  两个弟子奋力挥舞手中的铁棒,在熊首座身上打得砰砰作响,却只留下一条条白印。到后来熊首座没啥事,他们反倒累得气喘吁吁。

  最后一位鹰首座,精修大力鹰爪功和大力金刚掌。

  他叫弟子抬来一块一尺见方的钢板,放在桌上,然后猛吸一口气,右掌顿时膨胀得如同蒲扇一般,砰的一掌拍在钢板上。

  钢板稳丝不动,被鹰首座拍打地方,留下了一个寸许深的掌印。

  四大首座演示完毕,众弟子皆是目露憧憬向往之色,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以后的自己。

  李道成也看清了熊虎鹰豹四和尚的成色。

  熊和鹰内外兼修,境界略胜虎豹一筹。不过虎豹二僧的外功皆练到了极为精深的地步,俱一身钢筋铁骨,加上一身巨力,真实战力比熊鹰也差不了多少。

  总之,这是四个法王级数的高手,不容小觑也就是了。

  李道成正在琢磨待会儿该怎么打,就见一位年轻的青衣僧人走过来,对熊虎鹰豹四位首座行礼道:“四位师叔,方丈修炼神功,传四位师叔为他护法。”

  “既是方丈相召,那我们就去一趟呗。”,虎首座对三位师弟说一句后,吩咐众弟子好好练功,不可懈怠。”

  然后也学豹首座那样,提了一把精钢月牙方便铲在手里,熊和鹰则是空手。一起随那弟子向方丈室走去。

  李道成暗道,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按常理来说,重要物品一般都是放老大那里的。

  他首要目标是有备无患,拿到黑玉断续膏,防止俞岱岩依旧中招。

  杀掉些投靠元庭的金刚门高手,只是第二目标。

  所以李道成不急出手,决定先拿到东西再说,展开身法,如同一片轻飘飘的树叶一般,悄声无息的跟了上去。

  金刚门占地宽广,房舍众多。跟了约莫有几根烟功夫,才来到方丈室之外。

  “四位师侄,来了。”,方丈四十左右,肥头大耳,白白胖胖的,见四首座过来,未语先笑,和和气气的,看起来不像方丈,更像个长袖善舞的生意人。

  李道成略有些意外。

  四大首座皆是顶尖外家高手,若是七位师兄任选一个单对单,估计目前功力最为深厚的大师兄宋远桥,也难以无伤将其拿下。

  而弟子数千,产业布满大半个西域,座下高手众多的金刚门方丈,看起来武功却不是很出挑的样子。好在目光明亮有神,想来应该修过密宗精神力方面的秘法。

  下一刻,就听见虎首座回道:“方丈师叔有意精修六成就法之幻观法,我等自要守护一二。愿方丈神通大成,早证佛果。”

  李道成心中一动。

  这幻观法,他曾听张三丰大概描述过一二。

  幻观法,乃密宗白教六成就法之一。大略言之,此法认为世事皆为幻,故要勘破财色名利执着等各种幻相,明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空性。

  如此,在弥留之际才不受六道演化的各种幻相所迷,得以超脱生死轮回,精神回归灵山净土,证得永恒的圆满清净。

  总之,主打一个勘破假相,见得真我。

  修此法讲究颇多,忌讳打扰,需高手护法,故而方丈才把熊虎鹰豹四位首座,叫来把守四方。

  既知此法关窍,李道成也不着急,耐心等待起来。

  不多时,方丈就安排好护法事宜。

  让手提月牙方便铲的虎豹二首座,看守接近他练功室的后门,擅长手上功夫的鹰熊守稍远点的前门。

  随后,方丈就进了密室,对着一面六尺大立镜,做出各种喜怒哀乐、骄横、谦卑,谄媚、清高的神色表情,然后观其为假,明悟其并非心体的本来面目。

  方丈一心修法,渐渐心无旁骛,沉迷其中。

  见其渐渐入境,李道成寻了一个碗大的通风洞,运起九阴真经上记载的缩骨法,将身形缩小如同五岁孩童,轻易的就潜了进去。

  潜入室内后,他运起真气,轻若豪羽的在方丈室转悠起来,很快就在方丈的卧室里找到了很多珍贵药物。

  有四肢五官俱全,宛若人形的百年老参,也不知是那个分坛弟子进贡的。

  话说张三丰九十大寿将近,李道成正愁没啥合适的礼物送呢,现在看见这百年老参,自然是笑纳了。

  还有豹筋、熊胆、鹿茸、石斛、虫草等上好药材,既可用来赠送几位师兄,也可以用来培养徒弟。

  李道成自是豪不客气的继续笑纳。

  转悠了两圈,最后在一个隐秘的暗格中发现一个三寸玉瓶。装的正是他此行首要目标,黑玉断续膏。

  还附带一张方丈手抄的药方,以及此药的来历和研发过程。看架势,是方丈准备写来传承给后辈的。

  因当年火工头陀偷学武功,不通内功,把个内外兼修的少林绝学,练成了纯外门功夫。没内功时时养护加持,难免就会伤筋动骨。

  这火工头陀是个有心的,每日打杂之便经常抽出时间到药堂帮忙,暗中学习药理。

  因天赋出众,学起来很快,到后来,他自行研制的活血化瘀,强筋健骨药膏,效果竟然比少林药堂出产的,还要更好一些。

  有药膏加持,火工头陀最终才练就了一身,足以打死达摩堂首座苦智大师的顶级外功。

  扎根西域之后,经历代门人百年研究改进,加上天山雪莲,虎骨豹筋等珍奇药物调整配伍,最终研发出了倚天第一特效外伤药,足以续筋接骨的黑玉断续膏。

  看到这里,李道成不由感叹,这位火工头陀,隐忍聪明,还会搞研发。倒也是一个人才。

  只是生错了时代,若是生在后世,搞不好又是一个杰克马之类搅动风云的人物。

  以李道成如今的记忆力,只是上下随意扫过一眼,便记下秘方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随后将秘方和玉瓶放入怀中,正欲出门去解决掉方丈和熊虎鹰豹,然后闪人。

  却听得“咔嚓”一下机簧声响,暗格落下,弹起一道弩机,咻咻咻的射出三支迅若闪电的劲弩。

首节 上一节 15/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儒剑仙,在天墉城签到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