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230节
“他们回来了……”
一个男同志指着说。
“好了,大家过来集合吧,给大家发些纪念礼品,大家就可以解散回去了。”
一行人迅速停好车子,过去集合。
程开颜也不例外,胡主任和区里的马干事抬着一个小纸箱子,给大家发礼品。
一块写着人民万岁的毛主席胸章,一人一小袋大米,大概十斤的样子,还有五斤肉票,外加五斤布票。
“哈哈,没想到做志愿活动还有这些好东西,那个……肉票有谁要?”
一个结了婚的男同志笑呵呵的举着票据,说道。
不一会儿有个女同志跟他换了。
对此也没人说什么,毕竟大家都是普普通通过日子的老百姓,这种事情简直不要常见。
领完礼品,大家就解散了。
“小程同志,你等一下。”
临走前,胡主编喊住程开颜,说完便走进编辑部里。
等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摞书,正是这一期的儿童文学,他说:“这些样书你拿着,正好儿童节刊登,留着做个纪念,或者送人也好。”
“行,谢谢胡主编。”
程开颜接过来放车篓子里,刚才发的大米绑在了自行车后座。
“没事……”
胡主编摆摆手,本想来问问他现在有没有新灵感,但想到今天才刚刊登,还是悻悻作罢,不然就有些咄咄逼人了。
“回见。”
程开颜一溜烟走了。
“胡主编,果然还是像程开颜这样富有童心爱心的人,才能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啊……方才他借口折返回福利院,估计是给姜院长捐款去。”
徐德霞轻声道。
“还有这样的事?”
胡主编眼角的皱纹深了些,静静的看着远去的那个年轻人的背影。
“难得的人才……”
……
朝阳距离东城有点远,程开颜直到下午三点半才回到家里。
“开颜,这是上哪儿去了?一整天都没见到你人影的,呦……这大米哪来的?”
今天是周末,赵大娘也没有去上班,正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做布鞋,也就是纳鞋底。
老北京人基本上人人会的手艺,尤其是千层底的鞋底,做工复杂,穿上去柔软耐用,那可是稀罕物儿。
“杂志社里搞活动,发的一点礼品。”
程开颜随口解释道,视线不经意看了眼赵大娘家的房门,“赵大娘,赵瑞雪这段时间一直没回来啊?”
“没呢,大半个月没回了,今上午我还送了碗鸡汤过去,咋了?现在知道我们家瑞雪的好了?”
赵大娘解释一番,随后忽然抬头,严肃的说道:“你小子可是有妇之夫!不是大娘不近人情,你少打听我们家瑞雪。”
“行行行。”
程开颜头疼不已,推着车子进屋了。
还是得找个时间和这姑娘好生谈谈。
放好东西,程开颜又出门去了,往叶老爷子家里而去。
“老爷子来看看,今儿我刚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新作品,特意给您捎来了。”
程开颜拿着本崭新的书,走进叶家大门喊道。
“拿来我看看。”
程开颜最近来的勤,叶圣陶也不跟他寒暄什么,直截了当的伸手接过来,自顾自的看了起来,也不管程开颜在干嘛。
一直到太阳快落山,天边赤红一片。
看到结尾时,牧羊的少年却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金字塔,并没有什么宝藏,一度崩溃。
不过在他即将放弃寻找之时,一个难民营地的首领嘲笑他:“我曾经做过一个重复过很多次的梦,在遥远的大陆那边,有一座废弃已久的教堂,那里有一个失落的宝藏……
但是世界上又有哪个傻子会不远千里,跨越海洋,沙漠,大陆去找寻一个虚无缥缈的宝藏呢?”
叶圣陶老爷子看到这里,被忽如其来的转折惊艳到了。
这才低着头,自语道:“夜色之浓,莫过于黎明之前!”
“开颜,你这部作品……”
“堪称当今儿童文学界扛鼎之作啊!不愧是我……”
“您说什么?”
程开颜没听清,好奇的问。
“咳咳……没什么。”
叶圣陶轻咳一声,糊弄道。
不过心中情绪有些激动,思来想去还是打算修书一封给老朋友捎去。
告别老爷子,程开颜没留着吃饭,直接回家。
一转眼十天过去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也逐渐发酵开来,很多人发现了六月一号的《儿童文学》特别刊上,刊登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一名得主程开颜的最新作品。
其次国内知名大作家,BJ市文联领导王蒙同志在《北京晚报》上,给予了他最高的评价,他在评论中写道:
“如果说伤痕文学让我们反思和铭记曾经的苦难,那么《牧羊少年》这部写给儿童看的作品,毫无疑问是在温暖我们,治愈我们。
就像干涸的河床,终于迎来久旱甘雨;
贫瘠的树木,终于等来滋润的春雨;
冬日寒冷的身躯,喝下一碗温暖的鸡汤。
或许他的语言并不那么精炼,也不那么美丽,但就是这样的简单朴实的文字却让我们感到内心治愈与温暖。
它要引领我们,走出嗡嗡嗡时期的动乱,痛苦与不堪;
它要治愈我们那些受伤的心灵,精神还有破败不堪的躯体;
它要带我们回到那个被人遗忘的童年时期,感受到那些美好温暖的时光……
……
这是一碗文学的、精神的、振作人心的鸡汤。
这部伟大的作品,请大家品茗!”
这则评论,可谓是在当今文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许多作家,文学家,评论家都对这部刚刊登不久的作品,十分好奇,纷纷购置观看。
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大学生们,文艺青年们,原本他们对《儿童文学》不太感兴趣,陡然知道这个消息,纷纷连夜排队购书。
“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有人为了连续两晚的梦,跨越海洋,大陆,沙漠,历经爱情,战争寻找一个虚无缥缈的宝藏呢?”
“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场伟大的追寻,一场伟大的旅途,一部伟大的作品,”
天南地北的文学爱好者不约而同的,看起了这部原本献给孩子们的六一儿童节礼物,以至于引起了热烈讨论与争议。
孩子们纷纷抗议买不到《儿童文学》了。
……
这些对程开颜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依旧保持着先前的生活作息。
这天早上,程开颜照常上班。
北师大的校园里,青春富有活力的大学生们穿着单薄,在校园看书,闲逛,运动。
讨论的无非就是最近哪家杂志上新出的作品,比如发表在《燕京文艺》上,知青作家石铁生的新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程开颜听见这样的讨论,也有些好奇的驻足倾听,“原来铁生已经发表了啊!那就好,我就说过去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继续走在路上,一个男生捧着书向一个女生强力推荐道:“这本《牧羊少年》我推荐给你,潇潇同学,你一定要看完啊!”
“真的吗?”
女生有些不相信。
“你看看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这是我们学校的小程老师。”
“原来是他,那我得好好看看。”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