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68节
高振东也走上前,放了五块。
他钱不少,这点儿钱还真没放眼里,工作三个多月,再加上运算所每天两块的补贴,已经领工资的三个月就有差不多四五百块钱。
哪怕不算积蓄,他也没把这五块钱放在眼里,要不是太多不合适,按照他的性子,随手可能就是十块钱了。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贾家的情况,暂时是既不急,也不穷,意思意思得了。
转身往家里走,事情虽然暂时平息了,可是高振东知道,随著贾东旭的死,一些事情难免会同样发生,这个院子,可能会比自己刚来的时候热闹了。
回到家,前一天高振东已经通知了贾家的事情他会忙,所以娄晓娥没有来,这让高振东有点儿不习惯。
洗了把手,拉上窗帘,高振东开始抽奖。
最近几个周手气,有非有欧,倒也攒了一点儿好货。
看看今天手气怎么样,毕竟今天是做了好事儿的嘛,应该会有好报。
“当当当当~~~~~~”
实在忍受不了系统抽奖过程太过朴实无华的高振东,自己用嘴给抽奖过程配音。
抽奖结束,高振东看向了自己的收获。
噫~~~~~~,怎么说呢,这算是一份有味道的收获吧。
这么说好像也不对,这东西本身没什么味道。
不过高振东还是很满意的,这玩意如果不是抽出来,他是打死也想不起来还有这东西的,因为在常人的认知里,著实有些偏门。
但是抽出来了一想,这东西还真是挺有意义的。
高振东把东西一收,睡觉,明天去第一研究室看看,能不能折腾一下。
第二天,高振东如常上班,在进厂门的时候,他还远远看见了来办理抚恤事宜的秦怀茹。
到了技术科,迎接他的除了久别的同志的欢迎,还有的就是一大堆的事情。
一部分是部里转来的,一部分是ESR的,还有一些,是老陈那儿转过来的。
今日第一更。
哦耶,能有一章在清晨发布了。
第119章 发财了发财了(3k)
ESR的好说,主要是日常事务,作为总设计,一些字还是要高振东签的,核心的东西都交给组员了,疑难问题也解决了,其他技术人员也不是傻子,还是能推进得不错的,眼看就到快要结题的程度了。
部里主要是培训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个事情,是通知他去机工出版社结算《项目管理体系》一书的稿酬。
这倒是没啥大不了的,一个是早有准备,另外一个就是领钱而已,他这个领钱的都不急,估计付钱的也不怎么急。
老陈那儿来的,就有些有趣了,只是叫他去一趟办公室,别的什么都说,一张纸片儿都没有。
可能是师父想茶叶了,哈哈,总不是想和我下五子棋嘛,高振东如是想,摸了一盒茶叶,就往老陈办公室走去。
到了老陈办公室,熟练的把茶叶往师父桌上一放,就著师父的烟盒拿了一支烟,动作之自然,看得老陈眼睛直抽抽。
高振东给自己倒了杯水坐下来:“师父,有何吩咐啊,两个月不见,想我了吧,哈哈。”
老陈拿起茶叶,深吸一口气:“嗯,还得是这个味儿。”
转过头:“振东,叫你来是有两个事情,一个,是机要室那边有你一个机要件,你尽快去取一下,这东西别人替伱取不出来的,甚至机要室那边没找到你,都只通知到我。”
高振东表示明白了,等著第二个事情。
老陈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材料:“这份材料你看看,你搞出591、592、593,人家慕名而来,到我们厂求援来了。这种事情你最熟悉,所以一直等著你回来,看看能不能帮得上。”
高振东仔细看了一遍对方对材料的特性需求说明,东西不长,一页纸。
看完差点没笑出声来,来了来了,那个熟悉的感觉回来了,想啥给啥的系统又显灵了。
装著思考了一会儿,点头道:“有点想法,我回去仔细斟酌斟酌,考虑考虑。”
老陈很惊讶,说实话,搞材料,这种命题作文,那是最难搞的,不过想想高振东的战绩,倒也不是很怀疑,至少他说的是“有点想法”需要“斟酌考虑”,而不是“有的有的,正好我能做这个”。
如果是后者,老陈就真不知道高振东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了。
眼见有点门路,老陈也很高兴,这个东西的说起来还真是挺重要的,和大家的饭碗都能扯上关系。
他挥挥手:“暂时就是这些事情,你去忙吧。”
说完,惆怅的看了一眼办公室的围棋棋具,这孩子,哪儿都挺好,怎么就是不会下围棋呢。
高振东从老陈办公室出来,直奔机要室。
在机要室把手续一办,领了机要件,回到办公室打开一看。
——草原拖拉机厂发来的5DL坦克火力相关材料。
距他们上次来,已经一个多月,不过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把东西弄过来,已经是加快速度的了。
嗯,这个得好好看看,尽快把手上这本和坦克武器稳定系统有关的东西裁剪好。
高振东把这东西收进存储库,准备就在里面看。
事情都理顺了,高振东请来方迎红,请她找一位写字快的同志,配合一下自己工作。
高振东准备一边写ANSI C的编译器,一边口述《安全生产培训教材》,或者说叫《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裁剪改编之后,高振东就准备用这个名字。
我这是在往管理学大师的道路上越奔越远了,高振东调侃自己。
人很快找来了,不过一开始工作很不顺畅。
在高振东的DJS-59计算机室里,被请来配合他的这位同志明显是被高振东这种一边写在计算机上写程序,一边口中说著与计算机毫不相干内容的诡异工作方式吓到了,偏偏他说的话,还都条理分明,内容深刻,一听就知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让这位配合的同志一开始状态非常差,跟不上高振东的节奏,高振东不得不暂时再次降低口述速度来迁就她。
还是晓娥好,高振东想著。
不过随著这位同志的慢慢适应,速度明显开始提升上来了。
就在高振东这边忙活的时候,他的邻居秦怀茹正在李副厂长这里办理贾东旭的抚恤事宜。
正常情况下,抚恤手续的办理是不会到李副厂长这里的,不过贾东旭是工伤死亡,而且起因又是设备问题,这就让李副厂长不得不亲自劳动一下了。
看著秦怀茹的脸,李副厂长有点失神。
不过当听到秦怀茹说“我们院里高主任说.”怎么怎么样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一点玩味戏谑的神色,随后立马把神色正了起来。
要是高振东知道他现在心里在想什么,肯定会开骂:“你个老色鬼,这寡妇特么的关我毛事啊,你要想著是傻柱还差不多。”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秦怀茹说的是傻柱怎么怎么样,那李副厂长绝对心里什么都不想,没那个必要啊知道吧。
下午三点多,高振东请了个假,老陈给假很爽快,在他看来,高振东接下来就算玩上半年,干领工资,那也是说得过去的。
高振东骑著车,直奔机工出版社而去。
他要去把自己的稿酬领了,虽然不急,可是早晚都要领,不如早点了结。
周日领是不可能的,人家周日不上班。
来到机工出版社,负责这个事情的同志惊讶于高振东的年轻。
不过有工作证、第三轧钢厂的介绍信、高振东的户口本这些东西,有力证明了高振东就是高振东。
负责这个的同志不得不感叹一声后生可畏,然后给高振东办理相关手续,并给高振东解释稿酬构成。
这个事情要说清楚,主要他也被作者搞怕了,这一段时间,稿酬的计算方式变化非常快,非常频繁,不了解最新政策的作者经常误会,搞得他们一个头两个大。
抛开已经作废的那些不说,简单来说,现行稿酬制度是58年制定的,而且58年这一年都变化了好几次。
到高振东领钱这个时候,是按照基本稿酬+印数稿酬来计算的。
也就是不论是报刊杂志类还是著作类,都有一笔基本的钱,然后著作类的话,根据印刷数量,再给一部分钱,加印再加钱,印数稿酬是按基本稿酬总额的百分比计算的,不过这个百分比会根据印刷数量阶梯递减。
高振东这本书,属于著作类,按规定是千字4-15块之间,机工出版给定的是千字12块。
然后这本书印刷了5千本,根据规定,印1-5千册,每千册按基本稿酬的8%计算。
《项目管理体系》这本书,精简改编后,成书字数是27万字,也就是270千字。
简单一算,嚯,还真不少。
基本稿酬3240块,印数稿酬1296块,合计4536块。
这个数字有点多,不过付出劳动的人也不少,拿一部分分出去也应该,不过怎么分就要讲究办法了。
这个时候,老陈就派上用场了嘛。
高振东办完手续领了钱,骑车直奔第三轧钢厂。
高振东敲门进了老陈办公室,把门一关,笑道:“发财了发财了,师父,有个事情你帮我处理一下呗。”
老陈抬起头:“好事可以,坏事免谈。”
高振东一边从包里往外摸东西,一边笑道:“好事,好事,有人还要感谢你呢。”
把稿酬计算单往老陈面前一放,老陈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嚯,可真不少,你是准备想?”
高振东直接道:“我想拿一部分分给参编的同志,都是付出劳动的,名正言顺。”
老陈想了想:“难得你有这个心,那这样,拿1000块,我这边以技术科的名义分发给参编人员。”
高振东点点头:“好嘞,您这个安排不错。”
拿出一叠捆扎好的大黑十给老陈,100张,高振东溜了。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