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58节
草原拖拉机厂的枪炮总师,何总一行人。
几人来到了第三轧钢厂,一路问到了技术科,先拜访的是陈总工。
这肯定是应有之义,严格说来,他们来找高振东,根子上是两个单位的合作,再怎么也要先和地头上的领导打个招呼。
现在的第三轧钢厂,技术科可不好进,几人被一路盘查,各种核实身份,才见到了陈总工。
陈总工很热情,听说他们找的是高振东,倒也不惊讶,如果说外单位专程来人找技术口的人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了。
毕竟高振东所有的成果,除了回风炉之外,基本上都是外单位急需的,而且是前无古人的首创,其他单位来拜访他这位发明人,再正常不过了。
但老陈还真就没猜著,这几位来找高振东,还就和他已有的那些成果没半毛钱关系。
老陈对来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亲切的问候,进行了热情的招待,开展了坦诚的交流,充分的交换了意见,最后告诉何总:“振东啊,不在单位。”
草原拖拉机厂的人差点儿没背过气去,你早说啊。
当得知高振东支援运算所去了,一行人只好又马不停蹄的赶往运算所。
在运算所,再次被一路盘查,核对身份之后,被留在了会客室,请他们稍等。
何总他们对此倒是觉得正常,他们自己单位也是这样的,保密无小事嘛,理解,就是等的时间有点儿长。
就在他们等待的时候,会客室外走过了一个人,何总看见背影就认出来,那是自己课题组的一位成员,听说是被十二机部通知培训,比自己早出发一天。
何总连忙叫住他,向他打听知不知道高振东这个人,没准高振东和他一样,也是来参加这个培训的呢。
这位同志看见何总,很高兴,这个年头出差在外,能碰巧碰见自己同事的机会,那是非常低的。
当听见何总是打听高振东,他倒是知道:“高主任啊?认识,他给我们上课的,现在正在课间答疑呢,估计走不开,你想找他,肯定得等一会儿了,参加培训的同志们太热情了,有很多问题想问他。”
何总有些奇怪:“你们什么培训啊,运算所的培训,搞材料的来上课?”
培训内容不涉密,所以回答也爽快:“计算机,高主任发明了一种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价格便宜,我就是来参加这个计算机的使用维护培训的,何总,以后我们的弹道计算,可就方便多了。”
“你是不是搞错了,高振东不是搞材料的么,发明什么计算机,还能到运算所来讲课?”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只知道我上的计算机的培训,讲课老师叫高振东,听他自我介绍,他来自京城第三轧钢厂。”
当一个东西看起来像鸭蛋,闻起来像鸭蛋,吃起来也像鸭蛋,那它就是鸭蛋。
所有消息都对得上,何总觉得这应该就是高振东,但是为什么一个搞材料的能发明计算机,这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何总不是这两个专业的,但是也知道这两个东西天差地别,实在想像不出何种人才,才能横跨这两个专业,左能指导坦克厂搞装甲,右能在运算所开课讲计算机。
不过好处是,这至少证明这个高振东是个人物,这下,何总对于此行可能有的收获,更有信心了。
时间在何总的抓耳挠腮中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他听到一阵温和的声音:“请问谁找我?我是高振东。”
第107章 ESR够用不?不够我还有
何总他们转过头,看见一位身材高大,面貌秀气的青年人站在门口。
何总站起身,伸出手:“高振东同志你好,我是草原拖拉机厂的何经礼,和上次拜访过你的关总在一个项目工作,我负责枪炮。”
高振东想起来了,上次他和草原拖拉机厂的关总说得兴起,想要说火力部分的时候,被关总叫停了,说是请他们的枪炮总师亲自来听。
看来是装甲效果不错,把搞火力的整破防了,这才来找自己。
高振东热情的伸出手,与何总的手握到一起:“欢迎欢迎,何总好何总好。”
何总对高振东介绍了自己带来的人,都是负责火力的核心骨干,看得出来,他非常重视这次的沟通交流。
高振东与何总同行的人一一握手打招呼,大概是为了保密和避嫌,运算所的人没有跟进这里,高振东自己也在何总边上坐了下来。
“何总,您这次来京城,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虽然大概知道他们的来意,可是高振东总不能上来就说“有什么想问我的?”
可能是看到高振东实在太年轻,何总露出一点儿不好意思的神色:“高工好,事情是这样,上次我们关总从你这里回去,带回去不少好东西,在靶场上把我的脸狠狠的打了好几下,哈哈。”
何总没有全部明说,但是高振东知道自己猜得没错。
对于关总带回去的东西感受最深的,毫无疑问肯定是他在工作上的冤家:搞火力的。
高振东也配合的露出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嘿嘿,我那就是自己没事儿瞎想的,能有用就好。”
小伙子,你这就不厚道了,何总心里有点堵,瞎想的就把我搞得灰头土脸?你这是谦虚呢还是故意打我脸呢。
不过没办法,菜就是原罪,搞不过就是搞不过啊。
何总只好主动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了:“振东同志,我听关总说,你在火力方面,也有很有想法?上次因为专业原因,他不方便和你沟通这方面的事情。这不,我配合他完成他带回去的成果的测试以后,他那边结果刚一出来,就催著我过来找你了。”
高振东笑道:“对对对,是有这个事情,当时想著既然关总来都来了,都是坦克上面的事情,请他转达一下就好,结果关总非常注重保密工作和专业分工,就没有沟通这方面的事情。现在何总您大驾光临,亲自过来,那就太好了。”
何总和随行人员拿出纸笔,准备记录和高振东的交流内容。
高振东摆摆手:“这样,何总,因为我一会还有培训要上,现在估计时间不太多,我也就是过来先确认一下是什么事情。伱们今天不离开京城吧?”
何总有点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振东同志,影响到你的工作了,我们是准备来向你取经的,经书不到手,肯定不会走。”
高振东很高兴,毕竟现在的确是在培训过程中,抽不出太多时间来和他们交流,但是如果把这个机会错过了,那自己脑袋里的东西不能在5DL乃至下一代坦克研制中实现,那就太可惜了。
自己虽然能短时间的离开四合院,可是专程到草原拖拉机厂去的话,来回加工作,估计得一二十天,这个时间就太长了。
现在何总他们来了,能趁机一下子把脑袋里的东西都倒出来,那就太好了,何况,还曾经抽奖抽到过一本坦克武器稳定和控制相关的书籍,这不就有渠道能用上了。
既然短时间何总不会走,那事情就好安排了。
高振东想了想,对何总道:“何总,这会儿我暂时没有空,可是让你们干等著也不合适。这样,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第三轧钢厂的技术科,找第一研究室的梁发明工程师,请他把我们最近在做的电渣重熔精炼合金的一些对比试验记录给你看看,这东西,你们肯定有兴趣,先熟悉熟悉。然后你们到我们厂的招待所住下,晚上我过来,我们在那儿好好聊聊,你看怎么样?”
实际上,国产火炮的起飞,基础技术之一就是ESR。
当然,还有其他的技术,这部分其他技术高振东虽然没有搞,可是把原理提出来却是没有任何问题,何总他们也是顶尖的技术人才,拿到原理和思路,整点儿东西出来应该是不难的。
听见高振东安排得既紧凑又周到,何总也觉得很合适,这样大家都不浪费时间,也不耽误事情。
见何总答应了自己的这个安排,高振东拿出纸笔,写了一张条子,请他们去第三轧钢厂。
拿著条子,走出运算所,何总抠抠脑袋,怎么又兜回第三轧钢厂了。
自己说是来取经的,看来果真不假,这虽然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可是兜来兜去的也兜了不少圈子。
拿著高振东的条子来到第三轧钢厂,何总很快通过陈总找到了梁发明。
梁发明核实过高振东的许可证明之后,从数据库里拿来了一份材料。
不涉及其他东西,只是ESR精炼前后,同一种材料的各方面的对比。
何总拿著材料,一个人仔细的阅读,这种方式下拿到的材料,其他随行人员还不够资格看。
何总自己其实对特种合金的炼制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们现有的炮刚,就是用真空感应炉搞出来的。
不过,当他逐项阅读了ESR的试验对比记录之后,不禁拍案叫绝,连连称好。
这搞得他的随行人员心里痒痒,什么好东西能让何总激动成这样,不过虽然如此,他们也很懂规矩的没有多问。
第三轧钢厂的特种合金精炼,走的是真空感应炉(VIM)+电渣重熔(ESR)的路子。
何总自己就熟悉VIM的特点,所以当他看到经过ESR精炼之后,在VIM的基础上,ESR的材料体现出进一步的纯度高、硫含量低、非金属夹杂物少、表面光滑、结晶均匀致密、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均匀等优点,对于这方面非常熟悉的他,第一反应就是:“老子又能加膛压了,老关,你等著!”
对于火炮来说,最基础的,膛压就是一切,能安全的把膛压加上去,那就意味著射程,意味著威力,所谓鸡血炮,就是加膛压的同时,兼顾不好安全、可靠、寿命的问题,如果能这些都兼顾好了,那不是鸡血炮,那是真理!
梁发明见何总看完了材料,把材料收了回来,带著何总去远远的看了一下正在进行中的ESR滑动结晶实验,何总一看口水都流出来了,这东西,产品长径比能做这么大,天生就适合造炮管啊,正所谓细长细长,杀伤力强嘛。
由于高振东不在,梁发明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初步看到了希望的何总几人,在第三轧钢厂的招待所住了下来,抓心挠肺的等著高振东。
到了晚饭时候,他们终于等到了高振东,今天高振东提早下课了一点,专程赶过来请何总他们吃饭,毕竟人家这么远赶过来,高振东这边基本的礼节还是要做到的。
在小食堂请了何总他们吃饭,菜是傻柱炒的,也算是为傻柱的小盒饭贡献一点力量,食堂明显是不合适说这些事情的,搞得何总他们吃饭潦潦草草,心有所思。
吃完饭,高振东带著何总他们,来到了自己办公室。
几人坐下,高振东倒上水,坐下来笑问道:“何总,今天看到我们的电渣重熔的试验记录,感觉怎么样?能用上不?”
何总一拍大腿:“这可太有用了,光凭这个,我就能把我们的炮的膛压提升一大截!”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也是这么考虑的,电渣重熔+单肉身管自紧技术,能把你们的炮的膛压提升很多,甚至不只是你们的炮,只要是炮,这两个东西都是非常有效的。”
“单肉身管自紧?”
何总他们对于火炮的身管自紧是很熟悉的,但是单肉身管自紧?他们甚至一时间,连“单”、“肉”这两个字是哪个都拿不准,只好先在笔记本上写了个“dan rou身管自紧”。
这个技术何总他们现在不清楚很正常,世界上最早的单肉身管自紧技术,是出现在1959年约翰牛的L7型105线膛炮上面。
在这之前,高膛压炮的炮管,基本都是两层,内层硬,外层韧。
两层炮管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安装,简单来说,就是在安装前,内层管的外径是比外层管的内径要大的,一旦安装好了,扯都扯不开。
至于怎么装进去?俗话说大厂靠冻,小厂靠烧,路边摊里咣咣敲,反正各有各的招儿。
再早一些,比如海军的大口径舰炮,甚至是用钢丝在外层缠绕,来保证炮管强度的。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根炮管,其实哪怕到了日后,能漂漂亮亮造出来的国家也是扒著手指头就数完了,至於坦克炮这种工作条件更加苛刻的,那更是一只手就够了。
听见他们的疑问,高振东笑眯眯的道:“对,单肉身管自紧,或者说叫单层身管自紧。”
第108章 这个枪炮总师,你来当!
有了“单层”做参照提示,这回何总他们知道“单肉”是哪两个字了,于是把本子上“dan rou”划掉,换成“单肉”。
高振东继续说:“哪怕采用现在正在搞的ESR技术,在钢锭生产出来后,虽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各相异性小,但免不了还是会有一些微小的缺陷,比如缩孔,裂纹等,而且以前为了保证炮的性能,都是在外面再套一层管子。这样下来,难免就带来厚度大,重量重,火炮疲劳寿命低的问题。”
何总等人连连点头,这些他们都知道,但是怎么解决?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