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全体帝王起立,观看人类群星闪耀

全体帝王起立,观看人类群星闪耀 第47节

  等等,都在怒吼。

  “维护共和!!!”

  如今南北政府,混乱至极,复辟在前,更为混乱!

  ——

  ——

  金榜出现新的画面。

  书房内,陈度秀目光复杂,低声呢喃着。

  “政治。”

  “文学的觉醒,思想的觉醒,真的要和政治加入一起吗?”

  另一边。

  刚刚研究了文学改良,白话文推广的胡适目光深沉的看着报纸,他的态度也是尤为坚决。

  “政治怎么能和思想,和文化运动混为一谈!”

  这一天,李大钊离开了京城,公开在辫子兵复辟的京城抵抗,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此刻,他提着行李箱,义无反顾的离开。

  他知道,自己还在道路摸索中,但他会找到路的!

  东北小院中的刘长春看着窗外的学生讨论又要有皇帝了,父亲面色难看的抽着烟。

  朱大同已经开始阅报,他总觉得,不应该有这个皇帝,如果有,之前为了推翻皇帝死的那些人呢?

  年幼的袁殊靠在窗台上,看着街道上咆哮游行反对复辟而被驱逐的身影,袁殊皱着眉头。

  父亲说他们是对的,可对的人,为什么要被驱逐?

  这个国家怎么了…...

33、寒夜,寒夜,各自道路

  ——

  各朝代文臣目睹金色榜单,那一横行的文字。

  【1918年1月28日,沙俄革命家从流放中回国,组建属于自己政党军队】

  【1918年3月5日,蒋光头接到孙先生电,赶赴羊城,他首次被起用】

  【1917年9月20日,蒋光头寄给孙先生对北军作战计划,同年10月,再寄作战计划,引起孙先生重视,第一次走到舞台】

  金榜上,盘点继续,这次是画面。

  陈度秀的两个孩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两个少年提着行李,看着人潮汹涌。

  下一刻,一辆黄包车缓缓抵达。

  陈度秀下车了。

  这个老父亲提着行李,背影忙碌的帮他们放着。

  这次,是送两个孩子前往发国留学。

  陈乔年和陈延年攥着拳头。

  “我们不走。”

  “对,我们不走,我们也要做新一代青年,为中华前尽出力!”

  看着两个真正的中华年轻一辈,陈度秀神情复杂。

  他等的,不就是这个时代,最后的希望吗?

  他用半辈子摸索出来的道路,希望全都在这些年轻一辈的孩子身上。

  可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他知道的。

  陈度秀沉默了很久,终于点头。

  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时代是究竟的是怎样的,但他能感受到,这个时代,一定很惨烈。

  陈延年和陈乔年伸手,紧紧拥抱着父亲。

  这是从陈度秀革命后离家,导致堂哥受尽酷刑,爷爷奶奶无人送葬后,父子间第一次拥抱。

  陈度秀闭上眼睛,深深叹息着,伸出手,同样拥抱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华的新青年。

  “好。”

  “一起找路。”

  一起为中华找到一条新的路。

  ——————

  现在。

  大秦。

  秦始皇嬴政平静的看着车站拥抱的父子三人。

  沧桑的面孔与年轻的面孔像是跨越了一个时代,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两个孩子,应该也会是新的一批继承者。”

  “谭嗣同,孙先生,陈度秀,代代传承,到底谁主沉浮?”

  另一边。

  大明。

  朱元璋也在看着,沉默着。

  他脑海中,出现的是这个时代的大势。

  复辟,军阀,革命...

  思想,文学,政治......

  异国,内乱。

  这个时代的混乱,远比他开创大明的时候,更加腐烂。

  “此国,当真千年未有之巨变也。”

  ——————

  画面还在继续。

  李大钊终于离开了京城。

  江南。

  他看着如今各省的状态,逐渐眉头皱起。

  书房内,李大钊发现,无论是辫子兵的伪调和论,伪国家主义,还是梁启超改良主义,都能看到其中最本质的影子。

  加入政治后,可以得出,这些矛盾最大的问题,在于西方民主制度和议会政治。

  照搬西方国情下的制度,在中华是行不通的。

  阳台下。

  有中年人顶着辫子不肯丢弃,声称要等着他们的朝廷重新光复。

  有军阀纵马而来,加征税银,甚至不惜直接动手伤人,抢夺民众。

  路边的孩子跪在那里,懵懂的放着碗,牵着妹妹,手里只有攥的漆黑的馒头。

  十一月十一日,冬天就要来了。

  李大钊重新北上京城,放弃了朋友推荐他做官的机会。

  这一刻,他目光明亮,意识到了。

  只有思想启蒙和革命才是对的,这一次,他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李大钊回京城了,回到了他任教的北大。

  如今,房间内,李大钊提出了自己得到的结果,思想启蒙加入革命。

  但胡适却依旧态度坚决。

  看着李大钊提出的论调,胡适眉头紧皱。

  “政治问题属于权术交易,肮脏的游戏,和做学问有什么关系?”

  李大钊仰起头,目光灼灼,坚持着观点。

  “我们如果启蒙思想,脱离评论时事,那是空谈误国。”

  两人目光对峙,针锋相对。

  他们都知道,是一场关于在实践中摸索进步的争辩。

  胡适显然并不同意李大钊的观点。

  “北洋和南方两府对立,难道新青年也该议论两府是否要争斗?这还算是做学问吗?”

首节 上一节 47/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魔卡:见过开六道的战斗暴龙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