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116节

  庞斑正在后院悠闲的和里赤媚喝茶。

  到了庞斑这样,离破碎虚空只有一步之遥的境界,心理上确实已经超凡脱俗了,现在也就和里赤媚,还能有些共同语言了。

  方夜羽向师尊诉说了自己的困惑。

  准确的说,也不算困惑,应该是对前路的迷茫才对。

  庞斑静静的听着,直到方夜羽倾诉完之后,才看向他,淡淡的道:“你知道吗,其实当初族人们提起重入中原的计划时,我心里就是不看好的。”

  “可是我却没有阻止这一切,你知道为什么吗?”

  方夜羽苦涩的道:“您是为了让大家死心,让大家接受现实。”

  庞斑神情一如往常,丝毫不变。里赤媚忍不住谓然一叹。

  确实如此!

  实际上大家都明白的,大明现在如日方中,在实力上,早已经彻底压倒了分崩离析的蒙古帝国。

  再加上大元入主中原九十余年间,又做得太差劲,弄得万民皆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蒙元想再次入主中原,希望实在是渺茫。

  所以对重入中原,庞斑心里一直是不看好的。加之庞斑当年也对元庭高层的堕落,非常失望,所以才在红巾四起,大元统治摇摇欲坠之际,而袖手旁观,坐看元庭失败,退回草原。

  不然,庞斑当年若是出手相助,那朱元璋还能不能取胜,犹未可知?

  既然庞斑并不看好蒙元能够重入中原,为什么当初没有阻止这一切呢?

  因为魔师宫麾下众高手,对当年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还意图恢复昔日荣光。

  庞斑就没有阻止重入中原计划,而是顺水推舟,给他们一个奋斗的动力,一个活着的理由。

  等大家折腾一番后,知道事已不可为,就算武力再强横,也不能逆大势而行之时,自然就会甘心的接受现实。不再瞎折腾了。

  说白了,魔师最在意的,并不是成败,而是希望族人真正明白当初失败的原因,希望族人们从失败中吸取到教训,获得真正的生存智慧。

  这世上,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在庞斑看来,草原民族和汉人千年争斗纠缠,只是因为地缘关系,距离这个邻居最近。恰巧这个邻居又擅长耕种、积蓄罢了。

  游牧民族,追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遇到旱寒之类的极端天气,草场大片枯死,或者牛羊大批冻死。草原上就会饿死人。

  不想饿死的,就只能南下来抢劫邻居了。

  在庞斑看来,生存之争无所谓对错!

  草原人为了生存,和汉人敌对千余年。只能说天意如此。

  但生存之外的利益之争,就没有必要了。

  当汉人是大一统王朝之时,以中原的体量来说,无需太多,只要能发挥出总体实力的三成,就足以吊打周边一切游牧民族了。

  中原的体量摆在那里的。这是汉人王朝和游牧民族之间,国力民力的差距。

  非草原出一二天纵奇才,所能扭转的。

  庞斑看得无比明白,如今大明鼎立,至少在百年内,族人们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入主中原了。

  就算没有玄仙横空出世,也一样。

  更何况现在玄仙还开展出海计划,有望一改儒家千年积弊,为汉人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呢?

  此计划若是成功,汉人将更加强大,草原人就更没什么指望了!

  庞斑这番心思,以里赤媚和方夜羽的头脑和智慧,自然是看得明白的。

  所以说到底,方夜羽的迷茫,不过是心中不甘罢了。

  但实力不如人,师尊又不可能全力出手相助,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沉默一会儿,问道:“还请师尊指点,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庞斑沉吟一二后,回道:“玄仙下南洋,你们就东渡扶桑吧。带着一批精英族人过去,也占据一块地盘,然后开国建制吧。”

  方夜羽明白,不想带着大家伙灰溜溜的退回草原的话,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再次入中原的计划,已然宣告破产。

  玄仙最恐怖的地方,并非只在于那一身强得犯规的武力,更多的,是那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的年龄。

  玄仙才二十多岁,若是不忙着飞升,那至少还可以主宰武林百多年时间。

  而师尊已年逾百岁,拦江之战已经是他老人家最后的破虚机会了。

  下个时代,已然是玄仙的时代。

  若是继续攻略中原,就算成功了,又能怎样呢?

  等师尊庞斑走后,玄仙再清算起来,蒙元上下,谁能敌住玄仙呢?

  方夜羽心情复杂的退下,和红颜白发,绝天绝地等人一起商议东渡建国事宜。

  绝天绝地等,能把武功练到此等境界,脑袋自然是正常的,明白魔师的建议,已然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于是,方夜羽集团取得共识,开始收缩地盘,收集情报,整合物资实力等,准备东渡扶桑。

  方夜羽集团番动作,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消息很快就传到李道成这里,倒让他有些好奇,不想庞斑完全没有天人大宗师的架子和包袱,毫无犹豫的,就“借鉴、致敬”了自己的思路。

  难道庞斑也是穿越者,也码过字吗?

  当然,对于蒙元东迁计划,他并没有打算阻止。

  方夜羽集团上下,除了方夜羽,其他都是元朝时代的老人,汉化严重,血脉上是蒙人,但思想上,行为习惯上,早已经是汉人了。

  方夜羽,也是接受的汉化教育

  就让他们东渡扶桑又怎样,难道还担心会重复原来的历史轨迹吗?

  自己现在带领大明走出大陆,开启大航海时代,为民族,为后人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如果以后还是干不过扶桑,那只能说明,这个民族、那个时代,是真的有问题了。

  方夜羽不折腾了,江湖彻底进入平静期。自家俩徒弟如今又差不多相当于半宗师了,合体就是顶级宗师。

  李道成是彻底没啥事做了。

  静极思动,想到言静庵和了尽俩人,早早的去整顿沙门风气,到现在也没传出多少动静。

  他心里也有点不爽,你们就是这样敷衍甲方爸爸的吗?

  便出门来到皇宫,到朱元璋那里去,给沙门上上眼药。

  三个月过去,给传鹰盖的护国大天王庙,在座下左右护法小半道人和田桐的主持下,也盖得差不多了。

  整个庙宇搞得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用的全是各色顶级好料,一共花费了十几万两白银。

  鉴于花费不是太多,加上知道老朱又穷又抠。李道成就没按当初说好的对半出,索性大手一挥,出了大头。

  反正又不用自己真掏钱,无所谓的。

  传鹰庙落成之后,老朱举行了盛大仪式,在满朝文武和民间代表的见证下,把鹰刀供奉进庙里。

  此举顿时得到了军功贵族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向心力大大增加。明白朱元璋并不是玩“狡兔死、走狗烹”那套,没有清算老兄弟们的意思。

  实在是那些犯事的勋贵,残害生民,违法乱纪,触犯到老朱的底线了。

  老朱通过和玄仙合作,获得好处,对他自然是大为欢迎。见他来访,连忙亲自将玄仙迎了进来,问起来意。

  李道成说道:“千年以降,道佛两门,泥沙俱下,已经违背了老释原意,走向堕落。我有意将之整顿一下。你不是财政不宽裕吗,大可收回这些犯事僧道的度牒,罚银抄产,对于朝廷财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朱元璋一听,明白了玄仙的真正意思。

  什么整顿佛道二门风气,听听就得了,这事就是冲沙门去的。

  俗话说得好,穷文富武败家的道人,真正立志修行的道士,有几个有钱的?

  即便有,也是那些玩子孙庙的,多是正一龙虎山一系。全真一系的清修派,有钱的还真不多。

  老朱曾经做过几年和尚,深知宗教积弊,之前就对佛道二家的规模,严格控制。

  如今玄仙既然有意加大力度再整顿一下,所得还一分不拿,全送给朝廷,何乐不为呢?

  是以老朱欣然同意,发了圣旨给礼部和刑部,要他们派出精干大员主持,协同僧录司,道录司,对全国各地僧道违法的,严加惩罚。

  并对各大庙丛林,严格考核其僧众的经义和德行。

  凡有行事不端,不通经义者。轻则罚钱,重则追回度牒,送司法入罪,并剥夺庙产。

  圣旨所到之处,地方官吏们,都为之欢欣踊跃,情绪很高啊。各地那些富裕的僧道们,则苦不堪言。

  言静庵和了尽,自然知道,这是玄仙对他们的工作进度,表示不满了。

  两位沙门精神领袖其实也蛮无奈的,这三月他们还真没偷懒,都在奔赴各地,和各宗宿老谈心,做思想工作。

  但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和尚又是出了名的死爱钱。

  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人家还认言静庵和了尽是精神领袖,但现在两人想动人家的钱袋子,那人家自然就当他们是仇人了。

  迫于静斋和禅院那沙门第一的武力,各宗没人敢明面反对两人,但暗地里却各种阳奉阴违,各种阴阳怪气。

  这三月里,言静庵和了尽也没少受气。

  饶是他们修为深厚,但对于内部各派那些死要钱、不知好歹、分不清大小王的蠢货。也有些恼了。

  现在玄仙发力了。言静庵和了尽索性就团结各宗内部一批不满现状、真心修行的僧众,到官府发告,提供证据之内。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在这些真.僧人们的配合下,官方的清查进度陡然加快。

  大批行为不端,不通经义的出家人,都被清查出来,计有万余被官方抓住了痛脚的僧人,以及几百个道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不守清规的道人,多出自于正一系。

首节 上一节 116/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儒剑仙,在天墉城签到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