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42节
设计人员不论是否采纳高振东的意见,但是还是先记录下他的想法,在大家看来,高振东这个想法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高振东继续说道:“至于火力方面,射速与现有冲锋枪保持基本一致或者略高一点即可,弹容量还是以30发为宜,20发有点少了。”
有人问道:“高主任,这会不会浪费子弹?”
高振东看著他:“我们在战场上只怕弹匣里没有子弹,浪费子弹与否,与弹容量关系不大。”
这话说得大家都有点沉默,这是一位上过战场的一线指战员的切身体会。
高振东继续说:“至于自动原理方面,我赞同现有的短活塞行程,枪机掉头闭锁,加空仓挂机装置的方案,这个方案对于提高精度,提升作战效能是有用的。”
见高振东对于最核心的原理没有意见,设计人员心里不禁有些高兴,看看,人家对于最核心的原理还是认可的嘛,也算没白干。
高振汤加了一句但是:“但是,我个人希望供弹具与现有冲锋枪供弹具兼容,我知道现有弹匣无法支持空仓挂机功能。不过我希望现有弹匣依然能在这支枪上使用,只是在此情况下仅仅是空仓挂机功能失效,但是不影响武器的使用。”
使用方代表对这个建议倒是很赞同:“嗯,对对对,高主任这个想法不错,这样一来,现有的供弹具也不会被淘汰,能节省不少资金。”
这个不属于技术路线上的大改,设计人员很认真的记下了这个要求,准备下一步就放到详细的设计中去。
然后高振东指了指设计方案上的枪刺:“这个多棱枪刺,功能单一,个人感觉有点浪费,说得难听点,这么长这么重的东西,却连开个罐头都费劲,建议改成可拆卸的,而且做成多功能刺刀,功能齐全一些,比如刺、锯、切、削,甚至剪铁丝网等等。这样能大大方便战士们的日常使用。”
说到这个,设计人员就有话说了:“高主任,您有所不知,现在我们的钢材性能达不到,做成这个样子,同时也是考虑到结构强度的原因。”
这个说法高振东前世在网络上倒是听说过,也算是经常在军事论坛引战的话题之一。
在高振东个人看来,在仿制过程中原版更短的“扁刺”变为更长的“棱刺”,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材料方面的问题,也有战术思想的问题。
不过在这里,高振东准备至少帮他们解决掉一个问题。
他笑了起来:“哈哈,这个好办,同志,太特殊的钢材我不敢说,但是枪上面的钢材,你需要什么性能的,你说,我替你解决!我这个承诺,包括全枪所需的钢材,不只是刺刀。”
此话一出,除了防工委领导等少数人以外,举座皆惊。
这高主任,口气可不小啊,特殊钢材,你还敢让人点菜的?
高振东之所以主动提出这个事情,有一半是因为他真的想帮他们搞好枪的材料,这个时候的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底气的。
另外一半,就是想通过这个事情,能够经常接触和影响这个枪的设计人员,把20年后那把枪的出世时间,提前到这个时代来。
要知道那把枪在20年后,除了一些小问题外,已经足够优秀的,如果提前到这个时代出世,至少可保20年内,单兵枪械一事,不至于有什么问题。
至于小口径的事情,高振东暂时没考虑,无他,7.62mm子弹太特么多了,7.62*39子弹的数量,长柄手榴弹的产量,应该是军迷圈子里永远猜不出来的谜了。
高振东前面说的所有意见和建议,原型都出自于那把枪。
还有一点就是,除了材料可能有一点问题之外,那把枪的所有技术,放到这个时代都没有任何的难度,这就使得让这把枪的提前出世的条件,非常的成熟。
这是那把枪的设计人员的勋章,他们用20年前的技术做出了一支在80年代都算得上优秀的好枪。
枪好不好,可不是用嘴说的,高振东记得约翰牛臭名昭著的L85枪族刚出世的时候,可是好一通吹,结果最后成了著名段子:步枪只能连发机枪只能单发。甚后来HK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这货改到基本能用的程度。
不过,这也算是体现到了80年代,我们的相关技术都没有怎么得到发展的尴尬。
话说回来,关于材料可能有一点问题这个事情,巧了么不是,高振东正好副业就是干这个的,这个事儿,他接了。
听了高振东这话,枪械设计人员人都傻了,有一点点惊喜,但是更多的是不敢置信:“高主任,伱说的是真的?还能这样搞的?”
只有防工委的领导喜上眉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于高振东在金属材料方面的能力,他是心里有数,非常相信的。
只是在新品种的特殊钢材上点菜这种事情,在当前而言,太过匪夷所思,高振东自己不说,他也不好提,这有点儿太为难搞研究的同志了。
高振东主动揽活儿,就算是对高振东已经足够了解的防工委领导来说,也是一种意外之喜。
今天这个会,就算是什么决议都形不成,有了高振东这句话,就已经是巨大收获了。
这如果不马上把事情敲定下来,那我就是傻子了,防工委领导连忙开口:“同志们,高振东同志的工作单位,就是京城的钢铁企业,他个人在金属材料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既然他开了这个口,你们回去可要赶紧做好研究,扎扎实实的把钢材的各项需求研究好报送他这边,没准儿振东同志就能给你们解决了。”
虽然为了高振东著想,领导还是用的“没准儿”这个词,但是对高振东风格非常了解的他,心里却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枪械设计人员连忙点头:“那可太好了,这材料问题困扰我们很久了,甚至因为这个,不得不更改和妥协一些指标,有了您这话,回头我们就做好准备,去向您学习。”
高振东点点头:“嗯,没问题,你们做好准备随时来找我。”
说完,他转过头面向所有人:“接下来是我的最后一个建议,我建议将这支枪枪族化!”
这句话说出来,所有人都不懂了,什么族?什么化?
使用方代表问道:“高主任,你这个建议我们还真没听懂,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高振东点点头:“枪族化,枪是枪械的枪,族是家族的族。”
第200章 班组武器枪族化,单兵武器突击化(
3k)
这回防工委的领导反应过来了:“振东同志,你的意思,是设计几种有血缘关系的枪?”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在现在这一代枪械上,我们只实现了班组武器的弹药通用,半自动、冲锋枪、班用机枪都用同一种弹药,但是我想,这远远不够,我们不妨走得更远一点。”
这一代的班组武器,除了弹药通用之外,甚至连供弹具都没做到通用。
SKS用的10发弹仓,5发桥夹供弹。
AK-47用的30发弹匣供弹。
RPD轻机枪用的100发弹链供弹,它下面挂著那个看起来像弹鼓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个圆形的铁皮盒子,用来装弹链的,叫弹链盒,和弹鼓没有半毛钱关系。
高振东继续说著他的枪族化思想:“我的想法,是把班用轻机枪和自动步枪纳入一个枪族进行设计,他们之间共享大部分零件或者组件,比如枪机、自动装置、击发组件、供弹组件等等。”
大家仔细一想,觉得有门。
“这个想法不错啊,这样在战场上就能用战损的枪迅速组合、修复出一批能用的武器了。”
“不只是战场上,平时维护也很有好处。”
“岂止维护啊,生产也有好处啊,通用的零部件越多,生产成本就越低。”
“不过这样一来,步枪和班用轻机枪岂不是没有区别了?那还要班用轻机枪做什么?”
高振东听到这里,笑著解释道:“这位同志问得好啊。班用轻机枪,可以通过换用重型长枪管,在枪弹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弹道性能,有效射程也能比步枪更大。”
“同时,班用机枪由于重量限制相对较为宽松,在设计上会有更大的冗余,这样结合重枪管更好的散热能力,其射速限制以及火力持续性可就比步枪好太多了。”
大家一听,诶,对啊,这几点,不就是班用轻机枪比自动步枪更强的地方嘛。
“高主任说得有道理,一根重枪管,能解决班用机枪80%的问题。”
高振东笑道:“如果我们把这根枪管和提把连接,搞成快拆的,同时枪族供弹具通用”
说到供弹具通用,就不得不提小鬼子著名脑洞:弹斗供弹、边打边给子弹上油的歪把子机枪了,要说他们的想法,的确是好的,就是这个实现的方法吧,有点走偏。
所以要论心胸宽阔,小鬼子除了少数人之外,不见得真的宽阔,但是要论脑洞大开,那真是连花旗佬也比不上啊。
大家一听高振东这话,眼睛亮了,这话靠谱。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轻机枪的火力输出,同时也简化了后勤,在紧急的时候,不用经过重新装填供弹具,就能直接使用现成弹药。
这一点,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可是太有用了。
至于机枪弹链、弹匣双路供弹,高振东没提,那是通用机枪的事情,机构过于复杂,付出的重量、可维护性等代价太大,步子太大容易扯著那啥。
高振东最后说的话,把他的真实想法隐藏在了其中:“这个枪族一支突击步枪负责突击,一支班用机枪负责班组支援火力,这样一来,班组的火力搭配就比较完善了。”
突击步枪!
这就是高振东想说的话,什么枪适合突击,当然是火力猛烈,携行方便,利于战斗动作的展开的枪了,太长了不行,单发或者半自动更是不合适了,火力羸弱,突击不起来。
使用方代表一听这话,觉得太对味儿了,高主任不愧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突击步枪?班用机枪?好,这个名字好。”
这个名字一听就透出一股子铁血的味道,相比自动步枪这种平直的名字,无疑“突击步枪”几个字更对他们的胃口。
不论这枪做成什么样,“突击步枪”这个名字,我们要定了!
围绕著高振东的想法,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个想法很好啊,体系化的解决班组武器问题,最大程度做到通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后勤维护性能,也能提高作战效率。”
“可是这就意味著我们前面很多工作都白做了。”
“这个事情的变化太大了,估计这个会议定不下来,但是这个技术路线是很好的,要记下来。”
“.”
使用方也陷入了纠结,原本“步冲合一”的思路,在这个会议上是改不了的,可是高振东同志的建议,听起来好像也非常有道理,而且诱惑很大。
他们商量了很久,和防工委的领导交换了一下意见。
防工委领导听了使用方的意见,点了点头,抬起手,暂时止住了大家的讨论。
然后他开始做总结性的发言:“同志们,今天这个会啊,是喜忧参半啊。喜的是我们新枪方案的原理设计,是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的。”
这个话还真不是他在粉饰太平,与会专家都对短行程活塞自动装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毕竟AK-47的毛病大家都知道。
“至于这个忧嘛,其实也算是一喜,会议上提出的对枪械战术性能的原始要求的各种意见,说明我们的研究人员与相关专家,都对我们的步兵轻武器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了各种的想法和建议,这是好事。”
“其中特别是高振东同志提出的班组武器枪族化、单兵武器突击化的思路,更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这条思路符不符合我们现在的要求,在没有深入研究之前不好下定论,但是作为一个可以预研的方向,它是没问题的。”
领导就是领导,一通发言连消带打,理论先行,把事情概括得明明白白。
见大家都陷入了思考,领导笑道:“我建议,把现在已经达成共识的,形成会议意见,对于言之有理的,但是一时之间没法确定的新内容,记录下来,形成报告,上报相关部门研究后再做决定。”
大家觉得这也是一个办法,会议开了,总不能一点成果都没有。而高振东提出来的东西,诱惑力又很大。
那就干脆把能定的东西先定下来,班组武器枪族化和单兵武器突击化的事情,交给该考虑的人去考虑。
散了会,使用方代表与防工委领导一起,找到了高振东,防工委领导笑道:“振东,干得不错,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就是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理越辩越明嘛。”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