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321节
这个事情,最激动的是部队的同志。
这东西,听起来就带劲!榴弹机枪!
这个东西的好处不用多说,弹药和枪挂榴弹通用,而且在400米射程范围内,对软目标压制和打击效果无敌。
既能直射又能曲射,打击方式多样。
对枪不?我榴弹机枪。
哪怕是高射机枪放平这种大射程的武器,对上这玩意也讨不了好,400米的全自动面杀伤火力,在实战战场上不虚重机枪的。
战场上接近到敌人40米可能有困难,但是接近到400米,那简直不要太轻松,悄悄猫到400米外,一梭子榴弹打出去,然后扛著就跑,换个阵地再干特娘的。
那场面,想想都刺激。
除了打软目标之外,对上敌人轻装甲车、甚至轻装甲队之类的目标,这东西的有效射程可不止100米了,打伏击的时候3、400米开外劈头盖脸的糊上去,效果绝对差不了。
俺要这!俺要这!部队代表心里疯狂的喊著。
和简简单单一根管子的枪挂榴弹发射器不同,枪挂榴弹发射器的重点在弹上面,所以是罗教授的本行。
而这东西可是正儿八经的自动武器,算起来算是枪械还是炮?反正是和柳教授的关系更近一些。
柳教授对此也很感兴趣,但是却有些担心。
“高总工,这个算是新装备了,不能再放到班用枪族里面了,得重新立项吧?”
高振东刚才都说了,是连排火力支援用的,但凡沾上机枪两字的,除了班用机枪之外,都不是普通班组能伺候得动的,必须是专门的火力班还有可能。
所以再往班用枪族里面塞,就不大合适了。
高振东还没说话,部队代表先开口了:“柳教授,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们一起往上面打报告,申请立个项,如果顺利的话,正好能接上你的班用枪族。”
柳教授乐了,这课题一个个的,简直是无缝衔接啊,其实他要是真想的话,高振东脑袋里的稀奇古怪的东西能让他干到退休也歇不下来。
高振东听了部队代表的话,也笑道:“柳教授,你们打报告的时候,我也签个字。”
柳教授大喜,课题批下来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他非常清楚,高振东这话,不是打著分杯羹的主意,人家完全不缺这东西,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帮他一把。
高总工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对于柳教授来说是肉眼可见的上升,有他联名,那至少防工委那边,会更加慎重的对待。
柳教授和部队代表对视一眼,干了!
柳教授和罗教授各得了一个项目,心满意足,最开心的,自然不是他们,而是部队代表,你们可能不亏,但我永远血赚!
几人乐呵呵的从房子里走出来,走在路上,罗教授悄悄的问高振东:“高总工,这枪挂榴弹眼看差不多了,你上次的说的那个新课题?”
对于罗教授来说,今天替学生薅到了两撮羊毛,但是自己的下一个课题可还没定下来呢,这两个新弹种,不过瘾。
高振东笑道:“早就准备好了,你放心。你这边把小批量试验的工作安排好之后,在学校等我也行,到我那边找我也行,我们把这个课题推动起来。”
高振东这个准备好了,不仅仅指自己在原理路线方面准备好了,也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相关技术准备好了,否则这个课题还真开展不起来。
高振东完全不担心那个课题推不动,对于部队来说,那玩意甚至都算得上是突破性的改变了,能非常好的满足日后的作战需求。
罗教授闻言,彻底放心,高总工不会随便开这种玩笑的,再说了,现在都是一个学校的蚂.不对,同事了嘛。
第425章 下一步搞什么?
这时候几人已经走到了试验场,既然决定要做了,那就可以先和学生们沟通沟通,做点先期工作了。
几人把高振东的设想给骨干人员说了一遍,大家都面露喜色,好像能搞。
一位学生想了半天,提出来一个问题,这应该是比较活跃的那种,趁著老师们都在,有问题赶紧问。
“高老师,你说的这个反跳环,好像不太好布置啊。”
既然是学校老师了,这个称呼没毛病。
高振东想了想,画了个图:“比如这样,不过这只是一种想法,具体的,你们可以自己摸索,不一定非要和它一样,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主要是实现跳炸,只要合适,你塞点儿炸药到引信里面都行,只是那样的话,引信会显得大一点儿,你们能做到平衡就可以。”
至于这个环到底是风偏环、反跳环还是为了在小角度下增加发火率的辅助装置,高振东没见过这些弹的剖面和图纸,猜的。不过他看过这个火箭筒的所有弹种,只有这个空炸榴弹是带这个环的,似乎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想法给你们了,你们怎么实现你们可以自由发挥。
罗教授看向他的学生:“你们还是没抓住高老师说的核心,核心是跳炸!跳炸!”
学生摸摸脑袋,嘿嘿一笑。
柳教授的学生也围过来几个,问柳教授:“老师,我有个问题,这个前装榴弹是靠预制槽与膛线实现配合的,这样一来,对于弹的入膛姿态就有了要求,不太好处理啊。”
高振东摇摇头:“你们有很多选择。”这又不是照抄什么东西,能走的路子多了去了。
学生一听乐了,还能有很多选择?
“首先,你们可以保留弹的战斗部,然后将高低压装药部分设计到弹壳里,做一个新弹,你们就可以按照传统自动方式来设计了。只是这样一来,弹药通用的这一点就打折扣了。”
其他人觉得这是个办法,但是是最后的解决办法,主要是资金和手续上的问题。
“其次,还是用现在已经设计好的弹不变,在发射器上打主意。你们搞枪械的,应该知道转轮手枪吧?,把转轮手枪放大一点,就当是把六根枪挂榴弹发射器绑在一起,这样也能搞一个六连发的自动发射器出来。”
“甚至从这个榴弹的特性来说,只要转轮弹巢兼发射管,连枪管都可以省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榴弹机枪榴弹机枪,你们不能真的把思路禁锢在‘机枪’上面,这东西的核心,是自动榴弹发射。”
大家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搞枪械的,说不知道转轮手枪,那就是太看不起人了,只不过这事情也不一定,也不知道后来那把著名的善良之枪——警用转轮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个办法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只是具体到这个前装榴弹身上,不能用现在后装转轮的结构,反而是要复古到最古老的那种前装转轮手枪的结构。
一名学生问高振东:“高老师,这办法好是好,可是6发的火力持续性是不是不太好?能不能装多一点?”
高振东摇摇头:“转轮结构,理论上空间利用和火力持续性平衡得最好的,就是6发,6发环绕,中间转轴。因为转轮的弹,都在最外面一圈,所以装弹越多,空间利用越差。”
别的不说,就拿日后非常出名但是无人问津的AA-12全自动霰弹枪来说,那个弹鼓就是典型的废物点心,子弹都围在最外面一圈,又大又重还装不了太多子弹。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实际上这东西6发的火力持续性,也差不多够用了,不信你问问部队的同志。”
日后国内列装的榴弹发射器,弹药容量都不大,是做不了更大供弹的?那肯定不是,仿制的MK-19、AGS-30之类,可是卖得到处都是,自己不用的原因,是这些不符合我们的使用要求。
——不方便扛著到处溜达。
我们的习惯,可是连打阵地战都是要到处溜达的那种。
以为的阵地战:在一个点位上疯狂突突,直到结束。
实际的阵地战:一个战斗组,控制多个阵地,这里打一会儿,那里打一会儿。
甚至实战中,一个人在多个缺省阵地上预先准备好武器,这里打打,那里打打,硬抗敌人半天一天的战例可不少见。
果然,学生把目光转向部队代表,部队代表笑道:“高总工的话是对的,6发差不多够用了,当然,能大一点更好,前提是不能太重,哈哈哈。”
我们拼了老命把12.7高机做到全枪26kg,除了被忽悠瘸了之外,也是有对火力和机动性最直白追求的原因在里面。
柳教授笑道:“那还有选择么?”
高振东笑道:“你们是搞枪械的,对于机械自动应该比我熟。不过我有点浅浅的建议,不一定对。”
这话说得柳教授他们有点脸红,不过转念一想,这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啊,那没事儿了。
“想要更大,那就无疑是要用弹链供弹了,相对于弹的姿态不确定来说,弹链进入自动机构的时候,其方向是相对固定的,对吧?你们为了榴弹在发射器里的定位,除了膛线预制槽之外,还有一个定位槽,对吧?”
大家点点头,这话没错。
不用高振东往下说,柳教授已经脑补完了:“高总工的意思是,在每一个弹链节上做出定位凸起之类的结构,预先就固定好榴弹的入膛姿态?同时定位凸起对接自动机和枪膛内部的引导装置,实现榴弹的按位入膛?”
柳教授大才,都会抢答了,我要说的你都说完了。
高振东点点头:“这种方式,可能弹外形需要一定的改动,比如为了引导定位槽时的可靠性,在定位槽前方要做出阔口引导槽之类,同时要要注意这些槽和膛线槽的阴线位置配合等问题,但是改动不会太大,实现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还有个小问题就是,装弹的同志略微辛苦一点,装弹的时候先得把弹对准了装。
所有人都觉得这主意不错,要轻便就少带几发弹,像老毛子的RPD一样放在弹链盒里,想火力持续性好,那就上个大弹链箱。
而且也不怕搞不出成果,有转轮结构做保底,基本上是稳的,转轮结构那个方案,结构过于简单,花不了几个钱,万一这个弹链的搞不出来,有那个在,也能保证有实际成果。
部队代表和柳教授美滋滋的把高振东的话记下来,看看,多问几句果然是有好处,这下子,课题申报材料的技术部分都完成一半了,还带方案比选的。
其实高振东原本是不太想说这么多的,让研究人员自己想办法是最好的,这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存在重大技术门槛,他说的这些,这帮搞枪械的回过头,自己多琢磨琢磨都能想得起来。
不过问都问起来了,不说几句又不行,否则对高振东本人的影响还是有些大。
这一个下午,高振东本来是半天的课,活生生给搞成了一天,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值得的,步兵手上的大炮,还是很重要的。
差不多同时,海河口1761所,俞允成看著实验人员拿过来的试验数据,果断决定。
“嗯,这回差不多了,走,去京城!”
——
高振东办公室,高振东翻看著他带来的试验数据,俞允成一边喝茶一边给他解释。
“高总工,现在看来,你说的工艺时间优化还是很有可能的,从加密抽样结果来看,在退火开始的头48小时,晶体结构的变化是最剧烈的,再往后,就开始逐渐平缓了,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完成原定的45天退火时间,从你给出的对晶体结构的要求来看,我的建议是10天就可以了。”
高振东点点头:“嗯,是的,不严格的说,3~5天都可以,但是从稳妥的角度来看,你提的这个10天的建议是比较好的,好饭不怕晚嘛。”
俞允成笑了:“总算是不负你所望,这个东西是搞出来了,我算过,总体的晶体利用率非常高,结构上良品率也很好,就是这晶体实在小了点儿。”
高振东笑道:“你别看小,用处可大了。这样,你这次有没有带合格的成品晶体过来?”
说到这个,俞允成可就不困了:“除了留下必要的试验样品之外,凡是合格的,我这次都给你带过来了,不算多,但是量也不算少,怕路上出问题,还调了部队的同志护送。”
高振东大喜:“好,太好了。这样,你回去把收尾的事情做了,就准备课题验收吧。”
俞允成点下头:“好,对了,高总工,这次过后,还有没有什么课题?”
高振东想了想,暂时没有什么急的,不过还是可以给他提一点方向性的东西。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