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387节

  “弹径加大,还能加大光学系统口径,对于提升导引头性能也是有好处的。”

  “你们别说,高总这个弹径选得很有意思啊,我刚才算过,0.15-0.16是一个在弹重、射程、强度、弹径之间平衡得很好的一个数字。”

  加粗可不是随便加的,口径即正义这个事情,在空空弹上不太适用。

  对于高振东随口就能说出一个很好的弹径平衡点,大家都是极为佩服,他来之前可不知道弹径有改进空间,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个非常均衡的数据,说明他的基本功之扎实,到了很离谱的程度。

  高振东:那啥,抄的,R-73弹径0.17。

  至于长度,导研院的同志自然能匹配好。

  总师听了大家的讨论,自己也权衡和计算了半天,击掌叫好:“嗯,这个想法可以,我们回头深化一下,作为首选方案进行攻关,原本那个作为备选方案。”

  作为高振东来说,要改就大改,至少达到三代红外格斗空空弹的基础或者是平均水平,改来改去整个二代半能有什么意思。

  已经有了二代水平的雷电-1垫底,就算步子迈大一点也不怕扯到那啥,老毛子和花旗国还在用一代弹呢。不过也不一定,老毛子在和我们进行了红外空空导弹技术交流之后,估计马上二代弹也会出来了。

  总师说完,乐呵呵的转头看向高振东:“高总,继续,继续,还有什么好想法。”

  高副总师难得来一次,这个会一定要开得够本儿才行。

  高振东看著自己刚才写到的笔记本上的要点,继续发言:“气动舵面这块儿,我的建议是减小尾翼的翼展。”

  减小翼展?这是为什么?

  见大家都有一点没想明白他的想法,高振东解释道:“是这样的,弹体加粗了,升力加大了,原本尾翼就可以减小了,顺带还能减小阻力,这是其一。”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大家一听,嗯,对对对,那边增加了某一参数,这边就可以顺势减小,高总这小连招一套一套的。

  不过既然有其一,就有其二甚至其三,大家都很好奇。

  “第二,现在这个尾翼,是在低过载下使用的,当过载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尾翼有点过于稳定了,对于发挥机动性不利。原本尾翼上的陀螺舵,在这个时候力矩有点太大,把弹体运动趋势卡得有点死了。减小翼展,降低这种力矩,对于机动性有好处。”

  尾翼陀螺舵,是个被动的稳定手段,参数一旦确定之后,是没法控制其行为的,你想要,它在,你不想要的时候,嘿,它还在。

  这个手段到了高机动红外空空弹时代已经彻底消失,但凡对于机动性没影响的话,这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手段是不会被放弃不用的。

  但是高振东现在暂时没法彻底放弃这个东西,彻底放弃的话,导弹的稳定就得上主动控制手段了,在这个时代有点超纲了,

  R-73的60G机动性,是靠5个控制通道实现的,两个燃气舵通道、两个空气舵通道,一个副翼通道,非常复杂,以现在的环境条件来说,得考虑上计算机了。

  如果说0.15米的弹径,想想办法还是能把DJS-60D塞进去的话,但DJS-60D的价格,恐怕谁看了都肉疼,这和用黄金做聚能破甲药型罩没什么区别。

  所以高振东的选择是减小翼展,至少控制系统对抗起稳定力矩来没那么困难,机动性也会好一些。

  同志们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个问题,这样一来,结合弹体加强的程度,是不是能考虑更进一步加强机动过载了?

  “高总师,那我们能不能考虑彻底放弃陀螺舵,靠主动气动舵面的转动来控制导弹的稳定。”

  他们都知道高振东的自动控制是很厉害的,能在京城工大上课的,还上的就是《自动控制原理》,这种问题,问他准没错。

  高振东皱皱眉头:“理论上可行,但是有个问题,主动的气动舵面既要负责控制滚转,又要负责导弹的转向,在现阶段,以我们手上的控制系统来说,没有数字控制系统难度有点大。DJS-60D有点太过昂贵了。”

  这个时候,还处于军舰远比飞机贵的时代,所以反舰导弹上装计算机,大家舍得,空空导弹上装这玩意,就太过分了。

  总师点点头:“高总说的这个的确是个问题,要深入考虑,详细计算,把握好稳定与机动之间的平衡。”

  见大家有点不甘心的样子,高振东还是把自己的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拿了出来。

  “如果一定要取消这个陀螺舵,用主动舵面去控制导弹稳定,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这个想法不是很成熟,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和代价才有可能最终落地。”

  大家一听,又来劲了,有办法就好,哪怕暂时不能实现,这枚弹上不能实现,但是没准在日后就行了呢。

第508章 肥年

  “高总师,还有这好事?快说快说,哈哈。”连型号总师都催促了起来。

  “我们可以把陀螺从弹体外移到弹体内。”高振东一上来就弄了个乾坤大挪移。

  “移到弹体内?”导研院的同志们有点懵,移到弹体内,没有空气推动,这陀螺舵根本就转不起来,而且那就不叫陀螺舵了。

  高振东走到黑板边,画了一个图。

  既然想搞,那就抄一抄R-73吧,没办法,老毛子的东西好就好在虽然性能出众,但是基础电子技术却不咋样,很多思路用到现在这个时候正好。

  虽然不知道内部和控制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样,但是不妨碍高振东致敬一下R-73,外形也能抄的。

  “我们在尾翼后面加一段副翼,这段副翼只负责一个事情,那就是弹体稳定。”

  “控制信号从何而来,这不是同样需要数字控制系统才能控制得住么。”

  高振东摇摇头:“在弹体里装一个陀螺仪,负责滚转控制,用它的输出信号直接控制副翼,这样就不需要别的控制系统介入了,结构简单。因为只负责滚转,不需要俯仰和摆动控制,所以一个陀螺仪就够了,也不算太复杂。”

  说到这里,高振东在示意图上,从主控制系统框画了一条线到副翼控制系统框:“当需要主动改变滚转控制输出的时候,比如降低滚转力矩,可以从旁路介入一下子。总之就是,把滚转的控制权抓到控制系统手里,这样主动性就大了。”

  R-73控制逻辑是不是这样,高振东不知道,但是这个构型的原理上是没问题的。

  大家听完,再看看图,诶,这东西有门儿啊。

  绝大多数时候,副翼都是独立的,只负责滚转控制,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干预,以达到特别的目的,而且总体来说并没有太过增加复杂度,成本也提升不大,但是效果却是不错的。

  型号总师“好”了半声,突然卡住了:“这么小,精度又够的陀螺仪哪儿去找?没现成的啊。”

  高振东呵呵一笑:“还真有,如果真要走这条路子的话,回头我给写个条子,请搞控制系统的同志去找一下长剑机械厂,他们那儿有个用于其他装备的小型陀螺仪,刚搞利索没多久,已经稳定生产了,你们要点儿过来,还真能用在这里。”

  单兵反坦克导弹弹径也就0.12左右,而且那东西的动作比红外格斗弹剧烈多了,同样用于与滚转有关的控制,它都能用的,红外格斗弹也没什么问题。

  导研院的同志顿时喜笑颜开,高副总师仗义,不但解决理论问题,还解决设备问题。

  这东西要没有高振东穿针引线,导研院一时之间还真就不知道往哪儿找去。

  型号总师笑道:“那我们就这么定了,主要还是往弹体加粗,导线槽加强,陀螺仪加副翼控制滚转的路子上走,我估计啊,这个机动过载,还能更进一步加大,总算是能彻底匹配上导引头的视场角了!”

  原本预计30G的机动过载,想要完全利用好导引头的视场角,还是差那么点儿意思,这回经过高振东进一步调整,总算是没辜负这个亮瞎眼的导引头。

  至于滚转控制,总师还是选择了看起来复杂麻烦一点,但是有更好效果和更大发展潜力的方案。

  ——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

  高副总师从理论、架构到核心控制元件,这整条路都给铺好了,不去趟一趟,实在对不起他的一片心意啊。

  走不通再回来嘛,有兜底方案的,不怕。

  型号总师和高振东各自在方案最终审定表格上签下了字,雷电-1改的方案,基本成形。

  型号总师看著这个最终方案,笑著转头看向高振东。

  “高总,我怎么觉得这玩意,是不是叫雷电-3更好?”

  弹径、弹长、弹重、气动、制导、控制等等全变了,你说这玩意还是雷电-1改?

  什么特修斯的导弹啊这是,改得就特么剩个战斗部了,不对,战斗部口径也变了,没改的就剩炸药和推进剂了。

  也不是,炸药也改了,要换黑混-60,淦!

  至于雷电-2,已经被仿制雷达空空弹占用了,和高振东前世知道的恰好反过来。虽然那个仿制的雷达空空弹基本没有什么用,但是名分还是要给它一个的。

  高振东仔细想了想,也乐了:“要不,我们给防工委打个报告,把这东西改名叫雷电-3算了。”

  总师想了想:“嗯,可以可以,不过我们是不是等有一点结果再搞?这样稳妥一点。”

  还得是老同志,稳!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

  这些事情拉拉杂杂的,等处理得差不多,已经离高振东返岗,过去了一个星期多,没几天就要过年了,而这段时间,严厂长已经把高振东搞回来的福利给全部落实好了。

  要不说这个厂长是人家该得的呢,这么点儿时间,他就组织人手,纵横八方,把天南地北的东西给拉回来了。

  要叫高振东自己去干这个事情,绝对没有人家干得好。

  严厂长拿著份福利计划,来找高振东签字。

  高振东看了一遍,没什么问题,分厂有实惠,总厂有面子,该照顾到的方面也都照顾好了,这些东西严厂长比他考虑周全得多,他爽快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嗯,就这么干。”

  总厂后勤主任很快接到了三分厂后勤主任的电话:“主任啊,是这样,我们厂搞了一批福利,数量比较大,我们高总和严厂长寻思我们全分了也不合适,特地留了一批给总厂这边,数量不大,厂里不要介意。对对对,现在就能来取。”

  总厂后勤主任乐呵呵的挂了电话,这可是及时雨啊,虽然总量相对于全厂来说不大,但是至少该重点照顾的对象是能覆盖住了,还略有盈余,加上厂里本来就有的那部分福利,匀一匀,今年这个年,后勤处是无论如何不会挨骂了。

  老工人们骂起人来,可疼了,而且他们是真骂啊。

  事情是个好事情,可是他总觉得不对劲,他和三分厂后勤科主任之间这个对话,怎么特么透著一股子诡异来著?不想了不想了,赶紧把实惠落袋为安才是真的。

  而三分厂这边,很快就下发通知了,所有的职工,两天内到后勤科领福利,过了可就没了啊。

  不止三分厂的职工,凡是到三分厂支援过工作的,都接到三分厂专门派人过来通知,领东西,总厂给的是总厂给,三分厂记著你们的好呢。

  凡是手上没工作的同志,都聚集到了三分厂后勤科这边,乌泱乌泱的好大一片人,领钱不积极,脑壳有问题。

  还在后面排队的同志,看见前面领到东西的同志一脸喜色走出来。

  “赵师傅,都是些什么东西啊?”

  “嘿,好东西,今年能过一个肥年了,哈哈。我不告诉你,你一会儿自己领就知道了。”

  有卖关子的,也有爽快的:“也没啥,米、肉、菜、布都有,没多少,没多少,哈哈哈。”

  还在排队的同志一听,我艹,这特么叫没多少?先不说数量多不多,这种类就挺丰富。

  也有排队排到后勤科外门,看见门上告示的。

  “都别猜了,今年统一的,一斤小米,八两肉,半斤干山货,三尺的确良。先进个人什么的另外还有,那就得等表彰大会了才知道了。”

  福利这种东西,一般是不分等级的,或者划分的等级极少。

首节 上一节 387/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