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13节
“振东啊,这是我托教育系统里的同志,找来的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卷子,应该是齐了。”
高振东接过来,有不少还是复写纸复写的,字迹各不相同,看来闫埠贵在这方面是真的没少花心思,托了不少人情。
“哎呀,这可太谢谢你了闫老师。还是得你们教育系统的同志热心,也亏得是你闫老师帮忙,要不我还真不知道去哪儿找这么齐全。”
这个话不假,这年头可没有出版商为你结集出版,一般人也接触不到这个,这么多年,这么多门,那是真的得一门课一门课的老师那儿去找的。或者,认识一个在某个有高中部的学校里说得上话的人。
看见高振东这么高兴,闫埠贵也就放下一点心来,能还上一点高振东的人情,对于他来说也是减轻不少心理压力的。
当然,他自己也知道,想说完全还上,那不至于,人情这东西没有完全还上的说法的。
不过人情嘛,就是有来有往的。
高振东在一阵感谢声中送走了闫埠贵,闫埠贵还说了,要是有什么类似需要,尽管开口。
拿著这份资料,高振东想起来今天下午的一件事情,十七机部的郑秘书专程带过来的一个密封好的卷宗,郑秘书走后,他打开一看,里面就一句话:“该结婚了。”
郑秘书专程带信,那肯定是十七机部领导的意思,而十七机部领导知道自己有电话,却不在电话里说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那意味著什么,高振东想一下就大概猜到了。
十七机部领导的确关心自己,可是要说关心到连什么时候结婚都要管,那不至于。
而专程用这种原始却可靠的方法传过来这么一句话,很明显,某些情况的发生,让高振东有了不得不尽快结婚的原因。
而这个情况不能说,甚至该结婚了几个字都是通过郑秘书亲自送密封卷宗的形式送过来,那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高振东惊出了一身汗,看来自己的布置,的确起效了。
好吧,该结婚就结婚,反正条件也是成熟的,不是高振东夸口,他只要向娄家提出这个事情,剩下的事情都不用他操心,他就安心等著当新郎就好。
回想完这个事情,再看看手上的卷子,抬手看看表,时间来得及。
高振东干脆走出门,骑车奔著娄家就去了。
看见这么晚了高振东还过来,娄家人有些诧异,除了娄晓娥。
对于她来说,高振东只要过来,她心里就只有高兴,什么诧异,不存在的。
抱了抱扑上来的娄晓娥,高振东先从包里把找到的卷子拿了出来:“晓娥,这是我托人找来的近几年的大学招考试卷,你复习的时候应该能用得上,你收好。”
娄晓娥喜滋滋的把卷子接过来收好,看看我家振东,把什么事情都给我安排好了。
看见高振东对于娄晓娥考试的事情这么上心,娄父娄母都很感动,这个年轻人,对自己闺女那是真的没得说。
不过娄父知道,能让高振东这么晚赶过来的,肯定不止卷子一个事情,毕竟卷子虽说也重要吧,但是明显没有急切到这种程度,周末再送过来也是可以的。
果不其然,高振东拿完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那啥,伯父,伯母,有个事情想和你们商量。”
两人一愣,什么事情,高振东居然会不好意思?
特别是娄父,这小子要我拿钱买设备的时候都是理直气壮,我还要倒过来感谢他,什么事情会不好意思?
两人对视一眼,莫非是?
就看见高振东道:“我想,我想和晓娥把婚结了,二老不知道有没有意见。”
高振东说得很不好意思,没办法,这个事情,他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经历过。
两个老的还没反应过来,娄晓娥脸上一片狂喜:“好啊好啊!”
说完欢呼一声,冲到高振东身边就挂他脖子上了。
对于她来说,有这句话就够了,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条件?要啥条件?
留不住啊,娄父心里叹道。
转念一想,诶,不对啊,我为什么要留?
娄父正想拿一下架子,还没开口,娄母已经光速答应:“振东,你这是想通了?不用等半年了?那敢情好,我和伱娄伯父,明天就开始安排这个事情。”
对于她来说,高振东和娄晓娥一天不结婚,她就一天觉得这个事情不落实,和圈子里的人吹起牛来都不够完满,总是有那么一点提心吊胆的。
这时候听见高振东这个要求,那还不马上就应下了。
要说她是不是投降太快?可能是吧。
可是反过来一想,娄母这是不是活的通透,只抓事情最根本的本质?
反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吧。
眼见家里两个人都答应了,尤其是娄晓娥这个正主,娄父觉得这个架子拿起来也没啥意思,让人看笑话嘛不是。
看著又跑到高振东身边,搂著高振东脖子,把自己整个人都挂在高振东身上的娄晓娥,娄父笑著道:“嗯,这个事情,我们同意了。”
高振东松了一口气,按说这种情况下说这个事情好像不太正式,不过结果是好的就行。
你整个非常正式,浪漫无比,甚至呼朋唤友的表白或者求婚现场,人家对方不愿意,有个暖用?
不说了,高振东想起前世大一,说起来都是泪。
既然都答应了,娄父也就不端著了,端著有意思么?
他想了想,开口道:“振东,你家里没人了,这结婚相关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日子我找人定,相关的东西,我们去置办。”
娄母连连点头:“对对对,振东你工作忙,这些小事,你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高振东很不好意思:“这是不是太麻烦你们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晓娥是我们女儿。”
“嗯,那我就麻烦二老了,有什么该我承担的或者该我出力的,你们尽管吩咐就好。”
娄母笑得很开心:“放心吧,这个事情,我们比你要熟悉,你和晓娥就安心等著就好。”
第165章 到底选哪个好?(4k)
娄晓娥挂在高振东脖子上,连连点头,连带著高振东也跟著脑袋一点一点的:“对对对,你忙你的,我学我的,嘿嘿。”
娄母又好气又好笑的看她一眼:“不害臊。”
娄晓娥嘴巴一撇,脸上神情得意,然后咯咯笑著。
娄父和娄母看见她的样子,也笑了起来。
对于高振东,娄家人是最满意不过了,各方面条件都好,性格和处事也挺好,对娄晓娥和娄家人,都没得说。
唯一就是有点可怜,孤身一个人。
抛开这个让人伤心的事情,这哪里是一个女婿半个儿,这是一整个啊。
事情商量定了,高振东和娄晓娥腻歪了一会儿,离开娄家。
娄晓娥追出来,踮起脚捧著高振东的脸,狠狠的盖了几个大印,然后咯咯笑著跑回家去了。
第二天,人逢喜事精神爽的高振东,跑到机要室,发了一份机要件出去。
至于婚礼的事情,高振东说到做到,说交给娄家人张罗,就交给娄家人张罗。
一部分设备,已经在单晶炉试验室开始组装调试了,比如电源、部分炉体。
一些电动作动机构也陆续运到,不过这部分,要等主炉体装好之后才能组装调试。
组里另一位硅单晶大佬俞允成也干得非常起劲,这里很多条件,是他想要可是却没有的,还有很多新的知识和理论,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整个科研组氛围非常好,但凡这种进度异常顺利,前景明朗,大家都有盼头的项目,就找不出几个氛围不好的。
现在基本上是高振东主要负责原理、路线、初始设计,以及部分他本专业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其他事情,自然有人做得妥妥当当,万一被难住了,才会来找高振东解决问题。
这就把高振东本人大大的解放出来了,他能去干别的事情。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是正常、健康科研团队的运行模式,从顶到底,各司其职,为了一个方向拿出各自的力量。
否则前世高振东看到那些科研大牛,哪儿出得了那么多成果,别看人家可能在项目组中出现的时间不长,亲自出手的事情不多,可是重要性,可能比在实验室天天忙活的要大多了。
草原拖拉机厂,何总很快接到了高振东的机要件。
机要通道,除了保密之外,速度也是普通的通信渠道所不能比拟的。
何总打开一看,第三轧钢厂,大喜过望,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这东西盼来了。
倒不是说何总就全指著“等、靠、要”搞工作,而是既然一个事情有明确的、成果优秀的解决渠道,那再浪费时间和人力去搞,明显是脑子有问题。
国家还很穷,那点点资源不是这么拿来浪费的。
何总兴冲冲的打开材料,仔细阅读起来。
虽然前面已经看到了这本书的目录,可是当看到真真切切的内容的时候,还是让他兴奋之余,有些震撼。
太齐全了!
快速翻看了一下这本手稿,整本书从基本指标和要求开始讲起,光是这些指标和要求,就是何总他们在以前考虑火炮双稳的时候没有考虑完整的。
高主任大才!
等到后面的扰动链的理论分析,再根据扰动链确定驱动链的模型、参数、识别、分析、优化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这让何总一下子有些吃撑了感觉。
不是我接受不了,而是高主任实在是给得太多了。
整本书里面充斥著各种理论和公式,这让何总意识到,后面的先别看了,暂时真的看不懂,我还是先从前面最简单的指标和要求看起吧。
幸亏第二代坦克还没论证,整个研发工作时间还非常充裕,否则拿到了秘籍却因为看不懂搞不出来成果,那真就乐子搞大了。
看著第一部分,何总就已经陷入了纠结,三种双稳系统,到底用哪一种?
液压?电液?全电驱?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