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55节

  池总工连忙派人去准备,转过头对高振东道:“因为看到电晶体计算机里有存储器,所以就没准备,这就安排过来。”

  厉所长两人看了高振东的工作计划,提醒了高振东一下:“我们部里领导说要通知所有可能用到这套系统的单位都来培训,但是时间比较急,还没有来齐。这个情况可能振东同志你这里要考虑一下。”

  高振东想了想,说道:“问题不大,一开始肯定是先制造人员,然后才是维护使用,设计人员放在最后。等制造人员的工作阶段性结束了,应该维护使用人员也到齐了,来得及。”

  池总工有些奇怪:“设计人员的排最后?”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当务之急是批量造出来,然后是尽快用起来,至于设计改进,可以往后放一放,换代这个事情,短时间不是太急迫。”

  厉、池二人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不愧是写出《项目管理体系》的人。

  这本书的培训意向通知,他们也收到了,也安排了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骨干参加,只是没想到培训还没开始,培训老师就被他们拐到运算所来了。

  高振东又看了看运算所刻印好的设计资料,这个资料每一本都都有编号的,按照厉所长的意思,原则上是每天下发,每天回收,签字领取,责任到人的。

  看来运算所这边也是考虑到保密需要,不过这样非常麻烦,而且整本下发,没有必要。

  高振东向厉所长建议,把整本资料拆分开,制造部分、设计部分可以如此管理,但是特性参数、使用部分就大可不必了,机器指令集、汇编语言说明、维护方法等等没有太大的保密价值。

  这样一来,该保密的保密了,该放手让大家掌握的东西,也放手让大家掌握,能快速的把这个东西推广起来。

  计算机这东西和武器不一样,武器的特性参数那是绝对涉及秘密的,计算机嘛,就不至于。你知道我算多快、耗多少电、有多少存储这些,并没有什么用,关键是你根本不知道我用来算什么。

  万一我用来写诗呢,比如“大蘑菇烟直,长核落”。

  运算所两人一听,连连称好,马上请机要室的同志去办理。

  高振东倒不至于觉得他们连这个都想不到,只是有时候,有些事情他们不方便做,宁可多麻烦一些,也不愿多一些麻烦,而高振东的身份,说这个话就方便一点。

  等和厉所长、池总工商量好工作计划,厉所长和池总工分别讲了几句话,就请高振东上台。

  高振东也不客气,上台问了个好,表达了一下和大家密切配合的意愿之后,直接开始安排工作:“同志们,这个系统东西比较多,我们一步一步来,下面,涉及到系统下一步量产制造的同志留下,其他同志如果有工作的,可以去工作了。”

  意思就是如果有空,想听也是可以的,不过毫无疑问,这年头就没几个闲人,一下子人员少了不少。

  其实制造部分,倒是不麻烦,毕竟是按图干活儿,而所有的图,原理图、电路板图、尺寸图、接线图、接口图、结构图,高振东这里都画好了的。

  至于工艺啥的,电晶体计算机是单一方向上的高精尖,最麻烦的其实是创意、原理、电路设计、电磁兼容这些,而这些东西,在高振东的图里都弄好了。

  不像飞机船舶,那是一整个行业,无数子系统集成起来的,到了这个时候,单项技术的先进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系统集成能力的强弱,才是见真本事的时候。

  关于这个,著名的“五师科学家”的工程控制论说得很清楚。

  做得好的,参见还没入土时候的大毛子,他们可以用一堆不那么先进的技术弄出一个能用的东西,比如著名的“飞天不锈钢”——米格-25。

  做得差的,那典型的就是倭鬼了,他们能拿一堆先进的单项技术整出一坨难以名状的翔出来,比如已经下马的SpaceJet(MRJ)。

  说回到电晶体计算机的制造,其实现在需要进一步下功夫的,反而还是两个看起来不那么先进的东西:键盘、显示器。

  因此,高振东先要布置工作的,就是这两个。

  把负责显示器的同志都分成一组,高振东道:“同志们,你们的任务,分两步。”

  “第一步,按照我给的图纸,进行计算机到电视机的信号转换器的制造,有了这一步,只要是支持PAL制式的400线电视机,都能使用,这样就能解燃眉之急了。”

  下面有性急的同志:“高主任,那第二步呢?”

  高振东拿出刚才自己留下的一本设计材料刻印本,翻到图像输出接口部分:“你们按照这个接口的物理规格和电气要求,选用合适的CRT显像管,设计一个专用的显示器,每台计算机旁边老是摆一台电视机,好像不那么像话。”

  所有的同志都哈哈笑了起来,培训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高振东笑著道:“现在用的显示器,是我临时用家里电视机改装的,研究这套东西的时候,主要精力都放在计算机和配套程序上面了。所以这个显示器马马虎虎,凑合用可以,要作为正儿八经的显示设备,就不大合适了,这一步,就要靠同志们努力了。当然,专用显示器自身的规格要求,回头我这里会给出来。”

  下面有同志边听边悄悄和身边的人说话。

  “他自己的电视机舍得拿来改装,不得了不得了。”

  “开玩笑,听说是第三轧钢厂最年轻的8级工程师,那钱还少得了。”

  “你还是7级工程师呢,怎么没见你改一个?”

  “我技术不行。”

  “你伱特么还真好意思。”

  看看,一个人只要足够真诚,那他就无懈可击。

  这个时候,高振东已经开始在归拢造键盘的了。

  “键盘侠啊.键盘组的同志们,你们的任务和他们类似,但是你们的任务要更重,更急迫一些。我这里有我已经整理好的键盘设计要求以及键盘扫描电路图纸。你们需要尽快根据设计图,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技术研究、量产工艺深化,尽快把键盘做出来。”

  一位同志举手问道:“高主任,这儿不是已经有一块键盘了吗?不能照著这个生产?”

  高振东拍了拍现在的键盘,笑道:“这个不行,这个键盘是用老式打字机改的,键位数量不够,如果按照这个生产,那使用起来会非常不方便,没法发挥我已经设计好的全套字符集的优势。”

  “而且这东西无论是造型,还是结构,都不是最优化的,重量重,键程大,击键力度高,触底太硬,对使用者的手部健康很不利。”

  听著高振东的话,厉所长和池总工都心里佩服,没想到看起来简简单单一块键盘的设计,还有这么多门道,甚至高振东还考虑到了使用者的健康问题,他真的两人哭死。

  其实还有一句话高振东没说出来,这东西要拿打字机改的话,改造难度很大,光是那密密麻麻一排连杆就能让运算所这帮人头大,运算所,不是机械所。

  高振东自己,都是找院子里易中海这位八级钳工出手解决问题,在这方面,运算所全所加起来都差易中海老远,要他们短时间拿出这手艺来,明显有点开玩笑了。

  厉所长插了一句:“那培训的时候是否来得及?”

  高振东做了一个“放心”的表情:“厉所长,问题不大。如果电晶体计算机先出来,那我们可以抛开其他要求,先做一些能正常输出的键盘来。在培训的时候,可以先按照我给的键盘键位图,画一些纸质的模拟键盘,先熟悉键位。”

  这种因陋就简,纸上画设备,先练起来的搞法,也是我们的老传统了,你别说土,还真管用。

  厉所长一听,还真是个办法,一套丝滑小连招下来,还真的基本上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八。

  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电晶体计算机本体和存储器的制造了。

  让运算所的同志没想到的是,在这方面,反而是最简单的,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系统给出来的,没有错误,没有问题,从选材到工艺,图纸到规范,都是标准、可行、成熟、明确的。

  因此这个最重要的东西,高振东反而没有说太多:“计算机组和存储器组的同志们,你们这个就方便多了,我所有的精力,可基本上都被这两个宝贝给吃掉了,所以他们是最成熟、最完善的,你们的任务,就是和我一起,完全消化吸收,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造出来!”

  其实只要生产设备和元器件齐备的话,五到十天造出来一台不是什么大问题。

  制造要做的事情就是制板、插件、焊接、查错、清洗、组装而已,高振东一个人可能干不了,可是运算所人多啊。

  听著高振东的初步安排,大家干劲十足,一片欢笑。

  而这个时候,已经接到十二机部带有实机照片的机要通报的各单位里,几位身处各地的大佬正仔细查看著照片和通报里的系统参数,神情激动。

第104章 高振东的新技能(4k)

  某地,两位科学家看著十二机部的机要通报,一边手慢慢的摩挲著照片里的计算机,一边交流。

  “要是这是真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我们很快就可以有大量的大型计算机可以用了?”

  没错儿,在这个时候,能达到这个运算能力的,都是大型计算机。

  “是啊,看通报上的制造成本,以前一台现在能造十台还不止,应该是能大量推开了吧。”

  这回的通报里,带上了成本价格。

  “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的理论是不是能算得更快了?”

  “应该可以,以这个机器的速度和浮点计算能力,如果能要来一些,那就随时可以计算和验证,不用多个子课题一起抢计算时间了。”

  “那我们提申请吧,这机器还有键盘和显示器,比现在的纸带不知道方便到哪里去了,说实话,我都替现在负责纸带打孔的那些姑娘们委屈,眼睛都成什么样子了。”

  “是不是早了一点?这不刚出原型机么?投产还有一段时间吧?”

  “早什么早,我们能看出这东西的好,别人看不出?”

  “也对。”

  而另外一边,几位位负责远程武器的科学家,也聚集在一起端详著这套东西,手还不停的在照片上比划,一边比划,一边交流。

  “主机柜0.55*0.55*1,存储块0.5*0.5*0.3,我们壳体有1米6粗20来米长,装得下,装得下,全电晶体,高G加固什么的也好做,哈哈,哈哈。”

  “合适倒是合适,就是不知道心不心疼啊,十好几万的东西。”

  “瞧你说得,我们这儿哪样东西便宜了?”

  “其实这东西价格是真便宜,可是轮得到我们用嘛?其他单位肯定需求也非常大,哪儿有多的给我们炸著玩儿。”

  “轮不到也要去要,有了这个运算速度,很多原来没法使用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类似的话,在大地上到处响起。

  “这样我们也能开展简单的天气计算了.”

  “有了它,雷达信号处理能力就大大加强,雷达能看得更清楚.”

  “老X,这下,我们的水文预报和大坝应力计算不用那么辛苦了!”

  “我们可以搞简单模型的模拟仿真计算了.”

  “验证速度大大加快”

  “空气动力学”

  “弹道计算.”

  就在运算所的人和高振东努力工作,相关行业正在为这个事情兴奋的时候,十二机部这边却在发愁。

  京城元件厂的人正在十二机部领导办公室这里,这个厂是北边援建的100多项工程成果之一,行内称1274厂,是晶体三极管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然而他们的话却好像给了十二机部的人当头一棒。

  他们现在的晶体三极管年产量,只有3万。

  晶体二极管倒是多,100万只,可是二极管到三极管,并不是多焊一个引脚那么简单。

  3万?闹笑话呢?一套电晶体计算机,一共要6000只晶体三极管。

首节 上一节 5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