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453节
只能说非常人行非常事,高振东的想法,他们没法比。
外商部的同志翻了翻双方的交流记录:“呃……这个情况,对方没有进一步的说明,估计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本来他们也想先吹个牛骗对方交个闪,但是考虑到如果此事万一十二机部这边真的有兴趣,而己方又把牛吹太大实际情况圆不过去,那就不太好办,所以还是先开会看看各方情况。
信息实在是太少了,不太好判断啊。
在大家疑惑而又期待的眼神中,高振东想了一下,问了一个问题:“他们是问我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是问的我们最快的计算机有多快?”
这两个问题有区别么?大家都挺奇怪的。
外商部的同志很仔细的翻了翻来往记录,很肯定的道:“是问计算机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
高振东靠在座位上,仰头向天,手指头轻敲桌面,自言自语:“总体发展……总体发展……”
大家都好奇的看著他,但是并没有去打扰他的思考,也没人觉得他这个姿势不礼貌,最最顶级的技术人员,有些怪癖一点儿都不奇怪,高振东这算是挺正常的了。
突然,高振东坐直了身体:“他们是重面而不重点!”
问总体发展而不问最快个体,而且看上的是以DJS-59为代表、同时价格还不太离谱的我国计算机,那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这个软件,不是那种特殊的、只在某几个重要节点上运行的东西,而是要容易大规模铺开使用的通用软件。
——三角飞机公司?
那就有意思了,这个小风险,值得冒!
想到这里,他看向外商部的这位同志,一字一句的道:“告诉他们,我们在一到两年内,可以有比DJS-59至少快10倍的计算机!”
这句话一说出来,全场呆若木鸡,落针可闻。
呆滞的原因各不相同。
防工委是没想到,高振东居然能放这么大个卫星!
一年多前DJS-59问世,速度已经是国内最快的那一批了。
然后问世的DJS-60D,集成度更高,使用了集成电路芯片,但与DJS-59速度基本上在同一水平在线。
然而一年不到的此时,高振东就敢放话在一两年内,把计算机速度提高10倍?
这牛逼吹得一点儿都不讲科学。
而十二机部部总工,则是大概知道高振东那个超级复杂的芯片是干什么的了,难道就是用来搞这个的?
至于运算所,则是欣喜若狂的呆,高总工好久没有在运算所这边整点活儿了,都是去照顾集成电路工艺,没想到一反手,就是这么大个活儿。
第590章 这才叫现代化
震惊之余,这两个单位倒是隐隐约约想起高振东的底气来自哪里了。
——他已经搞出了一套世界绝对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现在,是收获的时候了。
原来世界第一,是这种感觉,不只是名头上好看、好听。
而且以他们对高振东的了解来看,高振东这个“一到两年”的时限,“两年”是用来兜底的,这也是他的老习惯了。
而他真正的目标,绝对是一年左右!
不可能更多!
而外商部,则是惊讶两件事。
第一件,一年到两年提升10倍,这个话未免太过夸张,他们可不像防工委和十二机部,对集成电路工艺的事情知之甚详。
就算是我们因为太想要提升钢铁产量,而把增产目标提得最为激进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年翻一番,从1000万到2000万而已。
一年翻一番都已经是激进了,而高振东这个,就算取最低值,两年10倍,这个跨度也是显得极为夸张。
这就是技术的魅力了,当技术产生了跨出现有窠臼的跨越的时候,这种事情并不罕见。
而10微米PMOS工艺,正好就是这种跨越。
毕竟技术指标和产量不太一样,产量这东西,得堆设备堆资金堆人力的,提升有个过程,而技术和指标的提升,可以是不连续的。
前者就好像物体的运动,后者好像电子的跃迁。
第二件嘛……那啥,你都不和防工委他们商量商量?
事实是,还真不需要。
防工委、十二机部知道高振东如此决定,绝对事出有因,对此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和肯定。
“嗯,既然振东同志都这么说了,那么你们就这么回复对方吧,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防工委领导笑道。
十二机部总工也点头:“嗯,既然高总工都这么说了,那说明他是有把握的。”
对此,外商部的同志只能感叹有能力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倒是外商部的头儿,对此毫无波澜,这是明摆著的。
他反倒是期待起另外一件事情来,要是真的一两年内计算机有了如此跨越,那是不是意味著,DJS-60D可能下放到出口许可里来?
他在这里美滋滋,但外商部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还是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的。
“高总工,能不能把你对对方的实质目标的猜想和我们沟通一下,我们如果提早掌握,也有利于我们应对。当然,如果不方便说的话,那也没关系。”
在防工委,和他们非常看重的人开会,就是这点不好,和这单位有联系的人,浑身都是“说不得”,太过好奇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高振东想了想,还是决定透露一点点,也方便外商部的同志工作。
“我在怀疑,他们说的这个软件是一套工业软件。”高振东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但是一点都不提自己猜测的理由。
他现在是有这个身份和底气的,只给你一个结论,但是理由,我不说。
没错,高振东第一怀疑的,就是三角飞机公司的那套CATIA。
原本那一套东西,是在77年开始进行开发的,但是这不代表77年之前,就没人想这么干了,之所以是77年才开始搞,是技术环境的原因,比如,计算机本身,还有开发环境等等。
工业软件的经验、理论和数学物理基础,一直在那里等著我们,不离不弃。
反倒是技术环境条件不够,没法迎娶这位贤良淑德的大姑娘而已。
“工业软件?”大家都有点不明白,还有这东西?
“对,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业品的设计、分析、制造等工作的软件。”高振东没有拿出日后因特网上那些黑话,而是从最底层最本质的角度,一句话就把工业软件的概念给解释清楚了。
实际上日后很多技术、概念、黑话,扒开外衣之后会发现,基于的底层技术还是那些东西,只不过出于包装和宣传的需要,才弄出那么些个玄乎甚至是玄幻的名称和宣传文案来。
但是大家听著,还是有点懵。
“设计?你指的是在工业品设计的时候,进行的那些理论分析计算?”有人多少是懂一点,但是也就仅限于此了,这个应用方向实在是太超前了。
“那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完整。我举个例子吧,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零件的外形及结构设计,在计算机上进行受力分析和使用模拟,并将设计结果通过计算机,直接控制工具机进行生产加工!”
在座的都是对工业有了解的同志,一时间,都为高振东描述的前景而陶醉。
大家都在顺著高振东的话头往下畅想。
科研院所里,穿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坐在计算机显示器前,噼里啪啦的按著键盘,显示器上,一个个的零件逐渐成形。
试验人员不需要做太多的试验,在计算机面前按按键盘,就能知道这个零件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这些经过分析验证的设计成果,被送往工厂。
工厂里,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同志,看著一台台的机器,不需要他们太多的操作,按一按键盘,各式各样的零件就被加工出来,送往总装线。
……
太美妙了,这他妈的才叫现代化!
为什么他们都只能想按按键盘?因为鼠标/轨迹球,还在高振东脑子里呗。
再说了,键盘比鼠标重要,没看见日后只有“键盘侠”而没有“鼠标侠”嘛。
“真的能有这么一天?”防工委领导喃喃自语。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我相信,只是程度的区别,但是大方向不会变。”高振东说得很严肃。
“而如果真的是工业软件,那我们是需要和外面合作的,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工业设计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无论如何是没有这些老牌工业国丰富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嘛,不寒碜,就怕没有这个机会学习。”
高振东说得很实在,这也是我们的工业发展现状,大家也都听得进去。
外商部领导这时候是彻底把这个事情给重视起来了,他听懂了,这不仅仅是赚两个小钱的事情:“你们一定要把高振东同志的想法记在心里,随机应变但是盯准目标,切实处理好这个事情。”
高振东也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不卑不亢,这些外国鬼子都是记吃不记打的,太客气不行。再说了,这个事情,是他们有求于我们。这个软件不是集中使用的,而是要给大量设计人员同时使用,而且是要不断演进发展的。”
“其依托的计算机既要有通用性、扩展性、延续性,而且性能要足够好,价格也不能太高。我现在敢下这个结论,符合这个要求的计算机,除了我说的两年内我要搞出来的那一型,全世界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在场人员才大概明白了一点点,为什么高振东从“总体发展”几个字,敲了一会儿桌子,就能拿出如此决定来。
果然,要说到计算机,还是他最明白。
外商部的同志也听懂了,又是独门生意,那就好说了。
如果是有求于对方,那必要的低姿态是没办法的,但事情如果反过来,那必要的高姿态也是要有的。
要全是低姿态,这帮鬼子就敢蹬鼻子上脸。
“嗯,我明白了,高总工。那我们就先如此回复对方,然后再根据反馈,随时向相关同志汇报,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外商部的同志牢牢记下。
外商部领导补了一句:“你注意一点,与此事有关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高振东同志汇报!”
“好的,领导。”
按说这位外商部的同志,行政级别比高振东还高点儿,他们领导这句“向高振东同志汇报”,听得在座的同志都一愣一愣的。
再想想,高振东行政级别不高,可是人家技术级别高啊,那没事儿了。
高振东同志这级别略显流氓啊,碰见搞技术的和你说行政,碰见搞行政的和你说技术。
最终,外商部的同志兴高采烈的走了,十二机部的同志也先告辞了,特别是总工,今天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得赶紧回去和领导分享分享。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