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80节
整个标准,并没有全部翻译过去,只是翻译了核心的部分。
运算所的想法很简单,占坑,知道这东西存在,并且是我们国家做的就行。
五个人在讨论是不是允许在国外发表。
“这个是不是涉及到秘密了?”
“应该不算吧,对于计算机来说,就好像我们的语言一样,难道我们的汉语也保密?”
“我看也不算,这东西里面对于我们最新型的计算机的东西一句话都没提,纯粹就是这位高振东同志发明了一种语言,在教人说话而已。”
“我看国外也不封锁这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就好像Fortran、ALGOL60,语言本身不是秘密,用语言承载的内容才是。”
“不过这位高振东同志还真是高产,DJS-59和这个C都是他一个人做的。DJS-59不能发出去,这个C也能补偿他一下。”
“‘C’,我们名字的那个‘C’,名字起得真好,发吧,挺有意义的。”
“我觉得可以发表出去,我们也应该在科技方面有一些我们的声音。”
“.”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组长请大家表决。
他先举起手:“我同意。”
第二只手:“我同意。”
第三只:“我同意。”
第四:“我同意。”
“我同意。”
——
周四,高振东带著第一研究室的人,入驻京钢厂一个侧吹转炉车间,准备开展向总求援的材料的试制工作。
项目简称为“NF材料试制项目”。
第一更
第131章 材料太好也是个问题(3k)
没有发生因为高振东年轻,有人不服,挑衅权威,然后装笔打脸的故事。
这个年代的同志们,大多相对淳朴,对于命令,理解了,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当然也有不服气的情况,但是高振东这次没碰到。
原因倒是简单,京钢厂搞研究的好几个人,不久前还在三轧厂叫高振东“高老师”呢。
加上591、592、593转产过程中的技术转移,京钢厂是承担了其中一个钢种的生产的。他们的生产技术人员也没少请教高振东,甚至一般的问题,还够不著请教高振东的级别。
所以高振东一来,这边的同志非常欢迎,甚至京钢厂的一位副厂长专程接待,负责对接。
从级别上来说,可比高振东这个虚职的副科长高了不知道多少,京钢厂这个配合的诚意不可谓不足。
这是对高振东的重视,都是十七机部直属企业,知道高振东不是只有一把刷子,人家那是开刷子铺的,好多把刷子呢。
而且,京钢厂还有个小九九,既然第三轧钢厂没有设备和车间试制这个钢种,那这个钢种如果在我们厂试制成功,是不是意味著我们的拳头产品又要多一种了?
看看,多么淳朴老实的想法,何等平平无奇的希望。
对于这次来京钢搞研究,轧钢厂第一研究室来了一半人,另外一半人留在轧钢厂。
除了轧钢厂日常工作的原因之外,还在于这次的材料是要直接轧制成中厚板,直接成材的。
炼钢是京钢厂的事情,但是轧板,那就是第三轧钢厂的专业了。
所以高振东把所有人员一分为二,两边齐头并进。
来京钢这边的同志,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的,不过高振东并不这么想。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拿到的原始材料实在是过于详细了。
乐观估计,这次的过程,应该要比ESR要短。
简短的欢迎仪式过后,大家很快进入状态,各自开展工作。
高振东在给京钢厂的技术人员讲解此次的工艺。
“.前面我说的,就是对这个材料的总体要求,总的来说,这次要求里面生成的铁素体越少越好,要把碳、硫、氧的含量控制得越低越好。”
“高主任,具体是要控制到什么程度?”
“碳在万分之三以下,硫和氧,在万分之一左右甚至以下。”
这个要求一出,京钢厂的人倒抽一口冷气。
我知道你牛笔,但是你不要吹牛笔。
钢,铁的碳合金.
从这个定义就知道,碳和钢的关系有多深。
虽然这次试制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钢,但是这个小数点后4位的要求,在这个时候的确有点高。
甚至他们的检测手段,检出限都高于这个数值,也就是说最好的仪器都不一定能测出这个含量来。
“高主任,这是不是有点太难了。”
“先走起来吧,我有一定把握。”
见高振东都这么说了,京钢厂的同志也不含糊,那就干吧,你个子高都不怕,我们更不怕,跟著干。
这就是讨论可以各抒己见,但是下了决定就不要瞻前顾后拖拖拉拉,要拼尽全力,劲往一处使。
高振东开始部署第一步的工作。
“粗钢就用不锈钢工艺,用5吨电炉炼,成份我刚才已经说了,我想在炼钢过程中,怎么控制好这些成份你们比我熟悉。”
不,我们不熟,京钢厂的同志想著。
“粗钢这一步主要是控制好铁、镍、铬、钼、锰的含量,其他有害元素下一步再说。钢水融化后添加xxx公斤氧化钙、xx公斤萤石。造渣用铁-硅块,还原用铁硅粉和碳各xx公斤,出钢温度1600~1650摄氏度。”
听见高振东这一系列要求,京钢厂的人倒是放下心来,高主任对工艺这么明确,都不带一丝犹豫的,那说明他心里很有数,都记下高振东的要求,琢磨怎么炼好第一炉粗钢了。
——
高振东这边在热火朝天炼钢,草原拖拉机厂那边,何总却在一边高兴一边骂娘。
高兴的是高振东的快递他收到了,不论是通过罗总带回去的关於坦克武器稳定系统的目录,还是发运过去的新炮钢。
拿著罗总抄回来的几页纸,何总看得如痴如醉。
一边看,一边嘴里念叨:“高主任就是高主任,这想法,太周到了,武器稳定的各方各面都想到了。”
罗总笑著调侃他:“就一个目录,你能看出这么多?”
这句话,更多是开玩笑,他自己都能看出不少门道来。
何总一点儿面子不留:“罗总,你不懂。这东西看起来不是针对现在的5DL的,而是针对所有坦克乃至类似运动状态下的武器系统稳定的,是一本偏理论的教科书。”
“偏理论?你能用得上?”
“用得上,怎么用不上?我现在缺的就是理论,针对具体的问题,倒是基本上能找到办法,但是缺乏理论指导和分析,有点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何总说完扬了扬手中这几页目录:“而高主任这个,可以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不用像现在这样,先凭空想个东西出来,然后再发现问题,再去改进。”
“有了这个,我们吃透之后,能直接理论上先创建数学模型,然后进行设计,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就能弄个大差不差的东西出来。而且有了问题,也有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数学工具分析。”
说完,又摇头感慨:“高主任这是太厉害了,不愧是自动化本专业出身的,在这种系统控制上面,造诣非常深。这回,双稳算是稳了!哈哈哈。”
看见他得意成这样子,一旁的关总冷不丁背刺他一刀:“可惜你短时间拿不到。”
何总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鸡,转过头对著关总输出:“但是我总能拿到!双稳有了这条路子,我可以暂时把精力集中到炮和弹上面来,老关,伱给我等著!”
说到这里,何总想起来一件事情,第三轧钢厂ESR试制的第一批电渣重熔的炮钢不是已经运到了嘛,正好赶紧捣鼓个炮出来,折磨一下老关。
想到这里,他什么都顾不得了,赶紧和罗总关总道了别,跑去折腾炮去了。
看著何总风风火火的背影,罗总和关总两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然而兴冲冲的何总,被现实当头就抡了一大棒。
其实严格说来,是件好事,但是却好得有点让他措手不及。
炮钢很好,直观的说,韧性、硬度都超过了原来没有电渣重熔的炮钢,但是有那么一小点点问题。
——太硬了。
其实硬度提升也没有非常夸张,但是却超出了他现有加工设备的能力。
铣炮管的时候就发现,原有的加工参数有点对不上,不得已调整了加工参数,拉长了加工时间。
这让何总等得非常难受。
等到好不容易铣孔铣好了,开始搞挤压身管自紧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挤不动。
不论是用于挤压的芯轴,还是液压机的压力,对这个新玩意都明显不合适。
这个事情让何总哭笑不得,材料太好,啃不动怎么办?
不过转念一想,这不正好证明这炮钢的好嘛,给我加装药!狠狠的加!
带著急切,何总开始打报告,他需要更贵的碳化钨芯轴,需要更大的液压机。
——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