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617节
众人乖乖点头,这笔钱即便不是他们的,此时也有些肉疼。
其实大家下意识想到黑市,也是因为国家对那些小额度的美元私自存留和美元兑换管得不太严格,才造成他们这样的印象。
几美元,几十,或者是一两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毕竟像自费留学,公派留学,再加上侨眷,涉外婚姻这样的家庭。
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在私底下跟人换上一些,供孩子读书,或者是维持生活开支之类的。
但这个出版社这次在信里寄过来的这笔稿费,数额太大了,足足有四千美金。
有些事不上称没四两重,上称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四千美金,按照逃汇罪估计得进牢里劳动改造好几年。
“好了都去工作吧。”
叶君健老先生摆摆手,示意大家都散了,回了他的单独办公室,准备翻译资料,一会儿要去文化部一起审查需要用到。
编辑们则从善如流回到座位上,一边处理稿件一边聊着天。
办公室里还是很热闹。
大家八卦热议的劲头依旧没有消退,出版到国外是个稀罕事,拿出去充当谈资都倍儿有面子。
大概十多分钟后,叶君健主编走了出来,办公室为之一静。
他走到张黎身旁,拍了拍她的肩膀吩咐道:
“小张同志,一会儿有关于两部作品的联合审查工作,你跟我一起到文化部去,这次的审查工作由文化部的领导主导。”
“知道了!主编!”
张黎有些兴奋的应了下来,这两部作品可是自己推荐的,现在要出版到国外,她的功劳不可小觑啊。
指不定以后还要涨工资升职呢!
不行!
她必须抱紧程开颜这根大腿。
“把龙猫也推荐翻译一下呢?”
张黎拿着随身携带的纸笔,和主编离开办公室,忍不住考虑起来。
……
文化部会议室。
“首先我要明确的是这次合同审查的方向,需以鼓励与支持作家对外出版作品,如无敏感内容,一律通过,不得阻碍。”
“明白了吗?!”
会议桌前,唐明花身着一身黑色女士西装,白皙的手臂撸起袖子撑在办公桌上,神情严肃认真提醒道。
“明白了!领导!”
台下几个部门负责本次审查的工作人员闻言,连连点头。
看来这位文化部的领导很清楚,在这个改革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之下,该怎么处理对外出版这类事情。
若是放在几年前,国内作家对外出版作品,获得外汇稿费,一连串的审查十分麻烦,而且造成的影响也不太好。
稿费少了,犹如鸡肋。
但稿费若是太多了,难免会有指责之声。
工农阶级的同志们一个月才几十块钱。
就连巴金老先生在作品出版国外后,都要将稿费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类的文学机构,来避嫌。
茅盾先生攒了一生的二十万稿费,还拿出来设立茅盾文学奖呢。
你一个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拿这么多稿费是想做什么?
我看你是标准的小布尔乔亚,想贪图享乐,遭受资本主义侵蚀,妄图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了!
不过现在风气在悄然改变。
“我宣布审查工作正式开始,两个小时内,我要看到审查意见书到我办公桌上。”
唐明花澹澹的点头,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让几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留在这里审查。
“首先确定出版合同,确定上方不会出现什么有损作家利益,国家利益的条款……”
“其次就是对作品内容的严格审查,确保没有敏感言论,国家机密……”
“最后……”
工作人员们在叶君健老先生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审查工作。
两个小时后,一份新鲜出炉的审查报告被送到唐明花的办公室里。
“四千美金的稿费经由中国银行兑换后,再行发放给作家本人……汇率是多少?”
唐明花皱着眉看着审查报告,沉声询问道。
“1.5,也就是六千元。”
干事心中一紧,连忙回答,她感觉这个领导有情绪了。
“我先看看,先把合同和外汇都原封不动送到作家本人手上。
虽然是外汇,但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收入,也不可私自处理,必须在当事人面前合情合理合法的处理,明白了吗?”
唐明花沉吟片刻,语气澹澹的吩咐。
“明白了!”
这位外汇管理局的干事,连连点头,心中不禁感慨这位领导做事可真严谨。
第380章 赵大娘家里发财了?
一夜春风几度,吹落梨花无数。
檐廊边的水井上,水沟里,撒上了一层粉白的梨花,花瓣细细小小的,清秀可人。
像极了青春里的少女。
空气中萦绕着一缕若隐若现的清香,叫人心中难忘。
水井边。
程开颜和母亲两人搬着小凳子坐着,面前是一个大红盆,里面放着被罩床单、枕套、衣服。
过去了整个冬季,到了春天,家里自然要做一番大扫除,大大小小的东西拿出来清洗一遍,这几天徐玉秀都在做这件事。
不过程开颜的房间早就被蒋婷大扫除了,就不在此列。
水井上安装了汲水装置,程开颜再也不用拿着桶和绳子卖力气打水了。
直接上下摇动把手,井里直接出水。
方便又快捷,把桶盆放水管底下接水就是了。
“呼呼……还要接多少啊,我的手都摇酸了。”
程开颜站在井边手里动作不停,嘴上抱怨起来。
“最后一盆,听街道办里的干事说这几天要停水,多接点井水备用。”
徐玉秀无奈地白了他一眼,轻哼道:“你这孩子,平日里总说自己身体好,力气大,让你做点事就这里酸那里痛,哼!”
“今天好像是三月三啊,我们荠菜煮鸡蛋吃吧?我记得三月三有吃鸡蛋这个习俗的。”
程开颜将眼神挪开,恰巧瞥见长在水井边的一小撮荠菜,转移话题道。
今天是一九八一年,三月三号。
有谚语说:“三月三,吃鸡蛋。”
这一民间俗语主要源于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的习俗,结合了节气养生、驱邪祈福的文化内涵。
上巳节最早可追溯至周代,是古人春季祓禊(fúxì)的重要日子,人们到水边沐浴、祭祀,以驱除晦气,祈求安康。
魏晋后逐渐演变为春游踏青、宴饮赋诗的雅集活动,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即作于上巳节。
“谁告诉你我们北京人有这个习俗的?这明明是南方人的习俗吧?还有!三月三是农历三月三!不是现在,亏你还大作家呢!”
徐玉秀低着头搓洗着手里的衣服,没好气地说。
“嘿嘿……”
程开颜听见这话也有点尴尬,这的确是南方的习俗,笑嘻嘻的讨好道:
“您看看,您这一开口立马就帮我纠正错误了,看来您的文化底蕴比我高得多呢。
而且在您面前哪有什么大作家,只有您儿子。”
“这还差不多。”
徐玉秀微微颔首很满意他的态度,“想吃鸡蛋是吧,妈一会儿给你煮。”
“谢谢妈妈!”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