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344节

  在这部分,高振东甚至还根据电磁所使用的原本的质点弹道模型,进行了扩展,给出了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他除了弹道系数、重力加速度、风力、雷达误差等常规参数之外,还引入了虚温、空气密度函数、阻力函数、雷达噪声、高斯白噪声等参数和一些以函数形式出现的参数,考虑非常周全。

  可以说,高振东给的模型,直接是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升了一大步,至于他怎么知道这些,嘿嘿,一部分从草原拖拉机厂坦克火控资料里偷学的,还有一部分是别的资料里他回忆起来的。

  这个模型其实基本上和雷达技术本身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看起来好像他又很懂的样子。

  看著这个模型,陶工和他的同志们目瞪口呆。

  “陶工,这位同志是哪位搞炮的弹道专家吧?比我们这个模型,人家这个可高级太多了,我们这个只能算这个。”

  这位同志一边说,一边伸出了一个小拇指。

  “瞎打听什么!”陶工也吃不准高振东到底是干啥的,反正从听提到这位同志的只言片语来看,好像啥都搞点儿的样子。

  “别管人家是干什么的,先试试能不能用!”关键是,自己的模型,也是人家京城工大搞炮的同志给的,谁都是专家啊,不行不行,先试试,总不能用瞪眼法,看上去谁的复杂谁就好吧,有的好公式好模型,那就是简单到极致的。

  欧拉公式:你说得对!

  一群人手忙脚乱的开始拿著高振东这个模型做仿真和计算,这花了不少时间,主要是高振东这个模型比原来的复杂太多了,修改程序挺费事儿的。

  还好,等到程序调好了,这速度可就快了。

  启动程序,调用数据文件,计算机屏幕除了跳动的光标,基本静止了。

  这年头的计算机,为了节约资源,在工作的时候如非必要,是不会去搞回显、过程显示这些花里胡笑的东西的。

  过了一段时间,一张最后的误差分析结果出现在了屏幕上,至于中间的数据,都存在存储器里了,显示器上放不下。

  众人伸头一看,全场轰动。

  “哇!”

  “神了!”

  “牛逼!!”(破音)

  误差分析显示,从5个点开始,这个新的模型的精度对比自己的那个老模型,就一骑绝尘。

  ——遥遥领先!

  “5个点位的预测纵横误差都在200米左右,能火力覆盖了,能火力覆盖了!”

  这个精度,用重炮火力覆盖,效果还是能达到的,只是对于营属或者连属火炮来说,就力有不逮了,数量和火力都不行。

  “5个点这个算个屁,你看看15个点的,不到30米,30米啊!”

  如果说200米的精度以当前的火力配置,要差不多到军属远程支援炮火才能搞得定的话,那30米这个精度,那可就营、连火力都能让对方喝一壶了,如果还是用重炮的话,这个精度能让重炮做到精确打击。

  这东西,能搞,完全能搞!

  陶工是万万没想到,一个电话,就完全解决了自己的算法问题。

  然后,他回头就给自己的同志来了一手回手掏:“高兴吧?开心吧?这都是人家异地专家同志的功劳!接下来,我们还有硬仗!怎么做出满足要求的雷达来!”

  不过他的人完全不给他面子:“陶工,你别扫兴嘛,现在先让我开心开心这个事情先!”

  陶工听见这个,自己都笑了起来。

  他丢下开心的众人,去给高振东打了个普通电话。

  “谢谢!疗效显著!”没说太多,主要就这一句。

  “嗯,有疗效就好。”高振东自己也非常高兴,这个模型,可以算是他结合自己的知识,搞的原创,能起到效果,他比陶工还开心。

第454章 三过硬

  电磁所这边的仿真结果,很快就传到了炮兵那边,部队的同志接报,大喜过望。

  “多少?仿真结果能到30米?搞!一定要搞!搞个十年也要搞!”

  想著敌人刚一开炮,几分钟之后我们的火炮就劈头盖脸的打回去的场景,他们就忍不住开心。

  就算仿真30米,实际只能到60米,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跟直接拿到对方的阵地位置一点区别都没有,大不了,上大管子嘛。

  这在炮兵战术上来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装备,从此宣告了本来布置在纵深,在被敌人侦查兵、侦察机发现和定位之前,相对安全、作战相对从容的炮兵部队,不再安全。

  ——现代战争是炮战!

  “不过我们在高振东同志的支持下,算法得到了彻底的更新,仿真虽然成功了,但是我们的雷达性能还需要提高,现在的雷达是达不到要求的,这需要时间。”见对方如此激动,陶治盛连忙丑话先说前头。

  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在意:“搞!差雷达就搞雷达!差什么就搞什么,需要时间,就给你时间,这个东西,我一定要!”

  科研是要过程和时间的,部队的同志清楚得很,对于这种有重大战术意义的装备,他们有耐心。

  等结束和电磁所陶工的通话,炮兵的同志自言自语道:“这东西我们有了,估计敌人慢慢也会有的,不行,炮兵的机动能力必须加强,得开始考虑这个事情了。”

  他非常清楚,不能指望这东西只有我们有,别人搞不出来,那就只有早做准备了。

  在这种装备的威胁下,想要提高生存力,靠什么?想来想去,只有机动能力了。

  什么装甲、伪装,都不好使。

  前者,你再怎么加,也是加不过攻击方的威力提升的,至于后者,这种方式定位炮位,靠的是打出去的炮弹,怎么伪装都没用,开炮马上就暴露了。

  还得靠机动,打了就跑,刺激。

  ——

  京城某处,十二机部正在向首长做汇报,主要是操作系统的,这种在高精尖领域内,可以称得上第一的成果,上面非常重视,值得这么来一次。

  首长在听完汇报之后,心情非常好。

  “很好,这个出发点,就很好,为鸟普通人也能用上计算机,劳苦大众也能用上最先进的技术,搞这个东西滴人啊,站得很高嘛!”

  十二机部领导笑道:“您说对了,这个同志啊,从来都是想著群众的,总是想让所有人都能用上高技术装备。”

  “嗯,这就对咯,从劳动群众中来,往劳动群众中去,这位同志啊,觉悟非常高啊。”

  首长一边夸奖,一边看著汇报材料,突然就看见了熟悉的名字。

  “高振东?这不是你们系统的吧?这个名字,看见过好多次咯。”

  十二机部领导早有准备,毕竟高振东搞出来的成果,上日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知道首长肯定见过。

  “嗯,首长,这位同志的成果比较多,而且他的思路比较活跃,横跨了很多个行业。他自己是十七机部的,但是就我知道的,至少有我们十二机部、防工委、应化部等多个部委,他都是出了很大力气的。”

  “嗯,从你说滴看来,就是他鸟。”首长很开心的说道。

  十二机部领导继续汇报,当说到操作系统名字的时候,首长突然非常开心。

  “等等,等等,你说的,是这位小高同志提议,把龙的翻译,定为‘Loong’?”

  “嗯,他非常坚持,甚至不惜破坏和同志的团结,也要这么做。”

  十二机部领导回答非常明确。

  首长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这就对鸟,该坚持的东西要坚持,小高啊,对斗争的艺术和核心,了解滴非常透彻啊。”

  一边说,一边看当时的会议记录。

  “嗯?他拿出来滴理由,是这个?1814年滴书?”

  “嗯,是的,会场上,他当场就是这么驳斥的。”十二机部领导答道。

  首长非常高兴:“哈哈哈,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啊,这个小高啊,既懂得斗争滴艺术,又懂斗争滴技术啊,好!好!我们呐,就是需要这样滴人。”

  说完,他又意犹未尽的道:“搞技术滴人,能够晓得这么偏门滴知识,说明他一直都在关心我们滴文化问题啊。你是不晓得,这个论据,一般人是不晓得滴。好!很好!”

  首长文武双全,所以对这些东西的了解,非常清楚。

  而且他终其一生,只为了一个事情,民族的解放和复兴。

  不是崛起,我们只是复兴。

  十二机部领导对此,其实是不太了解的,但是这不妨碍他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首长,您说得对,这位同志啊,技术思想都是过硬的。我只是担心,他年纪比较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首长非常开心,大概是因为dragon和loong的事情,笑道:“老X啊,这种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同志,你们要保护好啊,我们民族国家的未来,就靠他们了。三过硬,这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贝啊!”

  十二机部领导一边听,一边应是:“我们部、十七机部、防工委,都在做这个事情,这位同志我们是一边保护,一边保证他的创作环境尽量不受改变和破坏。”

  “嗯嗯,这就对咯!保护好,不要光保护成果,还有人!”

  首长意犹未尽,主要是高振东在操作系统的立意上,还有关于“龙”的翻译问题上,出发点和表现太过亮眼了。

  “嗯,这位同志要好好滴表扬,我写几个字给他吧,说起来,除了给他写的书题词之外,他这么多重大成果,我还没怎么表示,算是我欠他滴。”

  嗯,就激光一个,就够格了。

  首长回忆起来之后,记性很好,他都想起当时他为高振东娄晓娥联名的《多用人才技能手册》题词的事情了。

  十二机部领导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的,笑道:“首长,你不是都给他题过词了嘛。”

  以退为进。

  首长笑道:“那是给书的,这是给人的,一码归一码,不能混淆,你们呐,不能把我和下面滴同志隔开来了嘛。”

  说完,首长铺开纸张,大笔挥下。

  “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

  就十二个字,可是里面代表的意义,却是不一般。

  首长把字晾了一会儿,指了指宣纸。

首节 上一节 344/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