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54节

一艘三万吨排水量的商船,只需要三五名水手就搞定了,这三五名水手相比全年的营业额来说,就是九牛一毛。真正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燃油和制造、维护上面。

维护并不要花太多钱,主要还是燃油的耗费和制造费用。

但是不管利润有多少,中华民国都是赚了。就算是只够保本都是赚了。因为保本的结果,就意味着船员就业岗位,船员们的工资也都是从运输客户身上出的。相当于是从其他国家身上赚到工资。

另外,造船业被带动了,炼油业也被带动了。船只维护方面,也能创造一批就业岗位。

就算是华东远洋运输公司亏损一部分都能够支撑。因为虽然是亏损了。但实际上保住了造船业、炼油业等产业的利润。

不过华东远洋运输公司只要保持当前的优势,并深化管理,基本上会亏损的时候,欧美船运业已经亏损得扑死一大片了。

这场远洋商船制造的赛跑,显然中华民国才是耐力最强的选手。

中华民国当前的造船能力,已经达到了英美的总和。中国造船业发展以来,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本国技工,同时还吸纳了日本造船技工和德国造船技工。以及船舶工程师。

在技术上,即有德国风格。也有日本带来的英国风格。更有中国自身实现的大量技术突破。

十年的努力,财团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熟的管理制度,加上技术优势,以及一个大国的优势,也就造就了当前中华民国的远洋运输业成为全球第一的格局。

罗斯柴尔德财团对于重新掌控远洋运输业并不是很积极,这个财团本身是玩金融的,也过于痴迷金融。

倒是美国财团对冲击中华民国的远洋运输业很有兴趣,此时与中华民国展开了造船竞赛。

这场竞赛当中,显然美国速度再一次被中国速度给完爆了。

中华民国的远洋商船制造能力,此时已经暴涨到了500万吨的规模,而且船只是越造越大。

这就让美国为难了,如果美国继续造一万多吨级的商船,那么很快就会失去竞争力。但如果像中国那样制造三万吨级以上的商船,暂时又没那个产能,也没有那么成熟的技术。

这让美国财团纠结了,如果停下脚步,去造更大的商船,那么就错过了时机。因此现在美国,只能先造小一些的远洋商船,同时开始研发更大的商船。

中华民国却是开始普及三万吨级商船,并且已经出现四万吨级的商船了。这些超大型商船,是运输国际大宗货物的主力。

小一些的商船并非是没有竞争力,小商船因为灵活,所以可以运输那些比较急,运费比较高的货物。

而大宗货物则不需要运得太急,但运费就没那么高了,相较之下,利润也没那么高了。

此时的国际市场上,矿石之类的大宗货物运输,基本上大部分被中华民国的远洋船运业所包揽。

中华民国此时也需要大量运输大宗货物的超大型商船,这样才能将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以最低的成本运到中华民国。

小型商船方面,中华民国则以更加节省燃油,同时运货量更多、速度更快来建立货运优势。

当然货船的速度都不可能太快,太快的话对动力装置损耗比较大,提高了维护成本。但使用了新技术之后,速度已经提升不少。

最大的优势,还是集装箱系统的出现。

中华民国的商船很多都是集装箱货船,而欧美国家陆续开始普及集装箱港口,中国的集装箱货船是专门设计并制造的,效率更高。

……

另一边,华东造船厂却是在不断的研发更大的商船,这一年突破了四万吨级商船后,又开始向五万吨级进发。

五万吨级的大型商船,刚好能过巴拿马运河,再大就不行了。

不过中华民国是以亚洲为中心,没必要死守这个定律。

造船能力也经过了多次整合。超大型船坞也在不断的建造,造船台基本上已经建设得差不多。

华东造船厂,这是中国大型船只的制造企业。基本上所有远洋船只都是华东造船厂负责制造。

除了制造远洋商船,华东造船厂也在制造大型油轮。

中华民国的石油产地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那就是后世的伊拉克、叙利亚,以及波斯、阿富汗这些地区。

其中伊拉克和叙利亚被各被分成了两个国家,相当于有六个中东国家是中华民国的石油输出国。

这个时代的燃油价格很便宜,特别是刚开采出来没有经过提炼的石油更是便宜到家,简直只能用廉价来形容。

中东人和世界各国都未意识到石油这东西的稀缺性。实际上不存在什么稀缺性,只不过后世因为美国财团掌控了大部分的石油,因为要卖石油赚钱。所以才疯狂提价,从而勒紧发展中国家的脖子。

这年头石油开采量还没那么多,加上石油资源的丰富,所以不存在什么意识。

中东人普遍都未意识到这是对他们的掠夺。中华民国在分配产能的时候。中东六个石油出产国都差点为了争夺那些份额而掐架了。谁都想多分一点份额走,这就意味着利益。

中华民国在这些国家的石油开采是合资模式,既分给一部分利益给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虽然看上去不多,但只要石油开采到一定数量就很多了。而且这些利益是属于个人的,那就更多了。

只要中国在他们那里开石油,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就能暴富了。

这种利益分配是必须的,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的让中华民国在他们的国家进行经济盘剥。

这就是合作。这些国家的统治者,相当于是把人民、资源出租掉。然后收一比出租费用。

原先制定下的中华民国四大石油产地,只建设了前面一两期的工程就停下来了,不论是库页岛还是中亚行政区,或是中东省的石油都只形成了很小的一部分产能,今后大部分石油都将从中东这些傀儡国家开采。

从而利用起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他们的劳动力投入到了石油开采和炼油业当中,自然也就可以使中华民国可以不用自己的劳动力去发展这个产业,从而投入到内部建设当中去。

而这些中东国家因为发展石油业赚到了钱,自然也就拉动了消费,中华民国起码可以攫取掉70%以上的财富。

首节 上一节 654/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