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11节
很多人对爷爷辈的毕生事迹,也未必全部清楚。更何况是百多年前的长辈,关于男女感情方面的事呢?
再说了,杨过当年与全真教的关系,实在是算不得和睦,反倒有些仇怨,神功大成后,没有平了全真教,就算他大度了。
用脚趾头想,也会知道,杨过绝逼不会嘱咐后人,自家祖师和全真祖师有些香火情,你们以后要和全真教亲如一家,团结互助。
所以杨正不知道两家祖师的真实关系,实属正常。
正要对杨正解释一二,樊三郎就端着两杯玉蜂蜜走了进来,插话道:“九阴真经不是失传了么,怎么会在杨大哥家里?”
李道成接过蜂蜜,惬意的喝了一口后,将古墓派开山祖师林朝英,与王重阳本该成为佳偶。奈何造化弄人,两人最终虽未成眷属,但也未曾断绝来往的事情,说了一下。
杨正方才了然,难怪三丰真人认为自家藏有九阴真经,原来两派祖师还有这层关系。古墓原本也是重阳真人所有,得到九阴真经后,未免失传,暗中潜入古墓留下一个备份,也是正常之事。
樊三郎亦想到此节,忍不住问道:“李道友,杨大哥,如果你们是重阳真人,会把九阴真经藏在什么地方?”
李道成呵呵笑道:“我对古墓不熟悉,不好下断论。但是,如果是我要把一件宝贵的东西藏别人家的话,那我会找一个那家人熟悉又陌生,不会轻易翻找打扰的地方。”
话说二人绝非愚人。再说樊杨二家,世代交好,樊三郎对古墓跟自家一样熟悉。李道成都提醒得如此明显了,他们再想不到就说不过去了。
杨正和樊三郎对视一眼,心中了然。同时开口,一个说祠堂。一个说祭拜祖师的灵堂。
两人纵然心性淡泊,没多少争名夺利之心,但身为习武之人,知晓自家就有一部触手可及的绝世秘籍,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樊三郎率先提议,去看看大名鼎鼎的九阴真经。
当下,三人出屋,沿着通道左一弯,右一拐,约莫小半盏茶功夫后,来到存放林朝英遗骨的石室。
石室中除了一灵位,二石棺之外,别无他物。秘籍藏在何处,简直是一目了然。
但是,杨正进来后,第一件事不是急吼吼的找秘籍,而是取过信香点燃,插入香台,跪地砰砰砰的对着林朝英的灵位磕了三个响头。
意思无外是给祖师打个招呼,不肖后辈打扰祖师安宁了,祖师不要见怪。
随后,樊三郎也祭拜了一番。不过他不是古墓派传人,无需三叩九拜,磕一个意思一下就得了。
等两人拜完,李道成也上了三柱清香,对着林朝英的灵位鞠了一躬,就当是尊敬前辈了。
祭拜过后,杨正指着两座石棺说道:“家父生前曾经交代过,这两棺一副放着祖师遗骨,另一副是空棺,就让它空在这里,无需管它,只要祭拜祖师之时,顺带着也给这空棺烧柱香就行了。”
“以前我就有些疑惑,祖师的棺椁旁边,为什么会有一座空棺。听李世兄讲述前辈往事之后,方才了然,这副空棺,原是祖师爷给王重阳留着的,以示生死相守之意。”
李道成道:“不错,林朝英前辈摆上两棺,就是想和王重阳葬在一起。可惜造化弄人,相识却不能相守终究未能如愿。”
“所谓人死为大,入土为安。王重阳若要藏经于此,于情于理,绝不会打扰林前辈身后安宁。所以,九阴真经定然在这副空棺之中。”
当下,三人抬起空棺的棺盖,棺内空无一物,只在盖底发现十六个字……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李道成早知道有此一遭,杨正和樊三郎却很是纳闷,看起来王重阳有和林朝英斗气较技的意思。两人不知事情原委,俱拿眼看李道成。
李道成解释道,林朝英和王重阳彼此有情,但两人俱是心高气傲的刚强之人,武功也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服谁,彼此较劲。
男女之间,最好是刚柔互补。两个都刚强的,肯定处不长,迟早得分。所以两人闹掰之后,林朝英创立玉女心经,破尽全真武功。说白了还是放不下,暗中向王重阳较劲。
王重阳苦思数年,却发现以自家生平所学,竟无以反制。最后不得已用九阴真经上面的武功,来破解玉女心经。
听罢原委,杨正就冷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么一个不弱于人,还中神通呢,实际也不过如此。”
樊三郎也是摇头不已:“重阳真人此举,似有些不妥。”
李道成嘿嘿一笑:“岂止是不妥,要我说,重阳真人此举,也忒小气了些。”
毕竟事关古墓派祖师,杨正自己说无所谓,外人却是不好多做置评,是故李道成和樊三郎附和杨正损了王重阳一句后,就岔开话题,喊他找机关。
俗话说得好,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有个主人家在,找起自家的机关暗道来,速度就是快。
杨正在棺内随意摸索了两下,就开启了机关。随着一阵咔咔声响,棺底缓缓向两边退开。
不过,这空棺机关,杨正也是现在才知道,百年来,还是第一次启动。不比其他地方,时不时的检查维护一下。
年久失修,棺底退到一半,露出五寸大小的空洞后,就卡在那里不动了。好在三人俱有一身上乘武功,索性就几掌劈碎了棺底,露出了一个足亦过人的黝黑通道。
取出火折子,三人循阶而下数十步后,来到刻有九阴真经武功的石室。
久未来人,室顶蛛网密布,生出厚厚的青苔,遮住了王重阳当初刻下的口诀和动作图形。
一番清理打扫之后,这些王重阳破解玉女心经的九阴真经内容,才现出原貌。年久之下,文字图形有所遗漏失真,好在有九成完好。
文字口诀和动作图形俱全,一点无损的,有螺旋九影,摧坚神爪,大伏魔拳,白蟒鞭法,摧心掌,闭气移穴,以及李道成最看重的易筋锻骨篇。
此篇堪称金系第一筑基之法,可为弟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可谓万金不易的宝藏。将此篇带回武当,足以为宗门立下百世之基。
见自己此行主要目的完好,李道成松了口气,用心默忆起来。此篇不长,不过几百文字和数十副图。以他现在记忆力,上下扫了两遍,便已将其熟记余心。
随后,李道成揣摩起来。以他如今道学水平,自是不如黄裳广博,但仅就深度而言,却并不在黄裳之下。
所以他看打基础的易筋锻骨篇,就像文人中举之后回过头来看三百千、幼学琼林之类的启蒙书籍一样,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不过片刻功夫,就将这易筋锻骨篇融汇贯通,完全化为己用。
达到目的后,李道成就懒得看其他武功了,反正随后杨樊二人肯定要另行抄录,等他们抄录好之后,自己拿上一份就是。
无所事事,就转头看向杨樊二人,观察他们对这些九阴绝学的反应。
两人性格各异,对这些绝学的反应也不同。
樊三郎对武功痴迷一些,扫了一遍这些武功后,盯上了螺旋九影。觉得此身法精妙非常,玄奥无比,正好配对他的灵蛇拳。
若能融合贯通,化为己用。灵蛇拳必然威力倍增。若是再遇上成昆,定可轻易将其击败。
樊三郎越看越入迷,忍不住比手画脚,跟着螺旋九影的图解比划起来,沉醉其中。
杨正上下扫视一番后,则略过那些精妙高深的拳法武功,把视线落到易筋锻骨篇上,很快就沉醉其中,思悟起来。
李道成暗自点头,杨正还算有些根骨,挑到真正的好东西,若能有所领悟,对他的伤势大有裨益不说,根基也更牢固了。武学修为,最终能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倒是免得自己出手相助了。
樊三郎眼光不如杨正,忽视了真正的宝贝。买椟还珠,丢了西瓜捡芝麻。
当然,他早晚会知道易经缎骨篇的好处,就算发现不了,杨正有所收获后,也会提醒他。
只是,单论资质和潜力来说,杨正要比樊三郎高些。
一时间,李道成也没啥事,索性就退到一边,静等杨樊二人回神。
第11章 收徒。
李道成无所事事,索性就退在一旁,静待樊杨二人回神。
樊三郎初时只是跟着螺旋九影的图文琢磨比划,看到妙处,渐渐心无旁骛,沉迷其中。竟忘记了身处何地,忍不住展开身法,就地现学现卖的演练起来。
话说这螺旋九影乃是九阴真经中一门上乘的轻功身法,若是练到家了,临敌时施展出来,可同时分化出九条幻影,让对手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只能任我宰割。
此功品阶极高,对于练习者自身的素质要求,自然也是极高的。需要浑厚的内功修为和强横的肉身,来做为支撑,方能达到修习的门槛。
李道成见樊三郎如此急不可耐,不由暗自摇头,对他着急练习的行为,不大看好。
樊三郎的内外功修为,虽是颇为不凡,也算得上武林中少有的高手,但距离螺旋九影要求的门槛,还差了些许火候。
是以李道成暗中蓄势待发,做好了在樊三郎出纰漏之时,出手兜底的准备。
话说李道成既不看好,为何不直接开口喊住他呢?
因为李道成深知,人,本质上都是不听劝的。
人教人,千编不行,事教人,一次就灵。再言之有物,再怎么掏心掏肺的言语,也不如现实啪啪打脸,来得深刻。
果不出李道成所料。
下一秒,樊三郎就搞出纰漏了。
只见他身体一晃,瞬间幻出三道身形,闪向三方。闪到一半时,一身关节却忽然咔咔作响,显是身体强度不达标,失去对身体的掌控。惊叫一声,身子一歪,一头向着石壁就撞了过去,眼看就要肝脑涂地……
杨正被樊三郎叫声惊醒,回神看去,不由大惊,奈何内伤未复,援手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好兄弟撞墙。
好在李道成早有准备。身形一闪,瞬移一般凭空拦在樊三郎身前,伸手在其肩上轻轻一按,便化解危局,让他安然落地。
杨正提在嗓子眼的心脏,也跟着落了回来,长舒了一口气,忍不住责怪起来。
“三郎你太鲁莽了,幸亏有李兄出手,不然你今日断无幸理。以后行事需得三思而行,万不可急躁。”
“大哥教训得是,我记下了。”
才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樊三郎也是心有余悸,汗出如浆,心如鼓擂。深呼吸了几口气,强压惊悸,回了杨正一声后,感激起救命恩人。
“多谢李兄相救。小弟一时忘形,不自量力,小看了这门身法。惭愧惭愧!”
“举手之劳而已,樊兄无需介怀。”
李道成呵呵笑道,“习武之人,遇见绝学,就如酒鬼遇见佳醇,色鬼遇到美人一般。一时忘形,沉浸其中,乃是人之常情。杨兄也不必苛责。”
俗话说得好,出门不训夫,人前不教子。杨正先前也是后怕之余,一时急切,才教训了樊三郎两句。毕竟这兄弟也是几十岁的人了,还是得给他留点面子。
有李道成打圆场,杨正也就不说了,转而问道:“三郎身体没有大碍吧?”
樊三郎回道:“无碍,刚才用力过猛,筋骨拉伤了,修养上几日就好了。”
经此一事,大家伙自是没什么心思看秘籍了。反正东西就在自家,又没有长脚,想看随时都可以。
杨正便搀扶着樊三郎,和李道成出了密室,回到客厅。
此行目的到达,李道成便心生去意。鉴于古墓派现在两个伤员,无自保之力,就又待了几天。等杨正研习易筋锻骨篇有所收获,伤势大有好转,动手无碍之后,便提出告辞。
杨樊二人平时里练功,也是闭门造车,除了偶尔和终南山上的隐修高人来往一二之外,也没啥别的师长好友。如今难得遇到李道成这般武功通玄的高人,如何肯舍?
一意挽留他多住上一段时间,好日常请益。
盛情难却之下,李道成又留了几日。为杨正讲解玄门养生术之余,顺便教教杨耀和杨嫣,传他们兄妹易筋锻骨篇上的入门之法。也算是礼尚往来,回馈一二。
上一篇:我,儒剑仙,在天墉城签到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